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部二战电影,叫什么寒冬,好想八个字,几个德国军人,几个英国军人,其中有一个得了病,后来被割断了手
白色严冬
雪野求生
荒漠求生》(Into the White)是由彼特·纳斯执导,鲁伯特·格林特、大卫·克劳斯、弗罗里安·卢卡斯等人主演的一部战争片。
影片讲述了因飞机坠落而被困于白色荒漠之中的两位英军士兵、三位德军士兵之间从敌人到朋友的故事。
名字都不一样 内容都一样。。
⑵ 五个人和一群德国人在沙漠里打仗最后因为一口井而和好的是什么电影
撒哈拉 Sahara (TV) (1995)
又名: 沙漠英豪 / 撒哈拉沙漠狙击战
翻拍自老电影
孤城虎将 Sahara (1943)
⑶ 有一部战争电影,好像是二战的,里面有几个士兵分别叫巴登,赛博特,
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是梦工厂1998年出品的一部战争电影,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汤姆·汉克斯、汤姆·塞兹摩尔和马特·达蒙等联袂出演。影片于1998年7月24日在美国上映。
电影描述诺曼底登陆后,瑞恩家4名于前线参战的儿子中,除了隶属101空降师的小儿子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仍下落不明外,其他3个儿子皆已于两周内陆续在各地战死。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得知此事后出于人道考量,特令前线组织一支8人小队,在人海茫茫、枪林弹雨中找出生死未卜的二等兵詹姆斯·瑞恩,并将其平安送回后方[1]。
2014年12月17日,影片入选2014年美国“国宝影片”名单。[2]
中文名
拯救大兵瑞恩
外文名
Saving Private Ryan
其它译名
抢救雷恩大兵/雷霆救兵
出品时间
1998年
出品公司
梦工厂/派拉蒙
制片地区
美国
制片成本
7000万美元
拍摄日期
1997年6月27日
导演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编剧
罗伯特·罗达特
制片人
伊恩·布莱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类型
动作,剧情,战争,历史
主演
汤姆·汉克斯,汤姆·塞兹摩尔,马特·达蒙,亚当·戈德堡
片长
170分钟
上映时间
1998年9月26日(中国台湾)
票房
$216,540,909(北美)
分级
R
对白语言
英语/法语/德语/捷克语
色彩
彩色
imdb编码
tt0120815
主要奖项
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幅面
35毫米遮幅宽银幕系统
混音
杜比数码环绕/SDDS
⑷ 战壕里的希望。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几个德国士兵和几个法国士兵(没看全,好像是)在战壕里对峙的故事。谢谢
是下面这部电影吗?
英文名: A Midnight Clear
中文名: 战火赤子心
导 演: ( 吉恩·戈登 Keith Gordon )
主 演: (彼德·贝格 Peter Berg) (凯文·狄龙 Kevin Dillon) (阿依·格罗斯 Arye Gross) (伊桑·霍克 Ethan Hawke) (加利·西尼斯 Gary Sinise) (弗兰克·威利 Frank Whaley)
上 映: 1992年04月24日
本片讲述了1944年12月的二战中,美军的一支侦查小分队被派去执行任务,遭遇一德军小分队.几番碰面下来才发现对方并不想作战.他们竟然异想天开的想和德军小分队演一出戏,目的是使自己成为战斗英雄!一切都很顺利,德军小分队也很配合,在双方互放空枪时,他们特意支开的一名队员由于不明真相,闻声赶来向德军开火.形势一时混乱起来,演戏变成了你死我活的厮杀......
⑸ 阿登战役三个德国兵和三个美国兵电影
平安夜遭遇战
德国,二战即将结束的1944年平安夜,为了逃避战乱,伊丽莎白带着儿子躲到树林中的小屋。
大雪纷飞的夜里,母子俩迎来两队截然不同的客人带着伤员的美国兵以及一队德国兵。
在女主人伊丽莎白的坚持下,这两队敌对的客人达成了不把武器拿进屋子里的协议。渴望战争结束,和平到来的伊丽莎白用爱心感化了敌对的双方,化干戈为玉帛,让他们纷纷拿出不多的储备准备这难得的圣诞大餐,度过了一个祥和的平安夜。
二战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不论是美国兵或是德国兵,他们的内心深处都同样向往着和平的生活。
本来感觉一般的电影,却意外地给我过多的沉重与惊喜。
⑹ 纳粹德国歧视迫害残疾人,那他们如何对待因作战受伤而致残的军人
你把两个东西搞混了
