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为什么德国纳粹受世界针对

为什么德国纳粹受世界针对

发布时间:2022-06-18 07:24:00

㈠ 德国纳粹为什么让各国讨厌

德国纳粹是臭名昭着侵略者,到处烧杀抢掠,所以全世界人民对他们都恨之入骨。

㈡ 德国为什么会出现纳粹主义

纳粹
纳粹主义,是德文“Nationalsozialismus”缩写“Nazismus”的音译,意译为“民族社会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希特勒等人提出的政治主张。纳粹主义的基本理论包括:宣扬种族优秀论,认为“优等种族”有权奴役甚至消灭“劣等种族”;强调一切领域的“领袖”原则,宣称“领袖”是国家整体意志的代表,国家权力应由其一人掌握;鼓吹社会达尔文主义,力主以战争为手段夺取生存空间,建立世界霸权;反对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和社会主义制度,恶毒攻击马克思主义理论。

纳粹主义萌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是德国内外矛盾尖锐的产物。当时的德国面临承担战争责任和战争赔偿,以及迁出非德意志人居住地等问题,经济上陷入困境,民族感情遭受挫折。希特勒等人正是利用了德国民众对《凡尔赛和约》的仇恨和经济危机爆发的绝佳时机,将民族主义演变为民族复仇主义,使纳粹主义得以形成。德国纳粹主义首先把矛头指向国内的犹太人,宣称雅利安—北欧日耳曼人是上苍赋予了“主宰权力”的种族,而犹太人是劣等民族,应予淘汰和灭绝。反犹主义得逞后,纳粹主义又主张世界是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丛林,各民族必须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求胜,实行对外侵略扩张,将全世界引向战争和灾难。

纳粹主义是政治投机者可耻地偷换了社会主义的概念,操纵病态的民族主义,演变成的极端化、恶质化的民族主义。纳粹主义自我标榜为“社会主义”,却与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背道而驰,主张通过对内独裁和对外侵略谋求发展,实质是极端野蛮的帝国主义、种族主义和恐怖主义,必会对人类文明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第三帝国为(1933.1--1945.5)德国纳粹政权的正式名称。1923年由德国民族主义作家布鲁克(1876-1925)在其着作《第三帝国》中首先提出,后被希特勒采用,1933年1月纳粹执政后正式命名。其含义有二

(1)表明纳粹德国继承"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既第一帝国.962-1806 )和"德意志帝国" (既第二帝国.1871-1918),系德意志民族历史上可以延续千年的最大国家

(2)因在中世纪神话传说中,"第三帝国"被视为持续千年的太平盛世社会,以此美化纳粹政权。

《二十五点纲领》

《二十五点纲领》是于1920年2月制定并公布的,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的纲领性文件,是纳粹的行为指导!在此纲领中,只是由于迫于形势,希特勒才给纳粹党打着批判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旗帜,并在这面旗帜上图上了民族主义的色彩,以适应战后德国要求变革、要求振兴民族的愿望,从而欺骗了不少德国人。“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两面旗帜掩盖了希特勒代表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本质面目。在希特勒上台后,才彻底暴露出了纳粹党的本来面目,适合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条文则几乎都实现了,而反映工人、小资产阶级利益的条文则抛到九霄云外了 第一条,我们要求基于民族自决的权利,联合德意志人为大德意志帝国。6 第二条,我们要求德意志民族应与其他民族享有平等的权利,废除凡尔塞条约和圣日尔曼条约。>

第三条,我们要求国土和领土(殖民地)足以养育我们的民族及移植我们的过剩人口。

第四条,只有德意志同胞,才能取得德意志公民的资格;凡属德意志民族血统,不管其职业如何,方能为德意志国民。因此犹太人不能为德意志国民。

第五条,凡在德国的非德意志公民,只能视为侨民,应受治理外国人法律的待遇。

第六条,只有德意志公民,才能决定德意志国家的领袖和法律的权利。因此,我们要求一切公职,不管何等种类,不管它是联邦的,还是各邦的,或是市区的,必须由德意志公民担任。我们反对腐败的议会制度,因为议会政治只根据党派利益,任用私人,而不顾及品德和能力。

