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二战时德国兵种分类
德军的装甲掷弹兵就是指“机械化步兵”。早期的手榴弹很重,掷弹兵早期是比较强壮高大的士兵才能担任的,后来多指精锐的步兵。二战时党卫军最先用这个带有荣誉色彩的名字为一些精锐步兵部队命名,后受到国防军效仿。因为这些部队乘坐半履带式装甲运兵车作战,所以就有了装甲掷弹兵这个叫法
Ⅱ 二战德国有哪些军种以及主力
梅塞施米特 Bf-109战斗机是二战中德国空军主力战斗机,它从二战前的西班牙内战到二战结束,从西线欧洲战场,到东线德苏战场,是二战德国空军的标志。在整个二次大战中,德国空军总战果中有一半以上是Bf-109取得的,难怪有人称这种飞机是"德国王牌飞行员的摇篮"。
HE-111是二战中德国空军的主力轰炸机型,刚研制的时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轰炸机,全金属机身下单翼,刚生产出来时,是以民航客机的名义生产的,因为速度很快,超过了当时绝大多数战斗机的航速,所以没有带太多的自卫武器,在西班牙内战时,德国空军的秃鹰军团就是以HE-111和JU87为主力,在战场上取得了相当骄人的战果,以至于给当时普通的欧州民众带了一个恐怖的印像,既大群的德国轰炸机是无敌的.后来因为英国喷火式战斗机的入役,而开始备受打击,但是因为德国空军的指导思想始尽是把它定位在"会飞的大炮"的战术轰炸机上,所以没有能延续HE-111的神话,在西线无法取得战果的情况,HE-111被大量的投入到了苏德战场上,一度取得很不错的战绩,不过伴随着苏联空军的强大,这种曾经以外形优美,速度快捷而着称的优秀轰炸机只能沦落到用来运输物资和伤员的地步,不过后来德国人还是给它装上了当时世界上第一种HS.239空射式反舰导弹,在意大利投降后曾经击沉过意大利海军的"罗马"号战列舰,HE-111最后的辉煌战果竟然是打自已有昔日盟友取得的,真是讽刺之极
二战德国海军主力舰
一、航空母舰:
德国海军“格拉夫·齐柏林”号航空母舰
二、战列舰:
德国海军俾斯麦级战列舰:俾斯麦、提尔皮茨
德国海军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德意志”号、“舍尔海军上将”号、
“格拉夫·斯佩海军上将”号。
德国海军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格奈森诺”号
三、巡洋舰:
德国海军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希佩尔海军上将”号、“布吕歇尔”号、
“欧根亲王”号
德国海军“埃姆登”号轻型巡洋舰
德国海军柯尼斯堡级轻型巡洋舰:柯尼斯堡号、卡尔斯鲁厄号、科隆号
德国海军“莱比锡”号轻型巡洋舰
德国海军“纽伦堡”号轻型巡洋舰
德国海军“亚特兰蒂斯”号辅助巡洋舰
德国海军“奥利安”号辅助巡洋舰
德国海军“科罗内尔”号辅助巡洋舰
德国海军“汉萨”号辅助巡洋舰
四、驱逐舰:
德国海军Z级驱逐舰
德国海军1934年级驱逐舰
Z-1、莱伯勒希特·麻司、Z-2乔治·蒂勒、Z-3马克斯·舒尔茨、Z-4里夏德·拜茨恩、
Z-5保罗·雅各比、
Z-6 西奥多·里德尔、Z-7 赫尔曼·舍曼、Z-8 布鲁诺·海纳曼、Z-9 沃尔夫冈·岑克尔、
Z-10 汉斯·洛迪、Z-11 伯恩德·冯·阿尼姆、Z-12 埃里希·吉泽、Z-13 埃里希·克勒纳、Z-14 弗里德里希·伊恩、Z-15 埃里希·斯坦布林克、Z-16 弗里德里希·埃科尔特。
德国海军1936年级驱逐舰
Z-17 迪特尔·冯·勒德尔、Z-18 汉斯·吕德曼、Z-19 赫尔曼·库纳、Z-20 卡尔·加尔斯特、
Z-21 威廉·海德坎姆、Z-22 安东·施米特。
德国海军1936A型驱逐舰Z-23——Z-30
