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捷达和德国哪个好

捷达和德国哪个好

发布时间:2022-07-09 21:08:24

⑴ 大众捷达好不好

捷达挺好的呀,虽然没有以前那么皮实了,但是还是很耐用,性价比很高,9款车型售价区间7.99-13.49万元,可选择的车型比较多,动力也比较丰富,1.4L、1.5L两款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分别为90马力和110马力,1.4T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31马力。

⑵ 【车主点评:捷达VS7 德系车用起来还是放心的】

#选车理由 选择这款车没有别的要求,就是耐造,解释。常言道,开不烂的捷达嘛,不过捷达有SUV这款车,我也是很好奇的。我们当地的路况也不是很好,所以,通过性和耐造的要求就完全满足了我的需求。
#最满意 德系合资品质,以及车的三大件,核心配置。
#最不满意 有这么三点,我不是很满意。一,声音比较大,隔音做的不是让我很满意。二,就是过颠簸路面的时候,避震也是特别的硬。还有就是,车内的味道。新车的确都是有味道的,个人觉得这个车味道有点大。
#空间 身高185CM,坐进去不挤,前排与后排都有足够的头部和腿部活动空间。
#外观 这个外观,我挺满意的,大灯,日间行车灯,中网,都是SVU标志性的东西。
#内饰 内饰有点LOL,都是塑料,还很硬,味道也不是很好。
#动力 动力我没有太高的要求,这套系统还是相当满意的,起步和超车动力响应都很快。
#操控 方向盘随速助力的转向,车慢,方向轻便,车速快,方向沉重。方向盘左侧按键就是自适应巡航和定速巡航两套系统的操作按键,方便,简单。60全景影像再方便不过的了,没有死角,倒车的时候没有烦恼,不担心剐蹭其他车或者物体了。
#舒适性 舒适性方面要差些,发动机舱里面的隔音棉都没有,怪不得声音大呢,自己买吧。悬挂开始我也说了,试驾的时候就走坑坑的路面,感觉就是直接硬蹲下去的感觉,缓冲感几乎没有。
#油耗 一直处于8个上下,对于这么大的一台车,油耗还是比较满意的。

⑶ 10万级纯正德系SUV捷达VS7,到底香在哪里

近几年汽车市场发展迅速,尤其是SUV领域的车型特别受到消费者的关注,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款德系SUV,捷达VS7,它定位于中型SUV市场,凭借着出色的实力和性价比能够在同级别当中占据了不错的优势。

动力方面,捷达VS7搭载的是1.4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马力150PS,最大扭矩250牛米,匹配5挡手动和6挡手自一体,变速箱整体的动力表现还是非常出色的,零百加速成绩最快需要9.5秒,而且根据工信部的综合油耗测试,这款车最低油耗能够达到百公里6.2升,和家用的需求是非常契合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⑷ 上市一年后的捷达VS5,十万级德系SUV表现如何

2019年9月,捷达品牌首款SUV捷达VS5正式上市,作为捷达品牌的首款SUV,VS5扮演者极其重要的角色,它是捷达品牌年轻化设计的先锋之作,别出心裁地以“上市周”的形式,在成都车展上市,呈现完全不同于之前稳重“大众”做派的青春与活力。

柠檬金的捷达VS5内饰也是非常吸睛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⑸ 神仙打架!德系捷达VS7对上日产逍客谁能更胜一筹

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德系车与日系车之间的竞争由来已久!两者造车理念不同,孰优孰劣也始终争论不休。一般来说,德系车注重细节,“三大件”几乎战无败绩,不过,“技术控”嘛,难免容易疏忽外形打理;日系车则看重享受,追求精致舒适,但动力指数不高,测试成绩也颇有争议。

  就像选择“男朋友”一样,到底是选择“直男”却专一的“德系男友”,还是选择浪漫但硬件质量不高的“日系男友”呢?不用纠结,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在线“排雷”,深度对比“德系男友”和“日系男友”,从中选出一个最佳男友!优中选优,我们为大家挑选了“最具性价比的德系中型SUV”捷达VS7和它在合资市场中的同级车型日产逍客,看一看到底是德系更胜一筹还是日系棋高一手。

空间选择,谁的车舱更能装

现如今,国家已经放宽了二胎政策,很多小家庭在买车时都会首选大空间车型。而且,狭小空间,短路程可能劣势还不明显,挤一挤也可以忍受。但长时间“挤”下来,腿部还是会稍感不适!

