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德国汽车企业如何应对疫情重创

德国汽车企业如何应对疫情重创

发布时间:2022-06-29 03:04:43

❶ 疫情重创汽车业 宝马在德国出售2亿欧元债券

(图片来源:宝马官网)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由于新冠病毒危机对全球汽车行业造成了冲击,宝马在德国Schuldschein债券市场发售了2亿欧元(约2.2亿美元)的债券。据知情人士透露,宝马此次发售5年期债券只有一到两个投资方购买,其价格比利率中价高出了150个基点。这笔由巴伐利亚州立银行(BayerischeLandesbank)牵头的交易已经于上周完成。

宝马重返债券市场之际,正值新冠病毒的传播抑制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对消费者的购车需求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宝马计划从4月3日起暂停其南卡罗来纳州工厂的生产工作,该工厂是宝马规模最大的工厂。3月20日,宝马在其位于欧洲和南非罗斯林的工厂暂停生产。本次停工将一直持续到4月19日,其中Mini和劳斯莱斯品牌的英国业务也将暂停。另外,荷兰的Nedcar公司也暂停了生产,该公司负责生产部分Mini和宝马车型。

当前宝马的财务和流动性状况稳定,与去年年底时相比没有明显的变化。该公司表示“无意动用”其总共80亿欧元的循环贷款,该笔贷款将于2023年7月到期。

截止到目前,包括戴姆勒、福特、通用汽车和丰田在内的其他汽车制造商都已经向银行寻求了资金支持,从而应对疫情所导致的危机。这些企业有的动用了数十亿美元的循环贷款,有的寻求获得更多信贷额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❷ 疫情下欧洲车企大面积关停,超70家工厂“休眠”

?随着欧洲陷入新冠肺炎疫情的“风暴中心”,多家跨国车企相继颁布“停产令”,包括戴姆勒、大众、菲亚特-克莱斯勒(FCA)、标致雪铁龙(PSA)在内,越来越多的车企正加入关停工厂的队伍。

据不完全统计,到3月16日,有9家车企宣布了工厂停产计划。而随后不到一周时间,停工的企业数量已经快速增长至24家,涉及工厂数超过70家。按照目前欧盟对于疫情的预估,欧洲汽车市场可能要等到6月之后才有可能重回正轨。

澎湃新闻就目前已公布停产的部分跨国车企整理如下:

日产汽车在欧洲地区最为重要的海外工厂——英国桑德兰(Sunderland)工厂

紧急“转产”医疗器械

尽管面临停工停产,但处于国家制造业尖端的汽车产业仍被期待承担起更大的企业社会责任。

由于防疫物资出现巨大缺口,各国政府希望车企进行“跨界”生产。近日,福特、本田、丰田、标致旗下的沃克斯维尔,以及飞机发动机制造商劳斯莱斯,都表示已收到英国政府提出的协助要求,并表示愿意支持生产如今新冠肺炎病例最需要的呼吸机。

继英国之后,德国也在3月23日呼吁国内汽车制造商转产医疗器械,如口罩或呼吸机。

大众汽车在3月20日表示,它已经组建了一个工作组,研究如何利用3d打印技术来帮助制造医院呼吸器和其他救生设备。大众发言人表示,尽管医疗设备对公司来说是一个新项目,但一旦获得必要的信息,就可以开始生产。

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表示,该公司已开始在中国建设防护口罩的生产能力,并向德国当局提供温度测量设备、口罩、消毒剂和诊断设备。

戴姆勒发言人3月22日表示,该公司已收到有关部门的要求,目前正在研究各种方案。

大众和戴姆勒还同意从现有资源中向卫生组织捐赠30多万个防护口罩。

另外,在意大利,法拉利和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正与该国最大的呼吸机制造商SiareEngineering进行谈判,以帮助提高这些设备的产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❸ 疫情重创欧洲车企,谁会被中国企业收购