第七条,我们要求国家应供给公民工作及生活为其首要任务。如果国家不能养育其全部人口,则应驱逐外国人(非德意志公民)出德国国境。

第八条,禁止非德意志人迁入德国。我们要求将1941年8月2日以后迁入德国的一切非德意志人应驱逐出境。)8e

第九条,一切德意志公民应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条,每个德意志公民的首要职责是从事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个人的活动不许损害全体的利益,而应受全体的制约并对所有人有利。

因此,我们要求:

第十一条,取缔不劳而获的收入,废除利息奴隶制。:

第十二条,鉴于每次战争都给人民带来生命财产方面的巨大牺牲,必须把战争横财看作对人民的犯罪。因此,我们要求完全没收一切战争利润。

第十三条,我们要求将一切托拉斯收归国有。

第十四条,我们要求分配大企业的利润。

第十五条,我们要求大规模改组养老设施。

第十六条,我们要求建立并维持一个健全的中产阶级。我们要求立即将大百货商店收归国有,廉价租赁给小工商业者,要求国家或各邦在收购货物时特别要照顾一切小工商业者。

第十七条,我们要求一种适合民族需要的土地改革制度,要求制定一项为了公益而无代价的没收土地的法令,要求废除地租,要求制止一切土地投机活动。

第十八条,我们要求严厉镇压那些危害公共利益得人;对于危险的民族犯罪、高利贷者、投机者等,不管其信仰及种族如何,必须处以死刑。

第十九条,我们要求用德国的教材代替为唯物主义世界秩序服务的罗马教权。

第二十条,为使一切有能力而又勤奋的德意志人有高等教育、并能有机会走上领导岗位的机会,我们要求改革现存的教育制度。一切教育机关的课程设置,必须适应实际生活的需求。儿童一到有理解能力时,即应启发他们的民族观念。我们要求贫寒子弟特别优秀者,不论其父母职业及社会关系如何,应享有国家免费教育。

第二十一条,国家必须保护母亲和儿童,禁止雇佣童工,制定奖励体育运动和进行体格锻炼的法律,大力支持一切增进青年体力的团体,以提高国民的身体的健康水平。

第二十二条,我们要求取缔雇佣军,建立国民军.

第二十三条,我们要求制定法律,禁止恶意的政治谣言及其在报纸上的宣传。我们要求德意志机关必须做到:-a;

1.凡德文报纸的编辑及工作人员应为德意志公民。

2.凡非德意志报纸,应经德国的特别许可,才能发行,但不许其用德文印刷。

3.凡非德意志人,而参与了德意志报纸的财政,或企图使德意志报受其影响,必须依法禁止,违犯者应关闭这类报社,并且立即驱逐与该报纸有关的非德意志人出境。违反公共利益的报纸,必须坚决取缔。

我们要求制定法律,坚决禁止对于我国人民生活有不良影响的艺术与文学,并封闭与此种要求相冲突的机关团体。

第二十四条,我们要求在不危害国家的生存,或不违背德意志民族的风俗道德的范围内,承认一切宗教、信仰的自由

本党主张积极的基督教,但不为任何宗教所约束。

本党反对国内外的犹太人的唯物主义的思想。本党深信只有以“先公后私”为原则,才能郅力于我民族的永久的复活

第二十五条,我们要求在联邦内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以便实现本政党所主张的一切;中央和国会对于整个及其各种机关,应有绝对的权威;为了实施联邦所颁布的法律,应创设各种职业会议。

本党的领导者,誓为完成上述目的而奋斗,必要时,即牺牲征途,也在所不惜

纳粹主义或国家社会主义指1933年至1945年间统治德国的独裁政治,即“第三帝国”。尽管纳粹通常声明支持极权民族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形式(与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相反),但纳粹主义通常与法西斯主义有关联。

