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除了航母,对于其他舰种,中国强吗能排到第几
海军舰种目前是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战略核潜艇,攻击性核潜艇,常规潜艇,两栖攻击舰,补给舰,导弹艇等其它。
如果排除航空母舰,美国的巡洋舰和驱逐舰不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仍居世界首位。战略核潜艇和攻击性核潜艇,美国和俄罗斯数量上接近,但是由于俄罗斯自苏联解体之后没有能力完成正常的更新换代,所以二者目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就综合实力上美国现在无论在各个方面都居于世界首位。
俄罗斯仍为世界第二位,虽然俄罗斯海军装备更新换代最近十几年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但是由于冷战的美苏对抗的登峰造极,俄罗斯相对其它国家的技术上仍有些优势,或者说除了美国之外,就海军战备外俄罗斯走的比其它国家更远些。彼得大帝号巡洋舰,以及光荣级巡洋舰,现代级驱逐舰,无畏级反潜驱逐舰,除了隐身性能不及现在一些国家新建的军舰之外,就整体作战能力来说,特别是攻击能力仍然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然作为信息战的这些冷战时期刚开始涉及的领域是无法和现在新建的作战舰只无法比拟的了,但是信息化作战高昂的费用,也是一般国家海军无力承担的。还有就是战略核潜艇和攻击核潜艇。另外俄罗斯海军的一个巨大优势,就是数量上的众多,这里的众多既不是相对美国也不是相对冷战时期的苏联,而是相对现在的其它国家。
英国和法国,日本。英国和法国的海军基本上是旗鼓相当,技术上都处于世界领先位置,不过由于英国的技术大多依托于美国,而法国核心技术基本上完全自己,所以英国的技术应该是优于法国。
日本,日本的军舰现代化程度很高,这源于日本的财政支持。但是由于日本的军事政策是受到宪法的制约,所以日本海军的攻击能力远弱于日本海军的防御能力。不过日本海军装备无论是在区域防空,反潜,还是反导方面都居于世界前列。
中国,中国的海军特点是数量相对庞大,但质量普遍不高。这点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对外政策有关,实际上中国一直处于军事技术无法引进的地步,所以中国海军的现代程度普遍不高。中苏友好时期的苏联军事技术也刚处于起步阶段,冷战爆发前,中苏以及基本处于对立状态了。而当时中国也无法从北约获得军事技术。所以美苏对抗把世界军事技术拉像了一个高峰的过程中,中国没有从中获得到任何好处。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军事技术为什么赶不上美俄,也赶不上法德的原因了。为了维持国防安全,所以中国只能通过基本“重复”相对过时技术而维持庞大的数量上了,这一点不仅体现在海军,陆军,空军也是如此。不过好在冷战结束,中国从俄罗斯获得了大量军事技术。
印度和中国差不多,技术上比中国先进不少,但国产化程度太低。
西欧其它,德,意,西,这些国家的海军技术上也要领先中国一点,但是由于国力产,所以这点技术优势不足以抵消数量上的巨大差距。
⑵ 二战时 德国海军的俾斯麦号是不是很强大啊。。中国现在又比它强大的军舰嘛
首先,这个问题是关公战秦琼。作为战列舰,俾斯麦的性能是很强大的。火力不算很强,381毫米的主炮相对于美国和日本的战列舰口径要小,不过德国人的射炮技术和光学瞄准技术很先进。其排水量我忘了,本来按照条约,是不能超过35000吨的,实际上是不止的,超过四万五千吨。
战列舰是个果实的军舰种类,放到现在派不上用场了。不知道你看过《超级战舰》没有,里头的那个大家伙是美国二战期间的衣阿华级战列舰“密苏里”号,当年日本就是在上头签订投降协定的。在海湾战争期间也去过海湾,主炮是406。海湾战争之后又退役了,以后是不可能在出来了。现在的主力军舰主要是驱逐舰护卫舰,大国有数量不多的巡洋舰(比如美国的提康德罗家,苏联的光荣级),和航母,战列舰因为其理念的老旧,拉倒现在只有挨打的份儿。不过说来话长,单凭我这几句太武断了。
⑶ 德国对中国军事影响有多大
