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德国最终会被苏联打败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可谓强大,但是却不是苏联的对手,说起来这也不能说德国不够强大,主要还是因为三个原因:第一,苏联陆地上比德国更强大;第二,德国要面临东西两线作战;第三,德国的海军不够强大,被英美包围在欧洲出不去。
海上的封锁更为致命,德国无法获得欧洲没有的黄金、橡胶等战略物资,只能使用大型潜艇通过远洋航行到日本那里获取相关物资,可见其被封锁的有多困难了,在苏联夺取了罗马尼亚后,德国也失去了8成的石油供给,实际上,从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即便没有其他因素,单凭苏联也能击败德国,毕竟德国的命脉还是资源和工业,失去了这些,德国也就失去了作战潜力。
② 如果二战时美国不援助苏联,苏联打得过德国吗
打得过的。美国是后期加入欧洲战场的,当时苏联正在进行战略反攻,拿下德国只是时间问题。苏德战争前,苏德土地面积差距很大,人口相当。在国土面积、尤其是石油等支撑战争的自然资源,德国远远比不上苏联,所以苏联的战争潜力和综合实力当在德国之上。
德国人在占了天时地利条件下,依然未能打下莫斯科,那年提前一个月入冬,10月份就下了大雪,天不灭苏联,帮了苏联人大忙,未做好彻底过冬准备的德国人,在莫斯科城下遭到可耻的失败。苏联人终于缓过神来,朱可夫、科涅夫、铁木辛哥、华西列夫斯基、罗科索夫斯基等名将被启用,且在战斗中成长,所以即便没有美国参战,苏联最终战胜德国,也只是时间问题,盟军开辟第二战场,让德国腹背受敌,加速了德意志帝国的灭亡进程。
③ 二战没有英美的帮忙,苏联能不能打败德国
还是有可能的。原因是从德国对苏联的基本战略考虑存在很大问题。
德国过高估计对苏联最初打击的效果,因此士兵是穿着春秋装进入苏联,后勤上根本没有考虑冬天的需要;
德国对苏联这以农业为基础放弃民生建设重点发展工业的国家特点缺乏了解,机械化部队进入广袤的农村烂泥道路无法快速推进,而恰恰苏联在8、9月份是雨季;
斯大林采取了消耗战术,也就是用大量的现役师“喂”德军。德军原来预计苏军边界被突破后,苏军将有200个师来增援阻挡,但当德国按计划消灭了这200个师后,苏联又送来了200个师。
由此,当德军打到莫斯科城下,已经是白雪皑皑。士兵冻饿病死大量减员,德军不得不退兵休整等待后援。
上述是德国对苏联第一波打击,也就是“巴巴罗萨”计划失败的原因。应该说,计划不错,差一点就成功了。但显然对于苏联整个政治经济军事判断有误(德军认为斯大林残酷清洗国内反对势力,军事的失败会导致政变推翻斯大林,由此导致全面崩溃),居然还连苏联的气候特点都不知道!太轻敌高傲了。
德军接着发动了斯大林格勒战役,而对北方的列宁格勒采取了围困战术。这是一个致命的败笔!