  我们来看捷达VS7!它的的三围尺寸是4624*1841*1644mm,轴距长达2730mm,定位为中型SUV;而逍客的三围尺寸是4401*1837*1593mm,轴距为2646mm,定位为紧凑型SUV。两者价格相似,但无论是长、宽、高,还是轴距,捷达VS7的尺寸都比日产逍客大了一圈,车内空间优势不言而喻。

  而且,据实测,捷达VS7还具有更加充裕的后排乘坐空间与行李箱空间。它的后排腿部空间有880mm,而逍客只有780mm;另外,捷达VS7的后备箱尺寸达到了548L,而逍客只有486L,相比之下,捷达VS7差不多比逍客多出2个行李箱的容积!这么宽敞的后备箱空间,即使是容纳全家人的行李也不在话下。

  配置PK,谁才是真的“香”

以往,消费者在购车时经常会忽略车型配置,觉得多不多都无所谓,只要能够满足日常出行的基本需求就行。如今,国民生活水平日渐提升,成年人谁会做选择,配置什么的当然是全都要!在新时代,谁还不是个体面人?

  在配置这一层面,捷达相比于逍客,捷达VS7多了360°全景影像、自适应巡航、无钥匙进入和启动等智能配置,及可开启的全景天窗,手机无线充电,前排座椅加热,LED自动大灯,外后视镜电动折叠&加热等共计多项领先配置。更重要的是,配备这么多领先配置的捷达VS7 1.4T自动荣耀型官方售价仅为13.68万元,而无此配置的逍客2.0L CVT智享版的官方价为15.49万!

  不止于此,在同等配置中,捷达VS7也有着更加突出的表现,比如说更大的中控屏幕、前排更多的USB接口、更多的扬声器数量、4门玻璃皆可一键升窗、自动双温区空调等高阶配置。综合对比来看,捷达VS7不仅售价更低、而且配置更多更优!毫无疑问,在配置层面上又拿下一分!

动力相逢,谁能率先“亮剑”

了解过汽车行业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在动力表现上,一直都有“日系车飘,德系车稳”这样的说法。为什么这么说呢?实际上,德系车与日系车在造车理念上就是两个极端,前者求稳,后者重体验感。起步时,日系车往往更快。但上高速发动机转速加大时,日系车普遍会因底盘单薄而在稳定性上变得差强人意。在同等高速情况下,德系车则能爆发更强的动力且能保持更佳的稳定性。

以上这一现象,也在捷达VS7 1.4T自动荣耀型和逍客2.0L CVT智享版的对比中得到了呈现。捷达VS7 1.4T自动荣耀型搭载的“三大件”,是大众经典EA211 1.4T发动机和以稳定着称的6AT爱信手自一体变速箱,及由大众专业团队调校的前后独立悬架。而逍客2.0L CVT智享版则搭载的是2.0L自吸发动机和CVT变速箱,以及前后独立悬架底盘。

其实,在发动机上,两者的区别就已经非常直观了,开过车的老司机都知道,发动机带T的都非常“有劲”!在动力输出上,捷达VS7的最大扭矩为250N.m,最大扭矩转速为1750-3000rpm,起步、超车均迅猛有劲。而且,在实际驾乘中,捷达发动机灵敏的起步与持续的动力输出,还完美解决了堵车加塞这一问题,高速超车也丝毫不拖沓。而逍客的2.0L自吸发动机最大扭矩为194N.m,最大扭矩转速为4400rpm,实际体验也比捷达VS7略逊一筹。

