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二战时期,德国拥有众多名将,为何他们会甘心听命希特勒
因为对于这些德国将领来说,希特勒已经成为了他们心目中神一般的存在,正是希特勒上台以后的一些列军事和经济的改革才有了德国在一战以后的迅速发展,使这些将领有了一雪前耻的机会,而且作为职业军人,忠于自己的领袖和民选政府也是最基本的军事素养,他们听从希特勒的指挥其实也就是忠于自己的国家。
德国的众多名帅都是参加过一战的老兵,一战中的失利一直在他们让他们耿耿于怀,而希特勒在德国的众多改革和军事侵略计划让他们看到了复仇的机会,他们也相信只有在希特勒的领导下才能让德国从一战失败国的阴影中走出来,所以他们会甘于听从希特勒的指挥。
㈡ 德国二战三大名将
曼施坦因、隆美尔和古德里安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从军事角度来看,他们过人的军事素质、出色的军事指挥艺术
㈢ 二战中德国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王牌部队,名将啊!
是军国主义国家.军人有崇高的威望.当时许多德国人从小就受这一思想的影响.都把当军人做为一种崇高的荣誉.所以才塑造了那么多王牌军..
自己的理解.仅为参考。
㈣ 关于二战中,德国有什么名将
能被授予 元帅 头衔的, 都是在政治和军事上特别出色的人,这些人都可以称为 名将
德国二战27名元帅:
姓名 军衔 授衔时间 最高任职
戈林 空军元帅1935 帝国元帅1940 总理兼内政部长
冯.布隆贝格 陆军元帅 1936 国防部长
冯.布劳希奇 陆军元帅 1940 陆军总司令
冯.博克 陆军元帅 1940 B集团军群总司令,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
凯特尔 陆军元帅 1940 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
克卢格 陆军元帅 1940 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
冯.勒布 陆军元帅 1940 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
利斯特 陆军元帅 1940 A集团军群总司令
冯.龙德施泰德 陆军元帅 1940 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D集团军群总司令,西线总司令
冯.维茨勒本 陆军元帅 1940 D集团军群总司令,西线总司令
冯.赖歇瑙 陆军元帅 1940 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
冯.屈希勒尔 陆军元帅 1942 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
冯.曼施泰因 陆军元帅 1942 顿河集团军群总司令
隆美尔 陆军元帅 1942 北非远征军司令,意大利北部集团军群总司令,驻法国B集团军群总司令
冯.布施 陆军元帅 1943 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
冯.克莱斯特 陆军元帅 1943 A集团军群总司令
保卢斯 陆军元帅 1943 6集团军司令
冯.魏克斯 陆军元帅 1943 F集团军群总司令
莫德尔 陆军元帅 1944 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
舍尔纳 陆军元帅 1945 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
雷德尔 海军元帅 1939 海军总司令
邓尼茨 海军元帅 1943 海军总司令,德国总统
米尔契 空军元帅 1940 空军总监
凯塞林 空军元帅 1940 空军南军区总司令,西线德军总司令
施佩勒 空军元帅 1940 驻法国空军总司令
冯.里希德霍芬 空军元帅 1943 第二航空队司令
冯.格莱姆 空军元帅 1945 空军总司令
来源网络
㈤ 二战中,德国有那么多的名将,为什么最终还是会输呢
战争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而德国都不占优。德国名将多,盟军名将也多,比如艾森豪威尔,巴顿,朱可夫,蒙哥马利,麦克阿瑟等等。
㈥ 踢馆丨二战德军名将那么多,战败全怪希特勒瞎指挥吗
苏德 和 北非 都是输给了天气 战线太长
亚洲是中国太大,所谓星星之后可以燎原,国人比较顽强,可以说别人家的二战都是39年开始的,我们家的抗战是从31年开始的。
太平洋是美国太强
德军虽有名将,但美 英 苏俄 都有,我国还有十大元帅
㈦ 德国十大名将
第十位:爱德华·迪特尔,德国山地步兵大将,和南方骄阳将军隆美尔并称的北国雪之将军。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在国防军中供职。1938年晋升为少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参加入侵波兰的作战。1940年4月10日起率领山地师在挪威纳尔维克作战,首获骑士十字勋章,晋升中将。苏德战争初期率部队从芬兰侵入苏联北极地区。
第九位:阿尔贝特·凯塞林(德语:Albert Kesselring,1885年11月30日-1960年7月16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位德国空军元帅。在横跨两次世界大战的军事生涯中,凯塞林成为了纳粹德国最具指挥能力的将领之一,并跻身仅有27人的钻石橡叶带剑骑士铁十字勋章获得者之列。凯塞林是二次大战德军将领中最受欢迎的一位,其对手盟军也给他取了个“微笑的阿尔贝特”的绰号。
第八位:奥托·莫里茨·瓦尔特·莫德尔(Otto Moritz Walter Model,1891年1月24日-1945年4月21日),德国陆军元帅。1935年被任命为陆军参谋本部技术司司长。他当时的长官曼斯坦因将军夸他是群人中的强者,并喻之为“鲤鱼池中的梭鱼”。
第七位:伦德施泰特(1875-1953),纳粹德国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最能干的指挥官。曾指挥第2集团军入侵捷克,指挥南方集团军群入侵波兰。对苏联的入侵期间,伦德施泰特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围歼了当面苏联元帅布琼尼部队的主力。”1945年5月1日,伦德施泰特被美军俘获,后来又被引渡给英国人。1949年因身体虚弱,他在一所养老院里度过余生,1953年2月24日死于心脏病。