德军的观点是苏军要维持战争必须要有石油。斯大林格勒是苏联石油基地中重要据点。与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决战取胜后,苏联将丢失石油基地而中断石油供应,则所有机械化部队就瘫痪了(如同隆美尔在北非就因为石油中断,这个“沙漠之狐”也只能败退)。但没想到斯大林继续在那里进行了消耗战,不断投入兵力和德军拼消耗,而实际上就是牢牢把德军吸引在这个对苏联有利的地方,由此赢得时间,将后方重新动员装备的师团组织了起来。当然在这其中希特勒是意识到有问题的,但前方给他的信息却反复是再给几小时就能拿下斯大林格勒或者再增加几个师团就能压碎敌人,要知道斯大林格勒的最高指挥官就是“巴巴罗萨计划”的设计人和执行官!由此希特勒对取舍始终处于摇摆之中耽误了反败为胜的时机,个人认为是中了斯大林的拖延之计。
德军重点进攻斯大林格勒这一步棋本来就是错误的。德军的战线太长,必须要考虑后勤保障问题。由此应先占领列宁格勒,由此得到从德国用火车运输到北冰洋基地,从北冰洋基地由水运到列宁格勒的供应线。这远远要比德军用汽车、空投保障前线需要来得有利。接着,从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方向南北夹击莫斯科(对斯大林格勒监视、牵制,让苏军无法从中抽调兵力北援莫斯科战场),并从列宁格勒再分出一支部队向莫斯科以东开辟战场打击后方,则不仅莫斯科、斯大林格勒都守不住,连后方都起了战火,苏联必败。
正因为在斯大林格勒德军前锋重兵已失,又拖延得太久给了苏军充分时间,苏联反攻的时机就到了。德军因为供应线太长,不得不退缩防御。所谓一步错步步错。德军并未在深入苏联的沿途设置完善的防御,如此一来大势已去。虽然在库尔斯克进行了规模最大的坦克集群战役,但即便胜利也只能是阻滞苏军的脚步了。
苏军在所获得的喘息中恢复过来,接着就是讲双方人员、工业能力和粮食。到了二战末期,苏军总兵力达到了1000万;坦克、飞机的数量无不远高于德国。而且德国在苏军接近边境的时候才进入全国总动员,把工业生产力全部转向军事工业,如何能不输!有人认为苏联在初期就损失了大部分重工业,后期是靠美国支持才活下来,这是误读。美国对苏联的支持重点在粮食等辅助物资。苏联是依靠极大的战略纵深恢复了战争工业生产能力。
综上所述,苏联能够生存下来的关键是对第一波的成功防御。当苏联进入反攻阶段(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开始),德国就进入了被动防御的状态,失败不可避免了。英美开辟第二战场虽然对减轻苏联的压力有很大的作用,但注意,第二战场是在英美(尤其是英国)确定德国在东方战线的失败已经不可逆转的情况下开辟的。当然,美国大量的援助使得苏联渡过了最艰难时期站稳了脚跟,这个后勤保障支持的作用还是比较重要的。
④ 二战时期苏联为什么打不过德国
国内战争时期最优秀最出色,最着名 的红军将领几乎全部清洗了。大清洗使苏 联的军事人才几乎损失殆尽。
在这次运动中,共有3.5万名军官被镇 压,其中包括高级军官的80%,元帅的 3/5,涉及所有的军区司令和绝大部分集 团军司令;第一批被授予元帅军衔的5人 中,有图哈切夫斯基、布柳赫尔、叶戈罗 夫3人被处死;15名集团军司令中,也有 13名被杀;85名军长中,处决57人;159 名师长,110名被处决;4万多名营级以 上高中级军官遭到迫害。
这一切都发生在人类历史最残酷的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苏联红军骨干 的丧失,使不久后的苏联卫国战争深受影 响。
⑤ 二战德国带小弟打苏联,为什么苏联那么难打
苏联虽然和西方不是一路,但也是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大国,和西方关系错综复杂,是欧洲乃至世界战略平衡重要的一环。苏联在被德军打的几乎崩溃时,英国和美国很快伸出来援助之手,让苏联从死亡线上起死回生。二战中英美给苏联的物资多到吓人,这些物资帮助苏联人度过了难关。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苏联当然不好打。
⑥ 二战时德国苏联两个硬碰硬,苏联没有国际援助,德国会赢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场可以说是二战最大的战场。那苏德双方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两者单挑谁更胜一筹呢?想要知道问题的答案,就需要对双方的战略战术、武器装备、后勤、军队编制规模等方面的实力进行评估。