独裁者阿道夫·希特勒成为国家社会德国工人党(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或缩写为NSDAP)这一政党的领袖。这一时期的德国也称为纳粹德国。纳粹主义也称为国家社会主义(德语Nationalsozialismus)。纳粹主义的信徒称为纳粹。当代德国已取缔纳粹主义,尽管有少量的残余份子仍在德国和其他国家活动,即新纳粹。一些历史修正主义者仍然散布否认和淡化大屠杀及其他纳粹行径的宣传,并努力美化纳粹政权的政策和行为。
纳粹主义,是德文“Nationalsozialismus”缩写“Nazismus”的音译,意译为“民族社会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希特勒等人提出的政治主张。纳粹主义的基本理论包括:宣扬种族优秀论,认为“优等种族”有权奴役甚至消灭“劣等种族”;强调一切领域的“领袖”原则,宣称“领袖”是国家整体意志的代表,国家权力应由其一人掌握;鼓吹社会达尔文主义,力主以战争为手段夺取生存空间,建立世界霸权;反对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和社会主义制度,恶毒攻击马克思主义理论。
纳粹主义萌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是德国内外矛盾尖锐的产物。当时的德国面临承担战争责任和战争赔偿,以及迁出非德意志人居住地等问题,经济上陷入困境,民族感情遭受挫折。希特勒等人正是利用了德国民众对《凡尔赛和约》的仇恨和经济危机爆发的绝佳时机,将民族主义演变为民族复仇主义,使纳粹主义得以形成。德国纳粹主义首先把矛头指向国内的犹太人,宣称雅利安—北欧日耳曼人是上苍赋予了“主宰权力”的种族,而犹太人是劣等民族,应予淘汰和灭绝。反犹主义得逞后,纳粹主义又主张世界是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丛林,各民族必须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求胜,实行对外侵略扩张,将全世界引向战争和灾难。
纳粹主义是政治投机者可耻地偷换了社会主义的概念,操纵病态的民族主义,演变成的极端化、恶质化的民族主义。纳粹主义自我标榜为“社会主义”,却与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背道而驰,主张通过对内独裁和对外侵略谋求发展,实质是极端野蛮的帝国主义、种族主义和恐怖主义,必会对人类文明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卐”是上古时代许多部落的一种符咒,在古代印度、波斯、希腊、埃及、特
洛伊等国的历史上均有出现,后来被古代的一些宗教所沿用。最初人们把它看成是
太阳或火的象征,以后普遍被作为吉祥的标志。
随着古代印度佛教的传播,“卍”字也传入中国。这个字梵文读“室利踞蹉洛刹
那”,意思是“吉祥海云相”,也就是呈现在大海云天之间的吉祥象征。它被画在佛
祖如来的胸部,被佛教徒认为是“瑞相”,能涌出宝光,“其光晃昱,有千百色”。中

国佛教对“卍”字的翻译也不尽一致,北魏时期的一部经书把它译成“万”字,唐
代玄奘等人将它译成“德”字,强调佛的功德无量,唐代女皇帝武则天又把它定为
“万”字,意思是集天下一切吉祥功德。
“卍”字有两种写法,一种是右旋,—种是左旋(“卐”)。佛家大多认
为应以右旋为准,因为佛教以右旋为吉祥,佛家举行各种佛教仪式都是右旋
进行的。这个被佛教徒视为吉祥和功德的具有神秘色彩的符号,竟被德国
法西斯头子希特勒用来做了他的党旗标志。当然这与佛教毫无关系。希特
勒亲自设计的党旗为红底白圆心,中间嵌一个黑色“卐”字。希特勒对他
们设计非常满意,认为“这是一个真正的象征”。他在《我的奋斗》一书
中说:“红色象征我们这个运动的社会意义,白色象征民族主义思想。
‘卐’字象征争取雅利安人胜利斗争的使命。”后来,希特勒还为他的冲
锋队员和党员设计了“卐”字臂章和“卐”字锦旗。

㈢ 为什么二战之后德国民众都那么憎恨纳粹

发动二战人之常情,民族灭绝却是丧失了人性。。。法西斯是绝对不正义的,这点中国人也是深有体会的

㈣ 二战时期德国为什么叫德国纳粹

社工党与共产党是两个不同的政党,而且彼此对立。社工党能够上台,就是兴登堡希望借助社工党对抗当时在德国日益强大的共产党。纳粹是社工党德文简写的音译。

希特勒领导的政党叫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德语为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或缩写为NSDAP).其中的国家社会主义德语为Nationalsozialismus,缩写为Nazi.音译过来就是纳粹.所以国家社会主义或者民族社会主义也较纳粹主义

(4)为什么德国纳粹受世界针对扩展阅读:

纳粹主义最重要的来源被认为是19世纪的德国哲学家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

希特作为德国爱国思想家,一生不断地宣传要求民众觉醒、抵抗法国侵略者。1806年,柏林被拿破仑占领期间,费希特发表了数篇《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激发了德国国家主义。文中,他继续他早期作品中对宗教和法国大革命的辩论,并提出德国民族比其他民族更为优越。

