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德国和苏联一共伤亡了多少人
楼主您好!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德国和苏联一共伤亡人数估计超过200万人!
法西斯集团损失官兵近150万人,约占其苏德战场总兵力的1/4。
西方学者估计轴心国军队在这场战役中共伤亡85万人,其中75万人阵亡或受伤,9.1万人被俘。而苏联方面的估计为消灭轴心国部队150万人。
苏军具体伤亡人数为:474871人死亡,650878人受伤或被俘,合计伤亡1,129,619人。在德军攻入城区的短短1星期内,超过4万苏联市民被杀,而在整个战役中牺牲的平民人数没有准确的统计,但可以说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斯大林格勒会战,又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中前苏联卫国战争的主要转折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和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战役包括下述部分:1942年5月德军横扫苏联西南地区,逼近斯大林格勒;德国空军对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的大规模轰炸行动;德军攻入市区;市区巷战;苏联红军反击;最终合围全歼轴心国部队。法西斯集团损失官兵近150万人,约占其苏德战场总兵力的1/4。苏军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局势,不仅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而且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性转折的主要标志。
无论从什么角度评论,斯大林格勒战役都是二战中甚至人类战争史上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整个战役持续199天。由于战役规模太大,伤亡者人数始终无法得到准确统计。
在战役最后阶段,德军仍然对苏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同时,苏军也几乎消灭了德军第6集团军全部(下辖第8、11、51步兵军,第14装甲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部分(第4军),有21个德国师的番号被从序列表中消去(第3、29、60摩步师,第14、16、24装甲师,第44、71、76、79、94、100、113、295、297、305、371、376、384、389步兵师,第9高炮师),另有大量直属部队被消灭(被歼灭时,第6集团军下辖第51和第53迫击炮团;第2、第30烟雾发射器团;第4、46、64、70炮兵团;第54,616,627,849炮兵营;第49、101、733重型炮兵营;第6、41轻工兵营)。
西方学者估计轴心国军队在这场战役中共伤亡85万人,其中75万人阵亡或受伤,9.1万人被俘。而苏联方面的估计为消灭轴心国部队150万人。无论是哪种估计,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损失了东线南翼兵力1/4的说法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同。斯大林格勒会战后,德军完全丧失了苏德战场的战略主动权,正如德国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将军所说的:“我们在斯大林格勒损失25万官兵,那就等于打断了我们在整个东线的脊梁骨。”
同时,苏联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苏军具体伤亡人数为:474871人死亡,650878人受伤或被俘,合计伤亡1,129,619人。在德军攻入城区的短短1星期内,超过4万苏联市民被杀,而在整个战役中牺牲的平民人数没有准确的统计,但可以说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此役,苏军的损失仍然要超过德军,不同的是:德军是被整建制消灭,战斗力不复存在,新的部队不经一段时间的训练形不成战斗力;而苏军残存的部队补充新兵,以老带新,可以迅速形成战斗力。而且德军人员和物资难以补充,苏军补充的速度和数量则远超德国。德国的实力因此而衰弱。
希望对您有帮助!
‘贰’ 一战中德国的损失是多少
德意志帝国在1913年拥有6690万人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其军事人员死亡177.3万人,连同负伤和被俘失踪者共714万人;因饥饿、贫困、瘟疫、战争而死亡的人数高达630多万人,接近全国人口总数的9.5 %。它的直接军费支出约800亿马克(按1914年不变价格计算,折合190.4亿美元),相当于其同期国民收入的40 % 以上。整个工业生产下降43 %。在贡比涅森林签署停战协定时,德方除承诺从所有侵占领土撤出军队,遣返所有协约国战俘以外,还要交出大量战争物资,包括5000门大炮、2.5万挺机枪、3000门迫击炮、1700架飞机以及5000台机车、1.5万节车皮和5000辆卡车,交出公海舰队的全部舰艇和150艘潜艇。加上此前被美国夺得的50余万吨德国船只,以及其他被夺去的海外资产,德国可以说是一败涂地,倾家荡产。
‘叁’ 在对波兰进军战役中,德军有多少人员伤亡
根据德国官方修改后的数字显示,在这场战役中,德军共有1.06人丧生,3万人受伤和3400人失踪。整个9月份,共有217辆德军坦克被摧毁,战争损耗更是进一步降低了这些机械化师的战斗力。9月底,被迫向东普鲁士撤退的第19军团曾有一段时间因为检修包括坦克车、装甲汽车和卡车在内的破损车辆而完全不能行动。德国空军被损毁了285架飞机,其中有279架飞机根本不能修理而完全报废。
‘肆’ 德国对波战争中德军伤亡人数是多少
根据德国官方修改后的数字显示,在这场战役中,德军共有1.06人丧生,3万人受伤和3400人失踪。整个9月份,共有217辆德军坦克被摧毁,战争损耗更是进一步降低了这些机械化师的战斗力。
