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战时德国的常规武器和鲜为人知的武器
飞碟并非是仅属于高度发达的地外文明的神秘飞行器,地球人也曾有过自己的飞碟,它既不是使用燃油,也不使用液氧液氢组成的推进剂,而是凭借以水和空气为燃料的反磁力发动机驰骋于天穹。本文披露了纳粹德国早在二战期间秘密从事这一最新式飞行器——飞碟研制的鲜为人知的内幕。
曾参与飞碟秘密研制的德国米尔海姆的航空工程师格尔曼·克拉斯披露了纳粹德国早在40年代秘密进行飞碟研制计划的最详实情况。他确认,他手中曾保存过飞碟实验样机的图纸。他发明的这种飞碟获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功,这种飞碟的直径为2.4米。它赖以飞行的是一台小型大功率发动机,是由留弗特瓦费工程师研制成功的。但是,第一台飞碟样机试飞时由于失控飞到车间的顶棚撞毁了,而且技术人员也没能使飞碟的速度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其他类似的飞碟样机也曾试飞过。
1957年7月27日,美国一家报纸发表一篇题为“希特勒曾研制过飞碟”的文章。文章披露,一个叫弗·绍贝格尔的奥地利人发明了一种新型“爆炸”能源,这种能源只需使用空气和水就能制造出光能、热能和动能。1945年2月19日,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附近进行了无人驾驶飞碟的首次试飞实验。试飞的飞碟仅用3分钟的时间就飞到了1500米高度。其水平飞行速度达2200千米/小时。这架试飞的飞碟既能悬停在半空中,又能向前或向后飞行。它的直径为50米。然而,这种飞碟及其研制者的未来和命运如何呢?
“飞轮-1”型飞碟
这种原始型飞碟的设计者是什利维尔和哈贝尔默利。1941年2月试飞,是当时时间上第一个垂直起降飞行器。它的外形结果跟今天发现的某些外星人驾驶的飞碟十分相似,是由一个固定不动的中心驾驶舱室旋转的宽面圆环构成的,采用德国制造的标准喷气发动机。这种飞碟虽已研制成功,但它却给设计者提出了一系列问题:由于不平衡度较大从而引起强烈振动,特别是高速飞行时。设计师曾试图加大外轮圈的重量,但设计方案最终还是没能达到完美的程度。
垂直起降-2”型飞碟
这种飞碟是在“飞轮-1”型基础上的改型,飞碟的外形尺寸有所加大,发动机马力也有所增大,采用类似飞机上保持平稳的舵盘操纵机械,速度约为1200千米/小时。这种飞碟同前一种一样,仍停留在实验室水平上,就在德国飞碟研究史上出现重大飞跃的关键时刻,由于纳粹德国的覆灭,这项飞碟研制事业宣告破产。尤·斯特罗加诺夫认为,由于同第13飞行探测器设计局卓有成效的合作,从而使从事这项飞碟研制事业的设计思想获得新生,受到鼓舞,进而使对飞碟的研制工作能继续下去,这不仅为以后的战时需要留下了飞行器,而且还为后人制造现代飞行器奠定了基础。
“柏罗湟女战神-3”型飞碟
这是研制的最后一种型号的飞碟,它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直径38米,另一种直径68米。它们都采用奥地利设计师弗·绍贝格尔发明的无烟无火焰爆炸式“绍贝格尔”型发动机驱 动(如下图),这种新能源发动机只需用水和空气作燃料。发动机本身具有反磁力性能,它借助反磁力漂浮升腾法使飞碟飞行和悬空。这种飞碟上装有12台喷气发动机,发动机全部采用“爆炸式”冷却法进行冷却。发动机靠吸入惊人的大量空气使其周围空间形成真空,飞碟便能在这一真空区内不费吹灰之力地任意运动。飞碟驾驶舱的内外性状是根据飞碟的机动性能和飞行速度而改变的。
女武神不需要装甲。当年这个速度以及先进的武器系统可以在敌人猝不及防的瞬间给对方致命打击。它的武器系统是电磁炮。它的动力系统是来自古代印度的神秘配方。当它达到最大平飞速度时,可以2600公里/小时飞行,在1945年这个速度是没有任何人类飞行器可以匹敌的。
