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西德人对1949年德国的分裂没有持很大的反对意见
德国的分裂从国家整体意义角度来讲那必然是悲哀的,但是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看 西德人受到的影响不大,当时苏联和美英法分区治理 实力明显是美英法比较强,而且历史角度来看,西德的发展一直胜于东德.分裂也许可以让西德获得更完美的进步与发展.
不过我认为感情上 每个德国人应该都不希望分裂吧.
② 德国统一后西德人生活水平下降了吗
应该是吧?看看这段文字就知道了
德国东西部仍有10年差距
在德国庆祝柏林墙倒塌20周年之际,德国研究机构IWH的一份报告显示,从1991年开始,已有高达1.3万亿欧元的资本流入前东德地区,帮助当地重建。柏林墙倒塌以来,从西德转移到东德的净资本总量超过2008年德国经济总量的一半。特别是在过去10年间,资本流入有大幅增长的趋势。
而另一项民意调查指出,德国东部的失业率几乎是西部地区的两倍,有四分之一的东部地区儿童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按照德国联邦政府的计划,对于东部地区的财政支援将延续到2019年。德国内务部长德梅泽埃称,拉平东西德之间的差距需要等到2019年,那时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上可以达到西部地区的平均值。
就算经济发展水平接近了,前东德居民“二等公民”的感觉依然还在,尤其是曾经经历过两德分裂的那一代人。德梅泽埃认为,要实现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完全平等,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时间可以冲淡一切。
③ 东德并入西德后,西德人对东德人有过歧视吗
我觉得还是有过歧视的,因为这个地域黑在哪个国家上都是有的,再加上,东德和西德分开了长达40年,双方在各个方面都是存在差距的,所以有歧视也是比较正常的。
在二战之后,德国就被英法美还有苏联占领了。同时也因为德国纳粹的战败,苏联也和西方国家们开始出现了分歧。然后就逐渐决裂了。
但是在德国统一后,因为长时间的隔阂也是让西德和东德两地的人民发出来一些不和谐的地方。东德虽然在东欧国家是一个土豪的存在,但是在西德的面前就是一个弟弟一样。而且还有文化方面的差异。
总的来说,西德各方面的发展是要比东德好很多,是所以这样的情况下也就难免有西德歧视东德的情况。
④ 东德和西德怎么统一的
统一如下:
东德和西德统一是一个漫长过程,简而言之就是:
首先是两国于1972年签署《两国关系基础条约》,在平等基础上建立睦邻友好关系,并“互设常驻代表机构”。1973年,两国同时加入联合国。1989年西德提出德国统一的“十点计划”以及后来东德提出的统一德国的“四步方案”,使德国的统一被提上日程。
1990年9月12日,英法美苏四国和两德外长在莫斯科签署《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条约对德国统一后的领土边界、政治军事地位、结束4大国对德权利和责任、统一的德国享有完全的主权等作出一系列规定。
到最后1990年10月3日,东德加入西德,分裂40多年的两德至此实现统一。德国统一以后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但是德国在军事发展方面依然受限,美国至今在德国还有3.4万人的驻军,对于曾经割让给波兰和俄罗斯的领土德国也放弃追索,这一方面是对德国发动战争的惩罚,另一方面也是德国能够统一所付出的代价。
东德西德统一的意义:
两德统一是德国历史上非常重大的事件,东德和西德的合并让人们都聚集在一起共同庆祝国家的第二次统一。就连当时的总统都认为能够在没有政府发布的合约、也没有宪法的束缚的情况之下完成统一,是意见非常温馨幸福的事情,这也代表这国民素质进一步的提升。
⑤ 两德统一29年,现在东西部是否仍有隔阂
很明显是有差别的啊,虽然东德是被苏联抛弃了的国家,但是那种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了,而且当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东德在经济上很明显没有西德高,这也是最为主要的西德人歧视东德人的主要原因。所以,在西德的主流上,还是比较排斥东德人的。