中德军事交往最早可以追溯到晚清时期。中国的大门被西方国家的武力强行打开。清朝统治者从中国屡战屡败的痛苦中得出的教训之一是要“师西夷之船坚炮利”,整备军武,编练新式军队。而德军从一开始就成为编练新军的范本。 以19世纪末期清朝政府操办新军聘请德国顾问为起点,至20世纪30年代德国军事顾问团在中国的活动,中德军事关系达到高峰。 对中国海军的影响 无论是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北洋军,还是时任两江总督的张之洞在江宁编练江南自强军,一南一北,两支新军都聘请德国军人担任顾问。所有的教范、操典都按照德国军队模式训练。北洋水师的总教习便是德国人。 时称三洋舰队的北洋水师当时有一半的舰只购自德国。“定远”和“镇远”这两艘主力舰就是德国制造的装甲舰。北洋水师从教官、装备、操典、条令一直到战术,都深受德国影响。 其实,北洋水师同时拥有英国和德国舰只。“定远”和“镇远”这两艘军舰是在德国的萨克森级基础上改建的,参考了英国的设计。比较起来,两国军舰在火力方面旗鼓相当,但德国军舰在装甲防护略胜一筹。在海战中可以看到,英国军舰很快就会被打沉
⑷ 中国的舰艇发动机不是比较先进了吗怎么还有很多先进舰艇上面的发动机是买的德国的了
比较先进指的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一些中型和小型发动机我们的也是不错的,但是一些大型的还是存在部分问题的,我们大型舰艇发动机不光采用来自德国的动力设备,而且有不少是来自乌克兰。 舰艇国产部分汽轮机单位功率重量、尺寸和耗油量都大,特别是暖机时间和工况过渡时间过长,启动和变向很慢。于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的大型舰艇在设计时改换了国际上先进海军国家普遍采用的柴燃联合动力推进装置。这种装置是指柴油机和燃气轮机将功率输入到共用的减速齿轮箱中,通过转换为单输出后带动轴系和调距桨推进舰船。这种装置的优点在于1分多钟就可以启动,比汽轮机快了几十倍,同时占用空间小耗油少,从静止到加速、从前进到后退可实时控制,在巡航和低速航行时使用柴油机,燃气轮机为加速机组,只在快速启动和全速时运行。问题是,我们的军舰可以按照这样的动力装置设计,但设备只能进口。燃气轮机先后进口过美国(上世纪90年代后遭禁)和乌克兰的,而柴油机则是进口目前性能最好的德国制造的。 这个和你说的所谓的参数无关,因为舰艇用发动机不仅要看动力输出,还要看体积、重量、启动速度、大修间隔时间等要素,可以这么说这几个要素国产的都比进口的弱一些,特别是体检较大的问题,因为发动机体积大就意味着少装载燃油和其他消耗品,而且居住环境差。
⑸ 为什么我看着中国军舰不如外国军舰威武
武器系统是否威武,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看它的外形尺寸。也就是俗话说的块头的大小。
过去,国产军舰从外形上而言,确实存在着块头“偏瘦”的问题,比如说总体的舰长、舰宽、舰上建筑的高度,主桅的大小等,跟别国的舰艇,尤其是西方海军强国比较而言,的确是有一定的差距。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1)造舰的经费不足。过去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比现在,因此想造大舰却没钱。
(2)去过国产的舰载武器系统不咋地,有些地方甚至可以用拼凑来形容,所以给人的感觉也就随之不咋地了。
(3)设计理念的差异。举个例子,比如说现在的造舰理念里有一条叫做力求舰艇外形上的“全封闭”,这一点先前是没有的,只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新的先进技术被投入到军事造船业中才逐步兴起的,而中国海军的更新换代又需要有一个过程,因此,直到目前,海军的国产舰艇中依然能让人看到很多在原先老的设计理念下制造出来的“过时货”。
(4)中国海军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一直都是实行的国土(领海)防御政策。换句话说,武器系统重在实用,而不是图美观、讲漂亮,更不是拿来炫耀的。所以,力求“小而精”的作战平台或许在将来还会延续一段时间。