首先来看德军。在生产力方面,在德军在入侵苏联之前,基本上掌控了整个西欧,超过350万平方公里和3亿多人口都被囊括在德国占领区内。并且有数百万的劳动力进入德国工厂,包括犹太人,法国、荷兰义工等。德国工业集中在了重工精工方面,其制造的车主配件、引擎等都是世界顶级的。
在战略资源上,德国依赖罗马尼亚,苏联高加索方向上的油田。即便在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仍然在第一时间咬住高加索,因此战略前期,资源劣势不大。
只是苏军整体战略偏向拉扯和消耗战,毕竟苏联广袤的领土,能够让任何侵略者感到力不从心。而且苏军士兵的体质能适应西伯利亚的寒冷,在战场上更具有优势。
而苏军的后勤如果没有盟军支援,同样也很糟糕。因为它的粮食产值严重跟不上庞大的士兵数量,但苏联人比德国人更加耐吃苦耐劳。即便没有物资,单兵作战时间要比德军长的多,因此苏联的后勤其实并不是很差。
双方对比之下一目了然,苏联强在数量,德国强在质量,至于后勤方面半斤八两,战略战术上各有优势,那么到底谁更厉害呢?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不过更多的还是倾向于德军,虽然德军战败了,但它并不仅仅败给了苏联,而是败给了整个盟军联盟。
⑦ 苏联那么强大,苏联为什么挡不住德国的进攻
答案是:如下
评价坦克的强度,主要依据坦克的三个指标:火力、机动性和防护性。我们用这个标准来观察二战初期苏联和德国的坦克。二战初期,苏联主要装备T-34和KV-1,德国主要装备3、4号坦克。
在保护方面,德国除了二战初期失败的nbfz重型多炮塔坦克外,没有任何重型坦克。因此,3号和4号坦克在保护方面都远远不如KV-1重型坦克。那么让我们看看中型坦克。苏德战争初期,德军4号坦克主要为4型C/D/e型,该系列坦克前部最厚部分为50毫米,侧面为15-20毫米。3号坦克在防护方面与4号坦克相似,其前装甲厚度大于50毫米。不过,苏联的T-34坦克四面都有45毫米装甲,但使用不同的倾斜角度来分配不同的防御重量。前倾角为60度,相当于水平90毫米装甲。在保护方面,无疑是苏联坦克占主导地位。
然后我们看看火力。在二战初
第四,苏军对德军的进攻没有做太多准备。虽然斯大林等苏联高级领导人通过情报分析早就知道德国有针对苏联的阴谋,但在《苏联互不侵犯条约》签署后,苏联对德国的备战意识暂时被打压了,也没想到德国会这么快发动对苏联的侵略战争。
虽然武器装备的质量对战争的最终胜负有一定的影响,但最终的决定性因素仍然在于操作武器的人。
⑧ 二战时德国那么强大,为何打不过苏联
二战时德国那么强大,为何打不过苏联呢?
翻开二战的历史就能够看出,苏德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的德国号称世界头等军事强国,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德国不仅是军事强国,更是工业强国,虽然当时的德国与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但事实上,德国早就为苏德战争做好了准备,甚至可以用势在必得来形容,为此,他们早就策划了巴巴罗萨行动,据了解,这个行动计划最初是由时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部第1军需部长保卢斯起草和指导的,1940年8月底就制定完成了,为了完成这个计划,德国还将自己的仆从国匈牙利、罗马尼亚、芬兰也牵涉其中。
除此之外,由于苏联的大部分领土靠近北极区域,每年冬季的气温极其严寒,而德国军队当时根本无法应对这种极端严寒,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迟滞了德军的进攻步伐为苏联方面争取到了时间,这样一来,等到苏军手中的武器装备和兵员得到了极大补充之后,就开始对德军展开了全面的反击,而由于德国的战略纵深较小,很快,苏军就攻打到了德国的首都柏林,并最终战胜了德国。
⑨ 为什么在二战中强大的德国还是被苏联打败了
正确来说,德国并不是被苏联打败的,单纯战力和战术来说,苏联完全落后于当时的德国,苏联唯一的优势在于国土的纵深,若不是当年的意大利给希特勒拖了三个月的后腿,苏联可能连这点纵深的优势也会被抹杀。