在他其它的早期作品中,他称犹太人将侵蚀德国,公开表示希望将犹太人驱逐出德国。他还对波兰表示厌恶,宣称他们的文化是野蛮的,波兰人都是尚未开化的蛮族。

纳粹主义主要的来源不是法西斯主义,而法西斯主义经典着作《我的奋斗》只能算是它的旧约而已。纳粹主义此一历史现象前所未有。它不像法国大革命,前仆后继地由一大堆“哲学家”来为它做准备;法西斯“思想家”可谓凤毛麟角。

事实上,法西斯一词本身明示此一现象的本质:它是种种不同势力的统合,其一致性、甚而其理念,都是先有事实然后成立的。法西斯独裁者全凭经验;“领袖”高高在上,他的行动就是群众的表率,他的言语就是真理。

法西斯主义者到处都在对抗、揭发真正的或虚构的敌人,由他们所定义的敌人来印证自己;他们的争斗主要是为了某种排斥。与此同时,他们也会追求一些目标,明定规划,研拟出多少有一致性的思想。

所以法西斯是有共同理论基础的,它是一种由所排除的与所建议的融合而成的混合物,类似某种复杂总体的最低要求,而在这个要求之上尽可有所变卦。

如果说法西斯主义曾是一种国际性现象,曾经为控制全世界而奋斗;如果说以它为名的所有国体和政权都拥有某种“共同背景”,共同到令人寻思;

如果说各个都自命反共却并没有组成另一个新“国际”,无论如何,在各种不同的国家,社会,种族环境下,主义到底是进展出来了,也有其实行的作法。

所以说法西斯主义的性质是单一的,同时也是多样的。全都因国家主义的昭示而成,也可因国家主义而彼此敌对--要不是在希特勒的铁腕控制下,匈牙利的箭形十字团与罗马尼亚的铁卫队一定会为特兰西瓦尼亚而大打出手;

意大利法西斯和德国纳粹党也曾长年彼此敌视,在奥地利与多瑙河盆地有所争执;而在法国法西斯里,各派从来无法团结;墨索里尼所攻打的希腊竟然也是法西斯政权,等等。

各个法西斯主义达到执政的方法都有所不同,虽然他们都受到同类的支持;共同的特征在各国里都有不同的重要性,为求有所节制,仅举一例:反犹太主义在意大利出现得很晚,如同是从德国进口的一般。而我们想要研究出来的也就是这些法西斯主义的种类。


㈤ 德国为什么在二战结束几十年后还在全球范围内追捕纳粹分子

当时的处置方式是这样的各国占领军进行军管,首先抓捕纳粹的主要负责人,其次在战俘营里进行甄别之后,以战争罪行起诉他们其他参加过纳粹的人员,在日后也受到了不许担任公职、限制自由等方式同时,盟国广泛开展了去纳粹化和德国罪行宣传的活动

㈥ 纳粹党为什么会在德国猖獗

第一那时候经济危机,整个德国满大街都是失业工人,失业工人肯定整天什么事都没有,纳粹就拉他们入纳粹党,经过一断时间,很多的失业工人都加入了纳粹党,使得纳粹瞬间成为了德国国内的第2大党。
第二,纳粹之所以可以成功是因为他们利用了德国老百姓对《凡尔赛和约》的愤怒,并且倡导民族优秀论,就是日耳曼民族是最优秀的之类的话,并且表明德国自古以来在欧洲没被认可以及没得到应有的待遇。
第三,纳粹得权后打压其他党派,消灭其他势力使德国国内只剩下其一个党派,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第四,纳粹得权后德国国内经济迅速发展,几乎追上美国,失业工人全部应征入伍,虽然经济危机解除是假象,但也算解决了几百万人的温饱问题,人民的生活比以往好了很多,纳粹更是把奔驰变成了人人可开的平民车,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使得人们拥戴纳粹党,觉得这个党派是他们的救世主。