疫情之前欧洲汽车工业已经陷入困境,欧盟推广电动车又雪上加霜

撰文?/马晓蕾

编辑?/张南

设计?/杜凯

来源?/福布斯,作者NeilWinton

冠状病毒肆虐全球之际,各国的汽车行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而在疫情前就已外强中干的欧洲车企们被病毒无情地捅破了最后一层窗户纸,成为了疫情中受伤最重的那一批。据福布斯报道,在这场全球疫情中,中国无疑是最大的赢家,最早陷入疫情又最先从中脱身。趁欧洲车企们虚弱之际,中国的一些成功企业可能会从中“捡”走一部分“重症伤员”。

欧洲的汽车制造商要么像宝马、戴姆勒这样历史悠久、体系庞大、人员冗余,新冠疫情成了一面照妖镜,拿走了它们最后一块遮羞布后把累积多年的问题暴露出来;要么像阿斯顿·马丁这样的小众豪车品牌,在疫情对经济的强烈冲击下难以为继,深受其害。

欧洲车企目前已经在积极的复健中,但对于一些大型车企,虽在疫情中存活了下来,还是留下了一个大大的疤。印度塔塔集团旗下的積架路虎正急于在中国寻找金主,希望能够获得资金支持;奔驰母公司戴姆勒集团因利润缩水正处于防守状态;法国雷诺也身处困境;而最濒危的“物种”非豪华汽车制造商阿斯顿·马丁和迈凯伦莫属了。

欧洲车企们在疫情的拖累下蹒跚前行之际,欧盟不顾一些执迷于低价燃油车的消费者的抵触,坚持推广电动车。这又为此刻的困境新添了一层,无疑雪上加霜,而解决此类电动化进程问题正是中国一些车企的强项。

全球知名数据分析和咨询公司GlobalData指出今年一整年,汽车行业都会笼罩在疫情的阴霾之下。最新的预测指出2020年,全球车市销量将同比下降17.2%,比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还要大。

随着时间进入下半年,车市正站在一个拐角处,渐渐露出复苏迹象。而欧洲企业在政府补贴的帮助下也看到了一些起色。

德国拥有欧洲最大的汽车市场,根据其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德国汽车销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0%,为22万辆,是近30年来表现最差的一次。最新的预测显示,欧洲2020年汽车销量将下降约20%,相比一个月前预期的下降30%至32%有所改善。

疫情之前欧洲车企就存在问题

德国汽车管理中心(CAM)主任斯蒂芬·布拉泽尔(StefanBratzel)教授表示,在冠状病毒袭击市场之前,欧洲汽车工业就已经陷入困境,也就是说病毒攻击了一个本来就很脆弱的结构体,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欧洲车企在此次灾难中表现地如此不堪一击。

斯蒂芬说,目前许多汽车制造商的情况很不乐观,尤其是一些小厂商,由于停产导致它们已经没钱了。疫情加速暴露了本来就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产能大于需求,这在欧洲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疫情来临之前,欧洲的市场已经停止增长,所以一些企业将不得不减少产能,其中包括像雷诺和菲亚特这样的大厂商,就连欧洲市场份额领先的大众汽车存在诸如此类的问题。

全球知名的汽车市调公司JATODynamics的全球汽车分析师费利佩·穆尼奥斯(FelipeMunoz)也认为很多问题在疫情之前就存在。由于在中国市场的增长停滞,导致去年大厂商的利润和销量都不好。

所以从那时候,状况不好的汽车厂家就已经摇摇欲坠了,许多厂家都被迫削减车型阵容,最弱的也许会被中国的企业收购。“我不确定是否会有企业在疫情中彻底阵亡,但会随着中国企业的竞相收购而发生大规模的变化。”费利佩说。

汽车行业面临巨大的变化

卡迪夫商学院商业与可持续发展教授彼得·威尔斯(PeterWells)说,往长远看,整个行业都在用新技术和对汽车态度的改观来重塑自己,这个过程中会暴露更多其他的问题,都是企业不得不应对的。

