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战期间,德国为什么不占领捷克后就停手
德国想要侵占更多的领土,捷克只是一个开始。
攻占捷克只是德国迈出侵略步伐的第一步,同时也要借此机会观察一下大国们的态度。在这次的攻占中,最佳戏精德国完美的展示了什么叫做即使钱包空虚也要装出土豪的气势压倒别人,让对方产生恐惧的心理,这样就已经成功一大半了。而事实也确实如此,英美大国远远的瞥了一眼德国的架势就决定采取装作看不见的态度,任由其发展。在尝到了甜头之后的德国觉得侵占简直不要太容易哦,于是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将侵略的步子继续迈了下去。
2. 二战时,德国为什么马上攻下整个欧洲,突然停手
其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还是没有攻下整个欧洲的机会的。所以说它突然停手,是并没有什么根据的。他的几次停手其实都是因为进攻受阻。比如在法国的时候,差点要把英国和法国联军赶下海下海就突然停止进攻,导致英国进行了一次敦刻尔克大撤退。这其实是因为法国军队英勇抵抗,虽然法国军队的战斗力不足,没有办法击败德军,但是足够给德军制造一点麻烦,让他们的进攻受阻。加上德国也比较害怕如果强行进攻会遭到英国海军重炮的轰炸,所以也没有尽快拿下敦刻尔克把英法联军包饺子。
这里要说的是:希特勒先期的西线行为不外可看出二个作用,即:英国在帮助法国反德,这里打痛你一下,以示警告:俺希特勒回过头来还是要与你英国决一雌雄的。二,这要提到:斯大林曾与德国签有《互不侵犯》的条约;这本就是希特勒的疑兵之计,是用于麻脾苏军的。那么,骚扰英国为什么不是欺骗苏俄存在有同等意义的作用呢?因此,小编认为:提问的问题:纳粹没有可能很快攻下西方,一,军事力量德英不在同一的水准上。二,纳粹即便攻下英国后,又如何来维持政权呢?民计呢?物资呢?这就是希特勒放弃英国而攻打苏联的初衷和原因!
3. 二战德国失败后美国英国俄罗斯为什么不一直占领德国
如果没有美国,苏联人就会占领整个德国。
而美国,他需要的根本不是殖民地,人家玩的是资本输出的高端活
4. 德军占领西欧后,为什么不停下来发展呢
因为德国拥有的人才无法发挥他们作用、美苏等国家对德国实施贸易禁运等等原因,加上德国非常清楚自己面临什么问题是没有办法发展,只有拿下苏联的石油,德国才有办法解决目前的困境,所以德国才没有选择停下来发展。
03、德国看上了苏联境内的油田
德国非常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也非常明白,要是现在自己停下来,不单单自己本国的经济会崩溃,占领国也好不到哪里,因此德国把目光放在苏联这里。巧的是苏联拥有油田,德国只要把苏联吃下来,那么德国现在面临的问题都会解决,所以这也是德国不停下来发展的原因之一。
5. 德国占领波兰后为何停止向东进攻
因为当时希特勒也不想双线作战,谁都知道,双线作战死路一条。
可是希特勒失算了,英国一直没有沦陷,他还是陷入了双线作战的噩梦
6. 为什么二战期间德国没有全面占领法国呢
为什么二战期间德国没有全面占领法国?这个问题确实也很值得讨论,为什么德国在法国战役已经全胜的情况下还没有全面占领法国,而是让法国政府在维希继续维持,还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呢?其实什么事情的发生可以说都是有原因的,维希法国的建立也不例外,它能够建立并存在也是有它的价值,而且甚至可以说有它的实力所在的。
德国为什么要占领法国北部?