二战末期的柏林上空,再也不是森严的壁垒。当年德国空军肆虐欧洲的情形,如今在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心脏重演了:盟军重型轰炸机往来穿梭,不停的把成吨的炸弹倾泻在仇人的头上。纳粹空军仓促拼凑起全部飞机的拼死拦截,对于如潮涌来的盟军战机,无异杯水车薪。一架梅塞史密特109努力爬高,想冲到一架B-29的近前拦截,却被如狼似虎的护航P-51死死咬住。美军飞行员在两个盘旋之后稳稳的将敌机套进了瞄准光环,但就在按下炮钮的一刹那,他觉得有什么东西猛然从机翼左侧一闪而过,他下意识回过头去,发现那是一架形状奇特的飞机,呈现碟形,没有机翼,但速度很快,飞行性能优越。开始美军飞行员以为那是德军的新式战机,所幸那东西只是急速掠过,除了划破空气的嘶嘶声,什么也没留下。等到他醒悟过来,德国佬早已逃之夭夭了。
二战末期,很多盟军飞行员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他们弄不清自己看到的究竟是什么,但有人声称自己看到了不明飞行物上带有铁十字符号——认为“它们是第三帝国的产物”,许多目击报告被递交盟军司令部,而盟军的情报部门对此虽无法解释,却有思想准备。早在1944年诺曼底登陆之前,一个由科学家和德文翻译组成的秘密小组就紧随士兵深入敌境,他们的目的就是搜罗所有关于德军秘密武器的科研情报、设备和人员等资源,因为德国人在战争中表现出的强大创造力让他们惊骇异常。
特别小组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他们在德国的科研机构中获得了大量宝贵的情报和资料,包括完整的V系列导弹及图纸,远程火炮的设计资料,超级战车的研究方案等等等等。但他们看到的更多的是那些已经让德国人炸的歪七扭八的玩意儿,而这些东西往往令他们惊诧莫名。在盟军欧洲司令部的一位将军给另一位美军高级将领的信件中写到,“对纳粹德国科研机构的占领揭示出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在许多研究领域已经远远落后他们,如果我们不能尽快搜集到这些项目的资料和研究人员并使他们重新投入工作,那么我们在将来将为从事这些已经有人进行过的研究而耗费多年的时间……”然而这仅仅是冰山一角,殊不知在那些已经残缺的线索中还隐藏着惊天的秘密。
在那些被盟军奉为至宝的技术资料中,他们发现了一架形状奇特的飞机照片,虽然是一架螺旋桨式飞机,但它的机翼却呈圆形,不同于德军以往的任何飞机。在一座尘封的仓库中,盟军找到了它的残骸——已经被溃败的德军破坏了,但专家们立刻明白这并非一种实用战机,它的作用不过是实验圆形飞行器的操纵性和空气动力学特征。在这架实验机的背后,纳粹究竟还做了些什么?专家们马上开始着手搜集关于纳粹圆形飞行器的蛛丝马迹。
毫无疑问,圆形飞行器有许多优势。首先是它的质心规则,形状饱满而不突兀,特别适合于垂直起降技术,而圆形的机体整体具备升力条件,飞行潜力大;其次它在雷达扫描下有一定的隐身效应。如果能够解决动力和操纵方面的难题,那么这种形状的飞行器将具有极其灵活的机动性,在加装武器后将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空战利器。联想到盟军飞行员的报告,专家们认为德国人在碟形飞行器的研制方面很可能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碟形飞行器的研制本身固然是一项凝聚着高技术性的专业活动,但它的动机却几近疯狂:早在二十世纪初,奥地利神学盛行,一小撮狂热主义者极力鼓吹即将到来的“黄金时代”,他们着书立说,不亦乐乎。其中一本名为《莅临一族》,描述一支生活地下的种族利用超级技术侵略地表的故事,这是个不错的科幻小说,但偏偏被一个叫阿道夫.希特勒的神经的奥地利人读到并狂热的崇拜,他深信这个世界必将被重铸。1917年,这伙人在维也纳秘密组织了北地会,后来又派生出几个臭名昭着的组织——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党、党卫队和沃瑞尔协会(Vril Society)。沃瑞尔协会雄心勃勃,试图找到一种强大的替代能源,用以制造时间机器来和远古的神灵交流。毫无疑问,这些尝试纯属徒劳,但却产生了一项副产品——悬浮动力系统,1924年,梅塞施密特公司对该技术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属于机密。
