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比蟑螂小一点的小蟑螂这是什么虫
应该是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是分布最广泛,也是最难治理的一类世界性家居卫生害虫。可以进行药物喷洒、灭蟑毒饵等方法进行除虫,想要根除必须保持环境卫生。
㈡ 这是什么虫子像蟑螂,但是又比蟑螂小很多。
德国小蠊。
德国小蠊成虫为背腹扁平的椭圆形,分头、胸、腹 3 部分,小的仅 0.2~0.5cm,多数体长在 10~30mm,呈黄褐色、红褐色或深褐色,体长和体色因种而异,一般体表具油亮光泽。早龄若虫体小呈深褐色近于黑色,无翅,形成翅后的若虫,在背中央有一条明显的淡色条纹。
德国小蠊为不完全变态昆虫,一生要经过卵、若虫和成虫3个阶段,成虫产卵,卵成熟为若虫,若虫羽化为成虫。卵荚弯弯细长,形似香肠,形成后挂在雌虫腹部末端,孵化前产下,有时卵荚挂在尾端就开始孵化。德国小蠊是唯一长时间携带卵荚的室内蜚蠊种。
雌虫一生可产下4~8个卵荚,每个卵荚可孵化若虫30~40个,从卵荚形成至孵化需28天,若虫蜕皮6~7次变为成虫,蜕过1次皮,就增长1龄。德国小蠊成虫化后一周,即成熟,可以繁殖,每年繁殖2~3代,室内条件下,若虫龄期完成需要40~125天。
㈢ 这是什么虫呀,看着像蟑螂,但实际比蟑螂小很多
德国小蠊。
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是分布最广泛,也是最难治理的一类世界性家居卫生害虫。它除了盗食、污染食物,损害衣物、书籍,破坏电脑等精密仪器,造成经济损失外,更主要的危害是传播大量疾病。由于德国小蠊适应性强、繁殖快,易产生对化学杀虫剂的抗药性,因而对其防治难度很大。
外形特征
德国小蠊成虫为背腹扁平的椭圆形,分头、胸、腹 3 部分,小的仅 0.2~0.5cm,多数体长在 10~30mm,呈黄褐色、红褐色或深褐色,体长和体色因种而异,一般体表具油亮光泽。早龄若虫体小呈深褐色近于黑色,无翅,形成翅后的若虫,在背中央有一条明显的淡色条纹。
蟑螂为下口式头部,咀嚼式口器,有一对发达的复眼,单眼一对(小而不发达),翅 2 对,前翅革质,后翅膜质,但很少飞翔,有 3 对形状相同的爬行足,股节发达,强劲有力,善于疾走,雄虫腹部末节后缘两侧有 1 对腹刺,雌虫无腹刺,据此可分别雌雄。
前胸发达,背板宽大而扁平,中后胸较小,不能明显区分,腹部扁阔,分为 10 节。
防治措施
德国小蠊的综合防治是将害虫与其孳生的环境作为整体,综合环境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方法来防治德国小蠊,并将对人和环境的损害降到最低。
(1)德国小蠊的监测
认真、细致地勘察害虫孳生环境,找出害虫孳生的原因及其栖息的窝巢是害虫防治工作成功的一半。大多数对德国小蠊防治的失败都是由于未能找到环境中德国小蠊全部的隐藏场所,并加以彻底处理,以致于源源不断地发现新的德国小蠊入侵,不能灭绝。
(2)环境改造与物理防治
食物、水和巢穴是德国小蠊生存的3个基本条件。采取保持室内外清洁,控制食物和水、补齐墙上的各种缝隙、孔洞等措施,可以显着降低害虫的环境容纳量,使其难以孳生。德国小蠊一般是夏季随运入室内的食物、家具等迁入,因此对运入的包装物及各种杂物应仔细检查,垃圾及时清除,避免德国小蠊入侵。
在对环境勘察时,可以使用吸尘器捕获聚集于暗处的德国小蠊,有利于下一步防治工作。使用粘蟑纸在德国小蠊易于活动处监测,既可捕获残余害虫,又能及时发现问题。
(3)化学防治
滞留喷洒和投放毒饵是德国小蠊化学防治的两个基本方法。由于滞留喷洒后,残留于室内表面的药剂可以残留3个月以上,难以清除[8],因此在防治德国小蠊时,应避免不加区别地大范围喷洒地面、墙面和天花板,重点处理德国小蠊活动、栖息处,特别是接近水源、食物的缝隙。
适合滞留喷洒的剂型有微胶囊悬浮剂(CS)、乳油(EC)、水乳剂(WP)、悬浮剂(SC)、可湿性粉剂(WP)等。
灭蟑毒饵由于其对环境污染小,使用安全,效果可靠而迅速得以推广。灭蟑毒饵剂型包括膏剂、胶饵、颗粒毒饵、毒饵盒等,适用于学校、医院、办公室等对杀虫剂较为敏感的场所。
氟蚁腙成分杀蟑胶饵:应多点施药于蟑螂经常出没处,使蟑螂接触吃食氟蚁腙成分的胶饵后慢性中毒并在窝里死亡,具传染、胃杀作用。持效期长,一般为3-6个月,但要防止受潮。
氟蚁腙成分的杀蟑胶饵
氟蚁腙成分杀蟑胶饵施药需点多量少, 每次施药点都米粒大小即可,施药点于蟑螂经常活动的场所。持效期很长,安全高效方便,不易产生抗性,并在蟑螂中互相传播毒性,造成蟑螂的群体死亡。
使用毒饵时,必须将其施于德国小蠊聚集的缝隙内或活动处。如果密度较高,应首先进行滞留喷洒,待密度下降后,再用毒饵巩固灭蟑成果。
毒粉由于其飘逸性好,持效长等优点,在防治德国小蠊中也常应用。特别是处理一些不能喷洒的精密仪器内部或较深的缝隙时,使用毒粉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车、船、地下室等密闭场所可以应用烟熏剂防治德国小蠊。烟雾渗透力强,灭蟑彻底,但缺点是没有持效,必须与其它防治措施相配合。烟熏剂污染较大,对人、畜较危险,使用时应注意安全。
(4)生物防治
利用昆虫病原体防治害虫具有安全性好,不污染环境的优点,尤其适合防治室内的城市害虫。黑胸大蠊浓核病毒(PfDNV)是世界上唯一进行系统研究的蟑螂病毒,可以感染、致死黑胸大蠊而不感染脊椎动物。
昆虫特异性神经毒素(AaIT)和某些植物的精油对德国小蠊也有良好的杀灭作用。
预防德国小蠊产生抗药性的基本方法是定期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杀虫剂,采用毒饵防治低密度的德国小蠊,避免超剂量滥用杀虫剂,推进综合防治措施等。
㈣ 室内很多这些小虫子,跟蟑螂很像,这是什么虫子,比蟑螂小很多,求解
身上有很多被虫咬过的包,尤其是腿上,而且被子边缘上也有很多和蟑螂很像,不过比蟑螂小的多的虫子,我想问一下,是不是因为这些虫子引起的?
