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何德国工人每天工作六小时,制造业却很成功
在贸易战下,整个欧洲经济并不十分繁荣,并且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低迷。然而,有一个国家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仍然强大,那就是德国,它被称为欧洲经济的领导者。为什么德国人的工作时间如此之短,却能如此成功?工作时间短?这怎么可能?但这是事实。这是经合组织调查的36个成员国的工作时间表。德国的工作时间是所有国家中最短的,一年1371小时。平均而言,德国人一天工作6小时。这是什么概念?
与我在中国每天无休止的被迫加班相比,我再高兴不过了。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经过六轮谈判,德国最大的工业工会德国金属工会与西南金属和电气雇主协会达成协议。双方同意从4月起给工人加薪4.3%,允许工人每周工作时间从标准的35小时减少到28小时,即每天工作5.6小时,同时保留重返全职工作的权利。
原因有三:1 .德国人的工作时间可以灵活安排,员工有很大的自主权。2.德国人工作时专注于工作,效率极高。当你和公司里的同事聊天、喝咖啡时,他们也在专心工作。3.与前一篇文章相比,德国人非常重视个人生活,一旦离开公司,他们不会让工作侵蚀休息时间。此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德国人工作非常认真,但生活也非常严肃,这与我们的文化大不相同。在德国人眼里,加班并不意味着你有多努力、多认真。相反,你的工作效率很低,所以德国人讨厌加班。事实上,这种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值得学习。我们不禁会想,有时候我们真的有必要加班吗?是为了加班吗?
㈡ 德国制造业强大的原因
德国的制造业在全世界都非常有知名度,归根结底还是人家发展的比较早,在二战时期,德国的制造技术就非常超前。
时至今日一直都没有丢弃,我曾经看过一篇报道,在青岛的地下自来水枢纽工程当中出现了一些故障,这个枢纽工程是由当年的德国参与建造的。
只能说德国人他们比较精细,比较看重于口碑和质量,所以德国的制造业才会这么强,这么受世界欢迎。其实我也很理解这些生产商的想法,如果说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得那么精细,自己就将面临退市。只能说市场就造就了这样的事实,都是身不由己的行为。
㈢ 从被歧视到被认可,“德国制造”是怎样成功逆袭的
德国制造最开始也是靠“模仿”起家的,但是后来德国的制造反而让很多人发现可以用得比英国货更久,德国的货物很快的就受到了追捧,但是原因也不仅仅这么简单而已,这其实是有时代的加成,工业时代的发展,各家技术哪家强? 那时候技术不像现如今那么透明,可以做的选择很少,人们如果发现了物美价廉的好东西,自然就会在群众之间炙手可热。
德国人天性就不信任人,什么小零件都要亲力亲为,生产出自己觉得满意的商品才肯罢休,所以德国人都是谨慎追去完美的代名词,德国制造越来越受追捧也不奇怪了。
㈣ 德国的产品设计为什么那么好
德国产品设计留学专业介绍攻略总结及申请院校推荐,德国艺术作品集辅导机构
产品设计是从制订出新产品设计任务书起到设计出产品样品为止的一系列技术工作。其工作内容是制订产品设计任务书及实施设计任务书中的项目要求(包括产品的性能、结构、规格、型式、材质、内在和外观质量、寿命、可靠性、使用条件、应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等)。设计素描、产品速写、设计图学、快速表现技法、视觉传达设计、形态设计、产品设计原理与方法、人机工程学、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心理学、IT信息产品语义学等。
㈤ 德国制造为什么质量特别好
作为全球的工业品制造基地,我们的产品一直以价格低廉着称。但要说到产品品质,那还得数人家日本和德国。不信你看看当下销量和口碑最好的汽车品牌,无一例外来自这两个国家。尤其是德国,宾利、奥迪、保时捷、奔驰、宝马、劳斯莱斯、迈巴赫这些世界名车,全是他们的杰作。
按说英国在搞工业革命时,德国还只是个农业国家,可为何德国仅用了短短几十年,工业指数就全面超越英国,始终保持着工业强国地位,产品质量也一直雄冠全球呢?
