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二战德国m42有多少钢

二战德国m42有多少钢

发布时间:2022-06-18 00:33:48

1. 二战德军的步兵装备有哪些

德军1942年制的步兵师
武器装备:
手枪-3681支 步枪-12609支 冲锋枪-321支 反坦克枪-90支 轻机枪-425挺 重机枪-110挺 50毫米迫击炮-84门 81毫米迫击炮-54门 75毫米炮-20门 105毫米轻型榴弹炮-36门 150毫米重型榴弹炮-12门 火焰喷射器-9具

然后下面找到的是分散到团的装备编制:
1939年第一线的主力师:3个步兵团和1个炮兵团。一个步兵团的火器包括26挺重机枪、85挺轻机枪、18门81mm迫击炮、27门50mm迫击炮、12门37mm反坦克炮、6门76mm 步兵炮和2门150mm步兵榴弹炮。炮兵团由3个105mm野炮大队组成,大队各3个4门制的炮连。一个150mm中型炮大队原来是配属的,后来归入第1 波步兵师编制。

1944年步兵师:步兵团支援武器为:24挺重机枪、107挺轻机枪、4门120mm迫击炮、6门81mm迫击炮、2门150mm步兵炮、6门75mm步兵炮、3门75mm反坦克炮、36件轻型反坦克武器。实力已经大大的下降了。

1、军装制服

长裤:裤腿可掖到靴子里。骑马的士兵配发镶皮的马裤。
军上衣:有两个胸袋和两个襟袋,后腰部有两个扣带环,以佩戴皮带。两个衣领间有风纪扣,但多数情况下士兵不扣风纪扣,或仅用围巾扎拢领口。

军上衣口袋的使用:

内袋:大急救包。

右胸袋:小急救包,皮肤消毒剂(次氯酸钙片剂,用于清洗被皮肤性化学武器污染的皮肤表面)。

左胸袋:士兵证

其他军装、军裤口袋:信件、记事本、铅笔、手帕、钱包和钥匙等。

军靴,带钢鞋掌皮底。这种军靴很快被淘汰,因为钢板在寒冷条件下会导致体热的快速散失。

骑兵配发不带钢鞋掌的骑靴。装甲车辆乘员配发不带钢鞋掌的军靴,以避免在金属陈体表面上行走时打滑。山地部队配发高帮登山-滑雪鞋,该鞋尖部和跟部装有扣环,可挂装滑雪板。1943年末开始,由于皮革材料短缺,步兵军靴开始使用劣质皮革。除少数特殊用途外,不允许用稀缺的橡胶作为鞋底材料。

野战便帽(船形帽):1943年7月起,船形帽被北非型带檐便帽取代,军官大檐帽的帽檐也改用皮革制。

带带扣的皮带:军官使用带双排扣眼的宽型皮带。

冬装:包括长大衣,灰绿色毛绒上衣、羊毛手套、羊毛包头巾等。

在经历了1941/42年东线痛苦的冬季之后,德军开始重视冬装的配发。新配发的冬装包括套在制服外的夹克和冬装裤,其中冬装夹克设计思路新颖,可两面穿戴,一面是白色雪地迷彩,另一面是普通迷彩色。此外还有俄式毛皮冬帽,连趾手套以及棉衣和棉裤。配发的棉鞋在干冷地区很有效,但一旦浸水则很难干透。后备部队优先配发了新式冬装,而在东线的一线部队则只在与敌直接接触(如铁路保安部队和反游击部队等)时才配发新式冬装。

2、单兵装备:

由连辎重部队携带的单兵装备:

每个士兵都有一个用于携带单兵装备的背囊,材质为木架包裹防水布料。山地部队和机械化步兵配有更实用的带两至三个外袋的野战背包。背囊内可携带如下装备:

一套内衣,换洗袜子。

毛巾,手帕。

背心或毛衣。

一双便鞋。

肥皂和针线包。

鞋刷和鞋油,衣刷。

军大衣、帐篷或军毯可卷折后捆绑携带于背囊上。

班长、排长和连长的专用装备:

