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买modelkasten的履带
不需要改,虽然宽幅不同,但中间的齿高度相同。
㈡ 一辆乘坐式农用履带运输车多少钱
知名品牌农用车价格介绍:
美国华康农用履带运输车2.5W
日本来福农用履带运输车2.6W
中国唯信农业农用履带运输车2.2W
㈢ 露天履带式潜孔钻机一台大概多少钱
从国内生产的十几万到进口的五百多万的一体式式都有。我现在做的是芬兰的汤姆洛克钻机华北地区代理。
㈣ 德国产的2200型号上土机多少钱一台,12小时能挖多少土石方最大深度能挖多深
价格为30000-50000元。挖200方土。深度为1.5米~7米。
上土机是一种大型工程机械。上土机的工作能力取决于地质条件,上土机不仅可用于露天矿山的剥离和采矿,也可以应用于修路、筑坝、开挖运河、修建人工湖、大型工程的地基施工、围海造田、大型露天料场等场合。
上土机有各型号标准型和加长型的上土机/斗轮挖掘机,可选择柴油发动机驱动或电力驱动,并可根据用户的需求非标设计。
(4)德国做履带多少钱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清楚较大的石头块,再爬较陡的坡时,一个不是很大的石头块会使履带打滑,导致无法前进。
2、一定要慢,不要再坡上拐急弯(也就是一个履带不转),那样会让单侧履带里塞满石头。
3、不论大小坡一定要让上土机先着地。在极陡的坡上,控制速度的不只有脚,还有铲斗。
㈤ 德国半履带装甲车现在世界上有卖吗,大概多少价位
有是有,但几乎买不着。
除了博物馆里的,据我所知只有遗留在战场上和德国制裁后运入英法等国的了。
这几年,俄罗斯经常能找到二战时期的遗留军械。尤其是各式装甲车,解冻的沼湖里向来不缺。
按照苏德官方来看,遗留在苏联/俄罗斯的二战装甲车辆保守估计至少有2万以上。不久前,还发现了双双沉湖的伊尔2僚长机。
另一个就是北非了,上个世纪8、90年代还有德国半履带装甲车和T34一起巡游的奇葩现象。
对于英法国内的多变成了实验靶和私人收藏。
价格到不算问题,因为你如果能找到必然是检漏了。但过关几乎是不可能的,毕竟连军用吉普过关都给收藏家带来那么大问题。
即使弄回来也得考虑运费和管理费,不划算。
㈥ 为什么西方坦克履带永远有橡胶块 有没有想知道的
那叫挂胶履带,挂胶履带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比全金属履带强,包括越野,只有少数非常特殊的湿滑坡面上,全金属的抓地性能略好,这和汽车在冰雪路面上要加金属防滑链一个道理.
既然挂胶履带明显好于全金属履带,为何不像西方一样普及呢?
首先当然是挂胶的寿命不及全金属履带.豹II的金属履带寿命是6400公里,而其所挂胶垫只有1600公里.而我们的99式金属履带寿命据称可达上万公里,而挂胶垫寿命我不知道,估计比德国货有差距.
其次就是经济问题.真像德国这么有钱,挂胶寿命短就无所谓了.美军M1系主战坦克不挂胶的场面也比德国多,看来主要是因为德国人反正也没几辆豹II且常在公路上跑,用得起(日本韩国也一样).而美国人再有钱也架不住坦克数量太多而且行驶里程与越野概率都大得多.换中国这样坦克数量庞大且钱不多,挂胶履带的比例当然更少了.
㈦ 挖掘机履带板大约一套多少钱
挖机履带分400宽、450、500、600、700、800、900MM等几种规格,其单片的重量不同厂家的也不同,主要是厚度不同,不同品牌挖机即使同吨位机型其设计的底盘长度也不同,所以“一套”的重量其实差别很大。一般出厂价2万左右/吨。
㈧ 全金属模型坦克一般是用什么金属做的为什么全金属模型坦克的金属履带在淘宝上那么贵,一条要几百
较小的一般是铜+铝的,这2种金属质比较软,易加工
较大的一般是钢+铜+铝的,
履带一般不是全金属的,太贵,几百很正常,橡胶的要便宜很多,而且更耐用
全金属履带大多是铜的,少数是钢的
㈨ 德械师花费几何
当初委员长想花5000万马克买德军装备 结果被那个德国顾问汉斯.冯.塞克特回绝了 他向委员长提议先购买20~40个师的德械经过训练再装备60~80个师
我看过中央军的德式装备 主要是陆军:德军头盔 M35 Pz 1型坦克(少量) 中正式步枪 毛瑟1924版 毛瑟C96自动手枪(盒子炮20响) MG09马克沁 PAK56反坦克炮 37毫米战防炮“军用敲门器 ” 空军:He111A型战斗机 还有些俯冲轰炸机类似于汉斯切尔(当然没有斯图卡啦~)
以下摘自维基网络:
德国的军事援助并不仅限于人员的训练和组织,同时包括实质装备。以冯·塞克特的看法当时中国大约百分之八十的军工生产落后于时代或并不适用于现代战争。因此规划对国民政府控制的兵工厂进行扩建升级以及设立新厂,并在德国技术协助下生产1930年代水准的武器。例如巩县兵工厂在1935至1936年间进行了现代化改造,生产德国毛瑟Kar98k的中国版——中正式步枪,以及经过改良的马克沁机枪,中正式和汉阳88式步枪在整个战争中都是国民革命军的主要步兵武器[1]。计划中还有建设芥子气生产的工厂及一个新设的工厂生产防毒面具,但最终计划中止。[4]
