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谁有2006德国世界杯专用足球详解
2006年4月18日,德国柏林/赫佐 —— 今天在柏林的勃兰登堡门, 阿迪达斯隆重发布专为世界杯总决赛特别设计的比赛用球----金色的“+团队之星∙柏林”。2006世界杯组委会主席贝肯鲍尔出席发布仪式并亲自揭开了“+团队之星∙柏林”的神秘面纱,这款特别的金球将只被用于一场全球足坛最重要的比赛,即世界杯总决赛。
“世界杯的总决赛是体育史上最重要的比赛。没有什么能比亲身参加这场比赛更令人激动的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会觉得为这场比赛特制一个球是多么美妙的主意。”2006世界杯组委会主席贝肯鲍尔说道,“当然,球还是圆的,这是不会改变的,但这将会是一场特别的比赛,所以使用特制金球,会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这款特别的比赛用球的设计与阿迪达斯之前推出的“+ 团队之星”相似,但它通体被制成金色,这是与世界杯奖杯一样的颜色,并以黑白作为细节设计。它的名字 “+团队之星∙柏林”不仅体现了球队获胜所需具备的关键特质——“团队精神”,还寓意总决赛将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 阿迪达斯的金球也早已成为世界足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一直都是世界杯最佳球员的代名词。
另外,史无前例的是,这次世界杯每场比赛的用球都将根据球场、球队的名字、比赛日期以及开球时间而特别定制。阿迪达斯将为世界杯的每场比赛提供15只特制的足球。今年较早时期,32支参赛球队都已收到20只比赛足球作为训练用。所有球队在他们开始作最后的准备时,将会再次收到20个球。除了40个常规的比赛用球之外,他们同时也获得20个“+团队之星∙柏林”,这样从现在开始,每支球队就可以开始为世界杯的总决赛作准备了!阿迪达斯向世界杯及参赛球队所提供的比赛用球总数将达到2880个。
阿迪达斯期望售出10,000,000个世界杯比赛用球“+ 团队之星”。据悉,自5月1日起,总决赛的金球“+团队之星∙柏林”将在中国各大阿迪达斯专卖店有售。
作为世界领先的足球品牌,阿迪达斯在足球制造方面的经验无人能及。从1963年开始生产足球,阿迪达斯始终站在技术革新的前沿。从1970年起,阿迪达斯为所有欧足联和国际足联的主要赛事提供比赛用球,并已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和2014年国际足联世界杯的官方合作伙伴和比赛用球供应商。
“+团队之星”以及“+团队之星?柏林”的制作过程
1、 帆布材质的剪裁
将新型、强韧的高科技布料裁成片状
2、 片状帆布的剪裁
将高科技的布料裁成片状,并用天然乳胶额外加固后,从每个片状材料裁取84个五边形。
3、 球皮的缝纫
12个五边形被缝在一起形成一个球皮,这是一个新球的基础
4、 球皮翻转
将缝合的球皮内里翻转到外。此时缝线位于布料的里面,使表面平滑有利于之后的制作过程
5、 插入球胆
将球胆置于球皮内,仔细将球阀放在正确的位置。
为了平衡球阀的重量,一个平衡物被缝在球阀的正对面,这保证了一个平滑的可预见的足球轨迹。
6、 向内胆充气
内胆被充气以后,球的大小和形状则初步形成见。
7、 加热成型
为了保证无缝球形和合适大小的成型,球体被放在特定的模子并在一定的压力下加热。这个程序是为了保证每个球的统一圆周。
8、 内胆的检查
待内胆降温后,工作人员会检查它的无缝接合、正确尺寸、标准的圆周以及目标重量。至此,基本球体就完成了。
9、 外层的剪裁
外层将从特殊的合成皮上进行剪裁,两台机器同时剪裁出革命性的螺旋桨型和转轴型的外层。
10、 设计印刷
将抗磨性高的聚亚安酯黑色及金色墨水用于外层的印刷:从这,比赛用球的设计依稀可见。第二步,外层将重新用聚亚安酯印刷一层。这一新的印刷过程可以保证整个设计的清晰性和经久性。
11、 外层的筛选
外层印刷完成以后,为了下一个制作步骤工作人员将筛选合格的外层。
12、 制作衬垫物
为了将橡胶处理的复合泡沫塑料粘在最外层,工作人员会事先涂上一层粘结胶泥。在干燥了以后,将被制成新成型的外层。
13、 外层的集合和组成
将最外层和衬垫物组合在一起,形成最终外层。
14、 最终外层的检视
每个单独的外层将被仔细的检查和称重。
15、 外层的粘和
一种特殊的粘和剂将被均匀涂在每个外层的边缘,保证表面的光洁和出色的防水质量。