关于飞碟的研究,德国人的证言相对“可信”。1952年,一位前德国空军上尉、航空专家斯彻里沃打破了沉默,他宣称自己曾为一个碟形飞行器绘制过蓝图,这些研究工作在布拉格附近展开。在1944年,实验用模型已经完成,可望于1945年试飞,但苏军的挺进使这一切成为了泡影。第三帝国崩溃前夕,设计蓝图等资料散失。这架据称时速可达“2000英里”,“作战半径4000英里”的神话般的飞行器也就从此无从查考。斯彻里沃去世后,在他的遗物中人们居然发现了关于飞碟的设计草图!这又给这种飞行器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如果按照斯彻里沃所述,纳粹的飞碟似乎胎死腹中,但却有人声称自己亲眼目睹了这架奇异飞行器的试飞。据说该机性能奇佳,“三分钟内爬升至3000英尺,速度达每小时数百英里”。这位目击者叫乔治.克雷恩,他的陈述中有些东西耐人寻味:他说有些研究工作被安排在佩内明德基地,那正是纳粹研究飞弹等绝密武器的顶尖航空科研机构,此外,他还证实飞碟通过采用自旋方式获得良好的稳定性。另外,他说飞碟试飞是在哈尔茨山脉地区,而这正是多位飞碟目击者所报告的目击地点!
我们判断事物的依据当然是自己的所知,如果后者得到局限,那么得出的结论就可能悖谬,这就是为什么这个故事听起来象天方夜谭的原因。在种种事实面前,人们不得不承认纳粹德国确实从事过碟形飞行器的研究,但依据掌握的证据,似乎纳粹在此方面从未有过什么实质性进展,不过都是一些粗浅的论证。
盟军力求搜集到所有的研究材料以证实他们的猜想,他们不遗余力的找寻所有纳粹秘密工程的资料,许多研究机构都是美军刚刚离去,苏联人就紧跟着将剩下的家什一股脑运走……特别是据信参与飞碟研究的三位工程师,分别被美苏虏获,在不为人知的地方从事秘密研究工作。
尽管几乎全部的模型和零部件都被破坏殆尽,盟军还是从党卫军的各种设施中缴获的大量关于飞碟的设计蓝图和草稿。这些资料揭示出惊人的事实:纳粹德国沃瑞尔协会早在1934年就发展出了第一架碟形飞行器RFC-1,当年年底,推进系统经过改进的RFC-2也已推出,其控制采用磁脉冲系统。1938年,党卫军介入了沃瑞尔协会的研究,并开始将喷气发动机引入,为了验证碟形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特征,德国人制造了螺旋桨动力的圆形飞行器,并积累了大量研究测量数据。
上个世纪下半叶,奥地利人佐德尔写了一本名为《UFO:纳粹的秘密武器》的书,宣称纳粹1939年建成HANNEBU-1,其直径65英尺,当年九月首飞,1940年底,该机开始零星用于侦察。还说从1942年起,德国人开始尝试为这种飞行器加装武器,但这项工作阻碍重重——高速自转的飞行器给武器控制系统带来巨大的困难。最后,1943年初,HANNEBU-3才算具备基本的可靠性和战斗力。对这种观点的支持者认为这一点正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盟军飞行员看到的飞碟都是空战中彻头彻尾的旁观者。但客观的说,除了这位带有右翼倾向的作家,几乎没有其他证据可以表明这种超级飞行器的存在。
佐德尔认为,“巴隆采圆盘是纳粹德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设计”,这架由三位德国顶尖的航空动力专家研制的飞行器坚定了纳粹的信心,他们深信这种潜力无穷的战斗机器能够力挽狂澜,尽管此时盟军的隆隆炮声已经逼近。