第六位: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Heinz Wilhelm Guderian,1888.6.17~1954.5.15),德国“陆军大将”,军事家、理论家、战术家,是“闪击战”的创始人,也是“装甲战”、“坦克战”的倡导者,被称为“德军装甲兵之父”。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位着名的德国陆军将领,最高军阶为大将。
第五位: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德语:Erich von Manstein,1887年11月24日—1973年6月10日),原名埃里希·冯·莱温斯基(Erich Von Lewinski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德国名将,纳粹德国德意志国防军中最负盛名的指挥官之一。与隆美尔和古德里安,并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三大名将。
第四位:埃尔温·隆美尔(德语Erwin Rommel),1891年11月15日出生于符腾堡邦海登海姆市,纳粹德国陆军元帅,世界军事史上着名的军事家、战术家、理论家。 绰号“沙漠之狐、帝国之鹰”,与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
第三位:赫尔穆特·詹姆斯·冯·毛奇(Moltke, Helmuth von, 1907-1945),德国名将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的侄孙,从1940年开始结合中产、军方、教会、社会主义及工会人氏,意图推翻纳粹政权以重整德国秩序。1944年7月20日暗杀希特勒失败后被捕,于1945年1月在柏林被处决。
第二位:格布哈德·列博莱希特·冯·布吕歇尔,瓦尔施塔特侯爵(Gebhard Leberecht von Blücher, Fürst von Wahlstatt,1742年12月16日-1819年9月12日),普鲁士元帅,在数次重大战役中名声远扬。他积极进攻的指挥风格为他赢得了“前进元帅”的称号。布吕歇尔在1816年被评为柏林和罗斯托克的名誉市民。德意志名人纪念堂建有他的胸像。
第一位:克劳塞维茨卡尔·菲利普·戈特弗里德·冯·克劳塞维茨(1780~1831年),德国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普鲁士军队少将。1792年,参加了普鲁士军队。1795年晋升为军官,并自修了战略学、战术学和军事历史学。着有《战争论》一书。
㈧ 二战德国为什么就3大名将,我觉得象伦德斯泰特,邓泥瓷==都可以进的
日耳曼人的军事素养和严谨作风是不可置疑的 可为名将多了 像曼施坦英 凯瑟林 古德里安 等等
㈨ 纳粹德国名将为什么这么多
有扎实的基础教育和军事教育,有一战的军事经验和教训总结,有二战初期的实际作战经历,所以可以练出大批人才。
㈩ 二战德国十大名将
二战时期德国三大名将
曼施坦因(1887-1973),德国军事家、战略家,被后人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之首。他过人的军事素质、出色的军事指挥艺术,对世界军事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令人惊叹的军事造诣,使他赢得了敌国的尊敬和历史学家、军事学家的客观评价。
1940年,法国战役。曼施坦因为德军制订了着名的“曼施坦因计划”。曼施坦因的计划充分展示了闪电战的思想以及其个人独特的创造力。德军集中使用装甲部队穿越了阿登森林,然后迅速占领了马斯河的桥头堡,向东进攻迂回马其诺防线,将英法军切断在北部。法国战役中德军装甲洪流席卷而下,英法联军全线崩溃,着名的马奇诺防线成为摆设,英法军部队被迫丢弃大量的武器装备,从敦克尔克撤回英国,很快法国便被德军占领。
1945年5月,曼施坦因被英军逮捕,被送到战俘营关押,后来又被转到纽伦堡。1949年8月战争罪犯审判期间,曼施坦因被判入狱18年,不过在1952年因为健康状况即被释放。1955年,他出版了自己的战争回忆录--<失去的胜利>以及1958年的<士兵的一生1887-1939>。1973年6月11日,曼施坦因死于西德巴伐利亚州,享年86岁。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1888.6.17~1954.5.15),德国"陆军大将",军事家、理论家、战术家,是"闪击战"的创始人,也是"装甲战"、"坦克战"的倡导者,被称为"德军装甲兵之父"。
古德里安所提倡的闪电战术有三个要素,即奇袭、快速和集中。他认为在作战中应大量而集中使用坦克,坦克与飞机密切配合,突破对方的某一狭窄地区,其后由坦克和步兵的合成军队着手扫荡对方的阵地及据点,迅速扩大占领区域,实施包围、合围,歼灭对方部队,迅速向纵深发展胜利。古德里安认为这种战术对进攻战役的胜利和整个战争的胜利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1939年8月,率领装甲集群参加闪击波兰。1940年5月,参加法国战役,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的最快的进攻速度,指挥他的装甲军在短短几天时间里长驱直入400多公里,横贯法国,将几十万英法联军合围。1941年6月,参加苏德战争。1945年5月10日,古德里安向美军投降,随后被关押了三年。1954年5月14日,古德里安因心脏病去世。
埃尔温·约翰尼斯·尤根·隆美尔(1891-1944),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的陆军元帅,世界军事史上着名的军事家、战术家、理论家,绰号"沙漠之狐、帝国之鹰"。他不仅成为战时军民的偶像,同时也赢得了敌人的尊重。
隆美尔出生于符腾堡邦的首府海登海姆市。1910年7月从军,一战后曾担任过步兵营长、陆军学院教官。1938年隆美尔少将任元首大本营司令。1940年2月任德军第7装甲师师长,使该师赢得了"魔鬼之师"的称号。1941年1月希特勒挑选隆美尔中将任驻非洲军团军长。在北非战场上,隆美尔进入了其军事生涯的顶峰。在这里,他充分显示了他的战术天才,指挥非洲军数次以少胜多击败英军,赢得了不朽的声名,被提拔为上将。1942年6月隆美尔上将被晋升为德国陆军元帅。战争后期,隆美尔被卷进了密谋推翻希特勒的计划中,被迫于在1944年10月14日在卡车上服毒自尽,时年5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