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系发动机相比德法美系功率高而扭矩低,这是为什么
日系发动机相比于德法美系功率高带有巨低,这主要是由于发动机在设置的时候参数是不一样的。日系发动机和其他的欧美国家以及到发动机所重视的点是不一样的,德系非常重视驾驶体验,所以说会选择一些扭矩转速比较高的,而日本的发动机,因为一般情况下日本的汽车都很小,而且对动力的要求也不是很高,所以说就会选择一些比较高功率而且扭矩低的。这样的话就能够让日系车在营销的时候有更好的营销方式,而且能够让人觉得日本的车开起来是比较快速的。
汽车其实也是非常值得考究的,而且不同汽车品牌给人们带来的理念感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可以选择契合自己理念的汽车品牌。
2. 跑高速开日系车和德系车的差别多大呢
上高速开车,你是什么感觉?是心跳加速?是飘?但是刚考了驾驶证还在实习期的朋友是不能上高速的。正常的新手平时城市道路还有些紧张呢,更别说高速这么快的车速了。那简直就感觉是在飘,老司机说了,在高速公路上是区别新手和老手的地方
日本变速箱目前也是民用界世界领先,无论是大众的低端POLO高尔夫还是德系的其他品牌高端车,变速箱都是日本爱信精机公司生产的。就连德国车的车窗玻璃都不例外。日系车对于车内饰的人性化设计也是最好的,不用看中控 手一摸就能开空调,手一模就能开除雾,等等。这些欧美和德系就没他好了。
3. 日本汽车与德国汽车的比较,哪个好
首先要清楚车的价格定位。日系车和德系车在高档品牌上其实差不多,如果要买高档汽车,那么可以不用做太多选择,买日系或者德系都可以。如果要买中低档的车型,那就有必要进行选择了。日系车和德系车各有侧重点。
日系车综合能力比较高,安全性、性能、外观都很优秀。日系车有两个优点是德系车比不了的,第一个是汽车的发动机功能比较完善,而且油耗很低,油耗低,意味着不会给生活增加更多开销。另一个优点则是,日本车的设计比较人性化,舒适度比德系车更高,尤其是日本车比较注重家庭理念,所以后排座一般都比较舒适宽敞,这一点是同级得系车可能无法媲美的。
4. 日本车发动机转速为什么比德国车转速低
日本车发动机是可变正时系统可在转速低的时候输出高扭矩,大众的车是高转速发动机,只有在高转速下才能输出很好的动力,
5. 日本的汽车跟德国的汽车哪个好
根据修车师傅的反馈,因为德国车的构造相对于 大众 比较复杂,维修比较不容易,成本还好,但是日本的车,就相对于而言更简单,而且比德国车还便宜。另外,这两国的车有很大的差异,因为德国汽车会运用一些黑技术,而这些黑技术,还没有很成熟,就被装在车上了,这也就对车而言,会出现很多问题,而日本就不会这样,他们不会轻易的在车上,安装黑技术,除非是完全成熟了。
6. 为什么相同排量德国车的功率比日本的功率小啊
其实最大功率一定要对应转速一起解读才合理.一般日系车的最大功率对应的专速是6000转,显然,我们是不会将车子开到转速6000转的,而德系车一般对应转速是5400转,别小瞧这600转的区别,背后的意义是德系车在低转速时输出功率明显大,车子比较好开,尤其是在市区频繁起步时,区别更为明显,这也就是一汽的捷达,标称功率很小,但车子比较好开的原因。雅阁2.0的最大功率,和PASSAT 1.8T都接近了,但两车实际区别如何呢? 显然差别是明显的,PASSAT 1.8T的实际动力性,应该和雅阁2.4差不多.有人提到拿花冠和PASSAT比起步,这本身不合理,自重就不是一个级别的,起步当然不一样。
PS:这个答案是抄来的~ 不过看起来很有道理^^
7. 为什么一跑高速公路,日系车德系车的区别就能看出来
为什么一跑高速公路,日系车德系车的区别就能看出来?
在现如今的汽车行业中,日系车和德系车是汽车界的两大霸主,所以很多人经常拿德系车和日系车来做比较。两者各有其优点,对于需要买车的车主,往往会纠结买德系车还是日系车。而在车界有一句话:日系车和德系车的区别,一上高速就能看出来!为什么会有这一句话呢?
下面有几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1?3?1?31.发动机:日系车大部分发动机采用的是自吸发动机,最大扭矩来的慢、晚。反观德系车,则采用的是涡轮增压发动机,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特点刚好和自吸发动机相反:扭矩来的早而且扭矩大,给变速箱匹配冗余性更大,高速响应较好!