纳粹德国破坏的残疾人是指那些先天存在障碍的人,如质量障碍、精神病等等,他们的超人理论认为,这些人不适合继续生存
实际上这种观念并非德国独有,当时欧洲盛行这种观念,就连萧伯纳也鼓吹过这种理念,认为应该消灭他们
但对于因作战受伤的军人,就很不一样了,德国一贯有尚武传统,对军人,尤其是为国负过伤的军人还是很尊重的,他们有一系列特权
别人不说,元首为什么那么得人心,和他在一战中当过兵,受过伤很有关系
⑺ 因战斗力太强,全球三位士兵被禁止上战场,分别是谁
引子
可能有不少人会觉得电视剧中古代将领武艺高强的样子是杜撰出来的,归根结底人类的极限就那么大,怎么可能那么神奇呢?其实你要是这么想,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现实中的他们可要比你们想象中厉害的多。说到孙武大家可能都会想到他所着的《孙子兵法》,所以他在大家的想象中肯定也是温文尔雅的文人模样了,但你可曾想到他也是个英勇善战的将领,《左传》中记载:孙武身高七尺有余,曾以三万破楚国二十万士兵,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其实在近代战场上,我国还有许多像他一样的神枪手,特别是在志愿军的队伍中,这些人也是声名远扬成为了敌军的梦魇,美国的哨兵甚至在堡垒中都不敢往外看,甚至在作战的过程中都把头埋得极低,基本上就是盲射,在被我军俘虏时,一些好奇的士兵问他们其中的原因,他们也只能苦笑着说道“你们的狙击手实在是太准了,一露头命就没了。”可想而知,当时志愿军的队伍中是怎样卧虎藏龙的存在了。
结语
看到他们的事迹之后,想必你应该就明白了吧,现实生活中他们的传奇故事往往要比电视剧中精彩的多。但对于他们来说,这些保护可能并不是他们最想要的,就像上文中所说的一样,军人的使命应该在战场之上完成,对他们来说这种保护或许也成为了他们的一种遗憾吧。
⑻ 二战时7个德国兵攻破敌人首都的事 详细点
1941年春,纳粹德国准备用大兵团会战的方式占领贝尔格莱德。党卫军“帝国”师,冲在了最前面。
4月11日,“帝国”师上尉弗里兹·克林根贝格奉命带领一个摩托化侦察小分队,冲在主力部队前面,刺探南斯拉夫军队情报。他们一路前行,很快就把大部队远远甩在后边,来到多瑙河边,通过望远镜仔细观察着近在咫尺的贝尔格莱德市郊。
这时,一名士兵报告说,他发现河岸边有条摩托艇。克林根贝格一听大喜过望:这不是渡过多瑙河、把侦察矛头伸入贝尔格莱德市郊的大好机会吗?于是,克林根贝格当即带着8名士兵,冒险渡过河对岸。到达对岸后,克林根贝格派两名士兵驾艇返回对岸,继续运载剩下的人员。可这次他们却没有那么幸运,在湍急的河水中,摩托艇一头撞上河里的暗石沉没了。这样一来,只留下克林根贝格他们一行7人被困在了对岸,是待在岸边等待后援部队,还是继续向贝尔格莱德前进?克林根贝格决定孤注一掷,继续向贝尔格莱德前进。
在前进的路上,他们缴获了几辆南斯拉夫军队的卡车,俘虏了20名南军士兵。在俘虏军服的帮助下,7名德国士兵顺利通过了好几道入城的关卡。
这些德国人开着卡车进入城区,找到了德国驻贝尔格莱德公使馆,于4月12日下午5时在公使馆上空升起了纳粹德国的国旗。
贝尔格莱德的军民虽然已经做好了长期受困的心理准备,但他们没有想到德国军队会这么快攻入城内,顿时惊慌失措。贝尔格莱德市的市长闻讯,吓得赶忙跑到德国公使馆询问情况。
克林根贝格见市长身穿正式礼服,对他们彬彬有礼,知道贝尔格莱德军民对他们的突然到来不知所措,心理防线极其脆弱,便对市长说,他们是好几个党卫军装甲师的先头部队,并要求市长尽快通过自己携带的无线电下令,要求城内外的所有部队停止抵抗。如果不这样做,那么德国空军今天夜里会把这座城市整个抹掉。第二天清晨,德军的所有大炮、坦克和步兵就会全面进攻。到那时,贝尔格莱德城里的一草一木都难以保全。
克林根贝格的话不但把市长吓得要死,而且也把自己的部下吓得瞠目结舌。他们觉得自己的指挥官简直是疯了:要知道,他们手里的无线电出了故障,只能接收不能发送,与大部队根本无法联系上,别说空军、坦克不可能会马上出现,就连大部队也不知道他们身在何方。更要命的是,他们的弹药已经快用完,吃的干粮也所剩无几。如果贝尔格莱德的军民奋起一击,就算一人只打一拳,他们都会死无葬身之地。
就在克林根贝格的部下担心大祸临头时,贝尔格莱德市的市长却深信克林根贝格所说的每一句话,赶紧转身去安排投降事宜。
经过短暂的会商,城内的军人和民兵同意放下武器。
就这样,仅有7人的小分队进入贝尔格莱德市区后没放一枪,就俘虏了1300名南斯拉夫士兵,占领了贝尔格莱德。
4月13日深夜,克林根贝格所说的大部队才陆续抵达贝尔格莱德。当这些准备大打一场恶仗的士兵,得知克林根贝格带着6名士兵占领了贝尔格莱德的奇迹后,无不倍感吃惊。
那位当初宣布贝尔格莱德投降的市长,在得知自己其实是被几名德国士兵愚弄了的真相后,为自己当初惊慌失措犯下的错误愧疚不已,举枪自杀了。
⑼ 决战斯大林格勒最后冻死在雪地的2个德国士兵叫什么
中尉汉斯,和士兵费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