⑹ 中国的坦克、飞机、导弹、火炮、军舰等方面最先进的是什么,在世界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坦克:99A2 这是现在已经服役的最先进的,要说具体在世界上排名第几很难说,各国的坦克各有千秋,像99式,虽然在正面装甲的防护能力上与西方先进坦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在侧面和背面的防护能力上有缺陷。 歼击机:歼10 su-27及其他型号(比如su-30mkk) 这些在世界三代战机中也算是佼佼者勒,与su-27相对的美国战机是f-15 要与F22和F35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导弹:(这就多勒,这就只说弹道导弹吧)东风-31A 这是一只的最先进的,相比俄国的白杨-M 虽然在突防能力上面不如它(俄国的导弹突防技术是最先进的),但是在稳定性上要强于它,至于美国的三叉戟,自然是比不过,比如三叉戟最多携带12枚弹头,东风31早期的也就是3枚,后面的改进型是多少也没有具体的数据,也说不清楚,但是也已inggaiyu三叉戟有一定的差距,不要把中国的弹道导弹想象得太厉害了,记住官方说的是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火炮:这个大家很少关注,倒是比较出名的就是WS-2 官方公布的射程是200公里,这可是世界最先进的 军舰:各有所长,168 169注重反舰作战,170 171 115 116是具有一定区域防空能力的防空驱逐舰,在防空上能力突出,但也暴露许多问题,如吨位小,115 116更是为了安装SA-N-6里夫舍弃了机库减弱了远洋反潜能力,112 113择是反潜用途大于其他用途,是中国海军唯一能进行双机编队反潜的驱逐舰,使用的双机库和先进的拖拽声纳都能给潜艇很大的威胁,特别是对舰体中部改装后多出了2部4联装发射装置,给反潜导弹的安装提供了位置,还有东海舰队的136 137 138 139,就是现代级驱逐舰,素有航母杀手之称,而且具有一定的区域防空能力,中国就是冲着这才买它的,护卫舰中就是054A江凯改最先进,它是对国外先进技术消化后的产物,还有002型导弹艇,双体抗浪设计,以及隐形的外表,突防能力很不错。总之,中国的反舰能力是处在世界先进水平的,只是在超音速反舰导弹上不如俄国,反潜上有很大不足,这是中国的软肋,防空也是,但是比反潜方面要好,中国有自己的相控阵雷达技术,世界先进水平,也有垂直导弹发射系统,只是不太成熟,也未经过实战检验,而且防空导弹舰的对位低于很多国外的同类舰种,还有就是数量问题。总之,有待提高。
⑺ 中国军舰之最,最好是关于军舰的历史,也可以有外国的军舰知识,很急,帮帮忙吧
中国古代水师用船,被称之为“战船”,能被称为军舰的,只有近代海军了
1、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军舰也是当时远东最大的军舰:定远、镇远。1880年(清光绪六年),北洋大臣李鸿章通过中国驻德国公使李凤苞向德国伏尔铿造船厂订造, 并派刘步蟾、魏瀚、陈兆翱、郑清廉等驻厂监造,该级舰设计时集中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铁甲舰——英国“英弗来息白”号和德国“萨克森”号二舰的优点,为“遍地球第一等之铁甲舰”。两舰均参加了1894年9月17日的黄海大战,海战中日本舰队旗舰“松岛”被“镇远”舰主炮命中,引发大火而丧失战斗力,被迫退出战场。但由于北洋水师是突然遇敌,准备不足,“定远”、“镇远”弹药匮乏,在海战中未能充分发挥战斗力。二舰又参加了其后的威海卫保卫战,1894年11月14日“镇远”舰在进港时因不慎触礁受伤,又由于旅顺船坞被日军攻占而无处修理,已不可能出海作战,管带林泰曾于次日夜引咎含恨自杀。“定远”舰于1895年2月4日夜被突入港内的日军“第九号”鱼雷艇偷袭受伤,9日“定远”被日军由占领的炮台炮火击中受重创,次日“定远”舰被自爆,2月17日“镇远”舰被日军掳去编入日本舰队仍名“镇远”,成为日本海军的第一艘铁甲战列舰,曾参加日俄战争及明治33年在神户举行的海上观舰式大校阅。
2、中国第一艘自制全钢甲军舰,平远巡洋舰。福州船政所造第29艘舰船,是福州船政局在参考法国设计师白劳易3艘近海防御军舰基础上,设计制造出的中国第一艘全钢甲军舰,代表了当时中国造船工业的最高水平。参加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保卫战,被日军俘虏。
