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德国七十年前的军事力量远超美国,为什么现在这么弱
首先,德国七十年前军事力量远超美国就是错误的。德国的军力从未超越过美国(除了美国刚建国的混乱时期)。
德国的土地是有限的,而美国的土地远远比德国要多。领土大小限制了发展的宽度,德国的工业技术虽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突飞猛进,但美国也没落下,最终产生了美国第一德国第二的局面。美国虽然常备军事实力并不强大,但一旦进入战争状态,能够生产大量的武备。相比,德国常备军队庞大,生产军备的实力也强劲,但毕竟不如美国。
一战战败之后,德国经历了十五年的经济萧条,经济一落千丈,不仅无法维持军队,连债都还不起。这并不仅是德国的问题,整个欧洲因为战争摧残都一蹶不振,美国则依靠一战军火费趁势雄起。美国虽然也经历了经济大萧条,毕竟基础还是强劲的。二战前希特勒一开始使用成功的政策,恢复了国家经济并使国家成为战争机器,一时间军事实力强大。然而,面对苏联的希特勒小瞧了对手,这注定了他的失败。与此同时,美国在进入战争状态后疯狂制造军备,在西线中途岛战役击溃日本后碾压推进,在东线甚至还能支援英国登录法国、意大利,完全确保了盟军的必胜。这足见美国军事实力的强劲,即使是纳粹德国也无法匹敌。
二战后东西德分治时期,西德只发展高科技军事,而不考虑量的问题;东德则完全进入了苏联的模式,成了苏联中一个并不大的新工业产地。这导致德国军事一直处在畸形发展状态,直到东西德合并才结束,目前的德国依然是走尖端路线,军事武装质量世界一流,而数量则不要求。相比,美国为了与苏联竞争,维持了庞大的军队,其军力能够保证对世界任何一个地区的作战,直到目前都是世界第一。美国的强劲经济实力也足以支撑有质有量的军队。
现在的德国弱的原因,正是上面所言的两次战争失败,以及东西德分治的混乱情况所致。就德国的实力而言,现在依然在欧洲领先,属于不折不扣的强国(只是受限于领土,不可能成为顶尖强国)。
B. 曾经威震全球的德国军队,为什么现在却彻底沦为废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国力跌至谷底,欧洲一片废墟,世界政治结构重组,美苏强势崛起。借助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德国大力发展经济,逐步复苏,形成并领导欧洲共同体扩大其在欧洲乃至世界的影响力,那是因为德国受到了严厉的制裁无心在发展军事。
第三就是二战后,世界政治的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和苏联。在拥有超强军事力量的美国和苏联面前,德国只能通过软实力再次主导欧洲格局。两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欧洲的整体实力。前世界霸主英国依靠美国的支持实现复兴。作为一个二流国家,它已经被战争摧毁了。前欧洲霸主德国遭受严厉制裁,领土被四国瓜分,大部分军事基地和工厂被毁,军事政治也被美国高度控制,国家陷入深渊。
C. 为什么曾经横扫欧洲的德国,现在却对军事完全丧失兴趣
作为欧洲大陆上的传统强国,德国在上世纪连续发动了两次世界战争,从普法战争开始到二战结束的70多年时间里,德国在欧洲所向披靡,打遍欧洲无敌手。
一战前夕,德国靠发展军工产业,成为欧洲大陆上最强陆军的拥有者;二战前,德国在纳粹党的带领下建立了战时经济体制,重点发展军工技术,而且还坐拥克虏伯和斯柯达两大兵工厂,其军工产业足以傲世整个欧洲。
为什么这么说?要知道,克虏伯军工厂是20世纪前期的世界第一大兵工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就已经威名赫赫;而斯柯达兵工厂是世界第二大兵工厂,以生产火炮和各类型的枪械出名。1939年年初,德国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随后接管了这座军工厂。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工业,德国才获得了逐鹿天下的实力。
然而,随着二战的结束,世界政治格局重新洗牌,美苏两强崛起,德国在衰落的同时,也逐渐丧失了发展军事工业的欲望和能力,转而通过大力发展经济、组建欧洲共同体等方式,将发挥主导作用的方式隐藏在欧洲的集体行动中,以“欧洲”的名义和渠道投放自身影响力,在国际上贯彻自己的意志和主张。
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德国为何会放弃发展军事?难道德国民众的彻底反思,使得他们看清了发展军事进而引发战争所带来的巨大破坏性和残酷性,从此对军事深恶痛绝?