中央情报局搜集到的情报显示,在二战结束时,希特勒及其党卫军至少已经有了两架足以使用的HANNEBU飞碟。……一架飞行时速可达1200英里,能够90度垂直转向和垂直起飞;另一架速度更快,其下部安装了足以击穿4英尺厚装甲的激光炮……但别忘了,情报部门工作的结果往往是营造一些夸大其词的论调,更叫人难以置信的是,某些新纳粹分子竟然相信佐德尔之流的观点,,认为纳粹飞碟的动力系统基于古代毕达哥拉斯遗留的秘密数学公式,从而建立起“内爆”推进理论,这种神乎其技的说法反倒降低了纳粹研究进程的可信度。
如果德国人真的拥有了这种神奇的飞行器,为什么它没能在战斗中出现?或许盟军的迅速推进真的让德国人无暇把这项成果付诸实施?有一点是千真万确的,纳粹德国在灭亡之前曾将部分绝密的研究设备和资料转移,例如部分未提炼的铀燃料曾秘密运往日本,以帮助日本尽快完成原子弹——运送铀燃料的潜艇后来被美军俘获。那么关于碟形飞行器的技术资料甚至模型在不在此类呢?1945年德国战败后,盟军在受降德国海军时,发现有30艘潜艇莫名其妙的失踪了——既未投降,也未战沉,直到几个月后,它们才出现在波罗的海沿岸,检查发现,这些潜艇都被加装了特殊的通气管装置,能够连续潜行数星期之久。这些潜艇究竟干什么去了,它们是否在秘密运送某些绝密的研究成果?如果是,它们又去了哪里?这些不解之谜让美国人大伤脑筋。
有些大胆的猜测者认为纳粹在南极建立了秘密的基地。这种论调也非空穴来风。早在1938年,纳粹就组织过南极考察队,登上了南极大陆,在到处树立万字旗的同时,他们还宣称南极是第三帝国的领土。考察中,他们详尽记录的南极大陆的地理水文等资料,对于正酝酿武力扩张的第三帝国,谁又能保证此举没有不可告人的军事目的?联想到那些失踪的潜艇,难怪有人推断纳粹将飞碟研究基地仓促迁往了南极。
有一个事实助长了这种“推测”:1947年,即二战结束仅仅两年之后,美军调动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对南极大陆展开名为“跳高行动”的军事入侵,一艘航母在一艘战列舰和数艘驱逐舰、补给舰的伴随下,运送4000名陆战队员在南极登陆,后来因为恶劣的气候而草草收场。美军对此的官方解释是,那是一次纯粹的战备演习。其真实目的无人知晓,是否美国人在寻找纳粹的基地?他们到底发现过什么?这些资料如今都尘封在美国政府的绝密档案库中。
反对者的辩驳也很有力,首先,30艘潜艇不足以运载建立基地的人员和物资,而且普通潜艇的极地航行将极其困难和危险——即便在今天,极地军事任务通常也得靠核潜艇来完成;另外,维持基地所需要的补给在战后不可能延续,除了极为遥远的路途,作为战败国的德国也不可能继续此种活动。
今天,猎奇者可以搜集到许多图片(虽不敢肯定所有图片都不可信,但完全有理由怀疑那些东西是不是真的能飞),包括飞碟的早期设计方案,这些由宝马公司提供的“飞碟”方案如今看起来不但不神秘,相反还是很好的航空学教材——那不过是一组喷气发动机加上一幅圆盘状的旋翼,而且即便是这种东西,也仅仅是理论上可行,在操纵、燃料使用、武器配备上还有相当多的难题,直到今天这类问题都难以解决。
参考资料:http://www.hithink.net/junshi/readnews.asp?newsid=15601
‘贰’ 二战时德国设计过多少种超级武器
所谓的超级武器应该是指尚未投入实战的,停留在设计上的武器
我知道的有
鼠式超重型坦克:原计划生产150辆,但实际只生产了两辆样车,还有9辆正在生产过程中。该坦克是世界上最重的坦克,全重达到了惊人的188吨,比着名的虎王坦克重了近3倍。
p1000巨鼠超重型坦克:停留在纸面设计上的庞然大物,全重超过1000吨,被称为陆地巡洋舰。车体长度为35米,宽度是14米,高度是11米,为了承受本身的巨大重量,坦克每侧的履带有3.6米宽,由3条1.2米宽的分履带组合而成。两门280毫米炮作主炮,一门128毫米火炮,八门20毫米Flak38高射机关炮,两挺15毫米MG151/15。P-1000超重型坦克动力系统是使用8台Daimler-Benz MB501型20缸的柴油发动机,一台柴油发动机马力为2000匹马力,输出动力可达到16000匹马力,就可以推动到这架超重型坦克,而行走最高速度是40公里/小时。