3、甲午战后重建海军的最大军舰:海天、海圻,排水量4300吨。 是甲午战争后,总理衙门主导海军重建事务期间,中国向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订购的一型穹甲巡洋舰,所用经费主要从为马关赔款的借贷中挪借。二舰建成后,1904年4月25日“海天”舰在长江口鼎星岛附近海域触礁遇险,后经施救无效,在拆卸武备后被迫放弃。“海圻”舰此后参加了1911年赴英美等国的访问、游历,归国后编入民国海军第一舰队,1916年随护法舰队起义南下广东,与北洋政府对抗。1923年从广东北叛,投靠直系军阀,后又编入奉系军阀的东北海军。1933年从东北海军南叛,投奔广东军阀陈济棠。1935年又叛离广东,被南京国民政府接收。1937年9月25日在江阴至靖江段长江江心沉没,成为江阴阻塞线的一部分。1960年5月27日被整体打捞出水,拆解炼钢。
4、中国最先进的训练巡洋舰:肇和、应瑞,排水量分别是2600吨和2460吨。在这两艘军舰以前,清末海军和民国海军,很少有专门的训练巡洋舰,多数是用的现役军舰暂代或运输船改造(只有通济舰是福州船政局专门建造的练船,但是只有1900吨,而且比较落后)。这两艘军舰是清末专门在英国订购的训练巡洋舰,转载当时最先进和齐全的武备和机器(不是最强的),是承载海军崛起希望的军舰,在民国海军中备受重视。但是由于国力窘迫、历次内战和海军分裂,最终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肇和: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建造,造价21万英镑,1913年(民国二年)归国。应瑞:英国威克斯公司建造,造价20万4千英镑,1913年(民国二年)归国。
5、至于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后接收的军舰和建国后的解放军海军军舰,不大清楚,但是也都是在不停的引进外国装备,在国际上谈不上领先,远远比不上定镇和肇和应瑞在当时国际上的先进程度。
⑻ 中国军舰战斗力怎么样
航母一向是美国炫耀武力,插手国际事物的急先锋。在历次台海危机中美国航母都毫无例外地赶来为台独分子撑腰打气。为此中国不惜巨资从俄国引进现代级大型驱逐舰,意图对美国航母形成有效的吓阻,压制它的嚣张气焰。
俄现代级由于装备有8枚SS-N-22超音速反舰导弹而被认为是美国航母的克星之一。然而8枚导弹对拥有强大护航火力的美国航母而言似嫌太少。所以国际军界认为,只有将2-4艘现代级组织在一起以16-32枚反舰导弹齐射才可能对美航母构成致命的威胁。而中国只订购了2-4艘现代级舰,照此理论中国一次只能威慑一艘美国航母,难道就真的只能如此了吗?这里有一种用武库艇与主力战舰一起构成超级火力打击群的方案(简称火力群),它可以用相对少的投入组成相对强的崐火力给敌以毁灭性打击。
一个火力群单元一般有1-2艘主力舰和4-6艘武库艇组成。主力舰是指各种驱逐舰和护卫舰,如中国现代级、旅海级、旅沪级、江卫级。主力舰都拥有较为完善的舰载探测设备和舰载直升机探测设备,可用雷达和声纳对上百公里以外的敌方进行搜索和跟踪。执行火力群打击任务的主力舰只需安装相应的数据链,能指导武库艇发射导弹就行了。武库艇就是小型武库舰,对于武库舰这个概念大家也是非常熟悉了:这是一种只装载导弹且只根据外部数据和指令发射导弹的军舰。武库艇的吨位和载弹量是大大地减小了,但其成本和风险也降得更低,也更利于投入实用。火力群中的武库艇具有如下特点:1.排水量小、采用小水线面双体船结构。其正常排水量约为500吨左右,当然也可以是200-300吨或800-900吨。小水线面双体船具有甲板面积大、航速快,高海况适应性强的优点,非常适合装带大量导弹随大型军舰执行中远海进攻作战。2.导弹装载量大,品种齐全。一般排水量500吨左右的武库艇可装载10-20枚超音速导弹,若是轻型亚音速导弹则可载30-40枚。在具体型号上,除了进口SS-N-22外也可以选择国产HY-3超音速反舰导弹,HY-3除了在飞行速度、掠海高度上稍显不足外,在射程、战斗部威力上则是更胜一筹。尤其重要的是HY-3是完全国产的,可以要多少生产多少而不必受制于人,因此HY-3将是火力群的打击支柱。3.人员少、结构简单、隐身效果好。武库艇原则上除了导弹发射装置和数据接收系统外,其余的如雷达一概不要。舰上人员除了操舰人员就是数据接收及导弹控制人员,舰上人员可控制在10人左右。由于结构简单武库艇可以尽可能地采用隐身设计,在积极/消极电子干扰下其被反舰导弹命中的可能非常低。