㈤ 家里很多和德国小蠊大小差不多的虫子
德国小蠊交配型的吧!!
㈥ 家里有一种虫子,比蟑螂小,颜色像蟑螂,跑的很快,很多腿,是什么虫子
它是德国小蠊。
德国小蠊,是室内蟑螂中体型最小的一种,体长只有黄豆大小,约为1厘米—1.5厘米,茶褐色。它原产于非洲,首次发现是在德国,伴随商品流通潜入中国。
它繁殖能力超强,拥有一个最狠的绝招——由雌虫将卵鞘随身携带,即使被踩死或者拍死了,而卵鞘没有被破坏,也会照样繁衍出下一代。这使得它能够以数量优势,胜出其他蟑螂。
而且到现在它还没有天敌,同时它的适应环境能力很强,对多种化学杀虫剂拥有一定的抗药性,由此成为蟑螂界中的霸主,最难被消灭。对德国小蠊尸体的最好处理办法是焚烧。
居民个人防治蟑螂的首要措施,是对居住环境进行治理,清除杂物,然后“堵洞,抹缝”,减少蟑螂的生存空间。发现蟑螂的卵鞘,第一时间就要清除。其次,不可避免要使用药剂。
目前,一般的除蟑药中,包括灭蟑粉笔、烟熏片、专用杀蟑气雾罐等,主要成分是拟除虫菊酯。在用过上面的方法之后,用价格较贵的杀蟑胶饵,对残存的蟑螂进行“定点清除”。这一套组合拳后,基本可以对蟑螂做到局部灭绝。
如果是宾馆、酒店、办公楼、食品行业等大型场所,就需要专业人员使用相对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手段。
㈦ 跟蟑螂很像但又比蟑螂小的是什么
它是德国小蠊。德国小蠊,是室内蟑螂中体型最小的一种,体长只有黄豆大小,约为1厘米—1、5厘米,茶褐色。它原产于非洲,首次发现是在德国,伴随商品流通潜入中国。
它繁殖能力超强,拥有一个最狠的绝招,由雌虫将卵鞘随身携带,即使被踩死或者拍死了,而卵鞘没有被破坏,也会照样繁衍出下一代。这使得它能够以数量优势,胜出其他蟑螂。
德国小蠊(拉丁学名:Blattella germanica,别名:德国姬蠊),蜚蠊科小蠊属动物。它最早起源于高温、高湿的非洲,现仍喜欢栖息在比较温暖、潮湿的环境。
其成虫为背腹扁平的椭圆形,分头、胸、腹3部分;呈黄褐色、红褐色或深褐色,一般体表具油亮光泽,在背中央有一条明显的淡色条纹;有一对发达的复眼,前翅革质,后翅膜质;前胸发达,背板宽大而扁平,腹部扁阔。
㈧ 最近家里总是出现这种小虫子,体型很小,比德国小蠊还要小很多,移动速度也挺快的,但感觉不是蟑螂。
图片有点不清楚,但是像是蟑螂的若虫,也就是小蟑螂,你可以对比下图确认一下。
㈨ 美洲大蠊跟德国小蠊有什么区别
一、形态特征不同
1、美洲大蠊:雄虫体长27~32mm,前胸背板(长X宽)6 X 9.5mm,前翅长26~32mm,总长38~42 mm。雌虫体长28~32mm,前胸背板(长×宽)7×9.4mm,前翅长20~27mm,总长38mm。
二、生活习性不同
1、美洲大蠊:美洲大蠊喜好黑暗、隐蔽的环境,白天多隐匿在避光的缝隙、墙角等阴暗场所,夜间出来活动,在美洲大蠊生活的场所,夜晚突然开灯,就可看到它们四处逃逸。
2、德国小蠊:德国小蠊最早起源于高温、高湿的非洲,现仍喜欢栖息在比较温暖、潮湿的环境。
三、食性不同
1、美洲大蠊:美洲大蠊是杂食性昆虫,食普极广,对食物选择性不严格,但是有它们相对喜好的食物。
2、德国小蠊:喜食居民住户中的清洁食物,如糖类、淀粉、肉类、奶制品等,也喜食不卫生环境中的“食物”,如腐败的食物、人类的痰液和毛发等,并存在边吃、边拉、边吐的生活恶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