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班级里如何排座位
更科学合理的座位调整方式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和制度来调整,避免调整时太多的人为因素和情感因素。有的班级有一些较为完善的座位安排和调整举措。如有的班级根据每次大型考试的个人进步系数,排定先后顺序,自由选择座位;有的按照小组在班级贡献积分自由选择区域,组内成员再根据自己在组内的积分贡献在区域内先后选择;也有的是用学科互补,师徒结对等方式来安排座位,根据师徒的考核表现自由选择。这些措施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按规则办事,所以给学生的感觉很公平。
比调整座位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教育学生要有正确的座位观。告诉学生选择座位时,不能简单地考虑个人关系,也不能考虑兴趣爱好。要让学生知道和不同性格的同桌坐更能促进思维,完善性格和提高能力。试想你都能和一个上课爱说话的人都能成为很好的同桌,在学习生活中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吗?让学生明白,其实有时他们需要挫折教育,他们需要坐在看黑板时可能反光的位置,需要坐在容易被老师们忽视的角落,需要容易被干扰的座位……对任何可能的座位已经不太在意的时候,就是自己适应能力等级提升的时候,离做“全天候”的学生又迈近了一步。
❷ 班级里的座位,一般都是按照什么排的
一般都是会按照成绩,身高等因素来排的。不同的教师和不同的年纪排座位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在小学的时候,排座位都是按照教师的个人意愿来排的,这个时候几乎都是用身高来选择座位,高的人会坐到后面去,低的人则是会坐到前面。教师会让学生站成一排,最矮的站在最前面,最高的站在最后面,然后一个个的分配,这个时期排座位是按照身高来进行排座的。这样的好处是不会遮挡住视线,如果那些比较矮的学生坐在后面的话,会被前面遮挡住视线,看不到教学的内容,这样会影响他的学习效果。教师也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才按照身高来排座位,实际上这样的选择也并没有错。很多时候座位的排列都是由教师直接来安排的,教师有自己的考量,比如说不让哪些人坐在一起,该如何均衡的搭配座位。
❸ 班级学生座位安排规则
班主任工作中,家长最敏感的就是排座位,科学合理地安排座位,不仅对学生学习有帮助,同时对家长也是很好的交待。
我采取的排座位方式并不同于普通轮换制,而是小组轮换。在我的班级里,总共分成了五个学习小组,分组原则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每次期中或期末考试后,计算每组各科均分,进行综合排序,按顺序由组长选择教室区域,然后整个小组就坐那个区域,组内的座位由组长全权负责,组长分座位时的原则是保证课堂纪律、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每个小组6个座位,组长要求坐在对角位置,需要帮助的组员紧靠组长,具体细节班主任不再过问,除非组长调节过程中出现问题需要班主任出面,或者某任课老师觉得哪两个人在一起不合适,再与组长协商调整,基本上不进行强制换座位,尊重组长的选择。
我班上30名学生,如果有多余的,依此类推
起初也有家长疑惑为什么自己孩子不能坐到第一排,针对这种疑问,在一次期中考试结束后,家长会结束,紧接着就开始调座位,先宣布调整方法,然后按期中考试各组综合排序,家长和我便在一边旁观,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座位。
那次调整座位,班上几名学霸组长偏偏没有选择靠前的位置,而是选择教室靠后,我私下问她们为什么不坐前面?回答是,后面安静,反正黑板也看得到,不如找个能自主学习不受干扰的地方学习,家长也在一旁听到了,甚至还有家长直接跑去问自己孩子为什么选择这个座位,最终学生说服了家长,解决了家长的疑惑,自始至终,我这个班主任就在旁观协助,从那以后,再没有家长对班级座位提出过疑问。
❹ 班级如何排座位
乱做,一周串一次,向右串,并且最后一排去第一排,第一排的去第二排。
❺ 班级座位排列方式
分级座位排列方式应该是从大小个区分小个在前,大个在后,男女分开一般情况女同做
❻ 班上排座位怎么排 知道的快
排位秘诀
排座位如同“排兵布阵”
有老师戏称,排座位如同“排兵布阵”,排错了节节败退,但如果排对了,自然就会战无不胜。在我们周围就不乏“排兵布阵”的高手,他们有许多绝招能够让家长、学生都非常满意,一起来分享他们的“排位秘诀”吧。
高手一:采荷一小五(2)班班主任沈立
排位宣言:一帮一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孩子们坐在一起觉得开心、舒服最重要!
