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284年 6月 26号 A.D1284.6.26 哈默尔斯的吹笛手 The Pied Piper of Hamelin
童话背后的悲剧
德国哈默尔恩城的“无鼓街”上有一块着名的木牌。至今上面仍刻着一篇铭文:“1284年6月26日约翰和保罗节,哈默尔恩城的130个孩子,被身穿斑斓彩衣的笛手带走,从此杳无踪影……”。哈默恩镇上还有一条街叫“无声街”,据说就是孩子们最后走过的一条街,长久以来这条街上就有一个习俗一不得发出任何音乐声,以纪念失踪的孩子们。据说,即使是迎送新人的婚礼乐队到了这条街上也会自觉地停止奏乐。
在《格林童话》中有这么一个着名的故事:1284年,德国哈默尔恩镇老鼠为患,镇长束手无策。某日,镇上来了一名来历不明、身穿五彩长袍的神秘吹笛手,声称如果给他一笔酬金就可驱逐老鼠。镇长与居民欣然答应。吹笛手拿出笛子吹奏起来,结果鼠群因此神魂颠倒,纷纷跟随笛手至威瑟河,争先恐后地跳入河中,结果全部溺死。吹笛手事后返镇领取酬金,孰料镇上居民不肯付款,吹笛手在沉默中离去。第二年的6月26日,他再次现身,这次他又吹响魔笛.笛声引来的竟是镇上的儿童,130个孩子载歌载舞跟随吹笛手到附近的科珀尔贝里山。山上有个巨穴,像个张开的大口,把那些儿童统统吞噬,从此再不见他们的踪影。
通常这种传说都不被当真,然而在德国哈默尔恩城的博物馆里,却布满了与该城奇异传说有关的遗留文物。
《星洲日报》这样介绍:
《彩衣吹笛人之城》
快乐星期天
2009-09-12 15:13
哈 曼(Hameln)是个小镇,但每年有大约1000万的游客涌入这个城市观光,不只是因为明媚的威悉河(Weser River)或者充满特色的建筑物,更多的是为格林兄弟的童话《The Pied Piper of Hameln》而来。这个童话稍微有点灰暗,不会是大人或小孩喜欢听的哦。
话说1284年,这个城市闹鼠患,镇民都叫苦连天。有天镇上来了个彩衣吹笛手,他向镇长宣称他可以解决鼠患,但是要100个金币为酬劳。在约定期限的最后一天凌晨,吹笛手吹起了笛子,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整个镇子的老鼠 都涌了出来,就这样随着吹笛手走进威悉河,全都淹死了。不料镇长和镇民却事后反悔,只愿意付给吹笛手1个金币。愤怒的吹笛手离开小镇时,扬言要镇民付出惨 痛的代价。就趁镇上的大人们都上教堂做礼拜的时候,彩衣吹笛手悄悄返回镇上吹起笛子,这时,有130个小孩不由自主地尾随吹笛手,从此再也没有音讯。剩下 没失踪的两个孩子,一个是瞎子,一个是哑吧,所以根本没有办法告诉大人发生甚么事。
虽说是个童话,但是当年的确有捕鼠人这样的职业和小孩失踪的真实事件,只不过两者有没有关联就不一定。来到哈曼,仍能感受到无处不在的传说效应。从Deisteralle路口进入Oster街,可以看到地上有着一只只长尾巴的白色老鼠印记,尾随这些印记,就可以找到和吹笛手童话有关的建筑,如捕鼠人之家餐厅(Rattenfangerhaus)、婚礼之家(Hochzeitshaus)、市政厅前的捕鼠人喷泉塑像,都是游客必经之处。
每年的5月至9月的周日12点,你可以在‘婚礼之家’前看到约30分钟由当地镇民准备的免费彩笛手之音乐剧。我刚好是在9月的周六前去,错过了,但还好等到了捕鼠钟的表演。虽然只有短短的5分钟,但是游客们都看得目不转睛哦!
这里是哪里
哈曼位于德国的西北部,是个在Weser河上的小镇。平均人口为六万。
如何前往
可程搭飞机抵达Hannover后,乘坐当地火车(DB BAHN)抵达哈曼,路程为约一个小时,车费大约11欧元。
气候
哈曼有四季,夏天酷热漫长,冬天也是冰冻漫长,建议春天或秋天才去。
语言
主要语言为德语,少数当地居民会说简单的英语。
吹笛人与小孩失踪看来是真的,还有两篇博士论文研究此事呢:
◆Hameln哈曼
1284年,小镇因产面粉且环境脏乱,所以闹鼠患,因此产生一种叫“捕鼠人”的行业。正当镇民苦恼之馀,从外地来了一个穿着彩衣,手拿长笛,名叫“Bundtig”的人,向镇长说他可以帮忙把鼠患解决,但要100个金币做为酬劳。在约定期限的最后一天,彩衣吹笛手在淩晨吹起笛子,所有的老鼠竟然神奇地都跑出来跟着他走,他就把老鼠引到城外的威悉河,结果老鼠全部溺死在河中。事成后镇长及镇民却反悔,只愿意给他1个金币,而且嘲笑他只不过吹吹笛子,竟然想要那麽多钱。
彩衣吹笛手愤怒地离开哈曼,扬言要镇民为此付出代价!6月26日星期天,在镇上的大人都上教堂做礼拜的时候,彩衣吹笛手悄悄回到镇上,吹起笛子,把130个小孩全部带走,从此再也没有消息。剩下没失踪的两个孩子,一个是瞎子,一个是哑吧,所以也没办法告诉大人发生什麽事。当时城裏只有1500人,五分之一的人口失踪是件很严重的事。而至今吹笛人带走孩子时走过的那条小巷,仍然禁止演奏任何音乐。这个故事裏的“捕鼠人”(又称彩衣吹笛人)和“小孩失踪”都是真有其事,但两者是否有关连就不一定。全世界的学者对此有各种不同的解说,如变成孩童十字军、移居东部、瘟疫、溺死等。但唯一证实的,就是所有人都一去不回。针对这个问题,德国有两本博士论文专门研究小孩失踪的可能原因,够呛吧!真服了他们!
