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二战德国叛徒怎么办

二战德国叛徒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2-07-01 07:05:21

㈠ 战斗民族如何处理叛徒

任何一个国家对待叛徒的态度都是一样的,因为他们是民族的罪人,所以不可饶恕。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国就出现了许多叛徒。根据一位高级官员回忆,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国一共有一百多万伪军,他们都是日本人的走狗,帮助他们做一些伤天害理的事情。

03小结

叛徒是最令人痛恨的一个词语,原本大家都是同胞兄弟,但当国家面临危难时他们不仅不出手相助反而还落井下石,帮助敌人残害自己的同胞,这样的行为令人不齿。因此即使是战后对他们采取了极刑,也是他们咎由自取。

人总要为自己所犯的错误承担代价,这些叛徒和伪军也是一样,他们为了利益出卖国家和人民,这样可耻的行为必将受到谴责。只有严厉的惩处他们,才能够起到震慑作用,使人们引以为戒,不会再出现同样的行为。

㈡ 二战时期德军出过叛徒吗希特勒手下有庸才吗

任何一支军队里都出现叛徒,任何一个领导人的手下都会有庸才,这是毋庸置疑的!~

从大了说,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保卢斯,虽然希特勒给了他元帅衔,但他最终还是向苏军投降了,这应该是“叛徒”的代表了吧?~~另外从小了说,就在德军实施“巴巴罗萨”行动的前一天,一名德军士兵偷越边界,跑到苏军这边投诚,并且告知了苏联方面,德军发动全面的时间(虽然苏联高层后来并没有完全采信这个德国士兵提供的情报,但根据《二战启示录》、《苏德战争回忆录》以及苏联二战电影《斯大林格勒战役》都有关于这件事的记载,可见这件事是真实的),那么这个德国士兵算不算是叛徒?~~

至于说到希特勒手下的庸才,首选应该是戈林。德军二战时的“海狮计划”之所以最终不了了之,跟这位的自大与昏庸应该是密不可分的。呵呵!~~

㈢ 二战时,苏联是怎样对待叛徒的

苏联卫国战争爆发是在1941年,当时苏联国内还有极少数以前国内战争残留下来的、仇视苏维埃政权的白卫军残余分子。这些人大都是沙俄时代的旧军人,其中甚至还有将军。他们躲过了苏联红军的抓捕,用各种办法躲藏在苏联民间,尤其是小城镇和农村,因为这些地方对他们来说比较安全。不过他们由于人少力单,即使有人还藏有武器,也无法组织起来兴风作浪。随着时间推移,这些人年纪也大了,有些都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头子。不少人早已没有了颠覆苏维埃之类的幻想,他们只愿意永远不要被军队或者警察抓住,能够平平安安度过余生也就是了。
德国入侵苏联,目的就是推翻苏联政权,把苏联领土变成自己的殖民地,把苏联各个民族变成德国人的奴隶。德军在战争初期连打胜仗,占领了大片苏联国土。这些人错误判断形势,认为装备精良的德国军队不可战胜,认为苏联肯定灭亡,同时也认为自己能够出头的机会终于来了,马上站出来当了俄奸。他们向侵略者表明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并且说心甘情愿为希特勒效劳。德国人也知道,苏联广大的国土不可能全靠德国人来管理,这些仇视苏联政府和苏联红军的人正好派上用场。于是德国人把这些人武装起来,在占领区进行管理,美其名曰俄罗斯人自治委员会,实际上就是充当德国人的打手,类似于中国的伪军二鬼子。德国人甚至把他们组织成伪军,同苏联红军作战。
这些家伙对德国侵略者的信任感激涕零,同时也立即给予了回报,在占领区实行残酷统治:帮助德国人刺探情报、在当地掠夺粮食和抓捕劳工、杀害抗德游击队和苏军特工侦查员、实行焦土政策制造无人区、屠杀德军抓到的苏军俘虏……等等。他们对待自己的同胞,尤其是忠于苏维埃政权的人民群众,无恶不作,手段之凶残甚至让德国人都感到惊讶。
1941年底,德国占领区哈尔科夫市郊区一栋房子的墙上贴着当地自治委员会的一张大幅布告,上面写着:
宣告如下,如果有人胆敢袭击或者杀死一个德国士兵,那么袭击发生地居住的人将有十人或者更多人被枪决;如果当地居民未经允许擅自让陌生人在家居住,那么这家人将被全部抓进集中营罚劳役;如果路上发现有地雷或者铁路被破坏,那么当地不少于三十人将被枪决;如果有哪家人不遵守宵禁条例,那么这家人将成为劳工被送到德国做苦役……
看到这张布告的苏联民众,心里会怎么想?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苦难深重的苏联民众终于盼来了卫国战争胜利,同时也宣告了这些家伙们必将接受严厉惩罚。一声声枪响和一条条绞索,送他们下了地狱。这也是他们认贼作父为虎作伥的应有下场。