1938年5月,在湖南的几个兵工厂已经能够生产20毫米、37毫米和75毫米火炮炮弹,在1936年下半年一个生产军事光学装备的工厂在南京完工。在德国的支援下设立了一些研究所,例如兵工署在I.G.法本公司指导下建立的理化研究所。这些研究所大多由曾留学德国的工程人员负责。[4]
1935年至1937年,中国从德国订购了31.5万顶M35钢盔(即知名的纳粹盔)、大量的步枪子弹以及各式防空炮,和毛瑟C96自动手枪。其他从德国进口的军事装备包括少量的俯冲轰炸机,亨克尔轰炸机;莱茵金属公司和克虏伯的榴弹炮、反坦克炮,例如PAK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装甲车辆,以及一号坦克;此外还有大量的军用通讯器材、探照灯和发电机。中国海军在抗战爆发前向德国订购了5艘潜艇、1艘潜艇供应舰、11艘鱼雷艇和1艘鱼雷艇供应舰,以及大批鱼雷。[4]
最后:1935年中德贸易总量为3.475亿帝国马克
可见一般
但是想和德国国防军比,那是可能是按照20世纪30年代 魏玛共和国之后 希特勒 重整军备前的装备来配备的
因为1型坦克 HE111 MG08 这些武器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至于 斯图卡 MG34 Skd251半履带装甲车 4型 MG42 MP38/40 这些估计也就是5年以后出来的
(本人叙述)
后记:
老大我终于知道了
88师基本编制如下:
师直属炮兵营、骑兵营、工兵营、通信营、军士营、特务营、输送营各1个。
全师下辖3个旅,每旅下辖2个团。
以全德式装备的第1团为例:
团直属榴弹炮连、战防炮连、通信连、输送连各1个。
每团下辖3个步兵营
步兵营下辖3个步兵连(配9挺轻机枪)、1个重机枪连(配6挺重机枪)、1个迫击炮排(配2门82毫米迫击炮)
德式师的另一类是以第36师、第87师和第88师为代表的所谓新式中央军,
基本编制如下:
一 师直属部队:
1个炮兵营;
3个榴弹炮连(配12门75毫米山炮);
1个战防炮连(配4门37毫米战防炮);
1个高射炮连(配4门20毫米高射炮);
1个工兵营;
1个通信营(配2个有线通信连,1个无线通信排);
1个辎重营;
1个特务营;
1个卫生队(平时为师医院);
二 全师下辖2个步兵旅;
每旅下辖2个步兵团;
团直属部队;
1个迫击炮连(配6门83毫米迫击炮);
1个小炮连(配6门20毫米机关炮);
1个通信连;
1个特务连;
每团下辖3个步兵营;
步兵营直属部队;
1个机炮连(配6挺重机枪,2门82毫米迫击炮)
每营下辖3个步兵连;
每连下辖3个步兵排;
每排下辖3个班(每排配3挺轻机枪,30支步枪);)
1936年和1937年,德国分别运交2300万和8200万马克军火给中国
好~我们推算一下:国军的德械师有多少个?我们不知道
我查到的:
德国军事总顾问冯·塞克特提交《陆军改革建议书》,提出了以有限的物力财力,首先建立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小型核心示范武装,再分批分期完成全国60个师的整编,他认为中国有这样60个师的精锐常备军就足以应付各种状况了,这就是国军30年代60个整编师方案的来源。
到1937年7月,国军中中央系共调整35个师、整理24个师,东北军调整10个师,运用调整方式而未完成的有5个师,另有粤军10个师、川军26个师、9个独立旅被整理。在中央系的30个师里,基本上都接受了一些德式装备,其中还有一些是全部实现了德式装备,并接受德国顾问的系统训练。以经过这样的整军而面貌一新的中央军,堪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现代化的陆军。在抗战初期,就是以这些经过整军的德式师担当起中流砥柱的作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然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不少军事历史学家认为,如果抗战再晚一年爆发,将会有更多的中国军队接受先进的德式装备和德式战术思想训练,抗战局面至少说可以乐观很多。
德式师的编制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中央军校教导总队,这是一支装备最齐全,训练最正规的精锐之师,1937年11月扩编为3旅6团的甲种师,总兵力达三万余人,其中3个团即第1、第3、第5团为全德式装备,另3个团(多为新兵)则在整训之中。
折中45个师吧~ 8200万帝国马克 扣除独立战车大队 炮兵团(150毫米的克虏伯榴弹炮团全部在南京沿岸) 折合6000万吧~约合133万帝国马克 一个师
我尽力了兄弟
㈩ 汽车改装履带得多少钱
那得要2,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