格林兄弟和诗人歌德都曾在他们的作品中讲述过这个传说。来到哈曼仍能感觉到这个传说无处不在,从Deisteralle路口进入Oster街,随着路上一只只有着长尾巴的白色老鼠印记,就可以找到和吹笛手故事有关的建筑!如捕鼠人之家餐厅、婚礼之家、市政厅前的捕鼠人喷泉塑像、博物馆等,都是着名景点,每周三可看到重新演绎的音乐剧《Peied Piper of Hameln引鼠人传说》。今日这个故事与当年的笛声般具有神力,吸引来自各国的游客,不分男女老少,就这样乖乖跟在当地导游的后面,俨然形成另一种现代版的捕鼠人有趣景象。
小镇老城区的美丽半木造房屋, 2楼3楼的墙壁逐层向前突出,这是因为以前房税是根据房子的占地面积计算,所以人们动脑筋尽量扩大楼上房间的使用面积。哈曼房子不少具有风格浪漫的凸窗,这是受荷兰建筑影响,集市广场上的Dempterhaus、捕鼠人之家及莱兹馆都是这类的代表。
1、Rattenfangerhaus捕鼠人之家 与 Bungelosen str.布根罗森街
据说,当年格林兄弟就坐在餐厅窗前的位子,一边听居民讲故事,一边美滋滋地享用招牌菜“老鼠尾巴”。如今这道菜原料已改为切碎的猪尾巴。捕鼠人之家餐厅旁边的小巷子-Bungelosen str.布根罗森街,据说就是儿童失踪的地方,墙壁上仍刻有儿童失踪的碑文。到今日仍维持禁止在这条街跳舞嬉闹的传统。街道两边到处都是老鼠和捕鼠人纪念品。独一无二的捕鼠人博物馆、老鼠市场等,为哈曼增添了“鼠城”的味道。
‘贰’ 汉梅林吹笛人的故事是不是真的
不是真的,是由一起儿童失踪案件衍生出的地方传说。
吹笛人的故事发生在德国西北部平原上的小城哈默尔恩。此城在1284年,发生了街头儿童失踪事件。以此事作为题材,衍生出了格林童话故事花衣魔笛手。
关于消失小孩去哪了目前还没有确定的答案。
一些人认为,这些孩子可能死于自然原因,比如饥饿、疾病或者一些自然灾害等等,吹笛手只是死亡的象征,是一种表达死亡的艺术形式。
(2)德国童话吹笛子的人叫什么扩展阅读
彩衣魔笛手的故事
在中世纪的一个夏日里,一个穿彩衣的陌生人大步走进德国的哈默尔恩镇。他听说这个镇里老鼠成灾,表示可以消灭它们---不过要收一笔费用。
当市民们感激地表示同意时,陌生人立即拿出一支笛子,吹出了一种神奇的曲调。这曲调对老鼠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于是老鼠从镇里的各家各户成群地跑了出来,跟着彩衣魔笛手来到威悉河岸,跟着他走进激流之中,统统淹死在河里。
可是市民们却拒不付钱给他,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报复他们。他再次把笛子拿到唇边,吹出了另一种曲调---这个曲调不是引诱老鼠而是引诱孩子的。父母们无奈地望着彩衣魔笛手吹起了欢快的笛声,带着所有的孩子走出了哈默尔恩镇。人们从此再没见到孩子们的踪影。
网络-哈默林的花衣吹笛人
‘叁’ 《格林童话》一书《吹笛手》的故事中,老鼠跟笛声来到了哪里
老鼠跟笛声来到了河里,全部被河水冲走了。
原文简介:
八百年前的德国小城,出现鼠患,全城束手无策,只好打算弃城逃走。这时,出现了斑衣吹笛人。他服装的花色古怪、腰上插着笛子,他说他能清除老鼠,但要收一笔酬劳。小城的居民说,只要能赶走老鼠,付他五十倍的酬劳都行。
斑衣吹笛人拿出笛子,吹起轻柔曲调,所有老鼠纷纷从沟里房里柜下床底跑出来,跟在吹笛人的后面。
吹笛人走到河边,继续吹着笛子,老鼠如痴如醉一批接着一批跳进河里,全部被河水冲走了。
此文出自德国语言学家雅克布·格林和威廉·格林所着的《格林童话》
写作背景:格林兄弟生活和创作的命运同德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时期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由法国大革命(1789—1794)催生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在18—19世纪之交席卷全欧,最先在德国这片混乱、落后的土地上开花结果。
当时的德国,可谓欧洲最灾难深重的民族国家。自“三十年战争”(1618—1648)后,沦为主要战场的德国,其政治经济都分崩离析,虽然名义上还顶着“神圣罗马帝国”的名号,实质却分裂成由360多个大大小小的公国和自由城市组成的“布头封建帝国”’一个结构松散的混合体,社会发展严重迟缓。
