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上第一列高速磁悬浮列车正式运营的国家在哪个国家
磁悬浮技术的研究源于德国,早在1922年德国工程师赫尔曼·肯佩尔就提出了电磁悬浮原理,并于1934年申请了磁悬浮列车的专利。197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工业化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为提高交通运输能力以适应其经济发展的需要,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开始筹划进行磁悬浮运输系统的开发。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只有上海浦东磁悬浮铁路真正投入商业运营。尽管日本和德国已经有了实验路线,尽管2005年上海浦东机场到市区30公里长的线路将投入正式运营,但磁悬浮列车要想如同现今的普通轮轨式铁路那般,成为民众日常交通工具,似乎还遥遥无期
② 什么是磁悬浮列车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磁悬浮技术为世界上科技先进国家所注目,各国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由于时速在300公里以上的高速列车采用的是传统的车轮一钢轨粘着方式,运行缺陷很多,因而促使科技界积极探索利用磁浮原理。但20多年来,仍然停留在很短距离的试验阶段。随着超导技术、线性牵引电机的迅速发展,磁悬浮列车正在加速走向实用化。
1987年,日本成功地使用两辆连接在一起的磁悬浮轨创造了时速40公里的世界纪录。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自1993年开始,磁悬浮列车采取了实用化的举措。德国联邦政府1993年12月正式决定修建柏林至汉堡的284公里磁浮列车铁路,列车由4辆客车组成,座位332个,时速320公里,两市之间旅行时间53分钟,总投资2亿西德马克,预计2003年投入运营。美国已于1994年4月动工修建第一条自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机场至迪斯尼乐园长达21.7公里的市部短途磁浮列车线,投资为6.22亿美元。另外两条线路是肯尼迪航天中心至州际展览馆和匹兹堡国际机场至市区中。日本在宫崎试验中心进行了多年磁浮列车试验以后,决定在山梨县新建一条43公里的实用线路,作为磁浮列车试运线。这些进入实用性的科研项目,将为21世纪高速铁路的发展提供更方阔的前景。与现有的地面车辆相比,磁浮列车高速平稳,能耗低、电力驱动无污染,安全可靠,线路上可少开或不开隧道。这些不可比拟的优势,使交通运输有了划时代的突破。目前,日本研制的磁浮列车,其车上励磁使用了永久磁石,是迄今所研制的地上一次式线性尾动机驱动车辆的代表。
过去日本和德国都曾研制出高速运动装置,但是作为车上的励磁采用的却是普通电磁体。如今日本研制的高速运动装置,作为车上的励磁,采用的是超导电磁体。
超导电磁体重量轻,强度高,但必须使用昂贵的液体氦来,维持极低的超导临界温度;而普通电磁体则需要不断地供给励磁电流。相比之下,悬浮列车采用永久磁体后,使得车辆构造简单了。这种悬浮列车的驱动和制动力来自直线电动机的电磁力。
这种电磁力是靠电流流经导体产生的磁力线与磁体的磁力线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驱动系统使用的是可变频率的矩形波交流电。车辆的运行是靠控制电磁轨道上通过的电流实现的。为避免电力损失,要搞馈电分区控制,即把电磁轨道分成若干区间,对应列车运行顺次转换通电区间。
由于采用了永久磁体,悬浮列车不必为消磁担心。即使不用机械制动作备用,依据地上线圈的短路,电制动就足够了,整体系统也能更简捷。
对列车闭塞的基本想法与普通铁路相同。但地上一次式线性电动机驱动车由于系电力控制,可以准确把握列车的绝对位置,可引入近似移动闭塞的方法,从而实现高密度运转,由此又可提高地上设施的利用率,即使是小单位编成的列车也可确保较大输送能力。由于是小型车辆,有利于通过曲线,而且爬坡性能好,同时地上设施的轨道、电力设施等都可小型化。
这个系统由于在线性电动机驱动车长期研究的基础上,引进了强力永久磁体后,使这个领域的研制工作进入了新阶段,它对车辆构造、轨道构造、控制系统等整体研制能起很大作用。
这些进入实用性的科研项目,将为悬浮列车的日臻完善奠定扎实的基础,也将为21世纪超高速铁路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前景。
③ 德国悬浮铁路在哪里