"整个行业面临的变化将是巨大的,因为政府试图在汽车使用方面采取一些举措,比如,设立无车区,以及公司更多地采用数字化的办公模式。这意味着通勤、商务出行的大幅减少,势必对汽车业务造成冲击,尽管人们一段时间内会比较排斥公共交通,但市场并不是短时间内说反弹就能反弹的。"威尔斯说。

"放眼欧洲汽车市场,我对英国汽车业的未来有着强烈的担忧,法国政府走了非常民族主义的路线,我仍然不认同PSA和FCA合并的可行性,福特和大众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戴姆勒和宝马将继续生存下去,不过阿斯顿·马丁和迈凯伦的未来会是个问题。"威尔斯说。

福特和大众在货车、皮卡和电动车方面达成了合作协议。豪华跑车和即将成为SUV制造商的阿斯顿·马丁近几年状况都不太好,摆脱了CEO安迪·帕尔默(AndyPalmer),现在有了新老板。迈凯伦面临流动性紧缩,最近又获得了新的融资救助。

FCA和PSA的合并条款中向FCA股东支付55亿欧元特别股息这一条,受到了意大利政府的反对。两家公司正在考虑出售玛莎拉蒂、阿尔法罗密欧,或者双方50-50的合资企业Sevel,将这部分特别股息的本质从现金转为资产。

假设德国汽车制造商是最健康的,并将生存下来。德国投资银行巴登-符腾堡州银行表示,德国将损失约10万个工作岗位,因为一些不可阻挡的趋势,如电动化和数字化,早晚会带来人事动荡。

德国目前约有83万人就职于汽车行业。该行在一份报告中提到,冠状病毒不会阻止汽车行业的大趋势,反而会加速其发展。但这种结构性变化的反面是,未来几年内,德国汽车行业将失去至少10万个工作岗位。既然变化无法阻止,那么每个相关人员都应该面对这些挑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❹ 特斯拉美国和德国新工厂已亏数十亿美元,马斯克会如何应对

遭受新冠疫情和供应链管理危害,特斯拉坐落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和德国柏林的新汽车工厂已经遭到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也就是在这一年,特斯拉实现了公司创立至今的第一个本年度赢利,纯利润为8.62亿美金。2021年特斯拉上海工厂年交付量做到48.41万台,同比增加了235%,占据特斯拉全年度交付量的51.7%,对比2020年升高了20个点。年销售量超出16万台,供货欧洲、亚洲10好几个我国。

现阶段,上海超级工厂的产量超出弗里蒙特工厂,变成特斯拉全世界出入口核心。上海工厂不但帮特斯拉解决了产量难题,也帮特斯拉省下了一大笔产品成本。上海临港工厂生产制造model3的产品成本,较美国工厂的产品成本就降低了65%。

进到中国更为特斯拉带来了巨大的销售市场。2021年,特斯拉在中国中国的全年度零售交易量做到29.5万台,同期相比2020年提高114%。2021年四季度和2022年一季度,中国在特斯拉全球市场的比例做到38%和35%。

❺ 德国汽车业的“浩劫”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❻ 应对疫情冲击 德/日/韩车企以降低运营成本求生存

受全球疫情影响,各个车企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市场冲击。作为全球重要车企,德系车企大众、日系车企日产、丰田、斯巴鲁、韩系车企起亚等为求自保,不得不施行停薪留职、停工裁员等措施降低运营成本。

此前,起亚汽车就海外需求下降,暂停了一家生产紧凑型车的韩国代工厂。

另外,现代汽车也宣布于4月13日至17日暂停其韩国蔚山工厂负责生产TucsonSUV的生产线。日前,现代和起亚汽车已经暂停在韩国和中国以外大部分工厂的运营。

在疫情影响下,除了大众和斯巴鲁因工厂长期关闭而实施暂时减员计划外,丰田、日产以及宝马也采取了相关措施。全球大部分车企还是能够为员工照常提供薪资福利,部分车企尽可能公正地对待员工,降薪来维持企业运营,部分企业通过无薪休假的方式来节省成本。当然,随着疫情得到进一步控制各个企业恢复生产,车企的生存状态也将随之出现转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❼ 疫情期间车企都如何花式自救涨价、裁员还是改卖口罩

