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德系三巨头德国产能下滑9% 汽车产业整体“向东”发展
根据相关预测,2020年亚洲新兴经济体增速有望达到6%,较2019年有所提升。尤其对于中国市场,经济增长将带动汽车消费。同时,从中国汽车产业内部来看,中国企业研发投入加大,创新能力增强,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中,汽车智能网联技术得到迅速更新换代。
另外,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最大的汽车消费群体是90后,未来这一主体将占市场份额的30%以上。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是车企新的发展方向,而他们对汽车品质、设计、配置等拥有不同需求,也将为汽车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机会。这也将是跨国车企在中国发展的优势。
从德国到中国的本土化发展,与其说德系车企向东选择中国市场,不如说中国的优势引导了汽车企业的发展方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② 政府掏钱 德国加油站加速新能源转型
[汽车之家行业]??前一段时间,德国总理默克尔曾与数位联邦州州长及航空业代表进行了闭门会谈,而在会谈结束后,德国政府发布消息称为进一步推进电动汽车销量,德国将加速把境内的加油站向快速充电站转型。
根据德国政府公布的计划,预计在2022年,德国境内25%的加油站将能为电动汽车进行快速充电,到2024年底这一比例将提升至50%,到2026年年底进一步提升至75%。
想实现上述目标,德国各大加油站将建设功率不小于150kW的快速充电桩,其建设成本并不低。前一段时间,德国政府曾承诺拿出25亿欧元来建设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为了提升加油站的转型积极性,德国政府允许参加改造的加油站使用上述专项资金。
目前,德国电动车基础设施建设极为迅猛。相关数据显示,在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德国新增充电桩1万个,充电桩总数已经达到2.77万个,同比提升近60%,而其中快速充电桩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14%。截至目前,德国境内的公共充电桩已经可为44万辆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
编辑点评:
对于新能源汽车转型,德国极为看重。此前,在此前的政策下,购买4万欧元以下纯电动汽车的德国消费者将能享受到政府提供的最高6000欧元的补贴,这极大地促进了该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张。根据德国联邦汽车交通局公布的数据,今年1-9月,德国共销售20.43万辆新能源汽车,在新车销量中占比已经达到15.6%。(文/汽车之家陈灿)
③ 专家解析宝马2019财报:德国工业如何应对转型中的危与机
3月18日,宝马集团召开业绩发布会,2019年,宝马集团面对多种内外波动的影响,通过及时调整长期与短期规划,利用德国稳健的金融体系等外部政策,积极挖掘企业技术储备能力,通过优势产品抹平非正常损益,实现历史最高收益,并取得不错的现金流与股东分红,有效保障企业在转型发展中的资金与战略稳定性。
作为具有德国工业典型基因的企业代表,宝马集团从诞生到壮大,一直是全球舆论研究德国的案例之一。不夸张地说,这家企业的一举一动背后,都隐含着德国经济对未来的思考。
汽车预言家通过采访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原副主任连玉如、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副院长厉克奥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殷承良、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学术委员会专家李万里六位跨界专家,尝试解读宝马集团2019年财报数据之外引人深思的内容。在他们看来,作为依靠制造业发展的国家,德国形成了一套长期有利于工业体系发展的政策,这有效保证宝马等企业在发展中免受外界不稳定因素冲击。同时,宝马集团围绕全球化快速发展作出的调整,展现了德国工业企业面对机遇和挑战时的发展智慧
1
梅新育:宝马2019年表现反映了德国工业在转型升级中的韧性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专家、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原副巡视员李万里
德国汽车工业是“纵向深入、横向协同”发展的代表,宝马就是一个最大的典型。宝马在传统汽车领域已经走到了最前沿,后续的投入都是围绕新技术来布局,累计投入很多,研究得也很深入。但现在汽车动力与电子技术路线在调整,对于德国车企而言,这是重资本的投入,展现到业绩上,波动是可以理解的。
对于像宝马来说,能够快速恢复阶段性财务压力,说明他们一方面具备深厚的技术储备,通过推出新车型抹平盈利风险;另一方面是来自横向的企业协同作用。另外,德国企业在转型期利润交割时都会进行充分的论证,这也是德国车企稳健发展的特点之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④ 德国汽车业的“浩劫”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⑤ 如何看待德国财政部长不同意欧盟从2035年起禁售燃油车的计划