德国的失败最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外部的,而是本身战略资源储备不足导致,这与整个轴心国的失败缘由是完全一致的,德国所能够获取的资源从一开始就被限制在欧洲,这与英美两国以全球的资源相比,完全就不是一个等级,当初英美的战略就是通过外部限制德国对非洲资源的掠夺,逐渐消耗德国的战力,当积累到一个爆发点时,再给于德国一击重击,而对于苏联的援助也是基于此,所以与其说德国是被英美苏三国打垮的,还不如说是被三国拖垮的。
⑩ 德国为什么在跟苏联战争中失败
楼上2个纯粹乱说
苏联前期的军事实力连法国的都不如,法国好歹还有马其诺防线,坦克技术前期和德国没什么两样!德国当时有II号,III号坦克,而法国有雷诺,技术和防护能力都差不多,属于轻型坦克
德国败北的原因我分析有三点:
1,德国凭借当时的闪电战和新投入的IIII号坦克及改进型完全有能力在苏联秋雨季节到来之前攻占莫斯科(而当时的实际情况也差不多,离莫斯科只有7公里之遥),但是老天帮了斯大林一把,秋雨提前到来了,由于苏联没有道路,只有泥泞,所以德军以现代机械化推进,在泥泞中受阻,辎重和坦克都无法及时跟进,导致了战争拖延,进入冬季,德军后勤补给和御寒装备跟不上(当时压根就没想到苏联秋雨的提前到来,所以都没有准备)!这也是现在大家所熟知的:元首不是败给了苏联,而是败给了上帝
2,元首对天时地利的运用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可是俗话说:人算不如天算!元首的估计没有错,可是老天爷却给元首开了个玩笑!导致元首没有为自己留后路,也就是后勤补给没有及时考虑
3,德国在打苏联之前,与苏联是合作关系,即:苏联给德国提供原材料和粮食,德国给苏联提供军事科技技术和武器设备!后来的战争大家就都清楚了!所以,与其说是德国与苏联的战争,不如说是德国的科技在打德国的武器!这就好比是矛盾的故事,究竟是矛厉害还是盾厉害!其实都是德国的技术和武器厉害
其他:比如美国对苏联的援助和苏联的产能大,资源多等原因,也对德国长期战争失利有绝对影响的!可是如果不是第1条原因导致了元首的闪电战失利,那么苏联的资源多、产能大这些有利因素都将成为元首日后对英美算帐的重要砝码!
我觉得应该是这3点,而最主要的是第1点,而第2点是导致长期战争失利的主要原因,第三点算是1条线索吧!
对于楼主的补充问题,我给自己的拙见!
1,被占领国的统治其实是很宽松的,比如法国\乌克兰等国!在盟军空袭的时候,就经常轰炸法国,对法国民众造成的伤害比德国侵入法国的时候更大,而德国占领的法国一切都是贝当政府在做,德国管理的很少;记得有1张照片就是德国在打到乌克兰的时候,1个农妇给1个德国骑摩托车的士兵喝牛奶!而且在这些国家中还有很多自愿兵参战,这就是我们说的:外籍军团!这些人来自:法国\波兰\芬兰\挪威\乌克兰\白俄\英国(据说只有1个)\伊朗\土耳其等国!你说,要是真像胜利国所说的德国那么残暴,那这些是不是更加脑子有问题?!在这里,我的观点是:正史看完,只信8%,剩下的都是扯蛋!
2,犹太人就像瘟疫,当时元首把他们驱逐出境,可是有哪1个同盟胜利国接收了他们,一样把他们推了出去;而1部分千里迢迢来到了中国,落户在当时的伪满州国和上海,并且在日本的大力帮助下想在中国东北和上海复国,拿我们的土地复国,你们见过这么不要皮的吗?!跟日本有分别吗?!而后,元首建立了犹太人隔离区,相当于美国现在的唐人街,割块地给你,让你在这圈子里生活!可是有些犹太人呈能,对美英阴谋家的话偏听偏信,在隔离区内搞反抗,不该杀?而后隔离区无法控制,而且无法充分利用这些劳动力和资本,因此才逐渐的把他们部分赶到了集中营(相当于现在的监狱,不是关押平民的,而是关押政治犯\叛国者等罪犯的),据03年1位英国的学者认为,2战当中死亡的犹太人只有60W人,而不是书上说的600W人,而这误差产生的原因有2种可能:1,下级为了完成政治指标任务,向希姆莱虚报死亡人数;2,胜利的正义国家为了体现这场"看似正义的战争"的正义性,所以刻意夸大事实!而且根据他的报告,这60W人中,大部分人是因为战争后期,德国缺乏必须的生活医\药\品而导致的,因为这些东西普通的德国民众和前线的士兵需求都成问题,自然不会管你这些监狱里的囚犯需求了,所以等待他们的当然只有恶劣的自然环境\生活条件\生病等死了!而另外有1部分人确实活生生的生活在德国,并且上前线参加德国军队的犹太人,为什么同是1种人种会有2个待遇,而出现1个说法呢!那只能说明胜利国在说谎!其实战争是野蛮的,根本没有正义与否的区分,只有永远的利益,只是这些所谓的胜利国家要在战后书写自己的历史,美化自己的战争罪行而整出的1个冠冕堂皇的词:解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