16、 外层和内胆的结合
在晾干以后,14片外层和内胆为下一个热粘合过程做准备。
17、 球的制成机器
这个机器将外层和内胆结合在一起,外层被刚好的放在制球机器的两个盘中,然后内胆也被放入,然后外层和内胆在机器同时受压被结合到一起。
18、 最后的粘合过程
这是真实的热粘合过程,球被放到一个圆盘热模子。热将引起聚亚安酯的化学反应。所有元素被牢固的结合到一起。
19、 调整气压
在调整气压后,一个新球的制作即将完成。现在需要将新球输送到阿迪达斯非常严苛的质量控制中心。
20、 金属检测
每个+团队之星将通过金属检测,为的是确保没有任何的针状或金属碎片残留在球里。小的碎片将造成受伤或者影响球在比赛中的性能。
21、 球的清洁和称重
称重,确保每个球都保持在一定的重量,然后把灰尘或残留的乳胶清理干净。
22、 24小时的空气检查
球将被放在架子上并在工厂里保存24小时,第二次检查将在第二天进行,这是为了排除所有可能的人为因素
23、 最终检查
在24小时以后,重新检查球的外观、气压以及重量。
24、 圆周的测量
阿迪达斯采用专门研发的电子圆周测量机器将用来测量球体圆周。目标精确到690mm,凡是在685mm与695mm之间的球都可被认可。
25、 团队之星的包装
将“+团队之星”包装完整,并运送至零售商以及世界各地。
26、 装箱
所有的球被装箱运往世界各地。
⑵ 世界杯上使用的足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以皮革或其它合适的材料制成,一般是为12块黑色正五边形面料与10块正六边形面料拼合而成。
不同世界杯使用的材料及形状也不太相同。例如2018俄罗斯世界杯官方比赛用球,为了向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致敬,这款用球被命名为Telstar18,梅西、齐达内、卡卡等球星出席了官方用球发布仪式。
这款足球主色调为黑白两色,除了印有俄罗斯世界杯的标志外,黑色区域还有渐变的马赛克图案。它的设计和命名是向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致敬,当时比赛用球的名称就是Telstar,设计的样式也与本届世界杯用球相似。不过新的Telstar足球采用了先进的无缝粘合技术,由6块球皮组成,这也是现代足球设计上的一个突破。
(2)德国人用什么塑料球扩展阅读:
俄罗斯比赛专用球向第一只官方用球致敬,球皮从32块变成6块:
早年,世界杯比赛没有官方统一用球,每个国家的球队,带着自家常用的足球来耍。第一届世界杯决赛,阿根廷和乌拉圭两支队伍,用自己的足球各踢了半场。
今年俄罗斯世界杯的官方用球,是在2017年11月由上一届世界杯金球奖得主里奥·梅西公布的,叫做“Telstar 18”。这个名字,是对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上,首个世界杯官方用球“Telstar”的致敬,中文可以翻译成“电视之星”。
⑶ 黑啤酒罐里的白色小球是起什么作用的
黑啤酒罐中的塑料球是放气装置。放气装置的作用是释放罐内部分啤酒中的CO2,以形成顶部泡沫。
放气装置是一支充满氮的塑料球,上面有一个小孔。在罐中放入塑料球,然后封罐。塑料球漂浮在啤酒中,小孔刚好浸入啤酒液面下。
(3)德国人用什么塑料球扩展阅读:
啤酒的历史来源:
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内的“蓝色纪念碑”上,记录了公元前3世纪巴比伦的苏美尔人以啤酒祭祀女神的情形。事实上,啤酒的发明者正是苏美尔人。
公元前6000年前,居住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苏美尔人,他们用大麦芽酿制成了原始的啤酒,不过那时的啤酒并没有丰富的泡沫。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前,波斯一带的闪米人学会了制作啤酒,而且他们还把制作啤酒的方法刻在板上,献给农耕女神。
公元前2225年,啤酒在古巴比伦人中得到了普及,他们用啤酒来招待客人。那时候古埃及人和古巴比伦人注意到了啤酒的药用价值,纷纷用啤酒制作药物。
希腊人也非常热爱喝啤酒,他们从埃及人那里学会了酿制啤酒的方法。
公元4世纪时,啤酒传遍了整个北欧。啤酒种类开始变得丰富,其中英国人用蜂蜜和水混合酿制而成的蜂蜜酒是比较有名的一种。
英国出现的一种黑啤酒也非常有名,与现代的黑啤酒已经很相似。公元1世纪,爱尔兰人自行酿制出了一种跟现代的淡色啤酒相仿的啤酒。
