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德国大闸蟹泛滥成灾失败的教训
欧美的人基本不吃这种很费劲才能吃的东西,小龙虾和螃蟹类的基本都不吃。
可能主要是觉得麻烦。
我们这边养这个东西,主要是在湖的,进入河里面了。大闸蟹因为要吃鱼,容易破坏生态平衡。
不过,在我们国内。大闸蟹很多人都喜欢吃。
光是我们一个基地,每天就发 千斤以上的蟹到全国各地,你想想嘛。
❷ 中国大闸蟹德国泛滥成灾的介绍
中国的大闸蟹早在1900年就开始“移民”到欧洲。1912年,德国首次有官方报告说,发现了这种中国特有的大闸蟹。1933年,德国科学家调查后认为,大闸蟹是通过商船的压舱水从中国“移民”到欧洲的。这种“什么都吃”的八脚猛士开始在欧陆江河横行,对本土物种构成严重的生存威胁,从而成为德国地区唯一的淡水蟹种。每逢盛夏,生活在易北河等水域里的成熟大闸蟹开始展开“地毯式”迁徙,不远千里地远上北海,为翌年春天的传宗接代做好准备。
❸ 继小龙虾后,德国又遭大闸蟹入侵,结果怎么样
物种入侵事件,在如今这个时代,已经变成一件十分常见的事情,国内也有许多入侵物种,比如说很多人童年会遇见的水葫芦,就是一种入侵物种,还有中国人经常吃的小龙虾,也是一种入侵物种,中国遭遇的入侵物种也不少,有些造成了很大麻烦,但有些却成为中国吃货的盘中餐。
❹ 德国大闸蟹泛滥成灾,为什么,德国人不吃大闸蟹
欧洲人是不吃河蟹的,在蟹王宫大闸蟹关于我国的《大闸蟹文化》一文中讲了好多,包括欧洲宗教因素,欧洲人对生鲜的讲究等几个方面阐述过。在德国,他们把大闸蟹看作“虫”而非“生鲜”来看待。
❺ 大闸蟹为什么吐泡泡,德国大闸蟹泛滥成灾的原因介绍
大闸蟹吐泡泡是因为它在呼吸;德国大闸蟹泛滥是因为欧洲人不吃河蟹
❻ 大闸蟹入侵的入侵德国
毁坏渔网,伤害鱼类,破坏堤坝……来自中国的大闸蟹如今在德国河流泛滥成灾,损失被爆高达8000万欧元。不过,德国渔民最近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把大闸蟹出售给华人餐馆。
致德损失8000万欧元
据《柏林信使报》2日报道,几只中国大闸蟹前几天借着夏日的余晖,悄悄向柏林的德国联邦国会大厦挺进。这引起了一些德国游客的“警觉”。他们报警后,这些外来“入侵者”被动物保护机构“抓获”。
据报道,这些来自中国的大闸蟹早在1900年就开始“移民”到欧洲。1912年,德国首次有官方报告说,发现了这种中国特有的大闸蟹。1933年,德国科学家调查后认为,大闸蟹是通过商船的压舱水从中国“移民”到欧洲的。
自此,这种“什么都吃”的八脚猛士开始在欧陆江河横行,甚至对本土物种构成严重的生存威胁,从而成为德国地区唯一的淡水蟹种。每逢盛夏,生活在易北河等水域里的成熟大闸蟹开始展开“地毯式”迁徙,不远千里地远上北海,为翌年春天的传宗接代做好准备。
这些每天能爬行12公里的“装甲动物”还善挖洞穴,破坏水坝。它们还会毁坏捕鱼工具,吃掉渔网里弱小的鱼虾。甚至,一些工业基础设施也成为它们的破坏目标。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报告称,仅在德国大闸蟹造成的损失已高达8000万欧元。
捕杀不成改“吃蟹”
德国慕尼黑大学生物学教授盖斯特说,外来物种入侵是自然界发展中的一个正常过程。目前,很多船舱装有空调,更为一些物种提供了生存的机会。如今在德国落户的外来物种超过2000种。
盖斯特还为中国大闸蟹“辩护”说,一些小动物变得具有攻击性,是因为人类不断改变它们的生活条件。中国河道变直,堤坝和闸门阻碍了大闸蟹前往产卵区域的道路,工厂又严重污染河流,所以中国大闸蟹的数量不断下降。而德国的易北河和哈维尔河水质清洁,为大闸蟹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以前,德国渔民对付大闸蟹的繁衍,主要是把捕捞来的螃蟹用于制造肥皂或动物饲料,或者简单地将它们大量杀死,但效果并不明显。同时,他们反对用化学药物杀死大闸蟹,因为这样可能会杀死鳗鱼等鱼类。后来,路德维希鲁斯特一带的渔民成为第一批开始“吃螃蟹”的人。他们定期向爱好美食的中国、越南家庭,以及亚洲超市、餐馆出售大闸蟹,每公斤能卖到5—8欧元。如今,很多德国的渔业公司和渔民都开始做这门生意,多少还能缓解夏季萧条的渔业行情。