在有些西德人眼里,东德人这是得了便宜还卖乖,所以在德国统一之后,Jammer Ossi这个对东德人的称呼很快在西德流行起来,而它的意思是“不停抱怨的东德人”。而在一些东德人里,对于有些西德人的傲慢也非常看不惯,所以很快在东德也开始流行起了一个对西德人的称呼——Besser Wessi,即“自作聪明的西德人”。
⑥ 东德和西德是如何统一的300字
德国统一的进程
自从德国分裂以后,虽然重新统一德国一直是东、西德乃至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但由于受到整个国际形势尤其是欧洲政治地理格局的制约,关于重新统一德国问题一直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80年代末,随着美、苏关系的缓和和欧洲政治形势的变化,德国统一问题再度成为各国舆论关注的焦点,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预言,德国将在10年内实现统一。法国总统密特朗说,德国统一将是本世纪末主要的事情之一,然而德国统一进程的发展之快则大大地超出人们的预料。
1987年,昂纳克作为东德领导人首次访问波恩,揭开了两国关系中新的一页。
1987年9月,匈牙利开放了它与奥地利边界,在此后的几个月内,先后有50多万东德人从奥地利进入西德,西德承认这些东德人是它的公民,接着民主德国接二连三地发生全国规模的游行示威,党和国家领导人发生重大改组;11月9日,东德开放柏林墙以及同西德的边界,西方人士认为,民德发生的这些事件,是德国“事实上重新统一的预兆。”
11月28日,西德总理科尔提出了两个德国统一的10点计划,在东、西方引起了不同的反响,美国国务院当天立即表示支持科尔的建议,发言人塔特怀勒说:“科尔总理反映了他的人民对德国统一的最深切的愿望……,这是我们长期以来一直争取的目标”。
东德总理莫德罗斯断然拒绝科尔的计划,但建议建立一个松散的联邦,东德政府认为:科尔的计划几乎没有注意到两个德国的主权和独立,如果采用“联邦”一词,人们就懂得是两个独立的主权国家的存在,2月1日,即莫德罗访苏两天后提出了一项历史性的两德统一方案,根据其方案,在统一的德国保持“军事中立”的前提下,东西德首先签订条约,建立把经济、货币和运输系统统一起来的联邦。此后两国建立议会委员会等联合机构。第三步则是将两国主权交给已建立的权力机构,最后通过选举,召开统一的议会会议,制定统一的宪法和决定统一的政府,以德意志联邦形式统一德国,首都设在柏林。
莫德罗的统一方案大大促进了德国统一的进程,立即引起强烈的反响,科尔发表声明“坚决拒绝德国中文化的概念”。认为新的德国采取中立政策是危险的,统一的德国应留在西方联盟内,不能中立化,也不能非军事化。
美国则强调,必须在德国继续同北约结盟并不断加强同欧洲共同体的联系的条件下实现统一,统一的德国仍应是北约的正式成员,法国也反对德国保持中立。
英国对统一的德国深有戒心,撒切尔夫人强调:“德国的统一不能影响欧洲的边界和安全。
苏联则强调:一个统一的德国留在北约组织内是不能接受的,戈尔巴乔夫还发出警告说,统一后的德国必须尊重欧洲的边界,任何破坏军事——战略均势的行动都是苏联所不能接受的。
波兰总理马佐维耶茨基强调,西德应“最终和无条件地承认奥德——尼斯河是波兰西部边界,并强烈要求参加关于德国统一的谈判过程。
鉴于德国曾是两次大战的策源地这一事实,统一后的德国是否会对欧洲各国再次构成威胁,自然是东、西欧国家普遍关心的问题,这也成了德国统一进程中的一个主要症结,但在某种意义上说,苏联对德国统一所持的态度则是至关重要的。当然德国统一问题受各种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因素所制约,但统一的列车已经起动,一个统一的,强大的德国将在欧洲重新出现,似乎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1990年7月1日,两德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第一个国家条约生效后,7月6日,两德又开始就实现政治统一的第二个国家条约进行谈判,并于8月23日鉴署具有历史意义的两德“统一条约”,又称政治条约,或第二个国家条约,条约规定,民德于1990年10月3日正式加入西德。