这种主观层面的分析显然不符合事实,要不然德国在一战中吃亏后,也不会主动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了。更何况,从回避历史问题到真正全面反思纳粹历史,德国在反省的道路上也经历了诸多波折。
熟悉云石君之前系列文章的朋友也许会指出,二战结束后,德国元气大伤,德国(西德)政治和军事上受美国高度钳制,领土被四国划分,基本上失去了自主权。这种境遇下,德国拿什么来发展军事工业?
不得不承认,美国对德国的军事接管和钳制是德国无法发展军事的一大主因,但也仅仅是外部因素。我们都知道,内因才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在本文中,云石君试着从内因入手,来挖一挖德国不愿发展军事的深层原因。
首先,在美苏两强冷战对峙的背景下,德国再怎么发展军事,也无法抵抗苏联,何况有美国撑腰,自保无虞。
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强开启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对峙。很不幸,由于地缘关系的相对接近,使得德国在地缘上不得不直面苏东集团,并且由于国土面积不大,完全缺乏战略纵深,东西南部都被欧洲国家包围,处于四战之地,这一点和中国战国时代的魏国与韩国的地缘政治格局颇为类似。
人类进入二十世纪,随着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规模战争的伤害水平之深,已经远非德国这种体量的国家可以承受。分裂后的西德一旦有想通过发展军事做大做强称霸欧洲的意念,必将面临其东西两面传统欧洲强国(尤其是强大的苏联)的联合打击。而随着原子弹、氢弹等核武器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战争形态,毕竟核武器的破坏性太大,这是西德无论如何也承受不起的。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自身军事力量强势与否已经没有意义(反正都打不过苏联,狭小的更无法承受核弹――德国的人口密集度在欧洲大国中排名第一),而且德国的军事复苏还会加剧东西方紧张,增大沦为炮灰的风险。既然注定不是苏联的对手,而且有美国这个欧洲的太上皇在背后撑腰,自保完全没有问题,德国索性放弃了军事复苏的念头,避免刺激周边国家敏感的神经,更愿意用和平方式充当东西方缓和的桥梁,以一个温和的赎罪者的形象示人,这样既节省了军费,更可以避免自己沦为冷战变热战的炮灰,何乐而不为?
其次,战后欧洲政治格局发生了大洗牌,靠武力征服已不太现实,德国要领导欧洲,只能通过软实力吸引大家主动接受自己领导。
从政治方面来讲,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传统的欧洲列强普遍衰落。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大英帝国在二战结束后出现断崖式衰落,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在全球势力急剧收缩,从世界霸主变成了二流国家,逐渐沦为美国的小跟班;德国在战后也受到了严厉制裁,国土沦为废墟,大部分军事基地、军工厂被摧毁,军事政治被美国接管,国运可谓是一落千丈。
随着全球政治格局大洗牌,欧洲不再是世界政治经济的中心,反而成了新崛起的两大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争霸的前沿阵地。贫病交加的现状让欧洲各国第一次真正认识到,为了让欧洲从战后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中解脱出来,欧洲必须整合各国资源,完成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然而,两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欧洲新的政治格局表明,德国已经不可能靠军事实力来整合欧洲的政治秩序,毕竟今时不同往日,通过发展军事来征服别人这种简单粗暴的玩法已成为过去时。要想做欧洲的主宰者,只能换种温和的玩法,建立一种政治上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的新型关系,而德国通过发展军事、进而发动世界大战这个历史因素,明显构成了让其他国家认可的阻碍,很难和周边邻国建立政治互信。这就使得德国只能放弃武力,通过经济发展提升自身软实力,用利益诱惑人家接受自己的领导,进而完成欧洲一体化整合。
