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为什么二战德国用垂直装甲

为什么二战德国用垂直装甲

发布时间:2022-07-07 04:44:52

1. 为什么德国二战的坦克是垂直装甲

没想到,是一个因素,主要是二战时德国开战初期 资源比较充裕,所以自古形成的理念就是,东西厚了更安全,倾斜装甲 是二战后期慢慢被发现,才开始被研究
希望采纳

2. 为什么二战中德国豹式坦克采用倾斜式装甲,而虎式却仍然采用垂直装甲,后来虎王又采用倾斜式装甲呢

黑豹式和虎王式出现的比虎式要晚一些。虎式的设计思想是防御力要强火力要猛,实战中虎式在这两点中表现的也非常好,但是有一个缺点(除虎、豹都有的爱出故障外)就是机动力严重不足(有约60吨)。黑豹式坦克借鉴了T–34的倾斜装甲(薄一点的倾斜装甲比略厚的垂直装甲的防护力差不多),在防护力和火力和虎式差不多的情况下机动力确比虎式要强很多(黑豹比虎式轻了3分之1左右)。而虎王出现的更晚完全是以一种重型防御武器被研制出来用于抵抗盟国的装甲进攻的,所以它已经不需要机动力了,它吨位和火力跟虎式差不多,已经不是像黑豹一样的进攻物器了,而是一款防御武器了。

3. 为什么二战德坦克均采用垂直装甲,不采用倾斜装甲难道不知30度倾斜装甲可使厚度翻倍这样小儿科的道理

第 一,倾角过大会占用车内空间。 第 二,德国工程师们更信赖真正的厚度,而不是依赖角度,毕竟倾斜装甲一旦被垂直击中,防护性就大大下降了。 第 三,战后虽然倾斜装甲风靡一时,但是到了第三代坦克,倾斜装甲再次被淘汰,主战坦克纷纷使用垂直装甲,可见倾斜装甲并不一定就是最好的选择。

4. 二战的时候德国的科技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一,德国虽然面积小,人口少,资源有限,也作为一战的战败国,科技能够在二战期间迅速的发展起来,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1,工业化完成早,工业基础雄厚,科研技术领先,制造业和生产能力强大(但不是最强大,生产制造最强的是希望国)

2,独裁统治,国力恢复迅速。元首个人能力强大,狠抓经济,秘密发展军事全国的战斗意志空前强大和信仰一致,军民一心

3,战前准备充分,战术理念先进

4,英法和苏联等国的前期绥靖政策,导致德国的做大,整合了欧洲的大部分资源,以战养战。

科技上:二战期间德国作为一战的战败国并不影响到自身科技的发展,德国和中国不同,当年中国是个极度传统封闭的国家,无无法快速接收到新外来新科技,但是德国就不同了,处在欧洲,与各国科技同步并不难做到,毕竟这些科技在一战时德国就已经拥有,进化它并不困难。军事上的科技,做得最出色的莫过于坦克的设计,各国的对坦克并不是十分重视,只知道大量造,但是德国却考虑到了坦克的安全性。于是将坦克垂直的前沿装甲,改装成45%斜角,这样做的意义就在于,正面打来的炮弹很容易被45%斜角的装甲弹走,而同强度的垂直装甲,则会被炮弹很干脆的穿透。 原理是一个力作用于于力平行的平面上时,威力最大,而作用于斜面上时,则会产生折射。

二,二战期间德国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

1,政治上:法西斯专政,结束了的一战后混乱的局面,加强了对国家的控制,平息了各界的动乱,让德国经过稳定的发展环境里,为国家经济军事的发展做足了保障。

利用了英国传统的大陆政策(保持各方势力均匀,不允许霸主),已经英美的同情,逐渐将德国的国际地位恢复到战前水平,并且借机收回洛林,已经莱茵地区,甚至占领捷克。

2,经济上:战后得到美国大量的贷款,用于国家的恢复;当然遇到了经济危机,所以德国的经济恢复,并没有恢复到哪里去。所以德国的经济相对于其他欧洲强国来说,是落后的,但是德国的工人为国家贡献很大,他们当时每天在工厂里工作10多个小时,到最后只拿点保障生活的钱,几是这么急追快赶,使得德国的工业慢慢和各国平起平坐,甚至赶超。

3,军事上:凡尔赛条约虽然规定了德国不允许拥有空军,不允许建造战舰,陆军规模不能超过10万,但是希特勒巧妙的运用了外交手段:英国仍希望德国起到牵制法国的作用,所以一定程度的默许了德国加强军备,并且最终同意了德国驻军莱茵地区。法国在战后渐渐被英国牵着鼻子走,并且在战后资本经济飞快的发展,法国(也包括英国等)不愿意承担发动战争的责任(也不愿意放弃追逐利益去抵制德国),于是被迫接受英国对德国暧昧的态度。更重要的原因是由于苏联的成立,各国的共产势力十分强大,英法希望德国也能站到他们的反苏阵线上,加之法西斯上台的政策也是反苏联,所以猪狗是一家。