由于德国统一已大势所趋,而苏联国内的政治形式却相当严峻,为了减少统一后的德国对它自身安全利益的损害,同时为得到德国的经济援助,并尽可能为自己在欧洲新格局中争取一个较为主动的地位,苏联由过去反对统一的德国归属北约转而改为采取顺水推舟的作法,1990年7月14日至16日科尔访苏时,双方就德国统一问题最终达成协议,双方宣布统一后的德国将享有“充分的主权”,“它有权独立地决定属于哪个联盟”,协议内容还包括统一后的德国的疆域,3至4年内苏军撤出民主德国地区;美、英、法军队在此期间留在西柏林,未来德军最高限额为37万人;未来德国不得制造、拥有和支配原子、化学和生物武器等。由于统一后德国联盟归属问题得到解决,消除了德国统一外部因素的最大障碍,9月20日,在莫斯科召开的“2+4”外长最后一轮会议上签订了“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其后两个德国在10月3日实现了统一,这一天,在整个德国,特别在被重新定为首都的柏林,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至此困绕欧洲40多年的德国问题获得最终解决,这标志着以德国分裂为特征的欧洲战后的政治地理格局的结束,而以德国统一为起点的欧洲新的政治地理格局的开始。
⑦ 西德为了统一德国付出了哪些代价
正所谓立场不同,则观点各异。我想对于真正的西德人来说,大家都德意志民族的一份子。东西德国的统一,他们只有收获!本是一家人,根本不存在什么代价的问题。
⑧ 德国究竟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才换来了东德与西德的统一
德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才使得德国真正的统一为一个具有主权的国家,比如:放弃核武器、裁军、给予贷款延期、无息贷款等等。德国人民也迫切希望德国统一,所以在德国统一方面民众也是非常地努力。
德国放弃核武器、生化武器德国做的最大的让步就是放弃了当时先进的核武器核生化武器的研制工作,为了不对别的国家造成威胁,还进行了裁军的操作。在领土争议方面,放弃了和邻国有争议的大面积国土。所以说德国是做出了很大的代价才使得东德和西德统一。
⑨ 如何看待东德西德统一及其模式
为了自身的利益,东德人活不下去了,他们冲破了柏林墙,大量的涌入西德。东德的共产党就束手无策了,合并已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两德的统一,启自1989年,首先是当年10月,东德境内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政府示威游行,民众对执政党——德国统一社会党的不满达到新的高度,随后执掌政权24年的领导人昂纳克,宣布辞职,昂纳克本人在回忆录中记载,之前他也曾多次有过辞职表示,党内的同志们都会劝他留任,然而这一次,党的其他领导人要么沉默不语,要么赞同他辞职,说“早该这样了”,昂纳克落寞的交出了权力,两德统一最大的障碍就此克服。
新上台的领导人立刻改弦更张,提出了民主选举、多党制,并于1990年3月举行了首次大选,德国统一社会党一败涂地,沦落为国内第三大党,基督教民主联盟上台执政,大大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5月,两德达成协议,东德境内采用西德马克,东德马克推出流通,8月两德签订统一条约,10月东德正是并入西德。
统一后,国名采用西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原东德领土作为五个州并入西德,新德国采用西德法律体系和政府制度,东德国家机关停止运转,驻外使领馆移交西德,东德军队或者裁撤,或加入西德,苏式武器装备或者淘汰,或者转让。
总之,从结果来看,完全是西德吞并了东德。
从统一进程来看,主要是东德内部发生重大变化,实施了民主、自由的多党制制度,使两德具备了统一的政治基础。否则制度不同,何谈统一?让西德接受东德的制度?显然是无稽之谈。而德国人显然不会接受“一国两制”,东德政权不得人心,大量国民翻越柏林墙逃往西德,东德高层对此有明确的认识,既没有信心,也没有兴趣保留东德的制度,所以最终只能实现一种制度。两德统一是资本主义完胜社会主义。
⑩ 西德人49年为何同意分裂而建立联邦德国
与日本同意美国驻军关岛一样,不是其所能控制得了的。
以美苏为首脑的两天阵营有着严重的矛盾,只不过在二次世界的大环境下这个矛盾被暂时搁置了。而实际上,资本主义暂主导的世界是不能容忍苏联式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只说是苏联式的共产主义,而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则被世界所接受,具体的东西不在此多说了),同样,苏联也以“建立大同”、建立世界性的无产阶级政权为己任(中国共产党曾经是“共产国际中国党支部”,而“南斯拉夫联盟”则被苏联开除共产国际)。