两者的变速器区别也非常明显!在变速器这一领域,爱信绝对是一把“好手”,很多车企都抢着与它合作,旗下多款变速器均上市即热销,6AT爱信手自一体变速箱更是成熟可靠、响应迅速,轻踩油门的瞬间便能迅速传送强悍动力,带来无以伦比的推背感!在它的加持下,捷达VS7的百公里加速为9.7s,遥遥领先于同级。而CVT无极变速箱虽说平顺性、燃油经济性都非常不错,但也一直被嘲“质量不佳故障多、稳定性差”,而且加速性能也一般。据了解,逍客百公里加速为11.2s,比捷达VS7慢了1.5s。

  虽然两者的底盘都是前后独立悬架,但是捷达VS7的底盘是由大众专业团队调校,在操控及稳定性上更具保障性。两者同时经过颠簸路段、减速带、过弯时,逍客的悬挂压缩程度更大,晃动程度也更加明显。不得不说,此次捷达VS7和逍客的动力对比,颇有点独孤求败的意味。

  近日,捷达还迎来了三十周年纪念日。这三十年来,捷达始终坚守德国大众的精湛造车工艺与严苛标准,以纯正的德系基因作为产品的立命之本,服务了一代又一代人,最终成为了行业公认的“国民神车”,捷达VS7的成功就是其最好的例证!此次<a class="hidden" href="https://car.yiche.com/ji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热门车技,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⑹ 德系车哪个品牌好一些

值得推荐的德系车有捷达、大众迈腾、大众CC、斯柯达速派、奥迪Q3。

1、捷达

优势所在:好开实用,可靠和耐用性高,售价相对便宜。

劣势所在:整体的品质感表现比较一般,没啥档次感。

2、大众迈腾

优势所在:乘坐空间有优势、商务豪华够大气、购车优惠巨大。

劣势所在:胎噪声音控制一般、综合油耗对比同级车稍微高些。



5、奥迪Q3

优势所在:Q3的优点就是没啥特别明显的缺点,加上终端优惠幅度又大,让Q3的性价比就开始显现出来了,四驱版本的性能也比宝马X1的四驱好些且便宜不少,走在市区里车身不大开起来倒也很安稳,其实就当一辆原版没加长过的途观奥迪版开就好了,至少没途观自燃的毛病,也不用加价不是。