其实纳粹之所以允许法国人在南部建立维希政权,根本目的还是要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纳粹为什么要亲自占领法国北部。当然纳粹本身对领土的贪婪是一个根本因素,但除此之外,纳粹要占领法国北部还是有具体的战略目的的,也就是要防止英国通过英吉利海峡反攻欧洲大陆。因为在1940年6月法国被击败之后,虽然在欧洲大陆的英军遭受到惨重损失,被迫全部撤回英国本土,但因为英国的海军实力当时仍然称霸欧洲,所以英军在敦刻尔克进行的撤退行动非常成功,总共有33.8万英法军队成功撤回英国本土,这一比例占当时被围困英法军队的85%。
(贝当很早就强烈反共,是希特勒喜欢的法国政要)
所以其实法国在二战中虽然好像是投降了,维希政权好像也是德国人建立的傀儡政权,但在实际上却并非完全如此。在法国战役末期出来为法国收拾残局的贝当与德国达成的协议并非是法国无条件投降,而是法国与德国停战,法国政府根据停战协议的条款有序地从巴黎迁到了法国南部,而德国之所以允许法国在陆上战事全面失败之后仍然可以保持自己的政权,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在惦记法国的舰队,所以这也是维希政权得以存在最根本的原因之一,也是它的“实力”所在。
7. 当年德国占领捷克后,为什么还不停手
因为一旦德国停手了就会导致出师未捷身先死。
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必将爆发,作为对美国的叛乱战争,对英法的复仇战争以及对苏联的生存战争,德国注定会前进并取得成功。因此,有理由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然后停止,因为这会像高速突然刹车一样,注定是一场汽车死亡的悲剧。因此,德国在吞并捷克之后无法停手,因为这不可避免地导致提前死亡。
8. 德军距敦刻尔克16公里停止不前,其目的是什么
1940年5月14日,马斯河防线的失守,让英、法联军感到形势十分严峻,英国迅速增派了10个战斗机中队,试图阻止德军前进的脚步,但被德军高炮部队击落了几百架后,再也不敢白天行动了,战区的制空权牢牢地掌握在德军手里。
而法国陆军更是惊慌失措,没有还手之力。古德里安认为,应该趁对手慌乱之际,不能有丝毫犹豫,更不能停止前进;否则,前期取得的优势将荡然无存。他命令部队按照“镰割计划”,即刻向英吉利海峡推进,尽快完成对联军主力的包围。
总而言之,由于德国元首的瞎指挥,从战术角度看,让德军的进攻未能完美“收关”,留下了很大“遗憾”;从战略角度说,撤回的有生力量坚定了英国抗战到底的决心,拖延了德国入侵苏联的时间。“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意义,就在于此。
如果英国没有这33.5万人,会选择和谈吗?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
//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9. 二战时,如果灭亡法国后德军停止战争,德国能保住已占的地方吗
从1939年9月德国百万大军突然闪击波兰,并迅速将其灭亡,第2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此后,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大军的兵锋震惊了全世界。
波兰灭亡之后,德国先是闪击北欧,接连占领了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比利时等小国,随后,又故伎重施,纳粹德国军队绕过马奇诺防线,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迅速覆灭了老牌儿列强——法国。
希特勒
无论是老牌强国法国,还是小强比利时、荷兰、瑞典等国,早已独立数百年的时间,无论是民族意识还是国家意识都已十分完备,再加上这些国家祖上也曾阔过,民族意识强烈的各国国民,不可能轻易的接受德国的统治。
更何况,纳粹德国的种族主义理论,势必将这些被征服地区的民族置于德国人地位之下。但凡有可能,相信任何一个民族也不想甘愿成为二等民族,此起彼伏的反抗,也是必将成为德国整合欧洲大陆的最大内部障碍。
更何况,希特勒从起家的一刻起,无论是经济奇迹还是无往不利的闪击战,其本质都是外向侵略型的军国主义。一旦纳粹德国停止侵略的脚步,其庞大的军备和军工生产都将无处安放,国内的经济奇迹也将因此破灭。
顶峰时期德国占领区
因此,即使希特勒想,他也根本无法停止对外侵略的脚步,否则他的不败神话和统治根基就将因此破灭。因此,无论是德国本身的原因,还是被征服民族的反抗,亦或是外部强大的英国、美国和苏联的坚决反对,在覆灭法国之后,纳粹德国根本不可能停下战争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