秘诀:自由搭配法
“今天我们做一个随机调查:请同学们写下希望身边坐哪些同学,写下理由,只要理由充分,老师会尽量满足。”沈立一布置下这个任务,同学们立刻兴奋了起来,互相讨论着最佳排位法。
孩子们写上来的理由很有意思:我想和谁谁一起坐——“因为我觉得和他很有缘。”“因为我的妈妈和她的妈妈是好朋友。”“因为我们是邻居。”……
当然不是谁想和谁坐就一定能安排成同桌,沈立用了一个“接近法”:把喜欢的孩子排在他们的周围,可以是前后桌,也可以是隔着一条走廊的同桌。
大多数同学都满意了,也会有孩子觉得不满意,希望老师给换个同桌。这个时候,沈立不会再轻易满足孩子了,她会告诉孩子:“用一个星期时间吧,你记录下你同桌可爱的地方,然后再决定要不要和他一块儿坐,好吗?”一个星期后,沈立再问孩子:“你还希望换座位吗?”孩子摇摇头说:“不换了,我发现他挺幽默的。”
“事实上,有些孩子并不是真的不喜欢,只是刚开始觉得陌生,给他们一段时间相处,就会有所改变。”
秘诀:男女组合法
男女组合其实已经不新鲜了。可当了20多年班主任的沈立愣是总结出了一套“男女组合时间表”:一二年级男女搭配;三四五年级男男搭配或女女搭配;到六年级再男女搭配。到底有何玄妙?听听沈立如何说。
一二年级的时候男生好动,女生比较文静,自控能力很好,可以有效综合。
可到了三四五年级的时候男女生之间开始相互排斥、掐架,甚至互打小报告。女孩子之间却是友谊最好的时候,她们会互相帮助,男孩子之间又会互相较劲,遇到啥问题,男生也会帮忙隐瞒,自己消化解决。
到了六年级为啥又要组合在一起了?原来,沈立“利用”的是男女生之间开始有微妙的“感觉”。“这个年龄段,男生会在女生面前表现‘绅士’的一面,而女生也会在男生面前格外文气。而在学习上,女生的细腻和男生的敢想敢闯又正好互补。”沈立举例,有时候女生一句:“你作业怎么还没做好呀?”男生立刻认真地去完成了。“比家长说、老师说,效果都要好呢。”
高手二:现代实验小学六(1)班班主任周老师
排位宣言:不管前排、后排,能让孩子取得进步的座位就是好座位!
秘诀:学习小组排位法
“家长在意孩子座位的前后,无非是怕孩子坐在后排会影响成绩,既然这样,只要能找出一种能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排法,所有的家长都不会有意见。”周老师由此想出了“学习小组排位法”,而这一方法,已经在她之前带的那届学生班里用了6年,效果非常不错。
“我让孩子们按照不同的课程,选择跟自己差不多水平的同学坐在一起,形成学习小组。”周老师认为,同一学习层次的孩子之间竞争意识更强,如果按照“好差搭配”的原则,那些程度稍微落后一点的学生可能很难得到锻炼的机会。
“按学习小组就座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在小组讨论、小组作业时,不会像以往那样出现好生包揽一切机会的情况,而对成绩较差的那几个组,老师也可以给予更多的关注。”让周老师开心的是,班上所有学生都比以前更自信了。
“因为每门学科都有不同的学习小组,学生们在每节课前都要先换好座位,这样一来,不同的课就有不同的座位,不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浓,上课也更有新鲜感。”周老师说,有了成绩的支持,家长们也很赞同这种排法,“所以,不管是前排还是后排的座位,只要能让孩子取得进步的座位就是好座位。”
❼ 在班里如何排座位,是照顾个子还是照顾成绩
很多班主任最头疼的事情,基本上都是给那些孩子安排座位了吧。那些班主任也不知道究竟按高矮个子来排座位,还是按学习成绩优秀来排座位。他们有的班主任认为如果按学习好的来排座位的话,那么矮个子他们就不能够很好地学习。毕竟每一个人都是来这里去进行学习的,如果给他们安排一个不好的座位的话,或许他们会更加的差。
如果给那些成绩差的孩子放在前面,或许他们在上课的时候不会听讲。但是由于他们个子比较矮的原因,所以就将他们放在前面。有很多的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如果坐在前面的话,那么他们的学习成绩也就非常的好。自己的孩子坐在后面,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己的孩子成绩不好,才会排到后面。
在班里面调座位的时候,要做到绝对的公平。如果视力不好的话,那么可以让家长去佩戴眼镜,而不是由于这样的情况,就直接让孩子坐在前面。而且他的孩子只能够坐在后面,也不能够因为孩子的成绩好,就让他坐在前面,而孩子的成绩差就坐在后面。这样的话那么成绩差的孩子就会更差,班里面就会出现极端的情况了。这样不会让自己班成年级第一,而且还会让其他的孩子觉得非常的不公平。
❽ 我的班级里有50个人,位置怎么排好
可以通过身高安排座位,矮的同学坐前面,高的同学坐后面。
按照身高排座位,就是最为传统得方法,也就是被大多数老师采用得方法。高个子坐在后面不至于挡住矮个子,也方便大家课堂学习。其实这种方法也就是有不公平得地方,高个子为什么偏偏就要坐最后一排,矮个子就要坐前排,而不高不矮得反而坐中间。