为了展示火力群的性能,可以通过一个假想战例来演示:2005年朝鲜半岛危机再起,美国迅速派出华盛顿号和林肯号航空母舰分别进驻黄海和日本海。为了共同的利益中俄迅速结成战略联盟并各派一支舰队,分别跟踪美国航母。具体情况是:俄国以四艘现代级驱逐舰,携带32枚SS-N-22反舰导弹监视林肯号。中国以一艘现代级和五艘武库艇组成火力群携带130枚反舰导弹(SS-N-22、HY-3、C-802)跟踪华盛顿号。战争终于爆发了──
第一种情况,中俄舰队首先对美航母发动进攻。面对俄国四艘军舰齐射的32枚反舰导弹,美护航舰队以80%的最高拦截效率进行截击。6枚导弹突防成功,结果是美国航母林肯号丧失了战斗力,护航舰一沉一伤;华盛顿号的命运可惨多了!中国火力群在几分钟之内将128枚反舰导弹铺天盖地般砸过来:第一拨24枚SS-N-22反舰导弹打头阵,第二拨64枚HY-3给予毁灭性攻击,第三拨40枚C-802清扫战场。美舰在以80%的拦截效率打下头50枚反舰导弹之后便被突防成功的导弹打瘫了防御体系,余下的数十枚导弹基本是枚枚命中。华盛顿号及其六艘护航舰全部爆炸沉没。
第二种情况,美国首先对中俄舰队发动进攻。美国的捕鲸叉导弹集群进攻令四艘俄国军舰同时被击中,三艘完全丧失了战斗力。另一艘轻伤的现代级坚持向美国军舰回射了8枚反舰导弹,结果有一枚导弹突防成功,击伤了美国航母。以现代级4亿美元的单价、300名舰员计算,俄方共损失了16亿美元、1200名舰员;美国反舰导弹集群进攻也首先让中国的现代级丧失了战斗力,但是中国的武库艇因良好的隐身性能使3艘暂时得以幸存。这3艘武库艇根据事先从现代舰传来的数据立即以48枚导弹回击美国航母,9枚突防成功的导弹立刻让美国航母根丧失了作战和行动能力。幸存的3艘武库舰在美机的进攻下也沉没了,中方的损失是:一艘现代级计4亿美元,300名舰员。五艘武库艇,单价1000万美元、10名舰名。总计损失4.5亿美元和350名舰员。
从上面虚拟的战场演示可以看出,火力群的优势不言而喻:它具有强大的火力和生存反击能力,无论是主动攻击还是被动还击,它都能给敌人以毁灭性的打击。它可以用最小的风险、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威慑能力。在对中国其余的主力舰——如旅海级、旅大级进行适当改造后(主要是加强舰上声纳的远程搜索定位能力和直升机的超视距探测能力),它们也能率武库艇对敌航母舰队进行毁灭性攻击。这样中国就可以同时对多个航母作战群进行威慑,而且可以不必再花巨资整体购买技术已是相对落后的现代级,将省下的钱引进和自行开发关键性海战装备,如相控阵雷达、垂直发射技术等。
在未来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中,火力群必将如一把利剑高悬在敌舰队上空,时时对其进行威慑与警告。
⑼ 为什么晚清北洋水师德国造军舰质量要远好于英国造军舰
完全说反了吧,德国造水面舰艇从16实际到今天一直是欧洲主要强国垫底。
北洋水师的两艘德国舰质量强过英国舰是因为晚清时中国仅有的两艘战列舰都是德国出的,英国没给中国造过一艘战列舰,用战列舰和巡洋舰比质量本来就是个大笑话。而且历史上为英国造的两艘战列舰是德国历史上第一次造蒸汽动力战列舰,他们自己国当时还没有蒸汽动力战列舰呢,完全是哪清国的钱实验,拿清国做小白鼠,质量可想而知
⑽ 中国辽宁舰与外国军舰对比中国有哪些 好
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也就是辽宁舰,它的设计取向决定了,它是一艘防空驱逐舰,一次性可起飞战机为四架,可以形成完整的空域遮断,典型的防守型航母。与外国军舰比,比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进行了适合歼15的改造,更适合歼15在舰上布局。取消了反舰导弹,减轻重量用来装载干货或者湿货,更适合我们使用。比印度的航母大的多,更适合重型战机调度。比起英法美的现役航母,完全没有优势,毕竟我们才刚刚起步,不要奢求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