1516年,巴伐利亚公国大公威廉四世发布《德国啤酒纯酒法》规定啤酒只可以啤酒花,麦子,酵母和水做原料,同时是最早的食品法律。
19世纪,有了冷冻机,人们开始对啤酒进行低温后熟的处理,就是这一发明使啤酒冒出了泡沫
1900年,俄罗斯技师首次在中国哈尔滨建立了啤酒作坊,中国人开始喝上了啤酒。1903年,英国人和德国人又在中国建了英德啤酒厂,就是青岛啤酒厂的前身。
⑷ 德国即将用什么材料代替混凝土
大家都知道现代的建筑材料都以混凝土为主,但混凝土自身有很多弊端。它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不环保。最近德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发明了一种可以代替混凝土的新型材料,它是一种用回收塑料制成的一个球状物体,简称塑料球。
大家都知道德国的制造业和建筑业都非常有名,他们的建筑质量都非常好。也有人怀疑,用这些塑料球建的房子会不牢固。其实他们大可放心,因为他们这些塑料球采用了特殊的设计,降低了混凝土平板的自身负荷力,增强了建筑的抗震能力,具有很好的减排效果。这项高科技在德国的建筑业被广泛使用,像维也纳大学的图书馆和哥伦比亚大学的医学楼都运用了这项高科技。虽然这些塑料球并不起眼,但是它的造价成本还是非常高的,很多国内的建筑商鉴于成本的考虑,很少会用到这项高科技。这些作为建筑材料的塑料球不仅结实而且非常环保,大家都知道混凝土是不可以重复使用的,但是这些塑料球却是可以循环使用的。
⑸ 德国用什么拎东西,他们不用塑料袋吗
德国的商场、超市都备有大大小小的塑料袋供顾客选用,但不是无偿赠送而是要收费的,且价格不菲,因为消费者使用塑料袋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故要承担一定的治理费用——
今年10月24日是塑料袋百岁“诞辰”纪念日,欧洲环保组织专门开展环保产品评选活动,结果塑料袋被评为二十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呼吁全世界公民抛弃塑料袋。
1902年10月24日,奥地利科学家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人们外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不需要携带任何东西,因为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想到他的这项发明100年后给人类带来了环保灾难。由于塑料袋大都是用不可再生降解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这两种办法都不利于环保,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尽管塑料袋不是个好东西,各国政府和环保组织都在呼吁人们少用或不用,但它又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因为塑料袋大大地方便了人们购物。现在全世界每年生产多少塑料袋?消费者又使用多少塑料袋?无疑是个很难统计的天文数字。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个形象的比喻,说如果把人们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覆盖在地球表面,足以使地球穿上几件“白色外衣”。
人们对塑料袋有着很深的“情结”,不愿意舍弃它,说到底是环保意识淡薄。许多消费者认为,塑料袋是免费赠送的,政府并没有禁用,不花钱的东西不用白不用,别人用我为何不能用?我环保,其他人不环保,我芝麻大一点的作用有何意义?岂不吃了亏?正是因为大家缺乏大局环境意识,塑料袋才能大行其道,大有市场。
看来根治“白色污染”仅仅靠提倡是不够的,需要宣传教育与经济手段“双管齐下”。许多西方国家都是这么做的。德国是个崇尚环保的国家,塑料垃圾的回收率高达40%左右。1991年德国颁布《包装条例》,明确规定“污染制造者必须承担清理、消除污染对环境影响的费用”。要求包装材料的生产和经营者负责对废弃物的回收,并履行相应的消除污染的义务,清污费用可加在售价中转嫁给用户。根据这一原则,德国的商场、超市都备有大大小小的塑料袋供顾客选用,但不是无偿赠送而是要收费的,且价格不菲,因为消费者使用塑料袋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故要承担一定的治理费用。如今德国人上街买菜、购物,大都手提布袋子或竹篮子,布袋脏了洗干净再用,大大减少了塑料袋的使用量。
