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德国和苏联为什么军工科技这么强
一点一点说:
1、德国和苏联为什么军工科技这么强?
其实二战苏联和德国技术都不强,科技最强的是英国(从化工到机械发动机,英国完爆德国),美国二战胜利,是因为工业化大生产导致数量打败了质量而已,科技上英国二战是最强的,不过二战时,英国为了获得美国的支持,把科技资料全卖给美国了,所以美国二战后科技突飞猛进!有人说丘吉尔是英 奸,出 卖了英国。从某些方面是正确的
2、现在军工科技最强的是美国,这也因为美国的经济实力强大才能研制出许多世界先进装备。
现在只有投入才能研发科技,四代战斗机,没有100亿美元(子系统加起来要至少千亿),连个水花都打不出来!没投资,不可能研发科技的
2、而二战德国和冷战时期的苏联为何军工科技也这么强?
二战德国苏联不强,德国善于把武器造的很精细,这对于战争毫无作用;
苏联善于把二等零件,组合成一等的装备。苏联二战那种武器不是靠数量取胜的。
3、如果德国不战败它又能发展成什么样?
英国倒是没战败,现在造6条45型盾舰都砸锅卖铁;而中国造了6艘052C、14艘052D、4条(有消息称6条)055。共24条盾舰。
当年的英国是前卫、勇敢、光荣、无敌、不屈、不挠、战神、庄严、凯旋;
现在大洋上的都是南京贵阳呼和浩特、兰州合肥太原成都
4、如果苏联经济实力强大它又能发展成什么样?
苏联强大,自然好东西就很多了,例如苏联有钱就可以发展四代战斗机,而不是不伦不类的苏57,能发展重型航母;核动力盾舰——领袖级等。
5、中国现在的经济实力这么强为何军工科技这么弱?
世界上能造大型航母国家三个,中英美
世界上能造4万吨两栖攻击舰,中美
世界上能造机动固体洲际导弹,中俄
世界上能造万吨级驱逐舰,中美
世界上能造两种四代机,中美
② 苏联那么强大,苏联为什么挡不住德国的进攻呢
苏德战争爆发初期,苏联的确没能阻止住德军的凌厉攻势,致使其遭受了惨重的人员和物质损失!仅在基辅会战时,就有70余万苏军被德军围歼。此战被希特勒得意的宣扬:“这是史无前例的歼灭战!”为什么二战初期,苏军没能阻止住德军的进攻?其原因大致有三个!
第一: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突然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起“巴巴罗萨”行动时,打了苏联一个措手不及,致使苏联西部防御体系倾刻崩盘!苏联认为希特勒在1938年3月吞并了奥地利,在1938年9月吞并了捷克,又刚刚在1940年6月5日击败法国。
而在此后又忙于在1940年7至10月,派空军轰炸英伦三岛,正在为其登陆进攻英国作准备。因此,在西线还有后顾之忧,英国仍然不肯屈服的情况下,希特勒是无睱东顾的!而且希特勒为了掩饰侵苏企图,也一直在对斯大林进行战略欺骗,误导了斯大林对形势的正确判断!
综上:苏军在战争初期的失败原因,既有斯大林对战争爆发时间的误判,也有受希特勒蒙蔽的原因。更是因“大清洗”给苏军造成了严重内伤,大大的削弱了苏军的战斗力!并且苏军也缺乏应对“闪击战”的手段,导致其指挥体系的混乱,从而才会出现在战争初期节节败退的局面!③ 二战时,苏联和德国哪个整体军事实力较强
在不列颠战役失利之后,希特勒不得不把目光东移。当时德国可选择的余地已经非常小,不过两处,一是经希腊进入土耳其进入中东,从反向打击英国势力,一是强行占领苏联,从苏联寻找突破口。二战中土耳其和德国的关系类似西班牙瑞典和德国的关系,都是亲德但却拒绝卷入战争,这种半同盟关系使德国无法直接对其进行军事占领,而且经土耳其进入亚洲,同样要和苏联发生正面冲突,而从土耳其进攻其补给线要通过情况复杂的巴尔干半岛,不如进攻苏联便利。另外有几个错误判断使德国认为进攻苏联是最佳选择。一是三九年到四零年的芬苏战争苏联损失巨大,人员损失达百万之众,此战充分暴露了苏军战斗力非常低下军队组织能力差指挥员在遭到大清洗后素质不高的一面,而德国陆军的实力显然不是芬军能相比的,芬苏战争中德国向芬兰派了大量的军事观察员,其主要目的是考察苏军的作战能力,他们得出了错误的结论,影响了德国统帅部的决策。二是西线的速胜使德国统帅部对德军的信心大增,二战时一般认为法军是欧洲最强大的陆军,其战斗力在苏军之上,而这支最强大的陆军不过一个多月就被消灭掉,使德国统帅部高估了德军的实力。三是在苏联刚经历前所未有的大请洗,有经验的军队指挥员被大量清洗掉,严重影响了苏军的实力;四是苏联刚经历的大清洗使德国人错误地觉得苏联人已经不会再支持斯大林政权,错误地估计了政治形式。五是对苏联后续作战能力和英美等国对苏联超越意识形态的坚决支持估计不足,错误地判断西方会因为意识形态的分歧坐视苏联灭亡,而英国在欧洲一贯的方针是纵容德国人东进,这种方针加深了德国统帅部的错误判断。