劣势所在:内饰材质对于这个价位来说多少有些廉价,开起来没啥特色,维修保养是真贵,后备箱和后排空间比途观那还是要小。

⑺ 捷达车好吗有哪些优点啊

捷达已经10年以上销量第一了,目前为止销量仍然不减。捷达性价比相当高,是中国国民车。中国出租车用得最多的就是捷达!捷达在中国曾率先应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5气阀多点电子喷射发动机,并以其独到的产品设计性能和全方位的安全技术装备,形成了捷达系列轿车鲜明的产品个性。捷达轿车不仅开创了中档轿车应用高档发动机技术、安全技术装备的先河,而且全部产品率先采用了先进的多点电喷技术,全部加装了三元催化反应器,提升了中档轿车的环保性能,从而使捷达轿车成为中档轿车环保的先驱。捷达轿车以可靠耐用的优异产品质量,在中国首创“50万公里无大修”和“90万公里无大修”的纪录,赢得了品质的美誉。销售15年仍夺得06年年度同级车销售冠军。随着大众将全新的第五代捷达品牌轿车投放到欧洲市场,大众将在欧洲市场将这款车改为标准名称——捷达,随后将在全球市场更名。之前,捷达在欧洲被称作BORA。
在美国市场,捷达连续几年都成为欧洲车厂中最畅销的车型;现在,在欧洲,大众将把捷达定位为一款强调运动性,优雅的紧凑型轿车。传统的基本版车型已经摒弃,取而代之的是捷达将分为Trendline, Comfortline和Sportline三种车型,一共有七种四缸引擎可供选择,其中的三种是柴油引擎。
从销量上看,除了德国和美国市场外,另外十个对捷达来说最重要的市场是英国、土耳其、奥地利、西班牙、意大利、法国、荷兰、比利时、澳大利亚和瑞典。捷达也在墨西哥Puebla生产。
捷达这款车经济实用的家庭轿车,上海大众这款车具有环保,节能等多种品牌车都达不到的效果!中国引进的是捷达第二代,在当时对欧洲而言是已显得有些陈旧的两气门化油器轿车,即捷达CL。尽管如此,捷达CL面对中国市场,当时的技术、装备和设计工艺已算得上很优秀了,因为捷达在整体开发上已经领先中国同行业水平。 捷达内饰捷达更新到第四代就是宝来,而在美国仍然被叫做捷达。
1991年12月5日第一辆捷达A2在一汽-大众轿车厂组装下线,拉开了中档轿车开辟中国市场的序幕。从此捷达与上海大众的桑塔纳,武汉神龙的富康成为了中国人的“老三样”,走进了千家万户。
1992年1月21日一汽-大众开始进行首次捷达轿车国产化件试验。6月25日捷达首次亮相第二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7月1日第一辆SKD组装的捷达轿车下线。
1993年2月17日第10000辆捷达轿车在总装车间下线。2月24日一汽-大众首次出口的300辆捷达在大连港装船销往缅甸。
1995年3月18日在第四十三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捷达轿车被组委会指定为大会专项服务用车,这是国产轿车首次被指定为世界级体育大赛的专用轿车。
1996年,一汽-大众第一次对捷达CL进行升级改造,将原四档变速箱全面改换成五档变速箱;自此捷达车开始不断的技术升级步伐。1997年5月,首台装备五气门发动机的“捷达王”正式下线。
1998年推出的捷达多少有点像第三代捷达——Vento。1998年2月,一汽-大众经过三年研制开发的全新改型“新捷达王”上市;1999年1月,国内首台装备自动变速箱的捷达“都市先锋”轿车率先进入市场;2000年,换上全新外壳的两气阀捷达又以“捷达前卫”之名风靡市场;2001年4月,酷爱捷达轿车者众望所归的全新内饰捷达轿车闪亮登场;8月,以两气门电喷发动机装备德国大众AG4自动变速箱的捷达“海风之旅”轿车又占据国内自动变速箱轿车市场…
2002年3月捷达月销售量首次突破万辆大关,并保持至今。4月3日捷达前卫、海风之旅的安全升级版轿车(双气囊)在北京正式投放。6月6日中国第一辆国产柴油轿车——捷达SDI在第七届北京国际汽车展会上亮相。8月26日捷达轿车首次登上全国单一品牌月销量冠军的宝座。10月12日捷达SDI在长春正式投放市场,开创了中国家庭轿车新动力时代。
2003年,在珠海发现“捷达之家”,珠海市民谭先生从1993年开始,总共购买了10辆捷达,而其家族总共拥有的捷达数量达到了25辆。这是中国汽车品牌中绝无仅有的。

2004年3月25日新捷达上市。新捷达在保持原有动力性强,耐用,经济舒适等一系列优秀品质的基础上进行了21项主要技术改进。此次新捷达的设计开发是一汽-大众公司与德国保时捷公司开发小组历经两年的严谨合作,在长春共同完成的全部工作。外观更加协调,加上可信赖的品质和完善的服务体系,新捷达再次创造了销售的奇迹。
新捷达柴油GDF舒适型
新捷达GIF豪华型
新捷达CIF舒适型

⑻ 德国车和日本车哪个的要好点

德国车比日本车重,主要因为以下方面原因:

1)为确保高速行驶的操控性、稳定性、安全性(车体刚性),德国车的底盘用料十足,特别结实(同排量德国车的最高速度大多比日本车要高,比如1.8升花冠的最高速度比1.8宝来/GOILF要低20公里/时,只与1.6升的宝来/GOLF相当),因此,重量增加了。看看XCAR俱乐部什么车的用户加装平衡杆多就便知其中差异了。德国车几乎没有加装平衡杆的,而日本车比比皆是!