地图包。棕色或黑色皮革制,可携带地图和文件,有色铅笔,如必要还可携带制图工具和测量仪器。

双筒望远镜。主要是6 x 30,部分8 x 30,炮兵观察员配有10 x 50望远镜。

信号口哨。

多用途指南针。

国防军士兵的衣柜

1、钢盔 2、背囊或背包、防毒面具筒 3、军毯(在背包或背囊里) 4、帐篷及附件 5、训练服 6、运动衣裤、毛衣 7、内衣 8、毛巾、袜子、围巾 9、便帽 10、大檐帽 11、手套 12、衣刷、清洁器 13、餐具 14、私人贵重物品柜(可上锁) 15、盥洗用品 16、文具书籍 17、洗衣袋 18、擦鞋器、鞋油 19、针线包 20、武器保养工具、枪油、蜡烛 21、工作服 22、作战服 23、礼服 24、大衣 25、单兵敲和敲套 26、防化手册和书套 27、行军靴 28、便鞋和常鞋 29、运动鞋 30、刺刀和刀鞘 31、皮带 32、毛巾 33、弹夹包 34、挎包 35、野战餐盒、水壶

第五部分 弹药
步枪兵

每个步枪兵随身携带45发步枪子弹,另外15发存放在配属到排的车辆上,可依照命令取用。但实战中士兵一般都携带60发步枪弹,如有可能还会在挎包中俄外携带一些子弹。1941年底前,每个步枪兵都带有一个SmK(Spitzgeschoss mit Stahlkern,钢芯穿甲弹)或SmK(H)(Spitzgeschoss mit Wolframcarbid-Kern,碳化钨芯穿甲弹)弹夹,用于反装甲车辆,100米距离上穿甲能力为SmK弹10毫米,SmK(H)弹14毫米。实战表明这种用普通步枪发射的穿甲弹效能很差,后期这种步枪弹主要供机枪使用,用于反土木或混凝土工事。

轻机枪射手

轻机枪的一号弹药基数为2500发,一个三人制轻机枪小组弹药携行规则如下:

一号射手:机枪及一个50发弹鼓。

二号射手:4个50发弹鼓(其中一个装填SmK或SmK (H)弹)以及一个300发弹箱。

三号射手:3个300发弹箱。

其余机枪弹存放在排属车辆上,并尽可能以装填好的弹鼓或弹箱形势携带。实战中,备用机枪弹通常由机枪小组所属班的士兵分散携带,以备不时之需。苏德战争爆发前,轻机枪的300发弹箱(6条50发弹带)的子弹排列方式为:上方的四条弹带弹头方向与射击方向一致,下方的两条弹带弹头方向与射击方向相反,这种弹带的排列方式在实战中经常会导致机枪卡壳,因此苏德战争爆发后,轻机枪弹箱内的弹带排列方式被改换为所有子弹方向都与射击方向一致,但每个弹箱的弹带数量减为5条,也就是说一个弹箱只有250发弹。

实战中,机枪常被用来执行指示目标或夜间防空的任务,因此为机枪配发曳光弹是非常必要的。通常的曳光弹排布习惯为每三发普通弹前安排一发曳光弹。此外,每个机枪小组还携带一个黄磷发烟燃烧弹,以便在日见指示目标并使易燃目标燃烧。

1940年一个步兵团的单兵弹药携带和储备情况:

武器 总数 单兵携带 连排车辆携带 团辎重车队携带 师后勤车队携带

步枪 90 45 15 20 10

冲锋枪 768 192 320 128 128

轻机枪 3750 -- 2500 750 500

反坦克枪 145 20 105 20 --

重机枪 6750 -- 4750 1250 750

轻型迫击炮 165 -- 90 45 30

中/重型迫击炮 140 -- 96 24 20

轻型步兵炮 180 -- 120 40 20

重型步兵炮 80 -- 40 20 20

37毫米反坦克炮 220 -- 180 24 16

弹药包装:

7.92毫米步枪弹(供步枪使用),单荚,木制弹箱,1500发/箱,全重48公斤

7.92毫米步枪弹(供机枪使用),散装,木制弹箱,1500发/箱,全重46公斤

木柄手榴弹,木制弹箱,16枚/箱,全重25公斤

卵形手榴弹,木制弹箱,30枚/箱,全重9公斤

50毫米轻型迫击炮弹,金属冲压板箱,10发/箱,全重12公斤

80毫米中型迫击炮弹,金属冲压板箱,3发/箱,全重13.25公斤

120毫米重型迫击炮弹,金属箱,2发/箱,全重40公斤

37毫米反坦克炮弹,金属冲压板箱,12发/箱,全重21.5公斤

带药包的枪榴弹,木制弹箱,30发/箱,全重8.9公斤

铁拳火箭弹,木制弹箱,4发/箱,全重32公斤

2. 德式钢盔

战后的两德成为了冷战的最前沿,所以两家的后台--美、苏各自武装了、,所以西德军队使用的是美国提供的M1钢盔,东德军队先前使用苏联的M40钢盔,后来使用了一种自主研发的“浅锅底”式的钢盔,两德统一后德军便使用美式的M88头盔。世界范围内,其实许多国家都在使用M88系列头盔及仿制品,包括中国(训练时使用国产GK80钢盔)。有的国家使用自己的,如英、法、俄等

3. M42钢盔的介绍

M42M42是整个二战中最常见的钢盔,这是因为M42较长的生产时间(1942-1945),而且在1945年5月德国投降后,M42还被继续使用。而M35,M40是在早期的二战中使用,因此所剩不多,反 而在今天M42比较容易找到。

4. M42相当于skh

M42不相当于skh。
W2Mo9Cr4VCo8 钢代号 M42。是美国牌号的超硬钴高速工具钢, M42钢中钒的质量分数不高 (1%), 钴的质量分数高 (8%),钴能促使碳化物在淬火加热时更多地溶解在基体内,利用高的基体硬度提高耐磨性。该钢的硬度、热硬性、耐磨柱及磨削性都很好。热处理硬度可达 67~70HRC, 但也有采取特殊热处理方法, 得到硬度67 ~68HRC,使其切削性能 (特别是间断切削) 得到改善, 提高冲击韧度。该钢可制成各种刀具,切削难加工材料时效果很好, 又因其磨削性能好,可以制成复杂刀具,,但中国钴资源缺乏, 钴高速钢价格昂贵,,约为普通高速钢的5~8倍。
美国AISI标准牌号 M42、中国 GB 标准牌号 W2Mo9Cr4VCo8、日本JIS标准牌号SKH55、日本日立(HITACHI)标准牌号YXM42、日本不二越(NACHI)标准牌号HSD42、德国 DIN 标准牌号 S2-10-1-8、德国 DIN 标准材料编号 1.3247、奥地利百禄(BOHLER)标准牌号 S500。