到了二战后期,意大利投降,日本太平洋战争连连失利,德国在苏德战争和北非战场均失去胜机,诺曼底登陆迫在眉睫。当美军开进罗马后,美国名将巴顿便叫喊要打败苏联。德国投降后,美国军方更是不让巴顿会见苏联将领,此时美国的部份将领与巴顿一样,要求与苏联决战,彻底击倒“苏式共产主义”。这让人想到了二战初英法的对得罪“绥靖”政策——其本质就是希望将德国引向东欧,进攻“布尔什维克”。
二战结束后,全世界进入战后重建,但美苏为代表的资共矛盾已经突现,只不过美国人采用了有利自己的方式,利用自身的综合国力优势和已取得的国际优势,采取和平加军备竞赛方式与苏联打了一场长达半世纪的冷战,最终拖垮了苏联。
在对德问题上,美英法需要有自己的利益,以抗衡苏联,而又不能无视在二战中的功绩和利益,因此,四大国采取了将德国分而治之的方式,划为东西四个分管区。随后,英法将分管区交由美国托管(不排除自始至终都是美国在规划,因为战后美国成了资本主义的代言人),组成了联邦德国政府。从此,两德成了美苏冷战的一个焦点。
而对于德国来说,分治不是自己所希望的,人民不愿意分裂成为两个国家。因为德国在历史上拥有着自己的自豪和成就,德国在经受了许多年的分裂由俾斯麦带领走向统一和强大,人民不会愿意再走到分裂中去。所以,德国人民一直在为统一努力。当89年苏联解体、两德统一时,柏林人民兴奋的推倒隔离墙,从这里可以看到德国人民的态度。
楼主要求给出要点,但我认为德国分裂主要是由于两大阵营的对立照成,中间的原因我无法归纳成几个要点,所以只好这样了。
分都没有,不过我对这种题很感兴趣,所以才回复这么多。休息去咯
针对楼主提出的德国社会主义,在此补充一下:
1、德国曾经出现过社会主义,但德国社会主义不久即被希特勒利用,被民族主义所左右和取代,成了转移国内人民视线的工具。当战争结束后,德国社会义已经被严得的破坏,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信赖应该不高。
2、德国的社会主义,给予了德国人民比苏联共产主义更好的承诺,且在希特勒当政初期,其社会主义政策(虽然是欺骗性和狭隘民族性的)甚至比苏联共产主义实施得更好。德国能迅速崛起就是一个表现。而苏联的强大,或许也有许多人知道其背后的原因吧。因此,德国人民没有必要在自身社会主义失败的情况下去选择一个比自己要失败的共产主义。
3、德国社会主义带来了民族大清洗,从1939年持续到1945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噩梦;而苏联共产主义,自“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后(这两场被社会主义国家奉为历史经典的革命本身就有许多让人指责的地方,如果“巴黎公社”一样,革命者如同疯子一样打倒了一切——包括好的和无辜的),一直伴随着政治大清洗,在斯大林时代到达高峰,并一直持续到赫鲁晓夫时代,可以说没有政治大清洗,苏联的反对派甚至会从内部推翻苏联的独裁统治。从这点相似性来说,德国人民没有必要在一个噩梦结束时选择另一个噩梦,让苏联来左右自己。况且社会主义老大哥的内部都是如此状况。
4、德国社会主义带来了对希特勒的个人崇拜及独裁统治,苏联共产主义则带来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及独裁统治,后来的卡斯特罗、金正日、卡扎菲……等等,都如出一辄(我们自己就不谈了),历史至少已经证明,在现有的社会体系、世界关系、民族素质与个人素质下,社会主义本身不完善,在社会主义下未实现民主化的情况下,总会被其他的东西所利用与左右。个人崇拜与独裁统治给德国带来了如此的灾难,德国人民为什么不选择虽然“更为落后”但更为完善、健全、民主的资本主义呢?
综合以上四点,个人认为,德国人民自愿选择了资本主义,如果不是苏联的强制性,社会主义德国在战后不会出现。
至于楼主要说人民是否愿意自发成立联邦德国,我认为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德国本来就是一个国家,虽然战败并未灭亡,不存在建国的问题。德国人民面临的问题,是选择路线的问题,并非建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