‘壹’ 关于二战中的 德国 闪电战
二战德国闪电战
1939 年9 月1 日, 法西斯德国运用”闪电战”的手段, 发动了侵略波兰的战争.仅10 多天时间, 就使波军全线溃败, 27 天后首都陷落, 国家灭亡.这是希特勒”闪电战”在战争中的首次使用并获得成功.从此, 第二次世界大战拉开序幕.
1939 年8 月31 日晚, 一批身穿波兰军服的德国党卫队队员, ”袭击”并”占领”了紧靠波兰边境的一个德国城市格利维策.他们炸毁了一座桥梁, 在该城的电台, 用波兰话辱骂德国, 并丢下几具身穿波兰军服的德国囚犯的尸体.当晚, 德国所有电台都广播了所谓德国遭到了波兰的突然袭击的消息, 在国际上制造了发动侵波战争的借口.
9 月1 日凌晨, 德军分三路向波兰发动了大举进攻.德国空军在第一天就袭击了波兰21 个机场, 一周内, 波境内所有的50 多个机场全都遭到猛烈轰击, 波军飞机大部分被摧毁.同时, 波兰的战略中心、交通枢纽和指挥机构也都遭到轰击, 30 多个城市发生大火.德国装甲坦克部队在空中掩护下迅速突破了波军防线.停泊在波军港口正进行”友好访问”的德国军舰.突然向波军基地开炮.潜伏在波兰境内的大批德国特务, 有的冒充波军混入边境夺取军事要地, 有的散布谣言蛊惑人心, 有的进行破坏和恐怖活动.
波兰方面对德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几乎毫无准备, 对德军大量使用坦克和航空兵的闪击战术茫然无知, 一下子就陷入了被动.波军竟似骑兵去对付德军的坦克, 用长矛和刀剑向战车冲锋, 结果遭受了极大的失败.英国的军事评论家利德尔·哈特对此评论说: 在这一点上, 波兰的军事思想落后了80年.
‘贰’ 德国发动的闪击战有哪些
上面那位!慕尼黑本来就是德国城市,好不?
闪击波兰
闪击丹麦
伞兵突袭挪威
闪击荷、比、卢
绕过马奇诺防线,突袭法国
550万大军兵分三路突袭苏联(代号:巴巴罗沙)
‘叁’ 纳粹德国采用闪电战占领了哪些国家
二战初期,纳粹德国军事家打造的闪击战,攻势凌厉,似乎无往而不利,27天内征服了波兰,1天内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闪击战确实曾辉煌一时,堪称战争史的一大经典。闪击战挟最新高技术兵器以最小的损失,突然、迅速地达成战争目的,其理论魅力至今依然不减。研究“信息+闪击战”可能演变的“信息化闪击战”,利于我们在未来战争中防范新的闪击战,并在作战中寻找更多的制胜之机。
‘肆’ 希特勒的闪电战 主要实例是哪次战役
1939 年9 月1 日, 法西斯德国运用"闪电战"的手段, 发动了侵略波兰的战争.仅10 多天时间, 就使波军全线溃败, 27 天后首都陷落, 国家灭亡.这是希特勒"闪电战"在战争中的首次使用并获得成功.1940年4月9日,德军突突袭丹麦,丹麦不战而降;同日德国海军袭击挪威主要港口,挪威海军和海岸炮兵英勇抵抗,重创德舰队,但德军空降部队占领了挪威首都,4月14日英军在挪威登陆,6月10日挪威被占领。
5月10日,德军对荷、比、卢和法国北部发动闪电进攻,同日英法联军进入比利时,德军装甲部队从阿登山区突入联军纵深,联军溃退,14日荷兰投降,28日比利时投降,卢森堡不战而降。英法联军败退到敦克尔克,侥幸逃脱。6月6日,德国对法国发动总攻,法军迅速被打垮,德军进至巴黎,6月11日意大利对法宣战,22日法国投降。
1941年6月22日,德军不宣而战对苏联发动大规模突袭,德军首先轰炸苏联机场击毁苏军飞机上千架,继而夺取制空权,在空军的支援下,德军迅速突入苏联境内500~600公里,苏军损失30多万人。
‘伍’ 德军对荷、比发动“闪电战的情形是怎样的
1940年5月10日,正当纳粹不断拓宽其破坏性入侵的道路之时,上百架德国飞机今晨猛然袭击了比利时和荷兰的城市和机场,为陆军的入侵开辟道路。在荷兰,德军显示了“闪电战”的威力。阿姆斯特丹市内和周围多数主要机场,在黎明前突如其来的惊骇中,受到猛烈的炮击。德国伞兵,其中一些穿着荷兰军服在陆军快速越过荷兰边界的同时,从天而降。突然袭击并没有使荷兰感到特别意外,一个星期来,这个国家一直在准备抗击德国侵略。事实上,至少有6架德国飞机被高射炮击落。然而,德军强有力的、配合得当的闪电战终使荷兰陷入流血与恐怖之中。预期荷兰政府不久将使用其独特的防御武器——水战,即打开荷兰特殊构造的防洪坝的闸门。不言而喻,荷兰立即对德宣战,女王威廉敏娜向公众宣布:“在我们的国家,凭良心审慎地严守中立之后,……德国在未发出任何通谍的前提下,突然袭击了我们的领土。”她号召人民拿起武器。“最大限度地保持发自良知的警惕和镇定”。另一些德军团以同样的快速有效的方式越过比利时边界。凌晨,纳粹空军在安特卫普、尼韦尔和布鲁塞尔投下炸弹。伞兵在位于比利时防线北部的埃本,埃马尔要塞着陆。正当守军与德国伞兵部队激战之时,德国步兵却实际上未受任何阻碍地在附近的阿尔贝特运河上涌入,安特卫普机场受到猛烈的轰炸,一直持续到天明。天亮时,机场上已有400名比利时人被炸死,附近居民房屋的火势已难以控制,居民深为自己的生命安全担忧。比利时首相皮埃洛特和外交部长保罗·亨利·斯派克拜见了国王利奥波德。三位首脑发布了一道“国家紧急状态”令,向柏林提出了抗议,并动员一切可能参战的男子,他们相信法国和英国会提供帮助。可是据德国外交部长约希姆·冯·里宾特洛甫说,联合入侵是为了保护低地国家免受盟军进攻的危险。他说,英法两国准备用低地国家作为入侵德国的垫脚石。他还声称:“盟军正策划袭击德国领土。这一点是德国所不能容忍的。冯·里宾特洛甫还发表声明说:“德国人民被强加于生与死的斗争,政府不打算垂手等待英国和法国的进攻”。同盟各国政府不屑对上述谬论加以评论,把其视为纳粹的宣传。
‘陆’ 关于二战德国闪电战的简介!!!!