从经济方面讲,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促进了生产力的空前提高和生产社会化的迅速发展,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在国际政治两极化的格局下,欧洲各国实力普遍都差不多,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大力发展本国经济上。德国作为欧洲的中枢,在这种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下也不能逆潮流而动,只能适应大趋势,与邻国加强经贸合作来提振本国经济。
再次,经历了二战的残酷洗礼和美国对德国的改造,使得德国社会整体思想认识发生了根本改变,反战成为民众的共识。
二战前夕,德国在纳粹党领导下出现的“经济奇迹”,民众对纳粹党欢欣鼓舞并感恩戴德,唯希特勒马首是瞻。殊不知,正是这种战时经济体制将德国拖入了战争的深渊中,让民众遭受了巨大的苦难。
经历了二战的残酷洗礼,德国元气大伤,国内民生凋敝,暂由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四国分区占领,首都柏林也由四国分区管制,国内工业体系全面崩溃。虽然德国后来获得了美国马歇尔计划的输血援助,但这种明显带有政治附加条件的援助和控制是德国人无法接受的。
这也正应了那句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虽然纳粹党早已灰飞烟灭,但德国民众必须为他们自己的疯狂行为买单。通过军事霸权掠夺资源固然爽,但天上不会掉馅饼,民众必须承受由此带来的代价。在这种战后的深刻反省中,德国民众真正认清了战争的残酷性,对任何涉及军事和战争的苗头都极为敏感,反战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
这种共识也影响了德国整合领导欧洲的思路。德国在完成国家统一后,一跃成为欧洲强国,在霸权主义的思维习惯下,德国通过大力发展军工产业,梦想着通过武力来征服各国称霸欧洲,而结果却是国土被分割,军事政治被阉割。在这种背景下,德国要想整合欧洲,只能顺应民意,通过和平崛起的方式融进欧洲区域经济广泛合作的大潮中,实现德国二战后的经济复苏和繁荣。
基于这种考量,德国索性摒弃了军事力量,与法国这个宿敌联起手来,组建了欧洲六国煤钢联合体,在吸纳了更多欧洲国家加入后,升格为包括经济、外交和安全合作的欧洲联盟。而德国凭借着自身的工业实力,逐步领导欧盟事务,成为欧盟的扛把子。
然而,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不断变化,目前国际形势依然动荡不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在欧洲及其边缘地区,由于存在政治、经济、社会、民族和宗教矛盾及领土纠纷,发生地区性危机和冲突的可能性增加,局部冲突呈上升势头;原苏联地区的动乱以及俄罗斯的军事实力仍对德国构成“不可忽视的潜在威胁”;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各地区爆发局部战争和冲突的可能性有增无减,使德国面临着难以预测的“危险”。而美国大搞贸易保护主义让德国很不爽,双方龃龉逐渐加深,德国显然已经意识到,完全依赖美国的时代已经结束,是时候自力更生了。
D. 二战时美国为什么要跟德国打,而不是支持德国削弱苏联
二战开始后,德军以“闪电战”横扫欧洲大陆。法国用马奇诺线作战,只派小股部队在德法边境作战,而英国隔着一条海峡,不太注意反法西斯。英国和法国为他们的粗心付出了代价。德国把欧洲各地清理干净之后,终于把手伸向了法国。作为一个强大的法国旧帝国,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德军击败,最后不得不用英国船撤退到敦刻尔克。美国对世界军事力量的影响是当今世界不可忽视的力量。作为当今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经济和军事大国,美国的军事实力及其发展与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息息相关。从1775年4月19日建军到2020年,美军经历了245年的发展,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给美军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总结:单经济、后勤上看,德国与美国就没法比。战争很大程度上打的就是经济,一个铜板难倒英雄好汉,没有钱,是打不了仗的。美国与苏联一样,战略纵深、经济支撑厚度太强大了,德军最终都是要失败的。
E. 美国为何限制欧洲军事发展… 尤其是战斗民族德国的军事发展
德国当年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威力众所周知!不限制哪天人家翅膀硬了,不把他愁死啊?利用人家的用钱利用啊!看看美国这几年局部战争花了多少钱?要扶持也得国会同意啊!你信新闻里的吗?看看人家的装备,人家的人员素质绝对不是新闻里说的那样!不可能差!德国那个名族的潜力是不可小觑的!再者说现在很多美国人民都反战、厌战!谁都有谁的小算盘!不是你我所能考虑到的!胡乱说了点,莫要见笑!呵呵呵、、、、