德国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手提竹篮上街买菜曾经是中国人的好传统、好做法,如今我们丢失了却让外国人给捡走了,岂不需要很好的反思?中国是人口大国,国民环境意识较之德国人尚有较大差距,目前中国塑料袋的使用量为世界之最,“白色污染”已经成为一大公害,如果对塑料袋的使用不加以控制、限制和节制,凭其泛滥,后果是极其可怕的,甚至会造成环境灾难。所以我们不妨学习德国的做法,商场对塑料袋适当收费,这样人们就不会肆无忌惮地使用这些塑料袋了。
⑹ 现在乒乓球大球市面上的S40+和D40+新材料球都有什么不同
现在的塑料球时代各家乒乓球用品公司用的材料具体成分不太一样,甚至自家也在根据国际乒联的规则不断推出弹跳或者耐用度更好的材料,这些字母应该就是各家公司对这批球所用材料或产地等的编号或简称,如红双喜的赛顶材料(D40+),蝴蝶的德国制造(G40+);或者是可能纯粹为了表示新材料或者与自家别的产品线的区别,如银河代表新材料、同时区别于蓝标40+的S40+,以及双鱼同样代表新材料的V40+。
我是一业余乒乓球爱好者,平时我们球友中因为有男有女,而且都是上了年纪的人,所以一直都是使用双鱼牌三星球,双鱼牌球质没那么硬性,特别因为现在改了40+比赛用球,球速相对以前更慢些,让双方来回球较多更具观赏性和参与者的兴趣,比较付合上了年龄的业余爱好者使用。
现在的乒乓球厂家几乎没有出产以前的赛璐珞(celluloid)了,这种赛璐珞,大家有留意以前的乒乓球用火点着后烧得很猛但很刺鼻的气味的。但它打起来球速快而且冲,也很耐用,有时一个球可以打一个星期都未破。
但现在的新球属于塑料(plastics)或树脂(resin),好容易打烂,现在有可能打不了一天就球破得一条大缝的了。还好我们在网上购相对便宜,每次采购也是100个白色球。只买白色球,打乒乓球是锻炼眼睛,其他颜色(如黄色)球我们用不习惯,感觉会刺眼不舒服。但从来不使用一星,二星训练球的了。一星二星球材质更差一些,影响我们这些业余球友的兴致。本身打乒乓球装备属于相对其他项目比较经济实惠的。
⑺ 乒乓球起源于哪个国家
乒乓球起源于英国。
19世纪末,欧洲盛行网球运动,但由于受到场地和天气的限制,英国有些大学生便把网球移到室内,以餐桌为球台,书籍作球网,用羊皮纸做球拍,在餐桌上打来打去。这就是最早的乒乓球雏形。
1890年,几位驻守印度的英国海军军官偶然发觉在一张不大的台子上玩网球颇为刺激。后来他们改用实心橡胶球,随后又改为空心的塑料球,并用木板代替了网拍。因其打击时发出“Ping Pong”的声音,而得名“乒乓球”。
20世纪初,乒乓球运动在欧洲和亚洲蓬勃开展起来。因为对场地要求不高,简便易行,乒乓球在我国开展得比较好,如今已成为我国的“国球”。
比赛规则
项目类别:项目共设有男子单打、女子单打、混合团体3个项目。
运动员人数:各项目参赛人员分为男子运动员32名,女子运动员32名,共64名。
奖牌:各项目的前三名将分别被授予金牌、银牌和铜牌。
比赛赛制:比赛以11分为一局(曾经长期实行21分制,最早甚至出现过100分制)采用五局三胜(团体)或七局四胜制(单项)。比赛分团体、单项(男单、女单,男双、女双、混双)。
⑻ 以下各国的国球是什么球
中国的国球为乒乓球,美国的国球为篮球和橄榄球,英国和日本的国球则为棒球,巴西的国球为足球,新西兰的国球为英式橄榄球。
因为1959年的世界乒乓球竞标赛,中国参赛运动员为中国获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而使国人振奋,从此乒乓球运动在中国风靡,成为了事实上中国的国球的体育项目。
1、乒乓球
乒乓球(table tennis),中国国球,是一种世界流行的球类体育项目,包括进攻、对抗和防守。比赛分团体、单打、双打等数种;2001年9月1日前以21分为一局,现以11分为一局;采用五局三胜,七局四胜。乒乓球为圆球状,重2.53-2.70克,白或橙色,用赛璐珞或塑料制成。
乒乓球起源于英国,"乒乓球"一名起源自1900年,因其打击时发出“Ping Pong”的声音而得名,在中国大陆以“乒乓球”作为它的官方名称,香港及澳门等地区亦同。1926年,在英国伦敦举行了国际乒乓球邀请赛。后被追认为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同时成立了国际乒乓球联合会。