5. M35、 M40、 M42钢盔有什么主要区别

二战的德军钢盔共有4个型号,分别为M35,M40,M42和伞兵盔。二战时期的德军钢盔和一战时期的德军钢盔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二战的德军钢盔是在一战的M16,M17,M18三种钢盔上发展而来。
在1935年,德国的M35定型。该头盔是为了满足德军的需要,来替代仍在试用的一战时期的钢盔。M35在基本的东西上和一战时的M17很象,但是M35比M17更轻,功能也更强。另外M35采用了新的LINER(内盔)来减少佩戴时头部的疲 劳。事实证明,M35新的内盔比一战时的头盔佩戴更舒适。
M35在1935年开始生产,当时德国陆军和空军满怀热情的希望可以马上装备,可是结果却令他们失望,他们并没有 拿到第一批出厂的M35,直到1936年,德国陆军和空军才开始正式装备。德军没有在第一时间装备的原因是,因为 当时德国接到了大批的M35的出口订单,在1936年以前生产的M35进行都出口到了中国和西班牙。
M35可以通过观察钢盔的外沿来判断是否为M35。另外,M35的形状和M40,M42比较,更接近卵形。这个差别很细微 ,如果不是把M35和M40,M42放在一起比较的话,很难会发现。
M35里外都有喷漆,盔的两侧有陆军,空军或党卫军的标志(有些M35只有一侧有标志)。很多M35是绿色的(粗燥的外表面),而且多数的M35上的漆,看起来会比M40和M42上的显的暗。
很多M35在现在被重新油漆过,所以上边的德军标记已经看不到了。
令附加补充:M35型钢盔最初是埃森霍滕公司于1934年应德国军方的要求开始进行新型作战钢盔的原型设计和测试工作的。这种新型钢盔是在一战时钢盔外形的基础上改良而成的,虽然外观相似,但二者比较起来新钢盔的重量更轻便,内衬结构更加紧凑坚固,给人以全新的感受。1935年7月1日,德国国防军陆军和海军军部在柏林正式将新钢盔定型为M1935型(简称M35型钢盔),并正式配发部队。该型头盔是用一整片钼钢板经过多次冲压后才成形的,其边缘是圆滑的弧线卷边,内衬采用了更有利于保护头部的M1931型,佩带起来更加舒适。我们通常也可以通过观察它的弧线形状和底部的金属卷边来鉴别是否是M35型钢盔,其下巴皮带上还压印有生产编号和制造商的标号。另外,对比M35型和后期改进生产的M40和M42型钢盔圆形顶部还可以发现M35的外形从前到后有些呈椭圆状。但这个差别很细微,只有将这三款钢盔同时作细微对比才可以看出来。
M35型钢盔自1935年正式投产后的两年时间内,便生产了大约一千四百万顶。尽管如此,但德国陆军直到1936年才接收了第一批新型钢盔,因为当时钢盔的大量定单都优先用于出口国外了。二战爆发前,M35型钢盔最大出口定单的买家便是中国和西班牙政府。
M35型钢盔投产后,陆续配发给了包括国防军陆军、海军和空军部队,还在稍晚些时候发放给了武装党卫队使用,其各军种之间的差别则只能通过钢盔出厂前喷涂的半光底油漆和不同的盔徽来区分了。具体的差别如下:陆军的钢盔是用有光泽的“田野灰”色涂装,其左、右两侧分别是银色的国防军鹰徽和帝国国旗(黑白红)三色盔徽;海军的钢盔最初涂装了同陆军一样的“田野灰”色,后来则使用了偏暗些的“军舰灰”色,其左、右两侧分别是金色的国防军鹰徽和帝国国旗(黑白红)三色盔徽;空军的钢盔是用有光泽的蓝灰色涂装的,其左、右两侧分别是展翅状的空军鹰徽和帝国国旗(黑白红)三色盔徽;武装党卫队的钢盔由于其组织的特殊性质,它的涂装和陆军一样使用了“田野灰”色(后期也曾使用过纯黑色的涂装),其左、右两侧分别是纳粹党的党徽和古北欧文字的双闪电样式的盔徽。
二战期间,德军还使用了多种方法在不同作战环境下对M35型钢盔进行了伪装。最常见的伪装方式主要有迷彩涂装、迷彩盔布、网状铁丝和缠绕树叶等。其中,迷彩涂装主要使根据部队所处的环境而定,以起到相应的防护效果。如非洲军使用的棕褐色、法国作战部队使用的绿色加棕褐色、东线部队在冬季使用的雪白色等。对于钢盔盔布的使用主要是专用于武装党卫队,战争后期国防军也少量发放给了前线部队。武装党卫队的伪装盔布种类繁多,其是将盔布整体罩在钢盔上,再用三个侧面的铁夹固定。在他们使用的迷彩图案中,最常用的有棕榈柃迷彩、橡树叶迷彩、梧桐叶迷彩和模糊形薄荷迷彩等。相比较来说,国防军的迷彩盔布样式则比较单一,多是用小布条缝制而成的,称为“碎片”迷彩和“沼泽”迷彩,它是将边缘带松紧带的盔布整体套在钢盔上使用的。还有一种就是铁丝结构的伪装,它是用铁丝编成多种网状结构固定在钢盔外壳上的,多用于战争后期的法国和意大利战场。有时还可以用树叶插在上面进行伪装。

6. 二战各国钢盔型号,最好能带图

1、M35头盔(德国)

