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德国为什么是联盟民主国家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有什么区别
德国是联邦制的国家,国家政体为议会共和制。联邦总统为国家元首。联邦政府由联邦总理和联邦部长若干人组成,联邦总理为政府首脑。
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存在君主却不掌握实权,国家元首是议会领袖
❷ 德意志怎么联盟的
德意志制造联盟(Deutscher Werkbund)德国第一个设计组织,1907年成立,是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石。它在理论与实践上都为20世纪20年代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其创始人有德国着名外交家、艺术教育改革家和设计理论家穆特休斯、现代设计先驱贝伦斯、着名设计师威尔德等人。其基地设在德累斯顿郊区赫拉劳。
德国在19世纪末期的工业水平迅速赶上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法国,居于欧洲第一位。德国在上升期不仅要求进一步工业化,而且希望成为工业时代的领袖。为了使后起的德国商品能够在国际市场上与英国抗衡,企业家、艺术家和技术人员组成了全国性的组织──德意志制造联盟,目的在于提高工业制品的质量以求达到国际水平。
其宗旨是通过艺术、工业和手工艺的结合,提高德国设计水平,设计出优良产品。同盟认为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工业设计师是社会的公仆,而不是以自我表现为目的的艺术家,在肯定机械化生产的前提下,把批量生产和产品标准化作为设计的基本要求。它努力向社会各界推广工业设计思想,介绍先进设计成果,促进各界领导人支持设计的发展,以推进德国经济和民族文化素养的提高。它表明德国在工业设计方面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同盟中的设计师在实践中不断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1912-1919年,同盟出版的年鉴先后介绍了贝伦斯为德国电器联营公司设计的厂房及其一系列产品:格罗佩乌斯为同盟设计的行政与办公大楼、幕墙式的法格斯鞋楦厂房、陶特为科隆大展设计的玻璃宫;纽曼的商业化汽车设计等,都具有明显的现代主义风格。尤其是对1914年科隆大展的展品介绍,更令人耳目一新。年鉴还及时向人们展示国际工业技术发展新动态,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首创的装配流水线。年鉴还发表不同观点的理论文章,让人们在争论中求得真理。1914年,同盟内部发生了设计界理论权威穆特休斯和着名设计师威尔德关于标准化问题的论战,前者以有力的论证说明:现代工业设计必须建立在大工业文明的基础上,而批量生产的机械产品必然要采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在此前提下才能谈及风格和趣味问题。这次论战是现代工业设计史上第一次具有国际影响的论战,是德国工业同盟所有活动中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其活动中断。但它所确立的设计理论和原则,为德国和世界的现代主义设计奠定了基础。
有用的话记得采纳*^_^*
❸ 德国环境与自然保护联盟有什么区别
德国环境与自然保护联盟,简称BUND,是德国一个环境保护与生态保育非营利组织。有近40万名会员与支持者,是德国最大的环保团体之一。如同德国联邦体制,联盟也分为16个邦分会组织,以及超过2000个区域的地方团体,其分别在自身关心的环境议题上努力。
此联盟于1975年7月20日由多名环保人士成立,原先的名称为德国自然与环境保护联盟,直至1977年更改为现今的名称。由于其属于国际地球之友的德国伙伴组织,因此在其标志下亦有地球之友作为附属名称。
德国环境与自然保护联盟目前从事的议题有:法律、水资源、废弃物、森林、能源、旅游、交通、景观与基因改造等不同的议题。
❹ 请问,德意志工业联盟的意义
德意志工业联盟简称“DWB”,由在英国接受了威廉ž莫里斯思想的德国普鲁斯贸易局建筑委员赫曼ž穆特修斯(Hermannmuthesius)于1907年在德国倡议成立,其成员包括了制造商、建筑家和工艺家。德意志工业联盟把工业革命和民主革命所改变的社会,当作不可避免的现实来客观接受,并利用机械技术开发满足需要的设计品。
德意志工业联盟成立后出版设计年鉴,开展设计活动,参与企业设计,举办设计展览,尤其具有意义的是他们有关设计的标准化和个人艺术性的讨论。持这两种观念的代表分别是穆特修斯和亨利ž凡ž德ž威尔德,在1914年的DWB年会上,穆特修斯极力强调产品的标准化,主张“DWB的一切活动都应朝着标准化来进行”,而亨利ž凡ž德ž威尔德则认为艺术家本质上是个人主义者,不可能用标准化来抑制他们的创造性,若只考虑销售就不会有优良品质的制作。这两种观念典型的代表了工业化发展期人们对现代设计的认识。当然,随着工业的发展,穆特修斯的观点大获全胜,标准化已成为今日工业产品设计的准则。