2)德国车发动机底部大多装有高强度防护板,而日本车除了中高档车外基本没有装(光这一点重量就相差至少20-30斤);

3)德国车采用前后高强度加强型吸能保险杠(确保低速追尾碰撞变形尽可能小,尽可能不伤及发动机仓内部件,减小不必要的维修费用,这一方面GOLF便是典型代表)。而日本车所谓的碰撞吸能,是以牺牲保护汽车内部部件为代价来保护乘客,中低速碰撞就会导致碰撞部位严重变形,往往伤及内部部件,使得维修费用大增,这一点飞度便是典型代表);

4)同排量德国车的载重能力往往比日本车要高出30%!(同排量的宝来/高尔夫比花冠载重能力高出150斤!)。为此,德国车的避震弹簧更粗,避震装置自然更重。

5)德国车(比如POLO、GOLF等)采用钢板双面镀锌防锈工艺,空腔注腊技术、多层喷漆工艺等确保车身12年不生锈,而日本车给省了。

6)同排量的车德国车的轮胎宽度往往比日本车大一号,由此也增加了重量。

稍有物理常识的人都知道,移动重量越重的静止物体要克服更大的惯性,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同样,汽车自重越重就越耗油,尤其在城市拥堵路况开开停停行驶更加明显。

日本车之所以轻(相对省油),说难听点是“偷工减料”的结果,其所谓的省油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降低安全性与操控性为代价换来的。

从国际上汽车售价就可看出,日本车普遍处于中低档次(凌志等少数高档车除外),日本车是侧重满足用户基本安全和代步要求而设计的,至于操控乐趣、品味等就免谈了吧,买日本车是抬高不了自己的身份的。
关于汽车的概念,欧洲人想的是我用它横贯欧洲不能有问题。美国人想的是我从美国的东海岸开到西海岸它得好使。而日本人在回答中国人责问为什么使两年以后哪哪都是毛病时,是这么说的:“在日本,你就是天天住在车上,一年也就跑一万公里。谁能想到你一年就跑五万公里!日本人开3年就换车了,你非得开15年,你怨谁?”

欧美人发明汽车是从人的需要出发,从无到有的想象、钻研。日本人学做汽车是为了赚钱。所以他把别人有的拿过来琢磨怎么做的更便宜!日本车打入美洲市场是能源紧张,油价上涨的70年代。――他最省油。

大家知道车怎么能省油么?――车轻!(风阻系数并不是最根本的因素,因为风阻系数的作用是与速度有关的。)为什么在日本车迅速占领市场的时候,欧美人(特别是德国人!)却不生产同样省油的廉价车与其竞争呢?是因为他们作汽车的目的不一样!!!

德国人在想让汽车轻的时候想的是把钢板换成铝合金,这一下成本高得吓人!日本人在想让汽车轻的时候直接把2个厚的钢板换成0.8的。结果是既降低了成本又省了油!!!

德国人真的没想过这么做吗?真个这么笨吗?德国人真的没想过这么做!但却绝不是笨蛋!!!

前面说了,因为生活的地理环境不同,造成了二者对汽车概念的理解不同,又说了二者造汽车的目的不同。结果造成什么直接的结果呢?举个例子:两个人各自开着日本车和德国车以同样的速度撞墙,50公里的时候,日本解说员对驾驶员说:“你看,这是最新科技:发动机下陷技术,保证不会进入驾驶室造成对驾驶员的伤害;这是利用塌缩吸能原理制造的三级吸能结构,确保其通过充分变形来吸碰撞能量以保障驾驶员的安全。”(车已经报废了)。德国的解说员只对驾驶员说了一句话:“看,没问题。”然后是时速100公里,撞完之后德国解说员不好意思地对驾驶员说:“对不起,您的车报废了!”日本解说员大声对驾驶员骂道:“活该你死,开这么快,你还敢撞墙?”

德国人想的是要把发动机室做坚固,以确保在可能出现的事故中尽量把车的损失减少到最小。而为了人的安全要把驾驶室造的更坚固,以确保在车的损坏不可避免的情况下,还能保证人的安全。

日本人想的是为了节约成本把驾驶室做的越薄越好,只要能保证发动机室比驾驶室更不结实就行――这样就不至于直接把人撞死(安全碰撞试验能过关)。

而这两辆车带给人的直接区别是:日本车每百公里省1-2个油,每开出一万公里,日本车少花几百块油钱――前提是别有事故,因为一有事故,日本车用于修车甚至换车的综合费用要比德国车高很多。(不要只看到德国车的一个保险杠是日本车的几倍,德国车需要换保险杠的时候,换成是日本车可能已经报废了!)