此外从经济上考虑,苏联当时已经是一个工业化国家,其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相当发达,乌克兰则是苏联的粮仓,高加索有欧洲最重要的油田,顿巴斯有最大的煤矿,这些生产能力及资源,是德国异常渴望得到的,德国希望通过占领苏联而获得巨大的战略物质,可以成倍地加强德国的持续作战能力,以应付将来可能的美英联合对德作战。
此外,从更大的战略方针考虑,击败苏联可以迅速和日本汇合,打通更有意义的亚欧大陆线,彻底切断英国殖民主与本土的联系,彻底突破英国现实乃至美国潜在的封锁,将美国孤立在美洲,进行反封锁。
至于说夺取生存空间等等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的说法,不过是一种宣传报道,希特勒是个政客,政客的特征之一就是不为情绪左右只为利益左右,他的野心只有在具体的利益驱动及利害关系的衡平下才有实现的可能,而且德国总参谋部、最高统帅并不仅仅只有希特勒一个人,实际上德国的将军们在四一年也对进攻苏联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因为德国已经上了战船,只有两条路,胜利或毁灭,希特勒的赌徒心态只是加重了下注的筹码而已。
那么,德国不进攻苏联可以不可以呢?这对德国同样是危险的,德国军事指导思想就是速胜而不是相持,相反,英国的指导思想却是相持,可以说,德英相持,对德不利,对英有利。作为苏联来说,尤其希望看到这种相持,当德国在相持中逐渐被弱化的时候,苏联必然会采取和德国一样的方法:撕毁互不侵犯条约,单方面进攻,这一点,德国统帅部应该有共识,而且看得非常清楚,从苏联在波兰战役及其后的吞并波罗地海各国、芬苏战争来看,苏联的胃口不亚于德国。现实的危险是,德英已经进入相持阶段,德国在空前的胜利下暗藏着致命的危机,就好比一个人练就了吸星大法但却损害了心脏一样。德国进攻苏联是看到战胜英国无望而且有着非常现实的失败危险时,不得已采取的赌博行为。这才是德国在四一年进攻苏联的真正原因。
④ 二战时期,与其说是盟军打败德国,不如说是苏联打败德国。既然苏联那么强大,为什么刚遭到德国入侵的时候
因为在德国进攻苏联时,苏联还没有完成军事现代化,装备,作战理论,战时指挥,训练水平等多种原因造成了苏军的失利。
⑤ 苏联那么强大,苏联为什么挡不住德国的进攻
答案是:如下
评价坦克的强度,主要依据坦克的三个指标:火力、机动性和防护性。我们用这个标准来观察二战初期苏联和德国的坦克。二战初期,苏联主要装备T-34和KV-1,德国主要装备3、4号坦克。
在保护方面,德国除了二战初期失败的nbfz重型多炮塔坦克外,没有任何重型坦克。因此,3号和4号坦克在保护方面都远远不如KV-1重型坦克。那么让我们看看中型坦克。苏德战争初期,德军4号坦克主要为4型C/D/e型,该系列坦克前部最厚部分为50毫米,侧面为15-20毫米。3号坦克在防护方面与4号坦克相似,其前装甲厚度大于50毫米。不过,苏联的T-34坦克四面都有45毫米装甲,但使用不同的倾斜角度来分配不同的防御重量。前倾角为60度,相当于水平90毫米装甲。在保护方面,无疑是苏联坦克占主导地位。
然后我们看看火力。在二战初
第四,苏军对德军的进攻没有做太多准备。虽然斯大林等苏联高级领导人通过情报分析早就知道德国有针对苏联的阴谋,但在《苏联互不侵犯条约》签署后,苏联对德国的备战意识暂时被打压了,也没想到德国会这么快发动对苏联的侵略战争。
虽然武器装备的质量对战争的最终胜负有一定的影响,但最终的决定性因素仍然在于操作武器的人。
⑥ 为什么在二战中强大的德国还是被苏联打败了
正确来说,德国并不是被苏联打败的,单纯战力和战术来说,苏联完全落后于当时的德国,苏联唯一的优势在于国土的纵深,若不是当年的意大利给希特勒拖了三个月的后腿,苏联可能连这点纵深的优势也会被抹杀。
德国的失败最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外部的,而是本身战略资源储备不足导致,这与整个轴心国的失败缘由是完全一致的,德国所能够获取的资源从一开始就被限制在欧洲,这与英美两国以全球的资源相比,完全就不是一个等级,当初英美的战略就是通过外部限制德国对非洲资源的掠夺,逐渐消耗德国的战力,当积累到一个爆发点时,再给于德国一击重击,而对于苏联的援助也是基于此,所以与其说德国是被英美苏三国打垮的,还不如说是被三国拖垮的。
⑦ 苏德战争:苏军反败为胜,苏联军队和德国军队的战斗力究竟如何
他们两方的实力相差不多,但是苏联士气高 ,第六集团军的覆灭给东线德军造成重创,苏联趁胜追击,由此苏联才打败了德军。
⑧ 为什么苏联总是打胜仗但死的人总比德国多
胜负不以伤亡定论.
