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苏联与德国发动的几场着名战役的过程是怎样的
分别有基辅战役、列宁格勒、克里木、莫斯科、斯大林格勒会战以及库尔斯克、斯摩棱斯克、白俄罗斯和第聂伯河会战以及维斯瓦河-奥得河、东普鲁士战役和柏林战役。
1941年,德国单方面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然进攻苏联。二战由此进入新阶段。德国企图集中大量兵力,以“闪击战”实施迅的突击,把苏军主力消灭在苏联西部,然后向苏联腹地长驱直入,抵达阿尔汉格尔斯克、伏尔加河一线,用空军打击乌拉尔工业区,从而击败苏联。
第二阶段:1942年~1943年底,苏军战略反攻,苏德战争发生转折,苏联接连收复多个失地。
第三阶段1944年~1945年,苏军全面战略进攻,德国失败。1在长达4年的战争期间,苏军消灭德国及盟国共607个师,德军损失达1000万人左右。
② 为什么德国最终会被苏联打败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可谓强大,但是却不是苏联的对手,说起来这也不能说德国不够强大,主要还是因为三个原因:第一,苏联陆地上比德国更强大;第二,德国要面临东西两线作战;第三,德国的海军不够强大,被英美包围在欧洲出不去。
海上的封锁更为致命,德国无法获得欧洲没有的黄金、橡胶等战略物资,只能使用大型潜艇通过远洋航行到日本那里获取相关物资,可见其被封锁的有多困难了,在苏联夺取了罗马尼亚后,德国也失去了8成的石油供给,实际上,从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即便没有其他因素,单凭苏联也能击败德国,毕竟德国的命脉还是资源和工业,失去了这些,德国也就失去了作战潜力。
③ 二战时苏联是如何反攻德国并打败德国的
1942年11月19日上午,瓦图京和罗科索夫斯基从北边发动进攻。第2天,在由于浓雾而推迟了几个小时后,叶廖缅科从南边发动进攻。11月23日,他们已在卡拉契附近会师,合围了德军第6集团军,还有第4装甲集团军的一个军。
斯大林立即指示华西列夫斯基集中力量开始实施土星作战计划,这是对被围困在斯大林格勒的敌人再加上一层合围圈的大胆攻势。这样,在苏联军队掌握了罗斯托夫以后,在高加索的德军的退路就被封堵了。
在南边,德国人匆忙重新组织他们的力量,建立了顿河集团军群,由陆军元帅曼施泰因指挥。他一直打到接近鲍卢斯防线25英里的地方。但鲍卢斯没有突围与他会师。12月24日,斯大林批准了一次反攻,把曼斯泰因赶回到科捷尔尼科沃,并且更向南赶了60英里。曼施泰因放弃了给鲍卢斯解围的努力。他集中力量防守罗斯托夫与塔曼之间的空隙,以便让高加索和库班的德军部队能够撤退。
在西边,土星作战计划因曼施泰因的进攻而作了修改,现取名为小土星作战计划,取得了成功,5天内前进了150英里。
在北边,朱可夫协调指挥的进攻迫使德国人退出了维亚泽马突出部,并把封锁列宁格勒的敌军打开了一个7英里宽的缺口。
1943年1月31日,德军南部集团军群投降。2月2日,北部集团也投降。
④ 二战时期苏联是在什么时候打败德国的
1942年6月爆发斯大林格勒会战是转折,之后苏联压着德国打,于1943年8月,在库尔斯克会战中挫败德军在东线最后一次战略攻势,自此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此后,苏军发动一系列战略攻势收复绝大部分国土进而占领东欧多国,最终于1945年4月30日攻占德国首都柏林。
⑤ 苏联打败德国第一大原因是什么
是挑动了苏联人的底线。
其实,简单地说,德国入侵苏联是一个很大的错误。一个国土面积36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2240万平方公里的巨大物体,最终不得不忍气吞声!战争伊始,德国以闪电战的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战果,因为德军以其尖兵突然袭击了苏联。当一定数量的苏联人口死亡时,就被认为是在挑衅苏联的底线。一个民族的仇恨一旦被战争激起,就会遭到该民族人民的反抗。受到伤害的苏联人民受到挑衅只是时间问题。也就是说,在苏联完全被激怒的那一刻,战争必然会发生意想不到的逆转。
⑥ 苏联为什么能打赢德国
因为苏联面积太大了,而且他们的天气就是天然的保护伞。除非德国在半年内打败德国并彻底征服,否则是不可能的。但是由于苏联太大,半年打败都不可能
⑦ 苏联能打败德国的最大原因是什么呢
其实说简单一点,德国侵略苏联就是一个天大的错误,一个国土面积仅有36万平方公里的国家,想一口吃下去一个国土面积拥有2240万平方公里的庞然大物,最后只能是卡着脖子眼给活活撑死啦!