想一想你买车花了多少钱,你每年能开多少万公里,你就知道省这点油钱对你有没有意义!而多花这点油钱对你有多大的好处!

人要学会自爱,要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就像日本人为了保护自己的森林资源,一定要从中国进口一次性筷子一样。日本人为了赚取更大的利润,是尤其不会在乎你中国人的死活的!!!

首先感谢朋友们的支持,有位网友问我:“德国在中国卖的车也减了配置”。还有的网友说:“日这本车卖给中国的质量次,在欧美的品质还是不错的。”

这些朋友说的都有一定道理,这次我就试着分析一下“品质”与“质量”的区别。举一个例子,有位朋友说:“在国外美女最多的是韩国,大街上到处都是。”大家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基本都是假的。再举个例子是香港电影。好莱坞越来越重视香港电影,但并不意味着香港电影就有资格与好莱坞相提并论。为什么,因为凡大卖的香港电影60%以上都能从好莱坞身上找到影子。可以说没有香港电影并不会影响世界电影的发展,而没有好莱坞将引起世界电影的倒退。举这两个例子想说明什么呢?就是想说质量和品质的差别。什么是质量好,韩国的美女就可以说是质量好!质量的好坏是外界的评价是一些客观标准的达标。什么品质好,品质好就是好莱坞的电影!香港电影可以拍的比好莱坞更花哨(只限武打场面)、更血腥、更紧张。但没有了好莱坞,我们将直接失去的是想象力(香港电影很大程度上只是好莱坞想象力的亚洲演绎版)。品质是内在的,是内在的对想象力、原创力、生命力的追求!韩国人以他认为美的标准不断的整下去的结果并不会使韩国的母亲们生出更多符合标准的美女来,只能使他们的美容业病态的发达。而最后的结果是整个民族的自卑!

走了这么远回到汽车上来,同样的道理,日本人可以做到质量好,但他还没有能力做到品质好。日本人做汽车的初衷是因为这是一个大的赚钱的产业。他现存的大家都知道品牌的汽车企业基本上是第二三代的,因为第一代的企业已经在前赴后继的冲击美国市场的过程中伤亡殆尽了。(当时日本没有什么汽车消费市场,他做车就是为了出口)当时的美国甚至出过专门针对日本车的笑话集。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懂得了质量的概念。并且它也做到了这一点――它可以让使用者在一定的范围内挑不出毛病。而这一切是源于他对欧洲人对汽车品质的追求的模仿上。(到现在日本车在欧洲仍然是没有什么作为的)

再举个相对专业店的例子,欧洲车的功率响应峰值是在一定转速范围内的一个平台,而日本车则只是一个尖点。同样的道理两种车都宣称有ABS系统,德国车通常是连带着EBD的。而日本车在更贵一些的车型上会标着ABS+EBD!

就是同样的ABS在极限状态下的表现也是相差很大的。但这并不影响日本车的质量――因为绝大多数使用者并不能察觉。毕竟只有极少数人才能遇到极限情况。而一旦遇倒这种极限情况将是致命的!!!