F. 二战时,德国那么强大,为什么美国不支持德国
美国的野心向来都是很大的,而且他不希望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实力超过他,二战的时候德国就已经发展得十分强大了而且是德国先挑起的战争。对于这样的德国全世界都感觉到了危机,美国当时也肯定知道,这么强大且蛮横的德国肯定会遭到全世界的反对,而且美国也是有私心的,德国实在是太强大了,美国也感觉到了危机,他当然不会选择支持德国助它更强大,而是站到全世界大多数人这边。这样的话既能打压德国,还能从中获得不少好处。
二战后期,德国即使是处于劣势武器的数量也是巨大的,德国的军事力量也是十分的强大的,还有非常先进的技术和作战方法,最为出名的就是闪电战了,还有很多战术都打的别的国家无力还击。
G. 二战时期,美国为何没有站在军事实力更强的德国一方
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第2次世界大战,交战的双方分为了两派。而具体到欧洲战场,分别是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和以苏联、英国为首的盟国。在远在大洋之外的美国参战之前,德国在欧洲战场上取得了极为明显的优势地位。
二战时英国首相丘吉尔
退一万步讲,即使当时的美国统治阶层真的集体昏了头,选择站在德国一边,那么,当德国成为世界老大之后,美国充其量不过是德国的小弟而已。
更何况,从希特勒的言行中就可以看出,在希特勒自己划定的人种等级之中,美国人的地位并不算多高,即使美国支持德国,在德国取得世界霸权之后,“人种并不高明”的美国是否能够独善其身,仍是未知数。
一边的选择是支持苏联、英国等国击败法西斯国家,一跃成为世界老大,另一边的选择,最好的结果也不过当德国的小弟,如何选择,自然一目了然。
H. 德国既然想成为一个大国,为何美军要撤出,德国反而不乐意
美国在德国驻军,德国的主权是不完整的,这确实也有损德国尊严。对于美军去留的问题,德国超过三分之二的民众支持美军全部撤走。
特朗普本来就是拿撤军吓唬德国人,没想到德国根本就不买帐,这下子特朗普就很尴尬了。保护费没要到,德国和美国关系还恶化了,特朗普想要的政绩一点都没捞到,对于大选连任真的是非常不利呀
美军如果从德国完全撤走,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德国乃至欧洲的发展。不过,让美国放弃欧洲显然是不可能的,而控制住德国在某种程度上看就是控制住了欧洲。因此,特朗普吓唬德国也只是威胁撤出少部分军队,大部分驻德美军仍然会留在那里,而且撤出的那部分军队也将重新部署在欧洲其他国家,比如波兰。
一个真正主权完整的国家是不会允许有外国驻军存在的,而美军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全部从德国撤军。作为一个有实力的国家,德国却受制于美国,自己没有能力赶走美军,这是令德国人最郁闷的地方。因此,德国不是不乐意美军撤走,而是对于美军赖着不走很不乐意。
I. 德国的军力怎么样是不是也被美国限制
德国是除了美、俄之外的世界第三大军工出口国,虽然中国说第三是自己,但是世界100大军工企业,没有中国的。
虽然常备军只有20万,但都是长官级别,就是没有士兵,最低级的都是队长。有人说过德国可以在48小时内扩军到600万,因为常用军备应有尽有,而且都是世界顶尖的,德国的军事科技甚至超过俄罗斯,而且不次于美国。一个可以生产处奔驰、宝马、保时捷、西门子的国家,重工业和科技绝对世界一流。
德国的海空比较弱,如果单论陆军的话,我觉得应该是除了美国之外的世界第二强。因为德国的重工业实在太发达了,德国控制着世界80%的机械流水线市场、60%的高精密机械部件和50%的发动机。以德国人的战术素养,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也不敢保证能稳赢德国。
二战英国飞行员击落15架飞机就可以赐予“皇家飞行员”称号。德国头号飞行员击落敌军飞机352架,不击落个100架飞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德国空军,轰炸坦克300辆,狙击敌方士兵200人·····,德国人他就会打仗,也没法估计德国的军力。1944年希特勒打的什么都没有了,几百万盟军围攻柏林,德军还组织反攻擒获盟军士兵2万多人。英国女记者带着哭腔问麦克阿瑟,“咱们老爷们就这么怂么,这都打不过人家。”麦克阿瑟无奈的说:“我们是为了生存而战争,德国人是为了战争而生存。”二战东线苏联每牺牲一个德国士兵,就要牺牲7个苏联红军,西线每牺牲1个德国士兵,就要牺牲2.5个盟军士兵。抛开德军的军事天才不说,美军一战的总司令潘西就是日耳曼人,二战的总司令艾森豪威尔也是个日耳曼人。日耳曼人就是上帝的长矛,就是为了战争而生,德军的实力没法估计,又出一个军事天才,就是力挽狂澜。跟德国人打仗,作死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