㈦ 纳粹德国带来的灾难给德国,给世界

两方面看,一是,纳粹的暴行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痛苦,使交战各方遭受重大损失(呵呵。。。这点大家都清楚)。第二就是瓦解了罗斯切尔德家族对欧洲乃至于对美国的控制,罗斯切尔德家族百分之90的人死在纳粹手上,说到这先简要介绍下罗斯切尔德家族,这个犹太家族在1战之前通过支持普奥战争打发横财,获得了普鲁士大量的经济利益,但最终在一战间,抛弃普鲁士,使得德国惨败。这就是为什么希特勒痛恨犹太的原因之一。不光是希特勒,美国的大财团也想搞垮他,但基于实力太弱加上没有强权者的领导只是敢怒不敢言,其实美国人应该感谢希特勒要不是他,要不了多久美国就是犹太人的,从现在美国几大财团犹太人所占的比例你就可以觉得他们多可怕要是当年的罗斯切尔德家族还在,那今天世界是不是就是犹太人说了算了。(建议去看下货币战争这本书)

㈧ 二战时期,为什么纳粹德国一定要针对犹太人

㈨ 德国纳粹发动二战的原因

在历史课本与历史着作中,历史学家们分析了二战爆发的原因,大多都是从当时的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因素来考查,很少从德国人的性格方面来分析。读了艾米尔.路德维希的《德国人》,让笔者了解到导致二战爆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德国人所特有的性格。每个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性格,德国人亦不例外。众所周知,德国一个性格多元化的民族。服从而不缺少浪漫,残酷中又带有温柔。就是这样的性格,一次次引爆了世界大战。德国人的这种性格为什么能够导致二战的爆发,二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下面我们就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二者的关系:1.服从性在世人的眼中,德国人墨守成规和一成不变,其实这就是德国人所标榜的服从性。德国人是一向崇拜和服从权威的,这起源于古时条顿人作战时养成的习惯。奥托.冯.俾斯麦就不无得意地称赞普鲁士的这种“美德”-“荣誉、忠诚、顺从和勇敢贯穿于从军官到年轻新兵的整个队伍”。路德维希在《德国人》中说到:“由于好战的传统和严格的训练,服从性已在人们思想中根深蒂固。”可见,从军队到人民,“服从”已成为德国人的主要性格之一,这也是条顿人所特有的性格。这种性格是导致二战爆发的原因之一。因为“服从,责任感,朴素的生活方式,这一切保证了德国人能迅速的发展工业和进行战争。”德国人的绝对服从,包括下级对上级、人民对领袖的顶礼膜拜使得希特勒能够利用这种性格迅速发动战争。还有英法在二战前对德国采取的绥靖政策,为什么不仅未能阻止德国发动战争,反而导致二战的加快爆发?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德国人的性格所致。路德维希在《德国人中》指出,“德国习惯于服从,他们甚至对征服者的冷酷无情,严厉苛刻也感到钦佩。德国人具有神经质的性格,他们往往屈服于对手的威胁,而对对手所采取的和解态度,却认为这是软弱和胆怯的表现。那种认为如果采取温和的和平方式可以防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传奇式说法,只能出于从来没有研究过德国人性格的人之口。紧跟在温和的和平之后,而没有全面裁军,第二次世界大战可能会提前十年爆发。”因而一战后英法等国对德国采取温和措施加上德国人的欺软怕硬性格,导致二战的爆发。2.不安全感德国人的另一个性格就是他们与生俱来的不安全感。在俾斯麦统一德国之前,德国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有三百多个小国组成。这种四分五裂的局面容易导致外来入侵。因此统一之前的德国一直是邻近大国侵略的对象。这样就容易引起德国人内心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一直伴随着德国人,即使是统一后亦不例外。德国人的这种不安全感使他们心胸狭窄,妒忌心和报复心重非常严重,尤其表现在对待犹太人方面。因为犹太人往往与金钱利益相联系。德国的犹太人多数是金融家、银行家或高利贷者,这引起了德国雅利安人的嫉妒心理和内心不安全感,他们想通过兽性屠杀来毁灭德国犹太种族。某个编年史家曾指出:“犹太人的才干是自己致死的原因。”但归根结蒂这是德国人的兽性表现。