‘伍’ 1.一战各国死亡人数(一一列举)
具体如下:
协约国士兵的阵亡: 5,497,600
比利时: 13,700
英国: 908,000
澳大利亚:60,000
法国:1,240,000
法国殖民地:114,000
希腊:5,000
意大利:650,000
中国:3000
日本:300
同盟国士兵的阵亡:3,382,500
奥匈帝国:1,200,000
保加利亚:87500
德意志帝国:1,770,000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一战
‘陆’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最后一战“柏林战役”苏联和纳粹德国各伤亡多少人
柏林战役
苏德战争末期,苏军为攻占法西斯德国首都并给德军以最后歼灭性打击,于1945年4月16日~5月8日进行的进攻战役。
战前态势
1945年春,苏、美、英等盟国军队分别从东西两面进入德国本土作战。苏军进抵奥得河、尼斯河一线,距柏林仅60公里;盟军先头部队也前出到易北河附近,距柏林100~120公里。东西两线都为最后歼灭法西斯德军进行积极准备。军事上陷于腹背受敌的德国,政治局势面临绝境,人力物力资源完全枯竭,士气低落,败局已定。但A.希特勒困兽犹斗,竭力拖延战争,指望反法西斯同盟内部发生分裂而使战争出现转机。德军统帅部把阻止苏军向柏林进攻作为主要目标,用于防守该方向的是"维斯瓦"集团军群(司令为G.海因里齐大将,4月28日起为K.施图登特大将)和中央集团军群(司令为F.舍尔纳元帅),总计48个步兵师、9个摩托化师、6个装甲师,以及其他许多独立兵团,共约100万人、火炮和迫击炮1040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1500余辆、作战飞机3300架;此外,还有陆军总预备队8个师,以及柏林市内国民突击队200多个营。德军建立了坚固的纵深梯次防御,包括奥得河-尼斯河防御地区和柏林防御地域。奥得河-尼斯河防御地区由三道防御地带组成,纵深20~40公里,主力配置在第二防御地带。柏林防御地域由外层、内层、市区三道围廓组成,外层围廓距市中心25~40公里。
苏军最高统帅部为彻底消灭法西斯德军,结束欧洲战争,且鉴于英国首相W.L.S.丘吉尔力促英美军队先于苏军攻占柏林,决心快速实施攻克柏林的战役。参加战役的有:白俄罗斯第1、第2方面军,乌克兰第1方面军,波罗的海舰队一部,空军远程航空兵和国土防空军各一部,第聂伯河区舰队,以及波兰的2个集团军、1个坦克军和1个航空兵军,总计162个步兵师和骑兵师、2个坦克军和机械化军、4个空军集团军,共250万人、火炮4.2万门、 坦克和自行火炮6250余 辆、作战飞机7500架。 由于拥有兵力兵器的绝对优 势,苏军统帅部决定在宽大正面同时实施数个猛烈突击,合围柏林德军集团,尔后将其分割并逐一消灭。为保障柏林方向的战役得以顺利实施,苏军还以3个方面军同时在战线南翼实施进攻,以牵制德军的行动。
战役经过
柏林战役依其任务性质和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4.16~19):突破德军奥得河-尼斯河防御地区。4月16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 (司令为苏联元帅G.K.朱可夫)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I.S.科涅夫)同时发动进攻,经激烈战斗,分别于19日和18日突破奥得河-尼斯河防御地区。18~19日,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K.K.罗科索夫斯基)在北面强渡东奥得河,抢占强渡西奥得河的出发阵地。第二阶段(4.19~25):完成对德军集团的合围与分割。4月19、20日,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坦克部队从南面进抵柏林接近地,21日突入柏林南郊;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突击部队于20日率先炮击柏林市区,21日从东面突入柏林,开始市区交战。24日,两个方面军的部队在柏林东南会合,合围德军法兰克福-古本集团约20万人;25日又在柏林以西会合,封闭对柏林的包围圈,使柏林守军20万人成为瓮中之鳖。同日,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部队在易北河畔的托尔高与美军会师。此时,位于北部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于20日发动进攻并顺利西进,强渡西奥得河,连续突破德军防线,牵制了德第3装甲集团军和相当一部分预备队,保障了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右翼在柏林北面的有效攻击。第三阶段(4.24~5.8):歼灭德军被围集团并攻克柏林。苏军对被围集团采取多路向心突击和分割围歼的战法,对企图突围的德军集群有效地实施战役迂回和分割包围,于4月26日~5月1日消灭柏林南面的法兰克福-古本集团。与此同时,对柏林城区的强攻则采用割裂防御和各个歼灭的战术,逐街逐屋强攻占领。经激烈巷战,肃清了柏林城区近300个街区内的德军,于27日突入柏林中心区,30日攻占国会大厦。同日,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自杀。5月2日,柏林卫戍司令H.魏德林率守军残部投降。苏军对企图由市区西逃的零星德军部队的作战,延续到5月5日全部结束。5月8日午夜,德军统帅部代表W.凯特尔元帅在柏林的卡尔斯霍特,向盟军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战役结局
此役,苏军消灭德军70个步兵师、23个装甲师和摩托化师,俘虏其官兵约48万人,缴获火炮和迫击炮860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1500余辆、飞机 4500架。苏军损失30.4万人、 坦克和自行火炮 2156 辆、火炮和迫击炮1220门、飞机527架。这次战役的结束,标志着法西斯德国的灭亡。此役,苏军在作战上的显着特点是: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兵器在宽大正面上实施多路进攻和迅猛突击,连续突破坚固的纵深梯次防御;使用大量的坦克军和机械化军参加突破与远距离突击;对敌军集团采取先分割而后各个歼灭的战法;市区战斗中,广泛组织强击支队和强击群实施激烈的巷战和夜战。
