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德国为什么打不过苏联
一、德国并非败给了苏联,而是败给了盟国。二战并非苏德的战争,而是德国为首轴心国和英美苏中等几十个盟国的较量。作为轴心国的老大,德国一个国家硬扛美国、英国、苏联三大世界顶级强国的围攻,几乎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世界。美国出钱出武器,英国出矿出资源,苏联出兵出人力,三打一还花了四年才把德国打趴下,德国之强大可见一斑。
二战中,虽然苏联顶着德国大部分陆军,但德国真正输在了英美的战略轰炸和海量的资源供给,英美的轰炸摧毁了德国70%以上的工业产能和矿场,英美牵制了德国40%的陆军、60%的空军、100%的海军。苏联能扛住德国也离不开美英的支援,没有美英的武器和物资,苏联连1942年的冬天都撑不过。
二、苏联拥有庞大的战略纵深,辽阔的国土面积让德国的闪电战效果大打折扣。漫长的战线和泥泞的道路造成德国后勤补给困难,辽阔的国土让德国不得不分兵驻守分散了战斗兵员。苏联利用国土纵深将德国拖入了战争的泥潭。
事实上,想打赢苏联这样的庞然大物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欧洲、亚洲、中亚、西亚全线作战,让苏联首尾不能相顾,日本没有参加对苏作战是一个遗憾。
三、苏联拥有强大的工业和有效的动员体制。作为欧洲第一工业国,苏联强大的工业是苏联能扛住德国进攻的重要因素,而苏联的集权体制又将苏联的人力资源优势全部压榨出来,喝伏特加的俄国人本就彪悍,加上机枪的逼迫,个个悍不畏死,连女人都上了战场,德国想赢苏联真不容易。
四、苏联恶劣的天气和糟糕的地形。苏联的严寒和泥泞的道路可以说是德军最大的敌人。由于意大利拖了后腿,致使德国进攻苏联推迟了一个月,直接导致德国遭遇了苏联的严寒,严寒使得德军后勤跟不上、伤亡惨重、战斗力锐减,最终输掉了莫斯科战争,让苏联获得了喘息之机。
五、德国低估了苏联,德国又出现了战略失误。由于德国低估了苏联的抵抗能力和抵抗决心,也没有料到美国的插足,所以非常草率的就进攻了苏联。1942年德国和苏联打的白热化时,德国仍然在实行悠闲的八小时工作制,有的军人还在休假,直到两年后才进行了战争的总动员。假如德国开始就出全力,苏联恐怕会被一波推。
此外,德国屡屡出现战略失误,特别是德国的三线作战,把德国坑惨了。此外,德国的盟友不给力,总给德国帮倒忙也是德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贰’ 为什么在二战时期德国敢打苏联
二战时期,德国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但是德国闪击苏联,让苏联没有充足准备,致使苏联的军队没有充足准备就失去很多有生力量。
并且在德国攻击苏联前,苏联军队的装备是没有德国军队好的。当德国军队用着P40时,苏联还大量装备莫辛甘纳式步枪。
‘叁’ 为什么让德国忌惮,原来苏联做了这些事情
在世界的战争中,决定人类命运与前途的一次大搏斗,就数二战了,二战的情况可谓是非常的复杂的,每一个国家当时可都处在风口浪尖之上,各个国家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
当时的德国是非常强大的,因为德国当时的军事技术在世界上是非常先进的,当时有一组数据统计,德国的兵工厂接近300多家,每年的武器生产量是非常可观的,这也是纳粹德国发动战争的重要基础,即便是这种情况,德国也并没有获得最后的胜利。
在战争结束之后,苏联的军事技术与各方面的整体实力他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并且俄国的民风也一向彪悍,德国由于战争的失败,进入了很长时间的而萧条期,在二战时苏德的交战之后,和各方面实力的情况,也导致德军人对俄国有一定的害怕。
‘肆’ 二战时德国那么强大,为何打不过苏联
二战时德国那么强大,为何打不过苏联呢?