路德维希针对这种现象一针见血的指出:“德国人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这是使德国人无法享受生活,享受和谐的永远无法解决的问题,使德国人的行为有时表现为兽性,有时表现为奴性。”因而这种不安全感在希特勒身上得以体现,由此找到了发动二战的借口,即利用“民族主义”发动战争,挑战世界,达到主宰世界的目的。3.自卑感和恐惧感德国人内心的这种不安全感,归根结底是由对现实的自卑感和恐惧感而引起的,同时反过来它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不安全感和恐惧感。路德维希说过:“他们一直担心被人看不起。这种恐惧和自卑感驱使他们不断行动…所有这一切并不是为了物质的目的;德国人并不因为生活富裕和轻松去征服别的国家,而主要是为了显示他比别人优秀,强迫别人接受他们令人讨厌的生活方式。”由于内心的自卑感导致德国人比别人更渴望向世界证明自己的优秀,而证明的方式就是通过发动一次次的战争。而恐惧感则表现为对文化的恐惧,对社会的不满和对种族的反感。约阿希姆.C.费斯特在他的作品中说到:这种恐惧在19世纪最后几十年里,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随后的岁月里影响了德国的资产阶级-这种惊慌来源于对正在掀起的共产主义革命的忧愁,但是更深固的原因是对现代事物的恐惧。而希特勒就是利用了德国人的这种“巨大的恐惧”,对那些把德国带领到这个紧急关头的人们进行猛烈的报复。4.好战性最后,德国人的好战性格也是导致二战爆发的原因之一。德国人的好战士古来就有之,则会种性格延袭了条顿武士的残暴精神。远古时候,条顿人生活在德国干旱的北部,生活在原始大森林,寒冷的气候、贫瘠的土地让条顿人成为最强壮的民族,并且野心勃勃,一心想征服比自己富裕的地区。因此“好战”成为条顿人的野蛮性格之一。这种性格不仅从未消失过,而且愈演愈烈。路德维希在他的《德国人》一书中引用了海涅评价德国人的这种性格时的一段话:“基督教可以削弱,但不能扼杀条顿武士的残暴精神。总有一天,这种用以约束条顿武士的基督教义会不起作用。出于原始状态的残暴无力精神将再度兴起,北欧日耳曼人诗歌一再颂扬的残酷无情的个性将受人崇拜。基督教义的信条彻底崩溃的日子行将到来。……而有一天,当你听到世界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轰然一声时,你就会知道,德国的雷氏终于达到了它的目的。这隆隆的雷神震得空中的飞鹰坠地而亡,非洲偏僻沙漠上的虱子将会夹起尾巴,畏缩地溜进黄家的密林中去…摆脱了束缚的德国要比整个神圣加上克罗地亚和哥萨克更令人震惊”。海涅在1838年就预言了德国人的这种好战性格将会引爆世界大战,事实正是如此。路德维希针对德国人的这种性格也作了深刻剖析,他说:“这个国家(德国,笔者加)自古以来一直幻想主宰世界,现在这种幻想更加强了。他们这些人(新工业头子和老一辈将军或容客地主)一个个都是野心勃勃,渴望权力远远胜于追求金钱,甚至在今天,促使他们拼命的不是追求更多的财富和生活的享受。一个好战的民族从来不会在假日或周末闲情逸致的享受一番,相反,他希望剥夺别人这种享受。德国人认为,轻而易举而获得的东西都是没有价值的。他们希望通过千辛万苦,征战攻取而获得的,才是有价值的。”可见,德国人是善于作为征服者的,他自古以来的梦想就是能主宰世界。为了这个目的,它不惜本国人民而发动一次次战争,其中包括两次世界大战。以上是从德国人的服从性、内心不安全感、巨大的恐惧感以及好战性等方面来分析他们的这些性格是如何导致二战爆发的,它们与二战之间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关系。两次世界大战都是由德国发动的,这引起了世人的好奇,为什么一个国家能三番两次的引爆世界大战?归根结底是由德国人的这些性格决定的。法西斯头子希特勒身上集中了德国人全部性格的弱点,它的出现顺应了德国人的需要,因而由他发动世界大战也就丝毫以不以为怪了。在《德国人》这本书中,路德维希对德国人的这些性格及其弱点都作了深刻的解剖,让人一目了然。德国人具有双重性格,一方面,它引发了世界大战,导致世界陷入混乱,但是另一方面它又产生了如此多的杰出人物,许多着名音乐家、哲学家都诞生在这块土地上,他们又一次次点燃和照亮了全世界。用歌德的话来讲就是“它一方面向黑暗和混乱发展,直到它的国家政权称为世界的罪人;另一方面,从个人来说,它又是德国人发展到如此成功的高度,以致全世界一而再再而三的惊叹他们的成功”。一个民族的性格中,既有弱点又有长处,只有发挥它的长处,抑制它的缺点,世界才会向前发展,世界才会安宁。