E75式重型坦克:停留在纸面上的E系列超级坦克,被称为虎3。计划装备88L100倍径的超级火炮,主装甲倾斜度达到30度,厚160毫米。其发动机可提供1200马力的动力,可使其拥有每小时50km的理论时速。
其他同系列的还有:E100重型坦克,E50中型坦克
还有压轴的陆战武器,E100重型坦克歼击车:
作为德国E系列末日战车计划中最后一种型号,E100作为未来超级重型坦克系列的基础。“火蜥蜴”是以E100的底盘为基础,发展出的新型坦克歼击车。原型车在帕德博恩市郊豪斯滕贝克的亨舍尔公司的工厂中生产。主要的武器为一 门170毫米反坦克炮,射程可达四公里,能够对付该范围内的一切装甲目标,原计划装备一门类似“鼠”式坦克上的75毫米同轴火炮,但是因为过于挤占弹药和乘员空间而被放弃。其战斗室外形状和与车体的结合方式令人想起“猎豹”坦克歼击车,车体正面有30度的倾斜装甲,厚度可达200毫米。 该车由一台2400马力发动机驱动,使用新的传动装置,将发动机后置,计划中可以达到28公里的时速。
最后也是最强的超级武器,柏罗湟女战神-3”型飞碟:
这是纳粹德国研制的最后一种型号的飞碟,它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直径38米,另一种直径68米。它们都采用奥地利设计师弗·绍贝格尔发明的无烟无火焰爆炸式“绍贝格尔”型发动机驱动,只需用水和空气作燃料。
这种发动机本身具有反磁力性能,它借助反磁力漂浮升腾法使飞碟飞行和悬空。发动机靠吸入大量空气使其周围空间形成真空,飞碟便能在这一真空区内不费吹灰之力地任意运动。1945年2月19日,“柏罗湟女战神”型飞碟完成了它的首次也是最后一次实验性试飞。
女战神不需要装甲。当年这个速度以及先进的武器系统可以在敌人猝不及防的瞬间给对方致命打击。它的武器系统是电磁炮。它的动力系统是来自古代印度的神秘配方。当它达到最大平飞速度时,可以2600公里/小时飞行,在1945年这个速度是没有任何人类飞行器可以匹敌的。
最后为了防止被俘获,原型机被按照希特勒的命令毁掉
就知道这么多了
‘叁’ 二战期间,德国到底造了多少88炮
88毫米高射炮,简称“88炮”,是德军步兵反坦克的有力武器。88毫米高射炮的装备数量一说有18000余门,也有说装备了21000余门,以及装备26000余门等多种说法。后来根据统计,88炮共计生产了17796门。
‘肆’ 二战期间宝马、奔驰这些汽车公司也负责遭坦克、装甲车等这类武器吗
没错,德国着名的ME系列战斗机全称梅塞施密特,就是梅赛德斯奔驰的产品,同时奔驰还生产坦克、突击炮,包括着名的希特勒专用防弹专车奔驰770K,以及2号坦克之后的所有坦克底盘设计。宝马起家就是战斗机的制造厂,二战期间主要生产德军用的摩托车和运输机发动机,大众公司在战争爆发后,曾经参与制造装甲车,摩托化师卡车,以及一些早期型号坦克的底盘车体的设计工作,保时捷负责参与3号坦克以后和豹式、虎式的研发制造。德军的军用卡车是欧宝主打,也有部分奔驰的车型。
‘伍’ 二战时期,德国造出了哪些超时代武器
据我所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制造出了很多超时代的武器,例如喷气式战斗机,防空导弹,还有一系列的自动步枪,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当然还有一系列的自动步枪,例如STG44,这把步枪在实战中的表现也很好。由于7.92mm中间威力步枪弹只需要在全威力步枪弹的基础上略加修改,但对于当时的德国来说相当节约战争资源。精度比冲锋枪要稍高,射速比较慢但可控。极大提升了战斗能力!可以想象二战时期德国真的太强大了。
大家怎么看待这件事?欢迎交流!