对于日系车,上面说过主打的是省油,大多数车型的设计不一定是为了跑高速,而且车重设计都不会高于比例,甚至仅仅达标,那么跑高速飘什么的,就是短板,你不能要求即省油还要车不重,还要不飘,这其实也是一个纠结。对此我不持赞同和反对的意见,但买车还是买德系,除非你很少开高速,从省油来说买日系,从实用安全买德系,年轻人喜欢日系,中老年人大多数都是欧美产品。
我是一个有近三十年驾龄的老司机,驾驶理程超过250万公里,曾驾驶超过三十款各国不同品牌的车,过往对于这问题的看法在同一档次德、日比较是德系车优于日系,由于现在每月都在高速上行驶四、五千公里,德、日都开过,所以现在的看法有所改变。同样自然吸气的1.6的手动挡车作一个比较(记住前题是同一档次),大众捷达在一边是悬崖的县级山路,曾被我玩到百公里时速甩尾式过弯(后轮响胎),而后排座的3人并不摇晃,当时认为日系车难出其右,到了现在开也是1.6的丰田的花冠,同样能甩尾式过弯,使我改变了看法,认为难分仲伯。而另一台奥迪A6(自动挡),我并不喜欢开,乃因为经常在高速上跑,沉重的车身少却了灵活性,在山路上没有了玩弯位的乐趣,高速上遇到忽发情况无法做出漂移式避险,因此我更喜欢开1.6的花冠。
我在高速上看到德系车长超日系车,日系车长超N国车,也看到日系车超德系车。为什么呢?因为中国高速路区间限速太多,就跑120公里小时和100公里小时。这些车分不出高低。如果不限速,日系车肯定跑不过德系车。日系车跑160公里小时就漂了,德系车奔驰,宝马,奥迪跑180公里小时以上也不会漂。
德国车虽然豪车多,名声好,但是发动机质量比不上日系车,德系车新车两三年没毛病,往后毛病就多了,漏油现象达到70%,包括奥迪在内!反观日系车发动机从新车到旧车发动机有毛病的不多!朋友是修车的!修理厂最喜欢德国车,毛病多,有钱挣。日系保养维护的多,毛病少,利润少,所以就像他恨曰本人一样恨日本车。
8. 日系车、德系车相比较,有什么优缺点
今天给大家解答关于日系车、德系车相比较,有什么优缺点?日德汽车也有等级。有好有坏的德系和日系,生产线生产工艺品牌效果在民间汽车中都是数一数二的。但是,如果国政不同,早就有不同的汽车设计理念。德国欧洲美国地区相对宽敞,人口密度低,道路普遍顺畅,石油能源不急需,德国高速公路的设计时速非常高,该法律允许部分高速公路不限速,因此德国汽车发动机最大扭矩的转速相对较高,对燃料消耗的控制也不是优先事项。
新车和旧车的燃料消耗动力偏差不大,发动机磨损小的特点都是公认的。日本变速箱目前处于民间世界前列,大众低端马球高尔夫或德系其他品牌豪华车等变速箱由日本爱信精气公司生产。德国车的车窗玻璃也不例外。日系车在汽车内饰的人性化设计上也是最棒的。不用看中央控制手就可以开空调,手可以完全解雇雾。这些欧美和德系并不比他好。
9. 为啥德国车低转速发动机反而比日韩系高转速发动机费油
高转速下,不管是进油量还是进气量都很足,燃烧起来会很充分,在行业中省油的标准就是谁燃烧的更充分,谁就更省油。高转速下,车的的功率与扭距都被拉的很高。低转速发动机,一般功率与扭距都比不上高转速发动机,低转速发动机追求的经济省油,它的进气也进油都控制的很好。但马力一般都大不起。 高转速的发动机没有低转速的发动机省油。
10. 日本车为什么省油
提到日本车,大家都说日本车省油,碰撞实验又安全,做工也不差;现在是商业社会,没有人不爱惜自己钱袋子。因此,尽管国人对日本人大摇其头,可日本车仍风行中华,都快烂街了。)可大家有没有仔细想一下:日本车为什么省油?
是日本车的发动机的效率高出其他国家产品一大块吗?显然不是,世界着名车用发动机虽各有所长,但性能相差无几,就是中国的国产发动机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是日本车采用了某种其他车都没有的新技术,致使其节油显着,一年可省出“跑一趟万里长征”的油?显然也不是!众所周知,造车作为一项已经非常成熟的技术,本质的改变几不可能,剩下的只有细节。
其实,日本车省油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车轻!