㈩ 关于纳粹德国

希特勒是个极端的种族主义者和反犹主义者。他在《我的奋斗》中写道:“雅利安人的最大对立面就是犹太人。”他把犹太人看作是世界的敌人,一切邪恶事物的根源,一切灾祸的根子,人类生活秩序的破坏者。这些观点成了希特勒后来屠杀数百万犹太人,企图灭绝犹太人的理论依据。究其原因大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透视:

1、历史的原由。在历史上,欧洲人对犹太人持有成见。为了阐明问题,有必要对犹太民族的历史作一个简单的机关的回顾。犹太人的远祖是古代闪族的支脉希伯莱人,公元前,他们的祖先曾聚居生活在阿拉伯马勒斯坦土地上。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攻占巴基斯坦后,犹太人举行过多次大规模反抗罗马占领者的起义,但都遭到了罗马统治者的血腥镇压。到公元135年的犹太人起义再义惨遭失败为止,在这1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罗马统治者屠杀了百万犹太人,最后把还把余者全部赶出马勒斯坦土地,使他们流散到西欧完全处于落后的小生产的农牧社会,土地被人们视为最珍贵的财富,商业则是人们鄙视的行业。犹太人逃往西欧后,当地的封建主们非常歧视他们,不许他们占有土地,只许他们经营商业。不知是历史过错教育了他们,还是生死磨难砥砺了他们,或者说这本来就是历史赋予的机遇,总之,由这一切所构成的历史集合体,铸就了犹太人的特质,使得他们聪明起来,坚强起来。他们不仅在困境中顽强地繁衍生息,而且逐渐地富有了。

公元13至15世纪,欧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当地新兴资产阶级同那些经商致富的新兴的犹太人资本家们,产生了利益冲突,噩运再次降临到犹太人的头上。现实利益的冲突加上宗教信仰的差异,大批犹太人被迫流往东欧及美洲各国,开始了历史上的犹太人第二次逃亡。不幸的是,这种反对犹太人的意识,居然演变成了一种文化沉淀,在某些国家和地区一直“遗传”到现代。尤其是进入本世纪后的德及奥民族,反犹情绪与日俱增,希特勒及其追随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宗教的情结。基督教是世界上流传最广、信教人数最多的宗教。在欧洲,特别是西欧,人们普遍信仰基督耶稣。虽说基督教的经典《圣经》之一的《旧约全书》,原是犹太教的经典,两教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但基督教教义认为,是耶稣的12门徒之一的犹大为了30块银币而出卖了上帝之子,是犹太人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这就造成了基督徒们在情感上对犹太人的仇视。所以说信奉基督教的欧洲人在宗教感情上是很难接纳犹太人。这种宗教感情的社会化,又逐渐衍化成一种大众化的厌恶犹太人的社会心态。同样,这种社会心态也作为一种文化沉淀。世代“遗传”,并随着岁月的推移,逐渐与社会经济政治相结合,使之成为一种随时可以被利用的社会政治的潜在力量。当这种潜在的东西某个(些)政治野心家利用时,就会像火山一样喷发,成为一种疯狂的社会驱动力。

应该看到,当时的德及奥民族的内部,民族主义思潮盛行,原有的宗教情绪在现实利益冲突的激化下,使人们本来已有的反犹情绪更加激烈,从而加剧了对犹太人的仇视。在这种社会氛围的熏陶下,希特勒的“仇犹反犹”观点逐步形成,并迅速成为了这股社会情绪的主导,一方面,当时德及奥民族仇犹反犹的社会情绪极大地刺激着他的政治野心,使其民族主义思想恶性膨胀,为其日后仇犹反犹灭犹政策和措施制造社会价值取向,培植政治力量。

3、现实的需要。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德国,使其工业生产倒退到了上世纪末的水平,国力渐衰。深刻的经济危机不仅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而且刺激了垄断资产阶级对外扩张的野心。“德意志民族必须从掠夺的土地和生产空间中寻找出路”,希特勒的这一争霸世界的主张,得到了德国垄断资产阶级的拥护和支持。然而,实施建立一个德意志民族的日耳曼帝国的罪恶计划需要巨额资金提供财力保证。在国力衰落的情况下,把手伸向富有的犹太人成为了他们的理所当然。