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在全球蔓延的境况下,车企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从美洲到欧罗巴,当下车企如何在困境中寻找新的生机?且看车企们的花式自救方式吧。
欧洲工厂陆续复工
当中国疫情整体得到有效控制之际,2月中下旬,欧洲开始爆发新冠疫情。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发布的数据,今年3月份,欧洲乘用车市场新车注册量下降明显,同比跌幅达51.8%。自3月中旬开始,欧洲大多数国家开始采取严格的封锁措施,汽车经销商店面也纷纷关闭。
不过好消息是,随着德国等地区疫情好转,包括大众、奥迪在内的一些车企已经开始逐步复工。在4月底时,匈牙利杰尔工厂的发动机生产量已逐步开始提升。奥迪德国工厂将随后实现全面复工复产。
而供应商们也在努力为复工做着准备,供应商伟巴斯特受到了疫情的严重影响。日前该公司宣布,其位于德国、罗马尼亚和捷克的工厂已经从本周开始恢复生产。值得一提的是,在3月份的时候伟巴斯特还从德国采购了价值100万元的医疗物资,捐赠给其武汉工厂所在地的蔡甸区人民医院用于前线医务人员防护。
除了欧洲本土车企,像丰田这样的"外来户"也开启了复工计划,据外媒报道,丰田汽车已经重启了法国瓦朗谢讷工厂的生产工作。这家工厂主要负责生产丰田YARiS车型,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工厂已经停产五周时间。
虽然多数车企都已经逐步复工,但停产的影响依然存在。根据相关机构的预测,欧洲汽车销量将同比下降23%至1100万辆。而大众和戴姆勒两家公司也都呼吁德国政府介入,帮助车企提升市场需求。
丰田:削减日本工厂50%产能
丰田在欧洲的工厂复工了,但本土的情况却依旧不容乐观。丰田汽车计划将日本工厂5月产量削减50%,6月产量削减40%,此举将涉及丰田日本18家工厂和数十家供应商。如果减产计划持续,丰田维持全年300万辆的日本生产规模恐较难达成,对相应零部件厂商影响也将增大。
目前,丰田在日本已经实施减产措施,4月上半月丰田将旗下5家日本工厂的生产线停工数日,希望能使新车供应与下滑的海外需求相匹配。据悉,5月和6月的减产举措将使丰田在日本国内年产量面临降至300万辆以下的风险,而300万辆是丰田制定的一条所谓的产量"红线",如果低于这条"红线",丰田将会考虑裁员。
此次丰田日本工厂减产将涉及丰田普锐斯、4Runner等车型,雷克萨斯旗下部分车型也将受波及,产量和销量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
美国:停产裁员、复工遥遥无期
作为目前全球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也是世界汽车的主要消费市场之一,美国的情况牵动着太多利益链。
产量、销量双双下跌,大量工厂停产、项目暂停,裁员显然成为了车企们的一条自救之路。FCA已告知在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工作的近3000名合同工中的2000人,由于工厂停产需要节省资金,该公司将暂停部分项目,提供外部支持的分包公司也已被要求暂停运营。
而特斯拉也要求无法在家办公或未被视为"从事重要岗位"的员工们,则被要求强制休假,没有薪水,并且特斯拉已经要求终止所有外包人员的工作合同。
针对疫情发展的情况,美国多州均在考虑延长"居家限制令"。虽然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菲亚特克莱斯勒(FCA)纷纷计划于5月18日开始重启生产。丰田、大众、宝马等汽车制造商也在美系三大巨头之前就已经决定在5月初复产。但是复工似乎要比各企业想象中的更加困难。
中国:转线生产口罩等抗疫物品;放宽汽车限购政策、实施新车消费补贴
再来看看我们的汽车市场,在经历过疫情前期带来的阵痛后,基本控制住局面的中国市场正在逐渐复苏。虽然汽车市场仍然处于下滑的态势,但多项扶持政策还是让车企们充满信心。
日前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发布了《关于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该通知针对促汽车消费政策实现了落地化。包括从免征购置税及财政补贴两方面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延期国六排放标准、畅通二手车流通交易等措施,都在鼓舞着汽车市场。
与此同时,多地也都发布了放宽汽车限购政策的措施。例如深圳就发布了放宽个人新能源汽车指标申请条件、纯电车型补贴2万元的政策;海南也推出促进汽车消费临时性措施,购新能源车奖励1万元。
当然,在疫情期间中国车企们也没有闲着。包括上汽、比亚迪等车企,纷纷转向生产口罩等疫情需要的物资。比亚迪的口罩甚至出口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拿到了10亿美元的巨额订单。
写在最后:新冠疫情的影响是世界范围的,全球车企都要面对不同程度的销量下跌。但疫情终将过去,市场总会回暖,只要保持善良、积极的态度,这次疫情又何尝不是一次新的机遇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❽ 第三季度GDP增长再破纪录,德国在疫情之下是如何做到的