所以可以与滚动相结合在此身高基础上再实行每周一次得滚动式座位移动,横向每周每组由左至右滚动一组座位,纵向每周以两桌或三桌为单位从下至上滚动一个座位。每周一次得纵横变动,使学生有机会在学习中尝试坐到教室里上下左右前后侧位置,多少也从教室里体味到生存与发展得甜酸苦辣咸。
排座位的7准则
1.排座位不考虑视力问题,因为现在大部分同学都近视。
2.身高是重要考虑因素,尽量不让前面的人挡住后面的人的视线。
3.需要和同座位上课讨论问题的理由也不予考虑,学习上的问题可以课后讨论。
4.男生和女生可以是同座位,不存在男女界限。
5.试着和不同性格的同学相处,一般一个学期可以调整一次。
6.不以成绩好坏作为排座位的依据。
7.好的位置和相对差的位置需要轮流坐,好座位不是终生的。
❾ 排座位的原则是什么
排座位的原则:
1、以公平之心对待每个学生。
2、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需求。
3、给学生搭配适合的小伙伴。
4、定期适当地调整班级座位。
5、让学生成为班级的小主人。
根据自己班级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座位模式加上与学生的配合和默契,相信老师与学生都能在教学生活和课堂中受益匪浅,既提高学生成绩、老师轻松又使班级管理得井然有序。
排座位方法:
(一)按学生的身高编排。
按学生身高的高矮编排座位,这是我们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一个小组中,将不同高矮的学生搭配适当,让个矮的学生排在前面,个高的学生排在后面,这是我们必须考虑和做到一点,并且时常给学生灌输这样的思想:我是大个子我要照顾小个子,我应该在后面。坦白而言,这种思想方便排座,还教育学生要懂得谦让。
(二)按学生的个性特点编排。
学生的性格、气质、以及个性千差万别,如果把性子较急,爱动的学生排在一起,每天的相处中难免会产生摩擦。学生年龄小,不懂得怎样处理好同伴之间的关系,容易发生争执,甚至出现打架的现象。如果把精力不集中、常说话、搞小动作的学生排在一组,这样就等于又给这些孩子提供了乱动的机会,从而影响到教学和活动效果。
❿ 学生的座位应如何安排
但是如果安排不当,却可能导致学生内心的不平衡,从而影响学生生涯。学生之间的有些矛盾和纠纷也是从座位中引发. 甚至因为座位的事家长频频找上门,老师烦不胜烦。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发现了几种欠妥的座位安排法:唯“个子论”学生一律从低到高安排座位;唯“成绩论,成绩好的坐中间和前边,成绩差的坐两边和后边;搞“人情座”、“面子座”, 按与家长关系厚薄,同事之友,同乡之谊来安排座位。这些方法都不可避免地对一些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本文仅以自己在七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对座位安排的一些方法作一论述。 1、优势互补法 学生学习情况由于受到多方面各种因素的影响,其成绩必然有好有坏,各学科之间也不可能都均衡发展,有的学生甚至偏科现象非常严重,将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安排同桌,不同偏科的学生安排同桌,进行优势互补,由几个好的学生带动一两个差同学一起学习,这对班级的学风建设,班集体的凝聚力等都必须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2、“特殊”照顾法 有一位学生曾经给我写过这样一则周记“老师:我个子特别矮小,从小学开始,第一桌几乎成了我的专座,我多么希望自己能长高一点,这样我就不必坐在第一桌了,我真羡慕坐在后排的同学,而后面的同学则老是说看不到黑板,老是要我把座位往前移,我已经是就要和黑板亲密接吻了,现在座位已经成了我最大的烦恼,使我学习都无法认真进行,能坐到后面去多好啊!,那样的话,我一定会认真学习。”看后我找她谈话,问其为什么时候不愿坐第一桌时,她说“第一桌我坐怕了,整天要吃粉笔灰,整天在老师的眼皮底下很不自然,而且坐在傍边小组时看不见黑板.”我就她一个坐到后面的机会.结果她成绩真的上进不少.另外有一位学生他非常的好动,上课不是开小差就是要与同学说话,多次找其谈话,效果都不理想,最后他对我说其实我也不想这样,但我意志力太差了,老师你能否让我一个人坐到最后靠墙的地方,这样周围都没有了同学,我就不能吵了,等我能克制住了再坐回来好吗? 总之,座位问题看似一个班集体建设中的一个小小的问题, 但它的是意义巨大的:它可以直接班集体的班风班貌; 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品行的发展----因此作为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座位问题应认真对待,千万不可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