这就好比一只蚂蚁咬醒了一只大象,后果很严重。如果要我评价当时日德意法西斯联盟,那完全就是一帮乌合之众,没有一定配合和默契可言。假如当时这三国不是一开始就四面树敌,而是集体瓜分苏联,德国的陆军配合上日本的海军一起攻打苏联,那苏联实在就太危险了,如果他们能得到苏联大后方做战略纵深,二战还真不知道会打到何年何月,连最后鹿死谁手都还不好说啦!对此,你们怎么看呢?
⑧ 二次大战苏联打败德国的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又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前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的主要转折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和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参战主要军队为苏联红军和以纳粹德国为首,由意大利、罗马尼亚等国组成的轴心国部队。
这次会战从1942年7月17日开始至1943年2月2日结束,历时六个半月,约199天。
一般认为,该次战役包括下述几部分:1942年5月德军横扫苏联西南地区,逼近斯大林格勒;德国空军对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的大规模轰炸行动;德军攻入市区;市区巷战;苏联红军反击;最终合围全歼轴心国部队。战争中双方总伤亡人数估计超过200万人。轴心国一方在这场战役中损失了其在东线战场的四分之一的兵力,并从此一蹶不振,直至最终溃败。对苏联一方而言,这场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收复沦陷领土的开始,并最终迎来了1945年5月对纳粹德国的最后胜利。
求采纳(≧∇≦)/
⑨ 苏联如何反败为胜击败德军
二战中,苏德战争是二战时期规模和伤亡最大的一场硬对硬的战役,1941年德国闪击苏联,标志着苏德战争正事爆发,在苏联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德国投入了500多万人,苏联更是损失了上百万士兵。尽管在战争爆发初期,由于准备不足,苏联被揍得措手不及没有还手之力,但经过努力在后期一下子扭转了战略态势,二战时期,在没有援助下的苏联,是怎么反败为胜把德军赶出去的?
1943年7月12日清晨6时30分,德国空军开始对苏军防线的轰炸。8时30分,德军和苏军几乎是同时发动了攻势,两军迎头撞击在小村庄普罗霍洛夫卡郊外的原野上。坦克大战是在河流和铁路路基之间一块狭长的地域上展开的。当初德国的闪电战术十分可怕,德军靠着出其不意的机动性获得了不错的战斗成果。苏联对于闪电战的来袭也是手足无措,在毫无防备之下,苏军的部队惨遭德军大面积屠杀。原本有着雄厚空军实力的苏军,在德军的闪电战的进攻下根本没发挥出作用,近千架军用战斗机还没有发出愤怒的咆哮就已经葬身于连绵的炮火中。
在苏德战场当中,德国士兵因为严寒天气而导致的伤亡,早已经超过战损,这就是得德军之前的优势渐渐的消失。摒弃了闪击战的德军被苏联活活的拖死在莫斯科郊外,也自此拉开了德国失败的序幕。要知道当时德国因为缺乏石油,导致后期好多喷气式飞机无法大编队起飞,这样越打越处于劣势,最终惨遭失败!
⑩ 苏联为什么能打赢德国
首先先要明确,战争的胜负是靠什么决定的
决定战争能否胜利,并不在于所谓的正义与否,而是谁能动员更多的人,投入更多的物资,谁的战争潜力更大,谁就有可能获胜
先来看人力资源,二战期间,苏联的人口大约是2亿,德国是8千万。苏联动员总数在3738万左右(武装力量),还有大量的辅助人员;德国的动员总人数不过1700万上下
而且德国还是多线作战,结果就是德国被耗死了
第二,动员能力,资源集中能力
没办法,德国直到1944年才把经济转入战时体系,进行了全面动员,但这时候美国轰炸已经把德国的工业炸得够呛,尤其是油料基地,反过来,苏联是42年就全面总动员了
德国的工业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加上美国的输血
第三,苏联地域的特殊性
太过宽广,德国人在这里无法速胜,被活活耗死
最后必须承认,美国参战的作用,没有美国输血,苏联也不定能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