据金融时报媒体放出的消息,当地时间21日,德国财政部长在德国工业联盟举行的活动上表示:德国政府不会同意欧盟从2035年开始停止销售燃油车的计划。因为他认为除欧盟外,其他地区的汽车制造商将会继续销售燃油车;德国认为欧盟从2035年禁售燃油车的计划条件不成熟。
事件的起因是去年8月,欧盟委员会公布了逐步淘汰燃油车内燃机的计划,这项议案在6月8日获得了通过。作为欧洲最古老的汽车工业大国,德国的态度却大相径庭。一方面,以大众,奔驰为代表的车企赞成这一举动的执行,但德国汽车行业认为电动车对市场和消费者没有好处。
⑥ 德国汽车厂商为何减缩了车型规模
进入21世纪之后,德国汽车制造商迅速的改变了业务的风格,以适应全球化的发展,在1990年代,为了生存,德国汽车制造商不断的扩大销售和市场。德国的统一带来了低工资以及大量的劳动力,同时又与欧盟实现了货币统一,再加上欧盟庞大的市场需求,德国汽车工业开始迅速的崛起。当时德国汽车制造商与多家公司,进行了合并,戴姆勒克莱斯勒诞生于1998年,就是一个标志性的例子。
德国削减车型,美国重点发展皮卡,SUV
不仅是德国汽车制造商,美国汽车制造商也将重点放在了SUV和皮卡车上,从而减少了销量不佳的轿车市场的车型投入,其实这都是一种转型。不过,作为全球汽车行业的风向标,德国三大优质的汽车制造商,奔驰,宝马,奥迪不管是裁员,还是削减车型,都可以看到目前汽车行业面临的困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⑦ 电动化或导致德国10万汽车工人失业 转型势在必行
Ifo总裁Clemens Fuest表示:“面向电动出行的过渡将成为一个重大挑战,尤其是对中型供应商而言。”Fuest还补充说,因此在剩余的内燃机生产和新兴的电动汽车行业内设立高素质的工作岗位,将会成为关键。
Ifo预计,到2025年时,至少将有17.5万个汽车行业就业岗位面临风险,且届时内燃机汽车生产领域只有7.3万名工人退休。这意味着,如果无法在未来几年内掌握新的技能,将有大约10万名工人面临失业风险。Ifo研究人员Oliver Falck表示:“我们现在已经看到了问题,因此企业有机会在适当的时候采取正确的措施,比如对员工进行再培训和继续教育。”
⑧ 提供 20 亿扶持 德国将帮助车企进行技术转型
据外媒报道,德国已经通过了一项总价值2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56亿)的扶持项目,旨在帮助德国的汽车厂商与供应商研发更环保的动力总成与更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
该项目不仅推动了各家厂商的产品向更环保、更智能化的方向转型,也将帮助厂商在整个制造过程中追求更绿色环保的标准甚至碳中和。例如,政策指出将帮助公司承担在升级更环保设备方面的费用,其中大公司60%的升级成本由政府承担,中小型公司80%的成本由政府承担。
该文件还指出,向新产品转型需要调整生产方式,尤其是在电动移动出行领域。更快的革新周期需要更灵活的生产设备,因此生产行业的成本压力是非常高的。据悉,此次对汽车及相关行业的扶持是德国经济刺激计划的一部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⑨ 德国政府欲救助汽车行业,应对潜在的裁员危机
德国劳工部近日表示,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Merkel)领导的政府正在准备措施,帮助德国陷入困境的汽车行业工人。
劳工部部长胡贝图斯·赫尔(HubertusHeil)在回答彭博社记者的提问时表示,他计划为汽车制造商及其供应商的工人提供工资补贴,以防止在汽车行业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的失业危机。
“即使没有大规模的经济危机,政府也应该采取措施,稳固制造业在德国的基础地位,为汽车等行业的员工提供更多的保障。”德国雇主协会也在一份声明中如此表态。
劳工部预计,整个德国在1月份将有11.35万名工人加入工作量减少的行列,在十年前的金融危机期间,这一数字曾在2009年达到140万的峰值。
文/北岸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⑩ 德国汽车企业会成为成下个诺基亚吗
近日,在德国斯图加特,内燃机的诞生之地,戴姆勒董事长与一众政府官员探讨了汽车行业的未来。
会后,蔡澈在一辆奔驰电动车前留影纪念。值得注意的是,这辆奔驰EQ只是一辆原型车,并不具备行动能力。
戴勒姆的EQ品牌要等到2020年才会真正投入市场,这也突显了一直以来,德国紧抓内燃机不放,在电动车及相关技术上动作缓慢的问题。
“中国主导着太阳能电池的生产,特斯拉则在电动车上占据着领先优势,第一轮数字化变革中,德国也输给了谷歌、苹果这样的科技公司。” 巴登符腾堡州州长在会议中说道。
去年10月,德国联邦参议院通过一项决议,将从2030年起禁止传统燃油车的销售。德国经济研究所研究显示,如果这一决议成为现实,60万德国工人将面临失业。
德国金属产业工会战略主管则指出,如果这一决定在10到15年内逐步实施,届时很多婴儿潮一代人都将达到退休年龄,其他人则可以重新接受培训,因此汽车行业或许可以适应这一变化。
然而,时间并不是确定的。
随着电池产量的上升和成本的下降,电动车价格将越来越便宜。很多专家预测2022年电动车的价格将会与燃油车相当。
各大车企都试图抓住电动化的浪潮,内燃机零部件供应商也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德国智库Agora总监克指出,德国汽车产业的压力正与日俱增。
“历史已经证明,即便是像诺基亚这样位于顶端的公司也会从市场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