㈣ 二战后苏联如何惩罚叛徒

一部分骨干分子依照苏联的法律在当时给抓起来枪毙了,一部分收监关押,还有一部分送去西伯利亚劳动,用劳动来洗刷心灵的污垢,当中有病死的。

㈤ 二战后苏联是怎么惩处叛徒的

苏联一向是个狠角色,对待叛徒也毫不例外。这些苏奸在战争期间,可以吃香的喝辣的,但是德国一战败,他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很快他们被遣返回苏联,苏联对叛徒是零容忍,处决起来也毫不手软。很多连军事法庭都没上,就被押到刑场直接枪毙;有的则更省事,就地掘个坑活埋;还有的被送到北极,拔光衣服,扔到雪地里活活冻死。
对于罪大恶极者,死刑要在公众面前执行,以最残忍的方式杀死,并将整个处决过程细节详细在报纸上报道出来,甚至包括挣扎了多长时间。

㈥ 二战后犹太人是怎么对待叛徒的

以色列只对一个人执行了死刑,那就是臭名昭着的刽子手艾希曼

㈦ 战争结束后,苏联是如何对待叛徒的呢

举个例子: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弗拉索夫(1900-1946),苏联将领,在二战期间背叛国家,被俘虏后组织“俄罗斯解放军”,配合纳粹德国。战后被遣返苏联,判处死刑。其他叛徒也差不多,较为严重的死刑,轻微的流放西伯利亚。