德国的军事最经典,二战前,虽然德国的陆军规模不能超过10万,但是德国暗中训练有60万“黑军”。他们平时是围观群众,战时就变成正规军。几年反复,规模达到二百万

以上。 德国的战术是当时最先进的,可以说是第5代战争的鼻祖,美国现在依然在沿用。战事初期,飞机先对敌人的通讯战,飞机场,道路,屯兵点等重要军事目标发起定点轰炸,将敌人各部通讯打断,再集结坦克群,分兵几路冲锋撕开对方防线,步兵跟在后面搞破坏,当这几路坦克群在敌后方集结时,集结点内就是一大批被保包围的败军,任由德军屠杀,而至于被坦克甩在后面的敌军,由于战线崩溃,首尾不能相顾,又不能互相联系获取敌情,打得十分被动,最终难逃被德国二线部队剿灭的厄运。 而欧洲各国还在陶醉一战时的阵地战,机动性不强,应变能力自然也不强,所以纷纷被德国打得丢盔弃甲。


5. 在二战后期,为何不把四号坦克前装甲改成倾斜装甲

在二战后期,为何不把四号坦克前装甲改成倾斜装甲?首先,我们来说说什么是倾斜装甲。倾斜装甲就是将坦克的首部装甲倾斜布置,因为在不增加装甲板厚度的情况下,用几何线条方向的转化,可以变相提高装甲板的厚度,简单来说,首部装甲垂直厚度是50毫米,如果你垂直布置,穿甲弹的穿深超过50毫米就可以击穿,但是如果你倾斜放置这块装甲板,穿甲弹的穿深就必须超过50毫米。那么当时的德国为什么不把四号坦克前装甲改成倾斜装甲呢?原因可能是,在战争后期,德国的资源已经不足了,大多数四号坦克的装甲能升级的早已经升级,不能升级的也没有更多资源来支持。而且当时即使不惜代价换成倾斜装甲,对战场的影响也微乎其微了,在二战后期各种重型坦克和坦克歼击车开始登场,这时候哪怕给四号坦克增加了防护也恐无法避免被一炮打趴的结局,所以更没有人会把心思还放在给四号坦克改成倾斜装甲防护上。

6. 二战时德国科技有多先进

先上图


提到德军的航天飞行方面,不得不提冯布劳恩,他被誉为现代航天之父,发明了V-1,V-2火箭,战败后投奔美国,1969年将第一艘载人飞船“阿波罗11号”送上了月球。确实是妖人,22岁一毕业就带队,毫不含糊,而且仅用了10年就搞出了完全可用的运载火箭(他那时候和从0开始也差不多),而同期其他国家还停留在科研的程度。他的同事,包括死在试验场的一堆人,也都是大师水准,像低温上面级之父埃里克当初就是东线的炮手,死前被救回佩内明德搞科研了。

德国航天和其他国家的区别,打个比方吧,类似老工程师和大学生之间的区别,一边是身经百战,一边是毫无经验。战后德国科学家实际上起到了师傅带徒弟的作用。当时的所有构想,无论是奇葩的还是可用的,德国人都交过学费了,后来者可以少走弯路。

当时纳粹德国的确有在研究飞碟与时间机器,这听起来很科幻,不过都还尚在构思设想阶段,要知道在大势已去的时候,希特勒甚至派遣了探险队远赴西藏找到能够摧毁世界的神器。

陆地方面

德国陆军的装备不仅先进,而且工业设计非常漂亮,给人的感觉更像是收藏与参观用,而不是实战。比如坦克,很多人认为德军的虎式和豹式是二战时期最先进的坦克,但是对比于苏联的T-34和斯大林坦克,其实德式坦克真不先进。德式坦克使用垂直装甲,炮弹的杀伤力全靠厚重的装甲来吸收,而苏式坦克都采用倾斜装甲,炮弹打中后倾斜的角度可以抵消一部分冲击力,所以苏式坦克装甲不如德式的厚,但防护能力相等甚至更好,这点在斯大林坦克上体现的更明显,拥有122mm口径舰炮的斯大林坦克和拥有88mm口径高射炮的虎王坦克都可以一炮击毁对方,但虎式坦克平均装甲厚达200mm左右,重60吨以上,而斯大林坦克仅重44吨,越野时速却是虎王的两倍左右。其次德式坦克采用后驱底盘设计,而苏式坦克是全驱底盘,经过苏联战场的证明,全驱底盘对战场适应性更好,尤其是受反坦克武器的影响更小。当时德式坦克均是烧汽油的,而苏式坦克是烧柴油的,柴油坦克被击中后更不容易起火,而且冬季寒冷条件下启动会快很多。再加上德式武器机械复杂,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都高的吓人,这其实说明德国坦克设计能力不足,因为真正好用的武器不仅是单挑强,也必须是易于大量装备而且简单可靠的。经过二战的多次证明,后来苏式坦克设计思路成为了战后坦克设计的主导思想,而德式坦克除了选美和比武之外是无法在实战中与苏联坦克抗衡的。虎王坦克可以一挑五、一挑十,但苏联的坦克是拖拉机厂都可以制造的,几十辆换一辆也不亏。