2、篮球
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人詹姆斯·奈史密斯发明的。当时,他在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任教。由于当地盛产桃子,这里的儿童又非常喜欢做用球投入桃子筐的游戏。这使他从中得到启发,并博采足球、曲棍球等其他球类项目的特点,创编了篮球游戏。
3、橄榄球
橄榄球,球类运动的一种,盛行于英国、南非、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爱尔兰、新西兰、阿根廷、日本、加拿大和意大利等国家。1823年起源于英国拉格比,原名拉格比足球,简称拉格比。
因其球形似橄榄,在中国称为橄榄球。拉格比是英国中部的一座城市,那里有一所拉格比学校,它是橄榄球运动的诞生地。联合式橄榄球(Rugby union),同样使用橄榄形球的联盟式橄榄球(Rugby League)、美式足球(American football,亦称美式橄榄球)、加拿大式足球(Canadian football,加式橄榄球)、澳式足球(Australian football)、盖尔式足球(Gaelic football,亦称爱尔兰式橄榄球)。
4、棒球
棒球指的是棒球运动是一种以棒打球为主要特点,集体性、对抗性很强的球类运动项目。它在国际上开展较为广泛,影响较大。
在美国、日本尤为盛行,被称为“国球”。其也是一种团体球类运动,法定比赛人数最少为9人,其近似的运动项目为垒球。棒球球员分为攻、守两方,利用球棒和手套,在一个扇形的棒球场里进行比赛。
比赛中,两队轮流攻守:当进攻球员成功跑回本垒,就可得1分。九局中得分最高的一队就胜出。2012年伦敦奥运会,棒球被列入比赛项目。棒球将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作为比赛项目正式回归。
5、足球(football),有“世界第一运动”的美誉,是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单项体育运动。标准的11人制足球比赛由两队各派10名球员与1名守门员,总共22人,在长方形的草地球场上对抗、防守、进攻。
比赛目的是尽量将足球射入对方的球门内,每射入一球就可以得到一分,当比赛完毕后,得分多的一队则胜出。如果在比赛规定时间内得分相同,则须看比赛章则而定,可以抽签、加时再赛或互射点球(十二码)[1]等形式比赛分高下。足球比赛中除了守门员可以在己方禁区内利用手部接触足球外,球场上每名球员只可以利用手以外的身体其他部分控制足球(开界外球例外)。
⑼ 什么是赛璐璐材料化学成分是什么
赛璐璐是于1865年问世的首批人造塑料,它受热后变软,冷却后变硬。在纤维素中的部分羟根(氢氧根)被硝化后会得到焦木素,再将焦木素溶于乙醇和乙醚的混合物,再加入樟脑等蒸发后就可以得到。
使塑料从化学实验室中的珍品一跃而成为公众关注的对象,是塑料被引入台球室这一戏剧性事件引发的。以前的台球是用象牙做的,象牙只能来源于死了的大象,数量自然非常有限。19世纪60年代初,有人悬赏 1万美元征求台球的最好代用品。
1869年,美国的海厄特利用“赛璐璐”制出了廉价台球,从而赢得了这笔奖金。从此,赛璐璐被用来制造各种物品,从儿童玩具到衬衫领子中都有赛璐璐。它还用来做胶状银化合物的片基,这就是第一张实用照相底片。但是由于赛璐璐中含硝酸根,极易着火,而引起火灾。
(9)德国人用什么塑料球扩展阅读:
人造塑料:
最早发现到塑料存在的是19世纪末叶的德国化学家拜耳,他曾将苯酚跟甲醛化合,得到一种树脂般的物质。可惜,他不知道它能派什么用场。
1907年,美国工业化学家贝克兰再次研究苯酚与甲醛反应,并加入适量的填充剂,结果发现产品有韧性而且绝缘性能良好。于是,在1910年建成了年产1000吨的历史上第一家塑料制品厂。到1939年,产品发展到20多万吨。
虽然氯乙烯是1912年发现的,但使它成为塑料却是在1932年,是由英国卜内门公司生产的。1947年,美国化学家杰勒留和孔宁合成了聚苯乙烯。到本世纪50年代,德国化学家齐格勒和意大利化学家纳培发明了新的催化聚合剂,才把塑料制造业推向高峰。
此后高性能的塑料品种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常见的有聚丙烯、ABS、聚砜、聚碳不下数百种之多。全世界年产量已超过6000万吨,等于木材和水泥的总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