上海磁悬浮铁路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化运营的磁悬浮列车示范线,磁浮示范运营线西起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龙阳路站,东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站,主要解决连接浦东机场和市区的大运量高速交通需求。线路正线全长约30公里,双线上下折返运行,设计最高运行速度为每小时430公里,单线运行时间约8分钟。
④ 世界上最早开始研究磁悬浮列车的是哪个国家
在磁悬浮铁路这项研究中,德国和日本起步最早。德国从1968年开始研究磁悬浮列车,1983年在曼姆斯兰德建设了一条长32公里的试验线,已完成了载人试验。行驶速度达412公里/小时。其它发达国家也都在进行各自的磁悬浮铁路研究。目前,磁悬浮铁路已经逐步从探索性的基础研究进入到实用性开发研究的阶段,经过30多年来的研究与试验,各国已公认它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交通运输工具。
德国的磁悬浮列车
另外磁悬浮铁路的行车速度和能耗高于传统铁路,但是低于飞机,是弥补传统铁路与飞机之间速度差距的一种有效运输工具,因此发达国家目前正提出建设磁悬浮铁路网的设想。已经开始可行性方案研究的磁悬浮铁路有:美国的洛杉机-拉斯维加斯(450公里)、加拿大的蒙特利尔-渥太华(193公里)、欧洲的法兰克福-巴黎(515公里)等。
我国对磁悬浮铁路的研究起步较晚,1989年我国第一台磁悬浮实验铁路与列车,在湖南长沙的国防科技大学建成,试验运行速度为10米/秒。由国防科技大学等单位共同研究建造的中国第一条中低速磁悬浮列车试验线,在长沙建成通车,通过中试验收后至今已经过了2000公里的无故障运行。该试验线全长204米,包括一段100米半径弯道和千分之四的坡度,轨距宽为2米。磁悬浮列车车厢长度15米,可载客130多人,设计时速为150公里。
目前,世界上首条投入商业运行的磁悬浮列车线(上海浦东龙阳路至浦东机场)已投入试运行,全长31公里,总投资约89亿元人民币,设计最高时速430公里/小时,运行时间7分钟。
⑤ 磁悬浮列车哪些城市有
上海、北京、湖南长沙。
长沙的磁悬浮列车是一条通往机场的磁浮快线。
中国的第一辆磁悬浮列车(买自德国)2003年1月开始在上海磁浮线运行。2015年10月中国首条国产磁悬浮线路长沙磁浮线成功试跑。
2016年5月6日,中国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悬浮商业运营示范线——长沙磁浮快线开通试运营。该线路也是世界上最长的中低速磁浮运营线。
北京磁悬浮示范线已于2017年12月30日正式商业运营,它是北京市建设中的一条中低速磁悬浮轨道线。该线路连接北京城区与门头沟区,西起石门营站,向东至苹果园站,与6号线、1号线相接。
⑥ 磁悬浮列车哪里有
1、中国上海示范线:是世界第一条磁悬浮商运线,2号线的龙阳路站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这条线的时速达430公里每小时,仅7分钟便可驶完全程。但是乘坐的人少,每年因此亏损几十个亿。
2、韩国的仁川线:从韩国仁川机场到龙游站,是第二个建立词磁悬浮列车运营专线的国家,起点到终点距离6.1公里,由于最大时速只有80公里每小时,耗时约15分钟。
3、日本的丘陵线:是从名古屋的藤之丘站到丰田市八草站,距离有8.9公里,但最高速度只有100公里每小时,所以需要从起点到终点的单程形式时间需要约17分钟。速度比中国上海示范线慢了好多。
4、中国长沙线:是中国首条自主研发的中低速磁浮铁路,连接长沙火车南站和长沙黄花国际机场,距离全长18.55公里,速度达每小时100公里,全线运营时长19分30秒。长沙是中国第二个开通磁悬浮的城市。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靠磁悬浮力来推动的列车,它通过电磁力实现列车与轨道之间的无接触的悬浮和导向,再利用直线电机产生的电磁力牵引列车运行。由于其轨道的磁力使之悬浮在空中,减少了摩擦力,行走时不同于其他列车需要接触地面,只受来自空气的阻力,高速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可达每小时400公里以上,中低速磁悬浮则多数在100-200公里/小时。1922年,德国工程师赫尔曼·肯佩尔(Hermann Kemper)提出了电磁悬浮原理,继而申请了专利。
⑦ 磁悬浮列车的发祥地在何处
高速磁浮列车是20世纪的一项技术发明。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德国、日本为代表,对常导和超导两种磁浮技术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反复试验。上海磁浮示范运营线采用的是德国的常导模式,引进的是德国技术。
德国的常导系统,先后经过8代改进。1987年建成了埃姆斯兰试验线31.5公里,最高运行速度达每小时450公里,运行里程累计已超过60万公里。1991年,德国联邦铁路组织专家评估,认为“技术已经成熟,可以规划商业运行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