海军方面


与坦克相同境遇的还有德国海军,且不说德国统帅部思想怪异,戈林元帅竟然认为航母应该归空军指挥,德军在大型水面舰艇的设计思路上仍沉浸在巨舰大炮的时代,唯一比日本人聪明的就是认识到潜艇的作用是打击补给线而不是打海战,但是直到战争结束才只有一艘未完工的齐柏林伯爵号航母,只能说德国海军不论造出多么大的战列舰,在整体理念上跟英美的差距实在是大。战争初期所有巨大而昂贵的建造计划消耗了大量贵重的原材料,严重影响了陆军和空军的发展和运行。加上希特勒本人对潜艇感兴趣并不重视海军,脾斯麦、提彼茨这种排水量两倍于英国皇家海军旗舰的战列舰再先进也是落后的,日本还有武藏与大和号这种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战列舰,但是有什么用呢?

总结

德国当时的军事和科技的确很发达,但真正用在实战上的似乎只有航空和坦克的一些方面,只能说是帮美苏试错了,很多完全不具有可行性的方案当时德国人都做了。德国的航天先进性无可置疑,主要是冯布莱恩本人,V2导弹发动机完全可以算是一个里程碑,与苏联和美国前辈彻底拉开了5到10年差距,不光先进,而且特别成熟,完全可以满足第一代航天器的需要。德国只是迫于战争形势把一些还在实验阶段的武器过早的用于战争了。

7. 二战德国为什么1234号,虎式坦克用的都是垂直装甲,不用倾斜装甲

德国是从5号坦克(豹式坦克)、虎王开始装备倾斜装甲的,主要是收到缴获的苏军坦克的启发。
苏军坦克采用倾斜装甲的主要原因是装甲质量不好,不能不采用这种方式来加强。有些东西不是说一上来就能弄明白的,德国的工程师也一样。

8. 二战中,德国6号坦克的直面装甲设计,为什么实战中如此卓越

首先,德国前期的坦克装甲有钼元素,拿虎式来说,不仅有钼元素,有少量虎式坦克装甲还进行了奢侈的表面硬化处理。就用虎式的装甲作为例子:虎式坦克装甲板分别由克虏伯和DHHV生产,克虏伯:50-100mm厚的装甲板采用PP793轧制钢板。25mm厚的顶板采用PPM942轧制钢板,炮盾采用FKM45(铸造)。42年5月开始用PP7182代替PP793,两者成分有所差别;DHHV:50mm以下的装甲板采用C74轧制钢板。50mm以上采用C81钢板。1942年8月后100mm以上的厚板开始采用HB75。目前还没有发现DHHV生产炮盾所用的钢板资料。不管是炮盾还是首上,这两处的装甲是最厚的,其抗性都在90-105kg/mm�0�5左右,贝氏硬度在265-309之间。在虎式坦克的生产过程中,陆军武器局开发测试部第6处统一了装甲配方和工艺,就是标准化装甲。这样不论是克虏伯还是DHHV生产的装甲板都统一了。可以这么说,早期虎的装甲比后期虎的质量要好。至于实战中的卓越,并不是虎式的装甲有多么神奇,而是由于当时盟军和苏军都没有能有效对付它的武器,火炮都不能有效击穿虎式的装甲,因此才成就了“老虎传奇”。要说卓越的话,IS-3的装甲在德军3号系列坦克面前直接就是无敌,当时老虎的优越性就是如此。到了后期,老虎已经沦为2流坦克了,盟军的M36和苏军的SU-100都能在1500米外击穿老虎的正面,这就是为什么1944年8月虎式就全面停产的原因。现代坦克不采用垂直装甲的原因是垂直装甲等效厚度是最少的,就等于它的实际厚度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二战德国用垂直装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8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3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1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1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6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8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8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2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6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9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0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1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1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4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6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0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9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