德意志工业联盟的中心人物和设计实践者是彼得ž贝伦斯(Peter Bahrens),他受聘为德国通用电气公司(AEG)的设计人员和顾问,为该公司设计了厂房、电器、标志、海报及产品说明书等,他的设计极好的诠释了现代设计的理念,成为工业设计史上第一个工业设计师。
❺ “德国社会党”联盟是如何形成的
1921年初夏,希特勒离开巴伐利亚到柏林,想同北德一些民族主义政党和组织建立联系,使纳粹党组织向全德国发展。纳粹党委员会的其他成员认为限制和削弱希特勒权力的机会到了。经过协商,他们准备把纳粹党与南部德国一些具有相同立场和思想主张的团体结盟,特别是同“德国社会党”联盟,利用其雄心勃勃的领袖来对抗希特勒,从而降低希特勒的地位。
❻ 二战时德国、日本、意大利组成的联盟叫什么名字
1940年9月27日,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三国外交代表在柏林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三国公约),成立以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为核心的军事集团。这个军事集团的成员被称为“轴心国”。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后,日本于5月25日宣布废除三国公约。同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投降,轴心国集团灭亡。
❼ 德国执政联盟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它
执政联盟就是由政议会多数的党派组成的执政同盟。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各党派在议会取得议会过半的席位,只能寻求同盟,然后协调产生新的总理人选,以及内阁成员。
❽ 二战中的德国与那几个国家联合
轴心国成员 德国 1940年9月27日加入 1945年5月8日投降
意大利 1940年9月27日加入 1943年9月3日退出
日本 1940年9月27日加入 1945年8月15日投降
匈牙利 1940年11月20日加入 1944年10月16日退出
罗马尼亚 1940年11月23日加入 1944年8月23日退出
捷克斯洛伐克 1940年11月24日加入(傀儡政权)
保加利亚 1941年3月1日加入 1944年9月5日退出
南斯拉夫 1941年3月25日加入 1941年3月27日退出 (南斯拉夫是在政变后被德国控制,成为德国的附属国)
克罗地亚 1941年6月15日加入(乌斯塔沙傀儡政权)
轴心国成员和反共产国际协定的成员国需要加以区分。作为轴心国成立标志的三国公约是一个军事同盟性质的条约;而反共产国际协定则是一个针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合作条约,在其成员遭到第三国攻击、或攻击第三国时,反共产国际协定的其他成员国不需要对其宣战。法律意义上的轴心国成员只包括上述8国(南斯拉夫在加入后两天退出)。但是历史学家通常将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国也算作轴心国成员,虽然事实上这些国家并未加入三国公约。
❾ 德国在1907年成立的“德国设计家联盟”主张什么
进入20世纪后,德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得到了很大发展。1907年,德国成立了“德国设计家联盟”,他们提出了“结合艺术家、技师、专家和赞助者的力量,通过艺术、工业和工艺的合作方式,谋求产品的改善,创出结合时代的风格”的理念。虽然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该组织的活动被迫中断,但它开创了世界设计艺术的活跃局面,奠定了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的理论基础,使现代设计在世界发达国家中逐步发展起来。
❿ 德意志联盟的发展过程
中世纪的德意志,号称是一个帝国“神圣罗马帝国”,但其实是300多个大小邦国和1000多个骑士领组成的混合体。其中最强大的奥地利公国同时兼任“皇帝”,但这皇帝只是个虚名,诸侯都不听他的。帝国内部经常陷入混战,后来普鲁士崛起,成为第二大强国。普奥之间在18世纪中后期进行了争雄战争。
18世纪初,法国拿破仑崛起,打败奥地利和普鲁士,消灭了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邦国不是成为拿破仑的附庸,就是直接被拿破仑吞并。但此举也大大摧毁了德意志的割据势力。1815年欧洲各国打败拿破仑后,德意志变成30多个邦国的联盟,其中最强大的依然是普奥两国。
到了19世纪中后期,以普鲁士为主导,经过三场战争,把奥地利踢出去,合并其余邦国,建立了德意志帝国,也就是今天德国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