德国海军1936A改型驱逐舰(增产型)Z-31——Z-39
纳粹德国海军1936B型驱逐舰Z-35——Z-43,Z-44、Z-45停止建造。
五、潜艇:
德国海军ⅠA型潜艇U-25、U-26
德国海军ⅡA型潜艇U-1——U-6
德国海军ⅡB型潜艇U-7——U24、U-120、U-121
德国海军ⅡC型潜艇U-56——U-63
德国海军ⅠⅩ(ⅠⅩA)型潜艇U-37——U-44
德国海军ⅤⅡD型潜艇U-213——U-218
德国海军ⅤⅡF型潜艇U-1059——U-1062
德国海军ⅩB型潜艇U-116——U-119、U-219、U-220、U-233、U-234
德国海军ⅩⅠⅤ型潜艇U-459——U-464、U-487——U-490
德国海军ⅩⅩⅢ型潜艇U-2321——U-2369、U-2371、U-4701——U-4707、
U-4709——U-4712
德国海军ⅩⅤⅡA型潜艇U-792——U-79
,"帝国之花"帝国师 "天下第一师"大德意志师 "北欧军魂"维京师 黑色闪电"XTL近卫师等十几个王牌陆军师团,还有46个装甲师
Ⅲ 在二战时期,德国的掷弹兵跟普通步兵哪个更厉害
其实两者是一样的,因此需要在步兵当中挑选臂力过人的士兵才有办法投掷,就是说掷弹兵是步兵中的精锐兵种。但也是死亡率很高的兵种。首先你要时刻小心手榴弹自行爆炸,另外投掷这种重量的手榴弹,就必须要冒着枪林弹雨接近敌方阵地或者防御设施,只有达到有效距离才可以投掷,距离远了除了浪费弹药外,起不到任何杀伤作用。
因为在二次大战期间,德国编制有专门伴随坦克作战的单位,这些单位都是全摩托化的虽然大多数德军是徒步或畜力行军的。但这些单位都是乘摩托化车辆的,多数乘卡车,但“装甲掷弹兵”乘坐诸如Sd. 251系列半履带车。乘坐这些车辆,他们就可以在开阔地伴随坦克,即使是这些开阔地是遭机枪封锁或设防的,党卫军有更多机会获得最好的装备。
Ⅳ 二战期间,德国的党卫军和国防军谁的人数多,实力哪个强整体上谁更精锐
希望楼主注意一个问题,武装党卫军虽然很有名,但是要注意,史料中立下战功的往往都是那几只部队,比如党卫军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十二装甲师。但是要知道,党卫军一共组建了38个师,而剩下的大多部队战斗力并不强。事实上党卫军中从第一到第十二师都是比较精锐的,战斗力强,但是从党卫军第十三志愿掷弹兵师开始,战斗力就比较惨淡了。国防军是德国武装力量的主力,因此国防军垄断了德国的大部分病源,导致了党卫军无兵可招的局面,尤其是战争初期,希特勒比较信任国防军,直到希特勒对国防军逐渐失去信任,党卫军的病源才逐渐多起来,但那时的德国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这就是为什么党卫军中总是有很多非德国人,比如维京装甲师,希姆莱在无兵可招的情况下才去招外国人,还有在警察中招募兵源的党卫军第四装甲师,都是党卫军的无奈之举。从人数上讲,国防军的人数肯定要多于党卫军,至少在1944年以前,加入党卫军的要求一般都要高,而且前面说道了,国防军垄断了兵源。即使在战争末期党卫军的比例大幅提高,也没能在人数上超过国防军。
至于战斗力,总体上讲,武装党卫军中作为主要参战部队的师(特点是组建时间早,基本由德意志人或者是志愿加入党卫军的外国人组成)都是战斗力很强的,战斗力要高于大多数国防军部队,是德国军队的精锐。组建时间较晚的党卫军师,或者是由德国占领区外国人组成的师战斗力较弱,比不上大多国防军部队。国防军也有部分精锐比如着名的赫尔曼戈林师,第130装甲教导师,大德意志师可以与党卫军的帝国师,希特勒警卫旗师,骷髅师,维京师相匹敌。
Ⅳ 求二战德军兵种划分。
二战德军兵种如下:
陆军:
步兵,装甲兵,炮兵,骑兵,侦察兵,通信兵,工兵,步枪兵,狙击手,宪兵
空军:
工兵,防空炮兵,空军步兵,伞兵,机师,宪兵
党卫军:
步兵,装甲兵,炮兵,骑兵,侦察兵,通信兵,工兵,步枪兵,宪兵,山地部队,侦察兵
Ⅵ 二战德国陆军有哪些兵种
国家陆军 (Reichsheer)细分为: 七个步兵师与 三个骑兵师。 政府被禁止创制坦克、重炮与空军部队。虽然德国军队的规模受到限制,但德国军方仍然继续研究在一战中的失败,并与苏联红军合作,研发与秘密测试新武器。而且,纵使军方被禁止成立参谋部,但他们设立了军队办公室 (Truppendienst),并让它拥有如参谋部一般的功能。这个时候,很多后来如海因茨·古德里安一般成为防卫军领袖的人,早已构思出一些在几年后大派用场的军事计划。国防军从来不支持民主,但始终忠诚于民主的共和政府。基于军队的“非政治”态度,魏玛政府能够在不受军方干预下发展民主,但弊端就是难以用军队对抗诸如纳粹党一般的极端主义势力。汉斯·冯·塞克特在1920至1926年担任德国国防军的领导人,对国防军发展影响甚大。德军从1913年的七十八万人大幅减至后来的十万人,但其实令国防军的实力提高,因为只有精英分子才可以加入军队。而且,军队规模之小,也促使国防军研究新式战争模式。冯·塞克特与古德里安更提出现代化、迅速、流动性高的防卫战术,是后来后者发明的闪电战之先声。1933至1934年间,就任德国总理的阿道夫·希特勒秘密开始了国防军的扩充,并在1935年公开计划,将国防军改名为防卫军。
Ⅶ 二战中德军的兵种分类
空军:飞行员(轰炸机歼击机运输机侦查机以及极少的驾驶“鱼鹰”始祖的直升机飞行员)
地勤人员(开灯扫路加油维修什么的一大堆)
空军医护兵
空降兵(二战德国首创)
陆军:步兵(侦查兵尖兵工兵列兵哨兵喷火器兵机枪兵掷弹兵反坦克兵医护兵)
炮兵(轻炮和重炮和防空还有突击炮兵)轻炮兵包括使用使用铁拳榴弹推进器的反装甲炮兵,重炮兵则操作像88炮这样的士兵防空不多说突击炮兵为二战德国首创突击炮由三号坦克改装归于炮兵管理用于摧毁敌军碉堡特点是整体低矮装甲比坦克还厚炮管短且炮塔与车体相连不可移动
摩托化兵(开路摩托兵及运输车兵,摩托化与机械化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轮式车辆后者是履带式车辆)
机械化兵(装甲车兵坦克兵装甲掷弹兵(即现在的装甲步兵,二战德国首创)反坦克兵(操作坦克歼击车的))
以及各种后勤兵
海军:对于海军那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弱但海军该有的兵种德国都有。当然最牛的还是潜艇。
Ⅷ 请问二战时德国最厉害的装甲师是哪个
从编制、装备人员、作战序列排名等等来说,最强的应该是国防军第130装甲教导师,也被音译为 李尔装甲师,别号“绝对防线”。
1943年末,装甲大王古德里安建议将来自不同的装甲兵学院的学员及技术人员的零散组织合并,使其成为一支精锐的装甲部队,这为日后装甲教导师的成立打下了基础。1944年1月10日,国防军130装甲师在法国的南希-凡尔登地区成立。因该师的成员主要来源是各装甲兵学校的学员、教官以及一些对新式武器进行测试、示范的技术人员,故被称为装甲教导师。
由此可见其人员和装备之新锐。
党卫军方面,党卫军第一装甲师是党卫军序列中编制、装备最强的。跟教导师比起来也查不到哪去。
不过这两个师因为作战序列太靠前,基本都是被指派到最艰苦的战场环境中承担最最艰难的任务,特别是装甲教导师,正式成师后,基本都是在盟军的飞机狂轰滥炸下作战。所以这两个师虽然从编制上来说最强,但实际战绩反而不如其他几个王牌装甲师。
论战绩,一般认为最活跃的是党卫军第二“帝国”装甲师。当然党卫军第一、第三、第五装甲师,国防军第一、第三、第四、第五、第七、第130装甲师,战绩也不差。战绩这个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