‘柒’ 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各死亡多少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伤亡情况:协约国总士兵阵亡: 5497600人,同盟国总士兵阵亡: 3382500人,交战双方受伤总数:约1000万人,平民死亡总数:6493000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伤亡情况:全世界一共约7000万人死亡,全世界一共约1.3亿人受伤。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直接死于战争及与战争相关原因(如因战争导致的灾害、饥馑、缺医少药、传染病蔓延、征兵、征募劳工、屠杀等)的人约为7000万。
(7)德国一战德军死亡多少人扩展阅读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结果: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发表《十四条和平宣言》,德、奥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空前的浩劫,给参战各国带来巨大的灾难。大战历时4年,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伤亡人员3000万,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另一方面,战争促进了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现代国际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根据“关于告发及惩处欧洲各轴心国家主要战犯”的伦敦协定和《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从1945年开始对法西斯德国主要战犯进行了国际审判。
而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由中、苏、美、英等11国代表组成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从1946年开始在日本东京对日本法西斯战犯进行了审判。《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及其司法实践,对战争法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国际法院于1946年在海牙设立。
‘捌’ 一战和二战德国出了多少人
一战德国有欧洲最庞大的陆军大概300--500W。二战德国我看到黄河军事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上说的动员了1700W军队,其中平民军人总共牺牲990W。德国1920--1923出生的男性几乎全部战死!!!!苏联动员了2200W损失1200W!!!英美都动员了1000W以上!!!
‘玖’ 一战有多少人去世了
一战中协约国总士兵阵亡为5497600人,同盟国总士兵阵亡为3382500人,平民死亡总数为6493000人。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奥匈帝国以此为借口,在德国的支援下,于1914年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拉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序幕。随即,俄国出兵援助塞尔维亚,德国相继向俄、法、英宣战。大战历时4年多,最终以德、奥匈等国战败而结束。
(9)德国一战德军死亡多少人扩展阅读:
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是欧洲历史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历史的转折点。对这场战争的研究,不仅会使人类更加深刻地认识战争的本质,也会对人类社会需要持续的和平有了清晰的感受。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并非仅仅如过去所说,主要归咎于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军国主义,实际上,俄、法、英等同样要承担这场战争的责任。
也许世界规模的大战不会重现,但现代武器的巨大破坏力,却常将人类一次又一次推向毁灭的悬崖边;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训,正在启示人们:为制止战争,人类还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
‘拾’ 诺曼底一战德军造成多大伤亡
1944年6月6日凌晨1时许,蒙哥马利统领的英、美、加三国军队,以3个伞兵师空降于登陆阵地后方为前导,在大量轰炸机和战舰狂炸、炮击海岸德军炮兵阵地和防御工事后,黎明时分,运输舰送来的陆军改乘登陆艇和小型攻击艇,利用拖来的人造港,在诺曼底海滩大举登陆。由于守卫这一带海岸的是纳粹杂牌军,加之登陆前几天英吉利海峡接连出现20年未遇的风急浪高恶劣天气,他们更是疏于防范,因此德军尚未完全建成的从挪威到西班牙沿海的“大西洋壁垒”很快被突破。仅在6日这一整天,盟军就出动1.46万架次飞机、17个师团和2万辆军车登上了陆地。到12日,5个占领的滩头连成一片,有近30多万人和5万多辆军车、10多万吨物资登上诺曼底,德军死伤16万多人。空降着陆和步兵登陆都非常成功。德军组织了反攻,但规模有限,无法把盟军赶下海去。而且盟军后续部队源源而来,补给物资不断增加,滩头阵地逐渐扩大,逐渐向纵深发展。在盟军的强力推进下,法国迅速被解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