以中级车为例,1.8的日本车一般车重在1100KG左右,而德系和国内品牌车一般在1300KG左右,车重差别200KG,相当于3个成年男子的重量,比率接近20%。/车轻自然省油,当年德国人为了在省油上与日本车竞争,也在车轻上作过文章,采用了大量铝合金配件,但因车价的大幅度提高而作罢,可日本车却毫不犹豫的减薄了钢板厚度。
车外壳和结构的钢板厚度减薄了,车的总体重量降下来了,于是车就省油了,多简单!还有碰撞实验的数据为证,安全也没问题。两全其美,面面俱到,日本车自然热销。
没有物质的支撑,全是无米之炊,1.0的钢板减为0.8厚度,强度降低决不止质量相差上的20%。
还是让我们看看碰撞实验吧:一辆车以一定的速度撞击在一堵重达数百吨的墙上,车头部分结构溃缩吸能,从而保护车内人员。合格的便贴上安全标签。
我们只要想一想就能明白这项实验的局限性,做一个很小的实验就能明了日本人钻了一个什么样的漏洞。
拿一个鸽蛋和一个鸡蛋,从相同的高度自由下落在石板上,高度相同速度也相同,落下后鸽蛋鸡蛋全破,内部蛋黄破碎程度相同,因此碰撞实验数据表明两蛋安全性相同。鸽蛋也拿到了上路许可证(小孩子都知道,鸡蛋比鸽蛋结实的多)。于是在一个鸡蛋、颌蛋混合运动的公路上,发生了两蛋相撞,结果……
在这里,日本车就是那个鸽蛋,当然差别没有这么大,但道理完全相同。
假设日本车重为M,速度为V,车前溃缩吸能行程为S,达到溃缩的平均力为F1,那么:在碰撞实验时:车子总
动能W1=M*V*V
碰撞后溃缩吸能,车停止,车子总动能=F1*S8 e6 ^ w5 h* y
即:F1=M*V*V/SY
其他车重20%为:1.2M,其他条件相同,则:车子总动能W2=1.2M*V*V,F2=1.2M*V*V/S
可以得知:W2=1.2*W1F1:F2=1:1.2
从上述测算可以看出两点:一是碰撞实验的结果是在不同碰撞动能的水平上得出的结论,二是在日本车与其他同等级车相撞时,碰撞力已达车体溃缩的程度,开始溃缩时,对方仍有20%的余力,实际上日本车起到对方缓冲软垫子的作用,如此高风格,让人敬佩,但车是别人坐的,日本人只管赚钱,就用心险恶,其心可诛了!
汽车出行,安全第一,在我们身边有太多的交通事故,没有什么比我们的生命更宝贵的,开车中,类似于碰撞实验中的情况毕竟太少,我想来想去,只有我们的车撞上桥墩时,才能与几百吨的撞击墙相比,可我们周围,最多的交通事故其实是车与车、车与路边设施的碰撞,这些车和设施,相对于本车来说,都是带有柔性的物体,与带有柔性的物体相撞,自身车的刚度就非常重要了。因为自身的刚度能使碰撞的能量更多的被对方的溃退所分担,从而保护自身的安全。
两车相撞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等的,非弹性碰撞的结果,车身轻、车身刚度低的日本车明显要分担大部分能量,多出的那部分,可能就是车主宝贵的生命。其实很好理解,通俗的说就是一辆轻且软的车与一辆重且刚度大的车相撞,后果会如何呢?试着驾车去撞沙堆和水泥墙吧,如果你开的是日本车,与别的同级车相撞,你撞上的就是一堵水泥墙,而对方撞上的却是一堆沙。
这就是日本车隐藏在省油卖点画皮下的东西。
碰撞实验是检验汽车安全的重要手段,然而它的局限性也显而易见:一是它未能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上来模拟车与柔性物体的撞击;二是在碰撞实验时只考虑了该车车体结构溃缩吸能的被动安全方式,而没有考虑到碰撞对方溃退缓冲所分担的能量,从而给了一些不良商人偷工减料的漏洞。
建议修改碰撞实验方法,按经济型车、中级车、高档车分级,分别以1吨、1.5吨、2吨重量设定碰撞模拟车,并给模拟车标准的车体刚度,让实验车与同等级碰撞模拟车相对行进碰撞,来检定车的安全程度。"
如果非要卖中级车的价格、以中级车的排量、速度自居,却只敢以经济型标准衡量,那就老老实实的告诉大家,我只有经济型车的安全。让大家有个心理准备。不要明明知道外强中干,仍去大吹特吹安全,然后还给配备一个能开到把铁人摔成碎片的速度。
说到这,不仅再一次不齿日本车的不地道。
如果你想省油,我劝你还是去开QQ吧,省油之外,起码车主知道:我很小,不要欺负我,我撞不过别人,开不快,也不敢开快;增加主观上安全。
+ 如果你真想省钱,也别买日本车,干脆把保险省了,省的多,也直接;万一撞车了安全性在,总比为省两油钱,把小命丢了好。
如果你想安全,更别买日本车,给别人当软垫子,滋味不好受。
我已不想再去辩论钢板厚薄对车的影响了,如果你注重外观,去看看今年北京冰雹中日本车的表现吧,如果你注重生命,不妨去交通队或网上查一查日本车在车祸中的表现吧,对了,看看日本车与其他车系之间的碰撞,否则又有人搅混水啦,看看车里的人,看看车的铁皮,看看车内隐藏部分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