1806年,横扫欧洲的拿破仑战争彻底瓦解了神圣罗马帝国,在法国的征服和统治下,德国民众的民族意识被唤醒,要求德意志民族统一强大的渴望空前高涨。
在这种状况下,大批知识分子投入到民族解放运动之中。但此时支离破碎的德国社会,诸多林立的公国之间存在的包括语言、文化等在内的差异成为民族统一的障碍,为了消除这一文化上的阻碍,德国知识界开始宣扬文化民族主义,希望借助古老的日耳曼民族文化来促成民族统一。
这一时期的德国浪漫派在秉承浪漫主义文化精神的同时,亦将眼光转向民间文化传统领域,整理研究德国民间文学并使之发扬光大。
‘肆’ 谁知道德国童话里面那个吹笛子的人叫什么
哈默林的花衣吹笛人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一位大诗人罗伯特·布朗宁(Robert Browning, 1812-1889) ,他为一个名叫威利的男孩生病时消遣而写的。其他的没查到哦
格林童话里也没有他的名字哦 好神秘
‘伍’ 我想知道花衣吹笛手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离这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叫哈梅林的小镇。小镇里的居民很沮丧:因为街上有老鼠,房子里有老鼠。小镇到处都有老鼠。
于是,人们去找镇长。“我们希望您能尽快想办法解决鼠患问题。他们说,“要么让老鼠离开,要么您离开。”
“哦,不!”镇长说,“谁能帮助我们?就在这时,一个男子走到镇长面前。“我能帮助你们。"他说,“我能让老鼠离开。”这个男子非常高。他身穿一件红黄相间的外套,头戴一顶红黄相间的帽子,脖子上还有一条红黄相间的围巾。他手中握着一根笛子。
那个男子走到大街上他吹响了笛子。他不停地吹呀吹,看起来非常高兴。接着,老鼠们都跑着跳着,从房子里出来了,有大老鼠、小老鼠、棕色老鼠和黑色老鼠。满街都是老鼠。
他边吹着笛子边跳舞的来到河边,老鼠全都跟着他。当吹笛人跳上一条船,老鼠们也都跟着跳进水里。但是老鼠们不会游泳。因为没有了老鼠,哈梅林的人们都非常高兴。于是吹笛人索要他应得的钱,但是镇长和人们都嘲笑他。“我们没有钱给你。”他们说。
吹笛人非常生气。他又走到大街上,重新吹响了他的笛子。哈梅林所有的孩子都听到了笛声,他们都笑着、跳着从房子里出来了。吹笛人跳着舞,出了小镇,爬上了高山。孩子们也跟着爬上了高山。哈梅林的人们叫碱着想阻止他们,但孩子们只能听见笛声。
吹笛人和孩子们跳下山崖,进入到一个神奇的地方。只有一个小男孩走得没有他的朋友们快。当他到达山顶的时候,他的朋友们都不见了。
于是,这个小男孩回到了哈梅林镇。他说:“我的朋友们都去了一个神奇的地方,在那里他们能整天跳舞和玩耍。”“哦,不!”镇长说,“我们必须找到那个吹笛人,并给他应得的钱,这是让我们的孩子回来的唯一办法。"
哈姆林的人们到处寻找那个吹笛人,但他们没有找到,也没有找到他们的孩子,人们都非常伤心。但孩子们在那个神奇的地方都非常开心,吹笛人整天吹着笛子,孩子们整天跟着笛声跳舞玩耍。
(5)德国童话吹笛子的人叫什么扩展阅读
《世界文学名着·金色启蒙20:花衣吹笛手》内容简介:在一座美丽的小镇发生了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成千上万只老鼠涌向小镇,它们四处乱窜,吃光了人们的食物,吓走了镇上所有的猫,可怕的吱吱声让人听得毛骨悚然。
但是,人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面对如此众多的老鼠,他们也束手无策。直到有一天,镇里来了一个吹笛子的少年,声称自己的笛子有魔力,可以赶走老鼠。他真的有如此神奇的魔力吗?那之后突然消失的一百多个孩子又是怎么回事呢?
传说,在公元1284年在德国一个叫哈姆林的小镇,有一百多名小孩一夜之间神秘消失了,至今原因不明。后来,德国着名语言学家雅格·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在收集、加工、整理民间故事时就将这个悬案编成了童话故事,用来警示世人诚实、守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花衣吹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