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战时期德国是怎么对英国实施“海狮计划”的
希特勒下达了进攻英国的第16号指令,即“海狮计划”。希特勒采纳戈林的建议,对英国发动了一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空战,企图迫使英国投降。从8月12日开始,德国对英国发动了全面的“空中闪电”攻势。在每天平均1,000多架次德军飞机的攻击下,英国空中防御力量被严重削弱,一度陷于最危险的境地,但英国空军仍在顽强地战斗。事实使希特勒和戈林如梦初醒,英国这块硬骨头绝不是几口就可以啃干净的。
在8月底的一次纳粹党的集会上,希特勒怒气冲冲,大骂丘吉尔是“一只神经质的老母鸡”,并咬牙切齿地发誓:“要把英国的城市夷为平地。”
德国空军对伦敦的报复性轰炸随即展开,每天几百架次飞机的轮番轰炸持续了将近两个月。虽然,伦敦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到处是瓦砾,但是,英国人的抵抗决心并没有动摇。在遮天蔽地的德国飞机轰炸下,英国人仍然保持着一贯的镇定,他们幽默地指着天上的机群说:“那是伦敦上空的鹰。”
2. 伦敦被炸得一塌糊涂,德军为什么放弃海狮计划
德国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不仅受进攻苏联的潜在制约,不可能在英国身上耗费太多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在空战中,始终获得不了制空权,是其无限期推迟“海狮计划”的重要原因。其中战术和技术层面的缺陷,表现更为突出。
一是,轰炸机与战斗机的配合不够娴熟。在德国空军最推崇的是轰炸机,轻视战斗机的作用,缺乏必要的合成演练,在“闪击战”中,这个缺陷表现得并不明显,但轰炸英国就必须有战斗机护航,这个缺陷成了德国轰炸机致命的短板。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不连颠空战》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3. 海狮计划的起始是什么时候是纳粹德国针对谁而发起的
在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发出准备进攻英国的计划,这个计划即是“海狮计划”。但是随着两个月的计划实施后的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于是希特勒决定暂时搁置“海狮计划”进而启动“巴巴罗萨计划”进攻苏联。
同月两天后,希特勒决定推迟“海狮计划”。
4. 德国上下都不看好“海狮计划”,为什么还要实施
1940年7月,面对强硬的英国,德国决定实施“海狮计划”。按照计划,25万德国陆军乘坐驳船、拖船和运输船,在英国南部320公里的海岸线,进行抢滩作业;占领英国后,将所有17至45岁的男子拘禁起来,运往欧洲大陆。
该计划一出台,在德军内部立刻出现“赞成”和反对两种声音。海军总司令雷德尔的反对声是最大的一个,在他看来,渡海和渡河作战根本就是两回事,面对波涛汹涌、长约40公里的英吉利海峡,另有英国皇家海军严阵以待,渡海战役必败。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全史》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5. 详细解释一下纳粹的“海狮计划”
海狮计划
德国法西斯进攻英国本土的作战行动代号为“海狮计划”。
1940年6月,德军占领了整个西欧大陆,从此,北起挪威、南迄西班牙的全部西欧海岸已被德军控制。英伦三岛陷入了困境。此前,英军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中损失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只剩下500门火炮和200辆坦克。空军也受到很大削弱,仅余下1300多架作战飞机。至于海军也因德国海、空军的封锁,失去了与法国舰队合作的条件。大英帝国从封锁者的地位,一变成为被封锁者,形势岌岌可危,希特勒为了对付苏联和避免两线作战,需要拉拢英国,诱其妥协投降,当德向英国提出的“和平建议”,再三再四地遭到英国的拒绝后,希特勒终于做出了对英实施“海狮计划”的作战决定。原先企图在航空兵的支援下强渡英吉利海峡,后因船只准备、后勤供应和天候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最后决定单纯以空中进攻迫使英国投降。整个不列颠之战其实就是战争史中大规模的空袭与反空袭作战。希特勒曾扬言:以空军这把钥匙就足以打开英国防御之大门。
为了实施空中进攻作战,德国空军集中了3个空军集团军,作战飞机2400余架。而当时的英国只有防空歼击机700架,高炮200门,还有轰炸机500架,在兵力上处于劣势。不列颠之战就在波涛汹涌的英吉利海峡上空,在大英帝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开始了。