在第二季度,德国经济因疫情导致创纪录的环比下跌9.8%后,复苏势头强劲。数据显示,经价格、季节和工作日调整,受私人消费、商业投资以及出口增加影响,德国今年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8.5%,创下历史最高涨幅,且超过此前预期的8.2%的增幅。

与此同时,由于德国从11月2日开始实施新一轮封锁措施,并且暂时决定延长至12月20日,不少经济界人士认为德国经济的复苏速度在第四季度将放缓,国民生产总值有可能会停滞不前。


在欧洲抗疫的关键时刻,作为掌控欧洲贸易网络和资本网络的“一哥”,德国却没有充分展示欧洲领头羊的责任和担当。 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中国防疫形势稳步向好,成长中的中国制造业迅速脱颖而出。

❾ 德国防疫政策放宽,各大车企陆续复工复产,大众最早复工!

德国政府放宽防疫措施之后,许多德系车厂像是大众、奔驰等等,都在近期宣布将会在本周重启某部分的德国工厂生产线;虽然德国并没有像其他欧洲国家像是意大利、西班牙等地限制汽车生产,但经销商还是因为疫情爆发关闭、工厂在一开始也都暂停生产,整体新车产业大受打击;不过,德国政府上周三已表示,在疫情已经渐渐趋缓、封锁政策也放宽之下,本周,部分经销商店面已能重新开放,并会在5月4日重新开放学校。

另外,同为德系车厂的宝马则在上周表示,目前车厂尚未定下恢复生产的时间表,因此,将会维持之前决定,到四月底之前都将暂停各工厂的生产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❿ 大众呼吁德国加大新能源补贴以应对疫情

德国《明镜周刊》4月15日报道,大众呼吁德国政府加大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力度,以帮助车企度过疫情中销量下滑的难关。

知情人士透露,大众正在游说德国政府,希望政府采取更积极有力的措施推动汽车产业发展,加大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从而促进电动车和混合动力等车型的销量。

大众认为,仅仅重启工厂生产远远不能挽回疫情对车业造成的损伤。

“想要德国国民经济重新焕发活力,需要政策对国民经济给予更广泛的促进激励措施,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促进汽车市场”。

大众表示,德国政府需要提高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根据二氧化碳排放量来指定补贴金额。大众指出,为了更好的完成欧盟汽车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德国政府应该给予对应的政策支持和倾斜。新车二氧化碳排放量越低,新车补贴金额应越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德国汽车企业如何应对疫情重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5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9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2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9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9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2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5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1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1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