翻开二战的历史就能够看出,苏德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的德国号称世界头等军事强国,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德国不仅是军事强国,更是工业强国,虽然当时的德国与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但事实上,德国早就为苏德战争做好了准备,甚至可以用势在必得来形容,为此,他们早就策划了巴巴罗萨行动,据了解,这个行动计划最初是由时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部第1军需部长保卢斯起草和指导的,1940年8月底就制定完成了,为了完成这个计划,德国还将自己的仆从国匈牙利、罗马尼亚、芬兰也牵涉其中。
除此之外,由于苏联的大部分领土靠近北极区域,每年冬季的气温极其严寒,而德国军队当时根本无法应对这种极端严寒,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迟滞了德军的进攻步伐为苏联方面争取到了时间,这样一来,等到苏军手中的武器装备和兵员得到了极大补充之后,就开始对德军展开了全面的反击,而由于德国的战略纵深较小,很快,苏军就攻打到了德国的首都柏林,并最终战胜了德国。
‘伍’ 苏联那么强大,苏联为什么挡不住德国的进攻呢
苏德战争爆发初期,苏联的确没能阻止住德军的凌厉攻势,致使其遭受了惨重的人员和物质损失!仅在基辅会战时,就有70余万苏军被德军围歼。此战被希特勒得意的宣扬:“这是史无前例的歼灭战!”为什么二战初期,苏军没能阻止住德军的进攻?其原因大致有三个!
第一: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突然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起“巴巴罗萨”行动时,打了苏联一个措手不及,致使苏联西部防御体系倾刻崩盘!苏联认为希特勒在1938年3月吞并了奥地利,在1938年9月吞并了捷克,又刚刚在1940年6月5日击败法国。
而在此后又忙于在1940年7至10月,派空军轰炸英伦三岛,正在为其登陆进攻英国作准备。因此,在西线还有后顾之忧,英国仍然不肯屈服的情况下,希特勒是无睱东顾的!而且希特勒为了掩饰侵苏企图,也一直在对斯大林进行战略欺骗,误导了斯大林对形势的正确判断!
综上:苏军在战争初期的失败原因,既有斯大林对战争爆发时间的误判,也有受希特勒蒙蔽的原因。更是因“大清洗”给苏军造成了严重内伤,大大的削弱了苏军的战斗力!并且苏军也缺乏应对“闪击战”的手段,导致其指挥体系的混乱,从而才会出现在战争初期节节败退的局面!‘陆’ 德国最终为什么打不过苏联
二战中,德国败给苏联主要是实力不足。
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国力已整体跃居世界第二,人力较德国丰富,国土面积广阔,战略纵深宽广,其武器制造体系适合于大规模战争,有美国等国物质援助,意识形态的团结和激发俄罗斯民族的内在向心力使比沙皇俄国更加团结。
德国是多线同时作战,兵家大忌,几乎是与世界最发达的几个国家同时为敌,武器先进但制造复杂,抱有侥幸心理没有在开始阶段全面动员工业体系,占领区经济整合不力,战争指挥上犯错多余苏联,特别是没有完全抓住战争开始阶段的良机,拖入持久战,逐步丧失政略主动权。
苏德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违反《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与其仆从国(意大利、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芬兰)以事先拟订好的一份代号为“巴巴罗萨”的计划,出动三个集团军群共计190个师,3700辆坦克,4900架飞机,47000门大炮和190艘战舰,共550万人,在航空兵支援下,兵分三路以闪电战的方式突袭苏联,苏德战争全面爆发。
战争初期,由于苏联战争决策层的战略误判,以及“大清洗”后苏联红军指战员素质较低,苏联红军丧师失地、一路溃败,德军则凭借局部兵力优势和相对先进的战术所向披靡,平均深入苏联境内六百公里。直至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德军进攻受挫。随后双方陷入胶着,互有胜负,苏联红军凭借人力物力上的优势逐渐稳住战局,1943年八月末,苏军在库尔斯克会战中挫败德军的攻势,自此苏军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并于1945年4月30日最终攻占德国首都柏林,1945年5月8日夜间,德国举行了无条件投降仪式,投降书于1945年5月9日凌晨生效,苏德战争就此结束。