德国空军为迅速夺取制空权,袭击的重点为英国空军的机场,其特点是空袭活动极其频繁,空战十分激烈,从8月中、下旬开始,德国空军每天出动1000多架次,10天内对英国12个空军基地进行了不间断和摧毁性打击,英军损失飞机286架。飞行员亦伤亡甚重,幸存的飞行员经过连续空战已筋疲力尽。英国空军虽然击落德机380架,但自身元气大伤,如果德国空军继续袭击,英国空军将无法支持。可就在这关键时刻,希特勒却突然鬼使神差地改变主意,将空袭的重点转为轰炸伦敦。这就使英国空军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化险为夷。从敦刻尔克作战开始这是希特勒第二次犯“战场突然叫停”的错误了。这是为什么呢?战后的历史学家们分析,似乎是一些戏剧性的偶然条件影响了战争的进程。1940年8月25日,英国空军派出81架轰炸机准备空袭德国本土,主要目标是德军机场和工业基地。但那天天气不好,空中云厚雾浓,有几架轰炸机迷失了航向,胡里胡涂地飞到柏林上空投下了炸弹。自从战争爆发以来,一直沉浸在所向披靡的胜利气氛中的德国首都遭到空袭,受了损失,丢了面子,希特勒恼羞成怒,决心报复,也把矛头指向了伦敦。英军这几个轰炸机组返航后,由于炸错了目标,受到严厉的训斥,甚至准备军法处置。这时发现,后继而来的德机轰炸目标已转向伦敦等主要城市。结果前线机场的压力大大减轻了。满身创伤、疲惫不堪的英国空军得到了宝贵的喘息机会,进行休整和补充。战后曾有人风趣的说,正是由于这几个机组迷航中的轰炸,拯救了英国空军,为粉碎德国的“海狮计划”立下了大功。这些野史路评,正确与否,我们不必深究。但有一点是无庸置疑的,希特勒认为轰炸伦敦,可以使英国首都陷入混乱,使英军统帅部瘫痪,这样德军的登陆任务就可能简化,甚至不登陆也可以迫使英国投降。希特勒的决定也曾遭到德军中许多人反对,但空军元帅戈林则坚决拥护,他企图在空袭伦敦的过程中,诱敌空战,把英机消灭在空中,但是法西斯的如意算盘打错了。那一时期,虽然伦敦、考文垂、伯明翰、曼彻斯特、利物浦、普利茅斯等几个大城市都沉浸在一片火海中,受到严重损失。但是,作为战争有生力量的英国空军却保存了下来,并很快恢复了战斗力,重创了德军,捍卫了英国,一直坚持到最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在整个不列颠之战中,德国空军共出动飞机4.6万多架次,向英国投下了7万多吨炸弹,损失飞机约1500余架。英国空军损失飞机915架,被炸死炸伤居民约8.6万余人,100多万栋建筑物遭到破坏,许多城市被摧毁。英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他们没有让一个德国士兵登上不列颠的土地。英国首相丘吉尔在赞扬英国军民所表现出来的高昂士气和大无畏精神时,曾动情地说:“他们是以自己的劳苦、眼泪和血汗,粉碎了希特勒妄图迫使英国退出战争的狂妄企图。德国空军这把钥匙始终也没有打开英国防御的大门。”
其实在不列颠之战的后期,希特勒也看到德国空军轰炸效果越来越小,而损失越来越大,征服英国的希望渺茫了,于是把注意力转向东方,加紧准备对苏联发动进攻。“海狮计划”已经流产,实际上变成了掩饰德军侵苏的战略伪装。希特勒又犯一个更加致命的错误:在未攻下英国之前就调头向东!两线作战,是兵家之大忌。希特勒逆天而行,还有不彻底失败的吗?
6. 德国人是如何对英国发起猛烈袭击的
德国人对英国的第一次猛烈袭击是从1941年7月10日开始的,人们通常把这一天作为空战开始的日子。7月16日,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准备在英国登陆作战”的第16号令,即所谓的“海狮计划”。命令准备工作应在8月中旬完成,其作战目的是“清除英国本土作为对德作战的基地,并且在必要时,全部予以占领”。
7. 打仗的时候德国海狮计划是什么样的,为什么
海狮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对英国作战的计划。二战开始不久,纳粹德国的目光就盯上了英伦三岛。为尽快征服英国,纳粹头子希特勒亲自拟定了名为“海狮”的行动计划。但是,充当“先锋官”的德军战机飞临英国上空的时候,等待它们的却是一场以弱胜强的空中“游击战”。最终德军的海狮计划失利,使得英国得以保存军事上的优势,而后继续同德国抗争,把德军拖入了致命的长期持久战,最后成为英美反攻欧洲大陆的跳板,使德军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困境。希特勒发动战争来首次遭遇失败,德国的空军遭受重创。
8. 德军实施海狮计划,英军为什么不敢大胆出击
1940年7月,大不连颠空战正式拉开了帷幕。经过一个月的准备,英、德双方都摆出了决战的架势,对德国空军司令戈林来说,这是他“出风头”的最好时机,他将全国的大部分战机调往法国各机场,俨然有“一口吃掉对方”的意思。
而英吉利海峡对岸的英国,就显得格外小心,他们没有主动进攻,只是默默地准备着。作为英国空军司令的道丁上将,苦于战机数量少,飞行员宝贵,恨不得“把一分钱掰开当两半花”。初次交锋,双方都认为达到了预期效果,这是为何呢?