二战德军闪电战战术简介
古德里安,德军装甲兵总监,与隆美尔元帅. 曼斯泰因元帅并列为二战德国三大军事天才.也是提出并将闪电战发挥到极至的装甲兵将军.他认为:在新的大战中,装甲集群应该成为一种首要的打击力量.创办独立的装甲兵团,使其在强大的空军和摩托化步兵的支援下,快速穿过敌人防线,以提高部队在战场上的机动性,并在包围敌军时,俘获大量军用物资.闪电战的目的在于渗透敌人防线,然后进行包夹,最后将敌军尽歼或局部歼灭.它的致胜因素是奇袭.运动速度.来自地面与空中的震撼行动以及攻击部队拥有的主控权.在这个战术下,所有指挥官都必须将他们的创新精神发挥到极点.比如,一个德国装甲师正朝着敌人推进.走在最前面的是侦察部队,其主要任务是寻找敌军阵地.这些侦察部队在主要干道上以装甲车执行任务,在支线与小路上则以摩托车巡逻队执勤.随他们一起行动的有炮兵前进观测官与空军前进空中管制官,可以迅速召来地面与空中的火力支援,在发现敌军并把敌情回报之后,侦察部队要设法避开敌军主阵地,尽可能快速朝前推进,以维持整个部队前进的冲力.他们随时与部队指挥官的无线电通讯.部队指挥官负责控制推进的速度,决定整个部队是应该避过侦察部队发现的敌军阵地,还是攻击这个阵地.指挥官的位置也在整个部队的极前方,紧紧跟在前锋的后面.如果,决定攻击,他就可以通过无线电下达命令,攻击部队将立即脱离进军路线,尽快集中,一尽可能强大的打击力量集中打击敌线一段狭窄的面.
攻击的打击重心,显然就是指挥官心目中发动攻击的最佳地点,而他要竭力集中兵力,务必使攻击部队以压倒性兵力击破这一点-正如古德里安所说:"要打就狠狠打垮他们,不痛不痒的几下轻拍是不行的!".
这种先发制人的攻击的目的在于把敌线打穿一个洞,一旦目的达到,装甲师的另一支部队就要迅速通过这个洞,避开敌军主阵地,向前推进.这些就是闪电战的空间与缺口战术,目的是让装甲部队深入敌线后方,以控制敌人的通讯线.同时,紧随在完成突破的主力部队后方的,是一些或许以机械化步兵为主的助攻部队.他们的任务是扫荡任何敌军的孤立残部,并实施对缺口附近敌军的侧翼攻击,确保敌线上这处已经处于打通的缺口的安全.这种攻击的目的在于使这处缺口永久畅通.同时,进击的矛头仍然继续推进.以近可能的包夹更多的德军.对敌线渗透越快,越深,对敌人造成的恐惧和混乱也就越大.要旨在于强化胜利战果.避开可能失败的行动,放弃没有把握的攻击.把兵力抽调出来用于战场上其他可能造出更大成果的地方.
这样的作战行动有很多必要条件,集体合作精神.良好的指挥与管制.精密的时间配合与不间断的无线电通讯,同时在可能的状况下,还要把握出奇制胜的机会.这种战术不主张大举调集兵力,不主张在发动攻击前先实施冗长的炮轰,也不主张长时间的调兵谴将做攻击准备,因为这些作法会使敌人获得准备防御事宜的时间.闪电战讲究以压倒性兵力,事先毫无预警地突然攻击一处狭窄正面的敌人阵地,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威势顷刻间将敌阵地击为粉碎.
‘柒’ 请问二战时期中国不是日本侵略的而是德国人侵略的话!那么德国闪电战能一下子拿下中国的那些城市吗
拿不下。闪电战补给靠什么,1是后勤,2是就地掠夺,欧洲国家被德国打败后大部分资源全被德军吃掉了,从而更加壮大敢打苏联。来中国打闪击战?想太多。中国哪有资源让他掠夺,这么大块地,从东南西北哪个方向打过来都有战略纵深,闪击战?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