颜色为黑色,盔檐很明显,盔型弧线比较浅。形状与星球大战中的黑武士的头盔类似。德国的陆军部队在二战期间普遍性的装备此头盔。中国的抗战初期,国民党军主力曾经大量装备此头盔。

(6)二战德国m42有多少钢扩展阅读

由于军事的发展和和平时期现代工作、生活的的日益多样化,人们对生命安全的日益重视,头盔的使用方面也越来越广泛,大致可分为军事、工作、运动三类。

一、步兵头盔:

亦称钢盔,主要用于防御弹头和弹片对头部的伤害。盔壳多采用特种钢制作,为提高防弹性能,有的还增加一层防弹尼龙或玻璃钢衬里。悬挂系统通常用皮革、塑料或纤维织品制成,固定在盔壳内。头盔重量一般为1~1.5千克。

二、飞行员头盔:

飞行员和机组人员等佩戴的飞行员头盔,盔壳多用玻璃钢或塑料等轻质材料制成,主要用于防止头部震伤或磕伤,并能防噪音。这种头盔能包住耳朵和两腮,装有耳机和送话器等,有的还装有可上下移动的面罩,以保护眼睛和面部。

三、空降兵头盔:

用于防止开伞瞬间被操纵带或伞绳击伤和着陆时碰伤头部,着陆后的用途则和步兵头盔相同。这种头盔一般也是钢质的,常采用双盔带,佩戴牢固可靠,以免在跳伞过程中被气流冲脱。

四、坦克员头盔:

俗称坦克帽,坦克乘员头盔内则装有泡沫塑料或泡沫橡胶等防震衬垫,盔壳有的类似飞行员头盔,也有用皮革、纤维织品等缝制而成的,这种软体头盔,中国俗称坦克帽。

五、马术头盔:

又称为马术安全帽,英文Equestrian Helmet。和其他用途的头盔一样,是给骑手提供头部防护的。马术头盔很重要的一个安全标准是骑手不幸落地时要破裂开来,从而减轻外力对骑手头部的冲击以达到保护骑手的目的。

7.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的制式钢盔的型号是什么

m1935

8. 德军钢盔m35和m42大小一样吗

大小差不多,只是质量差很多,M42是德国为满足战争需要而把生产工艺简化后的产物,如果你想扮德军的话还是M35吧,看上去要精良点。

9. 德国现役头盔联邦德国目前装备的是什么头盔

德军钢盔共有4个型号,分别为M35,M40,M42和伞兵盔 二战的德军钢盔是在一战的M16,M17,M18三种钢盔上发展而来 在1935年,德国的M35定型 M35采用了新的LINER(内盔)来减少佩戴时头部的疲 劳 大批的M35的出口订单,在1936年以前生产的M35进行都出口到了中国个西班牙 M35可以通过观察钢盔的外沿来判断是否为M35。另外,M35的形状和M40,M42比较,更接近卵形。这个差别很细微 ,如果不是把M35和M40,M42放在一起比较的话,很难会发现 M35里外都有喷漆,盔的两侧有陆军,空军或党卫军的标志(有些M35只有一侧有标志)。很多M35是绿色的(粗燥的外表面),而且多数的M35上的漆,看起来会比M40和M42上的显的暗 M40取消了M35另外安装通风孔的做法,而是直接在盔的两侧打了两个通风孔 M40的油漆有两种,一种是外表和内盔都是无光的平滑漆(细微颗粒)。另外一种是内盔是平滑漆,而外盔表面是粗 糙的大颗粒漆。除了党卫军的M40以外,所有的M40只有在外盔的一侧有标记。另外一侧没有 M42是整个二战中最常见的钢盔,这是因为M42较长的生产时间(1942-1945),而且在1945年5月德国投降后,M42还被继续使用 M42和M40几乎一模一样,唯一的不同就是外盔的边缘--M42的外盔没有滚边 多数的M42的外盔都没有标记,少量在1943年以前生产的,在头盔的一面有陆军,空军,或SS的标记。另外 一侧没有标记

阅读全文

与二战德国m42有多少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5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0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2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9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9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2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5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1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1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