自开战20天的时间里,英吉利海峡的空战几乎天天都有,德军损失180架飞机,其中100架是轰炸机;英军损失70多架战斗机,4万吨货船被击沉。从双方战斗机的损失看,不相上下、打个平手,似乎达到了德军消耗英国空中力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不连颠空战》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9. 二战中,德国针对英国的“海狮计划”是怎么进行的
德国人对英国的第一次猛烈袭击是从7月10日开始的,人们通常把这一天作为空战开始的日子。7月16日,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准备在英国登陆作战”的第16号令,即所谓的“海狮计划”。命令准备工作应在8月中旬完成,其作战目的是“清除英国本土作为对德作战的基地,并且在必要时,全部予以占领”。
在德国人的进攻中,有3个相互重叠连接的阶段。第1阶段从7月10日到8月18日,对英国护航舰队和南部港口进行轰炸,并引出英国空军,试图把它消耗光,从而取得制空权;这是渡海登陆的先决条件。因此,德国空军在这一阶段里的空袭行动日益频繁。但英国皇家空军只出动了部分战斗机应战。这样虽然使港口和船只受了一些损失,有4艘驱逐舰和18艘商船被击沉,但是保存了空军实力,也使敌人付出了惨重代价。英国空军丧失了148架飞机,而德国空军有296架飞机被击落,135架飞机受伤。
由于天气恶劣,空战在8月19日到23日停止了5天。8月24日开始的第2阶段中,德国空军首先打算摧毁英国空军的地面通讯指挥中心扇形站。从8月24日到9月6日期间,德国空军平均每天出动1000多架飞机,使英国南部的5个前沿机场遭到严重破坏,7个扇形站中的6个几乎被彻底摧毁;446架飞机被击落或受伤;103名飞行员遇难,128名飞行员受重伤,占当时全部飞行员的1/4。丘吉尔为此“感到十分焦虑”。就在英国空军遭受严重损失难以支撑局面的关键时刻,戈林犯了第2个也是更严重的战术错误,9月7日,德国空军转而大规模夜袭伦敦。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空战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英国空军得以缓过气来,这次战术改变给希特勒和戈林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9月7日这天,德国空军投入了625架轰炸机和648架战斗机,对伦敦进行了大规模的轮番轰炸。
从8月24日起,伦敦在连续85个夜晚中有82个夜晚遭到空袭。从9月7日至11月3日,平均每天晚上有200架德国飞机轰炸伦敦,对伦敦的轰炸不间断地持续了57天。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经受住了最严峻的考验。作为报复,英国空军也轰炸了柏林。由于距离较远,轰炸柏林的规模较小,德国人的伤亡和损失都不严重,但对德军士气和老百姓心理的影响则是非常巨大的。
11月份,空战进入第3阶段。德国人又一次改变了他们空袭的主要目标,试图摧毁英国工业生产中心。这一行动是从14日轰炸考文垂开始的,但持续的时间不那么长,也没能实现他们的目的。英国飞机的产量不仅没有下降,在1940年中,还以其9224架对8070架的比数,超过了德国人。
由于英国人民在丘吉尔为首的政府领导下,精诚团结,万众一心,英勇顽强,决死抗战,使希特勒入侵英伦三岛的计划彻底破产。9月19日,希特勒决定无限期地推迟“海狮”计划;10月12日正式宣布把入侵推迟到第2年春天;1941年7月,希特勒再次把入侵推迟到1942年春天。到了1942年2月13日,在雷德尔海军上将的劝告下,希特勒终于同意彻底放弃了“海狮”计划。不列颠之战以英国人民的彻底胜利而告终。
10. 为什么希特勒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最后不了了之
希特勒打败法国之后,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东方,准备进攻苏联。他通过各种渠道,一再向英国提出“和平建议”,但都遭到丘吉尔政府的坚决拒绝。在对英国的和平攻势失败之后,希特勒于1940年7月16日发出了准备进攻英国的第16号指令,即“海狮计划”。希特勒自知德国的海军不如英国,就企图依靠它的空中优势对英国展开“空中闪电战”,把英军赶出英吉利海峡,为入侵英国扫清道路。从1940年8月9日开始,德国每天出动数百架次甚至上千架次飞机,对英吉利海峡的英国护航队和英国的城市、港口、铁路、桥梁、机场及其他军事设施进行猛烈轰炸。仅在头8个月就投下了1万多吨炸弹。
经过3个月邀烈的空战,德国空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共损失飞机1732架,而英国空军只损失了915架。双方飞机损失的比例近2:1,飞行员损失的比例则为6:1。在8月下旬和9月初,英国空军还出动轰炸机,对柏林进行了8次夜袭,引起了德国当局的震惊。希特勒在其发动的“空中闪电战”破产后,被迫于1940年 9月17日下令无限期推迟“海狮计划”,并于10月12日以后,陆续调走用于“海狮计划”的部队和船只。希特勒德国侵略英国的“海狮计划”就这样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