打仗总要死人的,扭扭捏捏去计较什么伤亡的话,还不如一开始就投降.
当年拿破伦重返法国时,组建了50多万的军队,率领其中12万在滑铁卢与英普交战.结果损失过半,拿破伦政府再次倒台.
为什么50万死了6万就败了?因为在英普联军会师时,拿破伦必须打败英普,随即挥师东进,打败俄罗斯和奥地利,他才能够获取胜利.但结果计划失败了.法国无法打退北边的敌人,而东边的大军又在逐渐逼近,所以拿破伦仅损失了1/10的兵力却输掉了整场战争.滑铁卢法军屡战屡胜,最后失败并不是失败在士兵死光了,而是败在英普军队会师,将法军赶出战场.
苏德战争也是一样.德国在莫斯科损失了50万的兵力,550万没了50万,却导致整个战线的崩溃.原因不是德国损失了多少,而是德国进攻计划失败,苏联巩固了莫斯科的防守,并且大量增兵,用于返攻.德军不撤退,那将面临被包围的困境.
假如德国能够拿下莫斯科,阻止苏联东部兵团集结,那么德国依然可以逐个击破.
这就是战争胜负的关键:战略胜利.这不是死多少人杀多少人的事情,而是战略被动与主动的关系.
的确苏联人伤亡率比德军高.但凭这点就说苏联不顾士兵的生死就太娘们气了.好嘛,干脆谁都别死,投降算了?不可能.德军无论单兵作战能力或是武器装备都比苏联强,苏联如果不用人海战术往死里贴上去,都躲战壕里,那将会是更大的屠杀.
看拯救大兵瑞恩开头的滩头抢攻.男主角说留在这里只有死路一条,让士兵顶着德国的机枪扫射冲出去.大家会问为什么.
原因就是机枪阵地炮火阵地,只要你不动,他就可以一直在那射.士兵都龟缩在战壕里,等到敌人先冲上来,下场就是覆灭.
所以在攻坚战中,不可能长时间两方对射.你必须冲上去,逐个攻破敌人的机枪阵地和炮火阵地,夺下敌人的战壕.会死很多人,但起码能取得胜利.
当你没有武器装备的优势时,你就必须发挥人数上的优势.有些人语气里好象对人海战术很不屑.这些思想是不配当指挥官的.指挥官只有两条路走:武器装备优势时,利用先进武器大量杀伤敌人,阻止敌人打近距离战.劣势时,就只能打近距离战,填平装备落后的劣势.
说人海战术胜之不武,TMD你拿自动步枪去打半自动步枪你胜得就很武了?
就跟阿凡达一样,原始部落骑着马玩命的冲上去,地球军队拿机枪玩命的射.大家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么先进的地球军会输.那是因为你的武器多先进,也是先进在射速射程和威力上,当原始部落贴上来的时候,你的机枪能杀他,他的长矛一样能戳死你,这样武器的优势就大打折扣了,刚巧你人数处于劣势的话,自然就很可能落败.
⑨ 二战苏德战争时苏联和德国谁的组织度更强更先进如何理解呢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开始进攻苏联。在此之前,部署在苏德边境的苏军总兵力的268万,德军为305万。苏军有坦克22000辆,但性能落后,大多数由于保养不良甚至无法出动。德军有坦克3700辆,但多数是性能先进的虎501、虎502坦克。苏联火炮总数3.7万门,德国4.7万门。
相对的,德国纳粹的高层还沉浸在大日耳曼尼亚的迷梦中,希特勒一方面在国内和占领区大肆搜捕和屠杀犹太人、吉普赛人等“劣等民族”;另一方面,以戈林为典型代表的一帮子权贵们在整个欧洲拼命搜刮财富和艺术品,装进私人的腰包,把大量的黄金存进自己在外国(瑞士)银行的户头;希特勒和他的亲信还兴致勃勃地考察欧洲各地的建筑,规划和建设气势恢宏的新首都。大量的国家资源就这样浪费在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上,而未能为战争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