(德国的匠人精神)
三、目光长远持续发展。
德国人不打产品价格战,不和同行竞争,也不搞同质化仿造,每家企业都靠自己的产品品质和个性特色吸引客户。他们知道,价格战只会让整个行业陷入恶性循环。虽然他们也追求利润,但也只是在成本核算后加上基本利润,而不是像某些国家的私企那么贪得无厌,甚至不惜牺牲质量降低成本。
在德国,所供3岁以下儿童的食品,不得含有任何人工添加剂,必须是纯天然的。奶粉也被列入药品监管,只能在药店出售,根本不可能出现含三聚氰胺这样的毒奶粉。行业监管的到位,也是德国企业自觉提升品质的一个原因。
正是由于每一位德国企业家,都有着办百年企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所以几乎所有德国出产的产品,质量都非常过硬。
对于为什么德国产品,动不动就以“能用100年”作为广告词,德国某媒体解释道,德国资源匮乏,所有的工业原材料都依赖进口,只有把品质做好,延长使用寿命,才能实现对原材料的最大节约。
㈥ 为什么德国人总是喜欢精益求精
为什么德国人总是喜欢精益求精?日耳曼是个奇特而又让人尊敬的民族,两次世界大战挑起者,两次被战火毁成废墟,又迅速崛起,日耳曼人身上的许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比如坚韧、务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西欧国家中,徳国的工业革命起步最晚却发展最快。像西门子、奔驰、博世……在德国,有很多百年工业家族。这些“百年老店”的成功有着共同特质——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其折射的是现代化大生产时代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神让“德国制造”声名显赫,让德国百年工业品牌扎堆出现,让德国在欧洲经济中一枝独秀。
㈦ 德国产品为什么品质好
1.科学技术发达,产品生产技术过硬。
2.德国处于第一发展梯队国家,生产厂商在国际社会中很容易得到专家、技术、资金支持。
3.德国人作风严谨,认真。
4.懂得产品营销策略,品质好要看厂家说不说。
㈧ 为什么德国制造和日本制造质量这么好
二战后,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现象,是两个主要战败国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崛起。德日都是后起工业国,都走了一条自上而下的工业化道路。
德国是19世纪80年代开始的以电气和化工为标志的“新工业”的引领者,并在20世纪初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市场上的头号贸易强国,“德国制造”开始享誉全球。日本则在明治维新后效仿德国,被称为“东方的普鲁士”。
从深层看,两国都以制造业制成品出口见长,且其生产体系也有不少相似之处:两国经济中都存在一些大工业联合体,它们之间相互参股,背后有大银行的支持。这一产业组织保证相关产业上下游之间的紧密合作,有利于协同创新和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
两国都致力于建立严格的工业标准与质量保证体系。1960年—1980年,德日在汽车、家用电器等领域的国际竞争中,全面战胜生产标准化大众产品的美国,而日本企业依靠瘦身管理和灵活的员工作业协调在生产高质量系列消费品方面则更胜一筹。
德国制造已成为全球市场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同时成就了德国“双高”(高使用价值和高技术含量)产品出口大国的地位。德国制造像老字号品牌一样,经过百年锤炼,成色始终不变。对产品质量的追求已经成为德国企业的一种潜意识,是不必过多外来约束而自动履行的行为。
德国制造的优势不在于价格,而在于质量、解决问题的专有技术及良好的售后服务等因素。
青岛流传着一个故事:2000年,德国商人亨利安到青岛投资生产大型齿轮。2010年6月,亨利安80岁的父亲来到青岛,当父子两人走到江苏路基督教堂时,看到教堂钟表正常运转,80岁的德国老人很激动。原来,这座钟是德国100多年前就很有名的钟表制造商J.F.WEULE生产的。这家钟表制造商所用的齿轮全部由亨利安家供应。
亨利安说:“根据目前的使用情况,这些齿轮没有任何问题,还能再用上300年,真要维修时,恐怕是我的曾孙一代了。”
的确,德国制造已经成为高质量、高技术和高品质的代名词,得到全世界的认可。是什么让德国制造拥有坚如磐石的质量保证?又是什么让德国人在经历岁月打磨后仍保持着最初的品质追求?
文化传承
德语“职业”有“天职”的意思
德国的传统哲学深深地影响了德国的企业行为——追求完美
在民族文化的不断传承中,造就了德国人最核心的“理性严谨”的精神文化
细心的人会发现,“质量一流”、“品质保证”之类的宣传语很少出现在德国产品介绍中。因为,对产品质量的追求已经成为德国企业的一种潜意识。
企业文化是亚文化,与国家的传统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可以说,德国的企业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缩影。
从宗教层面上来看,德语“职业”一词,就有“天职”的意思。这意味着德国人把对上帝的忠诚移植到了对职业和工作的尽心尽力中。反映在企业经营上,企业运作不单纯是追求经济利益,而遵守企业道德和制造高质量产品是企业与生俱来的义务。
德国人有着严谨、冷静而内敛的民族性格,乐于遵守自己制定的各种规章和制度,并引以为豪。在德国,人们视遵纪守法为最高伦理原则,普遍存在着求稳怕乱、安于现状、自满自足的心理。这一心理的形成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与德国经典哲学文化传统有着直接关系。
18世纪后,德意志在人类文明的创造上让世界惊叹。在思想艺术体系上,出现了康德、莱布尼茨、马尔库塞、叔本华、尼采、费尔巴哈、黑格尔等庞大而伟大的哲学家群体。德国的传统哲学深深地影响了德国的企业行为——追求完美。
这种完美的哲学追求由三个部分组成:探求事物的本质、确定长期战略、适应外部环境。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等,在现今的企业中仍不断应用。
在民族文化的不断传承中,造就了德国人最核心的“理性严谨”的精神文化。严谨、保守、思变、自省深深地根治于德国的民族性格特征中,就像是德国本民族的语言,复杂而精确,语法和词汇不能出现丝毫的模糊一样,界线分明,黑白分明。这种一丝不苟的性格特质成就了德国制造的不朽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