另外,居住在欧洲各地的犹太人,较之于其他民族而言,不仅富有,而且素质也要高些。面对这样一个民族,希特勒及其党徒们,既感到仇恨,又觉得胆怯。在他们的心中,犹太人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他们实现“第三帝国”美梦的严重威胁。这些,无疑加剧了希特勒对犹太人的仇恨和政治嫉恨。加上当时德国社会政治生活完全处在一种极端疯狂的症状之中,使希特勒的仇犹反犹观点不仅有了适当的社会环境,且得以迅速疯狂起来。

4、狂暴的病态心理。希特勒是奥地利海关一个小官吏的私生子,从小缺少良好的教育,青少年时代整天流浪于维也纳和慕尼黑街头,铸就了他既自私又狂妄的性格。正如他小时的一位班主任老师后来回忆所说的那样:“希特勒缺乏自制力,至少被大家认为性格执拗,刚愎自用,自以为是和脾气暴躁。”加上他患有痉挛性的神经质,发起癫狂来甚至会趴在地上啃地毯边。从有关史料上可以看出,狂暴是希特勒性格的典型特征。例如,1942年的一天,纳粹德国武装部队外科医师扎尔·伯罗赫奉命去晋见希特勒,希特勒的爱犬就猛扑这位医师,吓得他魂不附体,医师被迫与它细声细语地说话,很快它就平静地趴在医师身边,把前肢搁在医师膝盖上,两眼温顺地看着他,并与他逗笑。希特勒见此情景暴跳如雷:“它是完全忠于我的惟一生物,可你把它骗去了,我要杀死它。”声音越来越高,简直到了嘶叫的地步,恕吼着威胁要监禁医生,类似这样的事,时有发生,狂暴如嫉恨,又造就了他的狠毒和残忍,希特勒是一个有严重病态心理的政治狂人。

上述四大原因,如果孤立地看其中任何一个原因,都很难构成对犹太人的灭绝性仇杀。只有把这四大原因融合为一体时,才能产生确定性的使犹太民族在劫难逃的社会效应,而希特勒则是把这四大原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魁首。

首先,纳粹党打着当时在德国流行的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块招牌,宣扬德意志民族是优秀民族,把犹太民族视为劣等民族。为了蛊惑人心,欺骗德国广大民众,希特勒对这种种族歧视理论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周密的包装。一是按照他自己的社会逻辑,怕断章取义地摘取前人论述人口问题中的某些词句,拼凑成一个种族优劣的理论,为把犹太人打入劣等人种制造理论依据。二是利用早就深植于德及奥人心中的反犹意识和宗教情结,大肆鼓吹“犹太瘟疫”的谬论。经过希特勒的蓄意“嫁接”,使得这个理论再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种族歧视了。他利用历史的宗教的因素,为其灭绝犹太人而创设了广泛的社会基础,使得这一理论更加具有普遍的煽动性。希特勒一上台,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行一整套疯狂迫害犹太人的反犹灭犹政策,无疑得益于他这个荒谬绝伦的理论。其次,纳粹党还利用当时德国国内广大群众痛恨凡尔赛和约的心理,煽动复仇主义情绪,并把这种情绪转移到犹太人身上。

在这四大原因中,现实的需要是最直接的要素,其它两方面的原因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历史的原因和宗教的情结作为先导性条件,那么,即使现实再需要,也很难想象会达到如此疯狂和残忍的程度。只有当这四方面的原因聚合为一体时,才产生了那可怕可憎的充满血腥的驱动力。

任何历史事件都是社会各种相关因素合力作用的产物,或者说是时事造就的。二战期间,600万犹太人惨遭杀害,希特勒当属罪魁。希特勒对犹太人特有的种族仇恨和政治嫉恨,是政治狂人病态心理的一种特殊反映。导致希特勒严重病态心理的“菌种”就是来自历史成见和宗教情结,恰好又得到了当时德国社会环境的孕育。确切地说,希特勒的严重病态心理与当时德国社会政治生活的疯狂病态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疯狂的病态心理正是历史成见、宗教情结和现实需要三大原因的粘合剂;另一方面,这三大原因的聚合又把希特勒疯狂病态的心理推向了极端,从而引发了那场人类历史的大悲剧。
http://..com/question/3474000.html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德国纳粹受世界针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5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0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2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9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9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2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5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1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1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