据称,由于欧洲水域没有其他品种的淡水蟹,当地人也不食用这种外形奇怪的动物,中国大闸蟹在欧洲保持了品种的纯正。2003年起,还有中国商人开始将德国大闸蟹运回中国繁殖。
❼ 德国大闸蟹是怎么回事
德国大闸蟹也很难上中国餐桌。
一是口感原因。定居德国的杭州人蒋宇强说,跟中国的大闸蟹比,德国大闸蟹个头偏小、口味差一点,但在可接受范围内,而在中国从事大闸蟹贸易多年、现转行做生鲜物流的张先生在德国科隆吃过当地的大闸蟹,“口感像东北蟹,壳硬,鲜而不香,老外不吃,如果进口到中国,习惯了大闸蟹那种温润鲜美口感的江浙沪人可能也接受不了”。
二是成本和价格原因。蒋宇强说,德国当地大闸蟹已从去年的33元/斤涨至今年50元/斤(主要是华人购买)。张先生说,大闸蟹从德国进口到中国,需要空运十多个小时、入境检验检疫短则2-3天长则一个星期,“按国内的大闸蟹空运经验,损耗率12小时为3%,24小时为10%,36小时为30%。到中国消费者手中时,价格将是原产地价格的10倍左右(约500元人民币/斤),损耗高、利润低,注定失败”。
❽ 大闸蟹为什么能对德国的水域造成严重影响
中华绒螯蟹( ),俗称大闸蟹。别看它们在国内售价令人咂舌,但他们其实是一种生存能力很强的节肢动物。 中华绒螯蟹的主要食物是各种水草,但也取食各种昆虫的幼虫、蜗牛、贝类、小鱼以及腐肉,是一种典型的杂食动物。它们抢占了很多当地物种的生态位,在食物稀少的水体中,往往能顺利排挤掉它们的竞争对手。而且中华绒螯蟹的迁移性很强,据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居民报告,有看见中华绒螯蟹从泰晤士河出发,前往繁华的商业区;也有报告说中华绒螯蟹占领了私人游泳池。 当然中华绒螯蟹还没有强到具有从中国跨越亚欧大陆前往欧洲的迁移能力,据信,它们是在上个世纪初搭乘欧洲商船前往欧洲的。当然它们留洋的方式不是十分光彩,毕竟是偷渡客的身份。船只空载时,船体的重心较高,遇见大风浪时容易倾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空载的船只会在船中载入压仓物以压低船只重心,水是最常用的压仓物之一,也叫做压仓水。作为压仓物,压仓水的密度不大,但是最大的好处是随时可以随时装载随时卸载——但是装载压仓水的时候可能会带进大量的当地物种、卸载的时候则会将这些动植物带到相应的地方。中华绒螯蟹当年就是通过躲在压仓水里偷渡到欧洲去的。 而且令中华绒螯蟹在欧洲泛滥成灾的主要原因是天敌的缺乏。像其它螃蟹一样,厚厚的“装甲”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保护。在欧洲,只有一些诸如鳗鲡、河鲈以及雅罗鱼等本地鱼类会捕食换壳不久,身体尚软的中华绒螯蟹,苍鹭偶尔也会拿大闸蟹开开荤。但是中华绒螯蟹缺乏硬壳保护的时间毕竟很短,很快它们又恢复到了接近无敌的状态。 其实在中国,中华绒螯蟹的天敌也不多,除了人类。而德国的“吃货”表示只吃没有骨头的肉(参考 里的回答),无怪乎中华绒螯蟹的泛滥。而且中华绒螯蟹的讨厌之处除了他会排挤本地物种外,还有挖洞筑巢的习性。
❾ 中国大闸蟹德国泛滥成灾的大闸蟹泛滥简介
几只中国大闸蟹前几天借着夏日的余晖,悄悄向柏林的德国联邦国会大厦挺进。这引起了一些德国游客的“警觉”。他们报警后,这些外来“入侵者”被动物保护机构“抓获”。渔民施罗德便驾驶着渔船去易北河捕鱼。当他将船停下、和助手一起将捕鱼篮拖上渔船时,捕上来的并不是他们想捕的鳗鱼,而是数十只挥舞双钳的大闸蟹。
大闸蟹每天能爬行12公里的“装甲动物”,还善挖洞穴,破坏水坝。它们还会毁坏捕鱼工具,吃掉渔网里弱小的鱼虾。甚至,一些工业基础设施也成为它们的破坏目标。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报告称,仅在德国大闸蟹造成的损失已高达8000万欧元。
❿ 如何解决 大闸蟹大量繁殖可能对德国生态造成的了威胁
方法有两个:
一,给
大闸蟹
的美味做一些宣传,让德国人尝试着吃大闸蟹,然后爱上吃大闸蟹
二,把大闸蟹捞捕后卖到中国
如果两个方法一起用,估计大闸蟹会缺口,纯手打,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