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二战德军都拒绝向苏军缴械,拼死也要向英美军队投降
之所以二战德军拒绝向苏军缴械,拼死也要向英美联盟军队投降,是因为在二战中,德军对苏联的伤害比较大,苏联因为德军的攻打,导致苏联人民遭受到惨痛的遭遇。根据二战后的统计数据,苏联人在二战的苏德战争中,死亡人数多达2600万人。德军很清楚,苏联人对他们的仇恨极其深,如果落入苏军手中,可能性命不保。因此,为了保命,德军拼死也要向英美军投降。
苏联曾经对外宣传俘虏的250万德军才有36万人死亡,这个比例已经是非常低的,但是德军却从另一方面对这个问题提出了看法,就是认为苏联根本不想俘虏德军,而是直接将德军士兵杀死,所以,德军认为向苏军投降,甚至连当俘虏的机会都没有就直接丧命了。这点,也怪不得人家苏联,多大的仇恨必然就有多大的杀伤力。
B. 二战期间德国人为什么更希望向英美军队投降而不是向苏
这是很明确的问题,因为英美和前苏联是当时世界格局中的两大阵营,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思想。而德国不管怎么,德国毕竟还是属于英美这一意识领域的国家,它当然不愿意被苏联所统治,就像水火不容。
C. 二战结束时,德国明明还有七百万大军,可为何要选择投降
我先吹毛求疵一下,对这个题目提点儿意见。
首先,时间概念的先后顺序反了,柏林战役结束后,德国在1945年5月9日投降,而二战结束的时间一般按照日本投降的时间来计算为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其次,对于德国这七百万大军很多人可能觉得比较夸张
二战时期德国动员的兵力超过1700余万人。
闪击波兰德军出动了88万人,算上预备役,兵力超过160万人。
“巴巴罗萨计划”进攻苏联德军出动了大约500万人。
结合各个战线投入的兵力德军总数超过1000万应该是靠谱的。
二战后期,德军节节败退损失惨重,希特勒之所以坚持不投降,恐怕依仗的还是数百万德军有生力量。
既然有这么多军队,那么德军为什么要投降呢,主要有这几点原因。
一、这些所谓的700万军队恐怕只是纸面上的数据,能实际参加战斗的远达不到这个数字,而且精锐兵力在战斗中损失惨重,现存部队的战斗力是个大问题。
二、随着德军的节节败退,德军内部也出现了厌战情绪,将帅意见不统一,甚至有些部队秘密和盟军接触,军队中反对希特勒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队伍不好带啊。
三、柏林战役德军最后的精锐被苏军歼灭,首都被攻陷,元首自杀,德军失去了继续战斗下去了理由。
四、大势已去,随着德军在东线战场的节节败退,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北非战场的溃败,德军的失败已经是注定的。
综合上述原因,当苏联攻陷了德意志第三帝国的象征帝国大厦时,希特勒选择了自尽,而德国也只能选择投降。
D. 二战结束时,德国明明还有七百万大军,可为何要选择投降呢
要说纳粹德军还是挺有刚的,真真正正的战斗到了最后一棵,直到苏军把红旗插到柏林帝国大厦的顶峰,才标志着战争的结束,首都都被人攻破了,还有多少军队都白扯啊,可以说在二战中,德军是值得敬佩的军队。
不像当时的小日本,说好的一亿玉碎,结果还没到本土作战就投降了,说话就跟放屁一样,你的承诺呢?
本文就来说说二战后期德国投降的事情。
5月2日,德军卫戍司令在柏林已经被攻破的情况下率部投降,5月8日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可以说,尽管在整个德国范围内可能还存在700万编制的部队,但是精锐部队都打的差不多了,并不属于那种被斩首行动了,而是经过最顽强的抵抗,最终在首都被攻克,元首自杀的情况下才选择的投降,德军已经尽最大的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