品质和质量的差别同样体现在德国车和日本车在对中国销售的车型减配置上。日本人在对中国销售的汽车减配置上不仅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还有一种病态心理。(具体为什么有这种病态心理如果大家有兴趣我在下一次试着分析一下)德国人减配置是因为中国人病态的喜欢日本车的心理造成德国车必须降低成本和他拼价格。我说过在国际市场同档车德国比日本要高1/4――1/3的价格双方销量持平。(中国人为什么有这种病态心理大家有兴趣的话,我也在下次分析一下)
我前段时间在媒体上看见很多关于马3PK速腾的文章,这两款车是否PK,这与我无关,这两款车我都仔细地看过,两款车都很诱人,特别动感的外形让两款车都定位于运动型车,我也觉得很合适;从动力系统上看,马自达的转子发动机和大众的涡能增加发动机都是世界闻名的发动机,第一台转子发动机诞生于1961年,而大众的涡能增压发动机诞生于1966年,涡能增压最开始是用于飞机的发动机,渐渐地用于汽车。虽然转子发动机是日本马自达的技术优势,其实转子发动机是德国工程师汪克尔(Wankel)发明的,1988年11月份,日本马自达公司购买了汪克尔的发动机专利。可见,马自达的发动机的根还是德国,这就是德国人在发动机上的优势,或许是德国高速路不限速的情况让更多的发动机工程师疯狂的改进发动机。
在世界汽车工业史上,汽车起源于德国,德国车以良好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操控性见长,而日本的地理条件(岛国山多)决定了日本汽车也需要良好的操控性和稳定性。可是,在动力性方面,日本对此要求没有那么严格,因为日本的弯路多,车速不能上去,但是对操控性要求高,比如马自达6的良好的操控性也能说明。德国公路不限速,直路居多,从此德国车不但要有良好的动力性,还要有安全性和操控性,可以看出来,在高速的情况下,不但要有良好的安全性还要有操控性才行。这就是德国车在其高速的情况下比日本车多了一个筹码,那就是安全性。虽然这有些片面,不能说明所有的日本车和德国车都那样,但是这一定是绝大多数的日系和德系车的区别。在安全的速度下行使,日系车和德国车都很安全,可是,在超高速的情况下,谁更加安全?
当然,上面题外话,还是回到文章的主体上来,马3和马6都不错,并且,马6以弯道之王而赢得了很多消费者的厚爱,德国车的捷达和桑塔纳10多年市场不衰,宝来除了价格高了一些和后排空间的弱点,但是市场还是一片看好。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可以从一些细节可以看出。
首先,我们看看马6和马3的细节,马3和马6都具有很棒的外形设计,马3的动力也很棒,马6也号称弯道之王,可是,大家可以仔细地看看马3和马6的内饰和做工,不管是马自达6还是马自达3,他们的隔音效果都是特别差,不信的人可以自己亲自比较。另外,马3和马6的做工都比较粗,这可以从他们很细小的部分就可以看出来,比如:就拿马自达的座椅来说,从座椅的针线匀称、以及座椅的塑料部件与部件的切合度都可以看出来,马自达的内饰和做工明显偏粗。此时,我就觉得有些怀疑了,既然马3和马6在外形设计,发动机上都舍得花钱,为什么那些内饰和部分做工都不可以改进、或者做得更好呢!同时,我们可以比较内饰和做工所需要花费成本与汽车设计、发动机、变速箱等配件的成本,谁更加高?或许傻子都知道后者的成本更加高,可是为什么还不在内饰和做工上下功夫呢?
其次,我们再看看速腾,甚至德国大众的别的车型,以及其他德国车,他们的内饰和做工怎么样?有句很经典的话:德国人造车如同造艺术品。即使这句话不能用来形容全部的德国车,但是德国的豪华车完全可以用这句话来印证。我们甚至可以从捷达车来看它们的内饰,即使是呢绒的座椅,也绝对做到每一针线的匀称和到位,速腾也不例外,为什么我可以这么说,因为我亲自仔细考究过两款车的内饰。
此时,我想到了以前看过的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我不知道日本的本土产的马自达内饰情况怎么样,但是从日本的电子商品的做工来看,日本对细节的要求也是很严密的,来到中国后的马自达的内饰和做工却变得那么粗糙了,这是为什么?难道这就是马自达在忽悠中国消费者?尽管德国车也有缺陷,比如价格普遍偏高,外形比较古板而稳重,但是德国车在细节上做得较好,在技术研发方面也很有突破。
最后,我想到了一句话:细节都做不好,还能够持续地做大作强吗?马自达被福特收购,或许原因就在此,难道这就是马自达和德国汽车企业的文化之一。这对于国产车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借鉴,既然我们在技术上比别人差,但是我们可以从细节上下功夫啊!如果本身技术都不先进,再加上细节也做得不到位,消费者怎么才会信赖它们。

阅读全文

与捷达和德国哪个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8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3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1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1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6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8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8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2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6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9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0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1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1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4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6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0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9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