‘柒’ 二战德国为何打不过苏联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全球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虽反法西斯一方获得最终的胜利,但人类是人类历程中抹不掉的灰色记忆。欧洲动线战场是二战中主要的战场之一,在该战场上主要是德军同苏联的较量,德军之所以败给苏联,德军在占领莫斯科的关键时刻战略失误是主要原因,同时异国作战对于环境的不适应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
众所周知,苏联当时的军事体制,有一种别称“看不见的军队”,正是这样的军事体质,使得面对德军的进攻过程中,苏联能够迅速的增兵,使得德军在战略失误之后,再也没有了胜利的可能。加之,德军的长途异国作战,对于环境、后续保障各方面与本土作战的苏联必然存在着较大的劣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军的战败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
‘捌’ 德国为什么不敢打苏联
二战时,德国军队快如闪电的攻势令人闻之色变。
坦克机枪的猛烈进攻之下,荷兰、法国之类的小国很快便俯首投降。但是当一往无前的德国铁血军团对垒苏联时,即使是有着先进的武器的他们依旧没有战胜骁勇的战斗民族。
究其原因,除了战场上的诸多因素,苏联身为大国想要将其灭亡也并非易事。况且当时的苏联人民同仇敌忾,一致对外的战斗热情高涨,即使装备较差也有着压倒性的优势。
闪电战,胜就胜在一个出其不意。小国面积小,人口少,人民缺乏安全感。闪电战能够在西欧所向披靡,但是在苏联就不一定了。
老毛子因为作战能力骁勇一向是被称作战斗民族,所以即使闪电战在刚开始确实在苏联取得了一定的奇效。
但是在德军进攻斯大林格勒时,感受到致命威胁的战斗民族纷纷亮出獠牙,背水一战。
用严寒的天气,用即使饿死几十万人也不投降的坚定意志,生生将德军耗死了。这就是大国的精神——不屈不挠,誓死抵抗。
‘玖’ 德国为什么打不过苏联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经横扫整个欧洲的纳粹德国最终成为了战败的一方。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其领导人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决策失误。根据多方面的资料和书籍的参考和多个军事爱好者的朋友的讨论,总结出纳粹德国十个方面的错误抉择 ?一。德国因为巴尔干战役耽误了五周左右的宝贵的进攻俄国的时间。被绝大多数参与讨论的和本人认为是德国在二战中的一个最致命的错误。二。希特勒顽固奉行不放弃一寸土地的作战方法,也被认为是一个致命错误,虽然这一招曾在莫斯科会战挽救了德国几乎崩溃的东部战线,但是它在整个战争期间给德国军队带来的灭顶的灾难远更比它的积极意义要深重得多。三。希特勒在敦克尔克让装甲部队停止前进,事实上放走了30万英国远征军,使英国有力量继续战斗从而改变了整个二战的进程,是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四。保密与间谍工作的严重失误,德国人的密码被盟国破译,却长期浑然不知,导致德国在战场处处挨打,节节败退。譬如苏联间谍佐尔格等给德国带来的灾难是难以估量的。五。西线一直到1944年6月才开辟,而希特勒却长期为一条根本不存在的西线保留了过多的兵力,尤其是早在1941年就在西线保留着50万人,如果能够把这些军队调到苏联前线,在1941年12月,德国人应该已经占领了莫斯科。六。第三帝国有一点变态的犹太政策,使德国在欧洲大陆、甚至全世界失去了人心,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敌人。七。如果德国不发动对苏联的战争,也许它不会失去在欧洲的霸主地位,“俄国是一个永远不要去进攻的国家!”八。假如德国是和美国结盟,而不是与经济、军事、科技都不发达的日本、意大利结盟,二战会是个什么样子呢?和日本、意大利结盟绝对是个错误。九。1942年,德国发动南线攻势后已经重新夺取了苏德战争的主动权,但是在斯大林格勒,为一个事实上已经成为了一个废墟的,军事上,经济上价值不大的城市反复争夺,为了很虚无的政治利益,用他们并不熟悉的战法流干了身上的血。并且在失败后,拒不接受事实,导致33万人的覆灭。斯大林格勒的错误其中还包括在战役初期的同时向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两个方向进攻这样的战略上的错误[ 转自铁血社区 ]十。在第三帝国完全处于下风,条件并不成熟的情况,错误地发动“堡垒”战役加速自己的死亡与很麻木、很愚蠢地判断盟国登陆地点选在加莱,而错过了在诺曼底将盟军赶下大海,避免两线作战的最后机会两项并列被人们认为是二战中德国的第十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