㈧ 二战在斯大林格勒投降的德军受到了什么待遇

对于多达91000名的德国第六集团军将士来说,成为战俘仅仅是漫长苦难的开始,根据统计,其中将近50%的被俘者都没有能活过即将到来的1943年春天,苏联最高统帅部关于俘虏安置的指示常常变成了一纸空文,在察里津山谷匆忙建立的“战俘医院”,实际上不过是一座死亡营。仓促搭建的土墙根本不能抵御早春的寒冷,大约4000名病号被直接安置在潮湿冰冷的土地上,许多患者死亡的原因是在这里感染的冻伤和伤寒。数量有限的军医被数字庞大的病号队伍搞得晕头转向,何况医疗用品的缺乏已经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清洁用品只有从溪流中提上来、夹杂着冰雪的水,少得可怜的药品与器械常常被苏军二线部队“征用”,惟一的办法就是半贿赂的黑市交易。为了几片奎宁、止疼片和一条黑面包,第44步兵师的军医鲁道夫杜伯特不得不从自己的病号中征集了两块手表。被宣布为“健康”的战俘的境遇也很糟糕,内务部与军队后勤机关之间的扯皮使得没有人想到如何为即将投降的第六集团军提供食物,更何况红军也正在度过战争爆发以来最艰难的一个冬天,“每天的食物千篇一律,10个人分享一条黑面包,再加上由水、一点盐和黍类做成的汤。”一位隶属第14装甲师的少尉在日记中说,“期望更好的待遇是不现实的,尤其是考虑到党卫军安全部队是如何对待那些落入我们之手的苏联军人时。” 流放之路 当3月来临,冰雪初融的时候,这支由“披着破旧军毯,蹒跚而行的幽魂”组成的队伍就从斯大林格勒附近出发,向东行进,“生存意志”成为支撑这些半死不活的俘虏走向遥远的战俘营的动力。“在沿途的俄国人眼里,我们跟几百年前沙皇发往西伯里亚的囚徒没什么两样。”鲁道夫杜伯特回忆说,“一些妇女按照古老的习俗站在道路的两侧,将毛毯、粗盐、黑面包和腌鱼塞给上路的战俘,而一些孩子与男人则向队伍投掷石头,并大声咒骂。”对于战俘来说,这趟死亡之旅的时间是各不相同的,最幸运的一批只需行进12公里到达斯大林格勒北部的杜博夫卡战俘营,就可以勉强安顿下来;而更多的人则必须跋涉数月,才能到达目的地西伯利亚与高加索。在漫长的行军中,不断可以听到卫兵的枪声,宣告又一个不堪重负、过分虚弱的同伴已经倒下。夜间,战俘们不得不以10到20人的规模,挤在一起,分享一条军毯,处于最外面的成员必须保持警醒,确保内圈的沉睡者在两三个小时后跟自己轮换,否则寒冷的天气就会使短暂的沉睡变成死亡。“每天早晨,所有人都在卫兵粗声粗气的催促中醒来,及时列队。俄国人的逻辑很简单,能站起来的就打发上路,不能站起来的就赏一颗子弹。” 在经过漫长的跋涉来到战俘营后,这些筋疲力尽的流放者发现他们面临的不过是一座有屋顶和四壁的废墟。在规模最大的贝凯托夫卡营地,30个人拥挤在一间不足60平方米的囚舍中,每隔三天,才有一批食物和水通过少得可怜的卡车和骆驼送到战俘手中。为了防止可能的暴动,战俘营管理人员将战俘按照国籍与“政治成分”划出了名目繁多的等级:罗马尼亚人、意大利人受到的待遇明显优于德国人,他们的口粮和被服供应更充足,并且可以在厨房工作,在顿河河区被俘的意大利第八军中尉卡洛席尔瓦在回忆录《西伯利亚归来》中就描述他们甚至可以在营地中演出歌剧,并且可以在圣诞节得到面包、砂糖、新鲜蔬菜与肉类。而在德国战俘一边,至少每天有50到100人死于传染病或者劳动过度,甚至一磅从厨房偷来的人造黄油都能使过度饥饿的战俘死于消化不良。对于那些相对幸运的高级军官来说,他们面临的困境通常是精神上的:作为第六集团军的高级指挥官之一,沃尔瑟冯塞德里茨将军积极主张与苏联合作,将德国陆军与人民从纳粹暴政下解救出来,在担任苏军对德政治工作的“自由德国”组织负责人后,他甚至希望贝利亚允许他成立一支3000人左右的德国战俘部队,以吸引更多的东线德军投诚,并最终以此为基础组成德国新政府。然而无论是他的昔日战友还是新合作者,都对他的热心表示敌意或冷淡。1943年9月,莫洛托夫在给斯大林的信中强烈声明与“自由德国”进行更广泛合作所带来的后果:“这样不仅将在红军内部安插进一个不可靠因素,也会使我们的盟国怀疑我们和德国正在暗中进行某种交易。”同样,在前线接到署名“塞德里茨”的劝降传单后,大为光火的希特勒立刻在东普鲁士的“狼穴”召集了包括龙德施泰特、隆美尔、克莱斯特、利斯特、魏克斯等大部分陆军元帅,迫使他们发表声明,宣布自己和国防军无限忠诚于这个已经显露败相的纳粹政权。 在经过长达两年的漫长等待后,1945年5月的和平并没有立刻使这些“斯大林格勒的幽灵”立刻回到祖国,欧洲日趋紧张的冷战格局使他们成为了苏联与他们昔日盟友讨价还价的筹码。到了1955年,在5000名幸运地活到这一刻的战俘中,仍有2000人被关押在苏联,直到当年9月,阿登纳总理访问莫斯科,与苏联签订了一揽子经济贸易协定的时候,这些人才得以释放,其中包括曾坚决要求保卢斯突围的第11步兵军军长卡尔斯崔克将军、沃尔瑟冯塞德里茨将军,以及保卢斯的副官亚当上校等。不过回到德国后,许多幸存者发现他们将永远生活在“谁该为第六集团军的悲剧负责”的质问中。在退伍军人眼里,塞德里茨将军毫无疑问是德国和国防军的“叛徒”,虽然联邦政府在1956年撤销了纳粹德国军事法庭对他的判决,但拒绝恢复他的军衔,甚至连参与施道芬堡伯爵刺杀希特勒计划的奥斯特将军也认为他“玷污了国防军的名誉”。而劝说保卢斯坚守到底的亚当上校则被悲愤的军人遗属称为“冷血的帮凶”。不过对于那些饱受集中营式煎熬,有幸回乡的普通一兵来说,这些问题的答案究竟如何已经不再重要,正如哥特费尔德俾斯麦中尉在回忆录中所写的“幸存下来就是惟一可以感激命运的理由”。

记得采纳啊

㈨ 争相充当德国警察,二战中的法奸到底有多无耻

特别的无耻,德国招收到了3200个叛徒。

638个军团的残余人员于1944年9月1日改编为党卫军查理曼大帝第33装甲掷弹兵师,还吸收了维希政权组成的党卫军第8义工志愿者旅的残余部队总人数达到11,000。师团成立时,纳粹德国势不可挡,离毁灭不远,但前者仍为法西斯政权服务,并先后在波兰和丹麦作战,一些部队还参加了纳粹德国之战。柏林。据说,到1945年5月德国投降时,该师只有60人。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新政府并未严惩这些纳粹残余,而是通过加入外国军团并前往印度支那战场来镇压纳粹残余,以弥补其中的罪行。地方独立运动。

㈩ 二战时苏联是怎样对待叛徒的

二战时期斯大林的儿子被德军包围后投降,德国人威胁斯大林要用被俘虏的德国将军来换他儿子,被斯大林严词拒绝,斯大林之子在战俘营中抑郁而死,赫鲁晓夫的儿子被德军包围,而斯大林不许赫鲁晓夫救援,导致其子战死,这也是后来赫鲁晓夫撅斯大林坟墓的重要原因之一

阅读全文

与二战德国叛徒怎么办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4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8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3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1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1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7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8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8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2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6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9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0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1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1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4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6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0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9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