‘陆’ 在二战时期拥有惊人制造能力的德国,它们都造出了哪些超时代武器
二战时期的德国被喜欢军事的朋友们调侃为黑科技之乡,原因非常简单,首先世界上第一种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都是德国最先研制出来的。其次就是喷气式战斗机的研究,德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喷气式战斗机投入实战的国家。最后就是德国的制造火炮的技术真的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国家。
最后就是二战时期的德国是世界上制造火炮能力最强大的国家,其在一战中造出了巴黎大炮,可以直接从德国炮击英国本土。在二战中,德国制造除了世界令人非常震惊的古斯塔夫巨炮。
‘柒’ 奔驰 奥迪 大众 宝马公司是不是在二战时为德国生产过坦克 装甲车 飞机 火炮
奔驰和宝马的标志上,三棱和白蓝四分园都是飞机制造的含义。当然二战时宝马也生产摩托
如BMW R75等。奔驰曾参与了豹式坦克的设计竞标和许多战车零部件的生产,以及许多米塞斯米特系列战斗机的引擎。
大众在战争中最多的产品当属“水桶车”在装备序列排第一:KFZ 1
迈巴赫则承担了绝大部分坦克的引擎生产。从二号坦克到虎王。
‘捌’ 二战德军 库尔斯克战役动用的装备有哪些 最好是还有装备的介绍
德军:火炮和迫击炮约1万门,坦克和自行火炮2700辆,飞机2050架。主要是“马克3”、“马克4”型坦克,四号突击炮,BF109战斗机,斯图卡轰炸机。德军为这次进攻还投入了大量新式兵器包括“虎”式、“豹”式坦克和“斐迪南式反坦克歼击车”以及“胡蜂”自行火炮,以及“福克沃尔夫190A”式战斗机和“亨克尔129”式攻击机。武器介绍不说了,都是着名武器,网络上还带都能找一堆。(单兵武器就免了吧)
‘玖’ 保时捷造坦克、宝马造战机引擎,欧洲车企的军工背景你都知道吗
保时捷造坦克、宝马造战机引擎,欧洲车企的军工背景你都知道吗?
汽车工业一直都是每个国家的工业支柱之一,其有着先进的自动化设备、流水化生产线,很多时候,只要稍作改动,就能衍生一条新的产品生产线,国家需要你做什么,你生产什么就对了。而最典型的,莫过于军工背景的车企,事实上,许多的企业前身其实都是军工厂,我国的车企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今天小编就说说国外的。美国的通用、福特自然不用说了,肯定为当年美军服务过,而欧洲品牌众多,哪些会有军工背景呢?
如果放在二战前,大众也许难有机会超越戴姆勒、宝马等巨头,但随着德军战败,各大产业都百废待兴,回到同一起跑线,才有了后来名声赫赫的大众集团,典型屌丝逆袭的故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拾’ 宝马曾为二战德国造过多少武器
奔驰和宝马的标志上,三棱和白蓝四分园都是飞机制造的含义。当然二战时宝马也生产摩托
如BMW R75等。奔驰曾参与了豹式坦克的设计竞标和许多战车零部件的生产,以及许多米塞斯米特系列战斗机的引擎。
大众在战争中最多的产品当属“水桶车”在装备序列排第一:KFZ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