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造物车工坊丨RS6:地表最强瓦罐
我梦见过它无数次。
但醒来后,它依然留在了梦里。
有人问我,为什么痴迷于RS6?
大概是因为爱吧。
瓦罐是什么?
“瓦罐”是国人由旅行车的音译“Wagon”谐音得来,奥迪喜欢叫Avant;在奔驰的字典里它被称做Estate;雪铁龙称其为Break;而Kombi或Variant是大众对它的爱称;宝马则是以Touring作为后缀。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瓦罐”由三厢车为基础衍生而来,在欧洲生根发芽,因其明显A、B、C、D柱,有别于SUV的高大上,跳脱出轿车的千篇一律,自成一体。
大概从80年代开始,瓦罐开始进入国内,但旅行车与国人的审美标准与用车观念似乎格格不入,国内销量惨淡。
虽然“水土不服”,但这款车从一开始的行政车,变成后来的出租车、教练车,陪国人一路走来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特殊且难以忘怀的年代,瓦罐在一部分人的心里埋下了爱的种子,情怀也随之而来。
很多时候我们选择一台车,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瓦罐既保留了轿车的操控,同时也拥有比轿车更大的装载空间,我们能在瓦罐的身上为生活创造更多的可能,这种可能也许是姿态的外放,也许是思绪的扩张,也许是对热爱的信仰。但最终,我们都畅游在属于自己的海洋。
所以说,我们选择瓦罐,喜欢的是那一份为生活增添光彩的情趣,喜欢的是那一份旅途驾驶的乐趣,或者,仅仅是喜欢罢了。
而我对RS6的喜欢可以用六个字概括——地表最强瓦罐。
当梦想照进现实
曾几何时,我天真地认为喜欢不一定要拥有,默默守候足矣。
但事实并非如此,我梦见过它无数次,但那只停留在梦里。这次我决定奋不顾身爱它一次。
那天,我打开了奥迪的官网,在最近城市的4S店预约了试驾。当天,我就收到4S店给我打来的电话,在去4S店的路上我很安静,并没有想象中兴奋。
当我走进4S店时,销售顾问带我过去看车,我压根听不进销售顾问给我介绍,我已经迫不及待和“Dream car”来一次亲密接触了。
站在RS6身旁,我有那么一些庆幸,庆幸我不再是“键盘车神”,能真正感知实车身上那股独特的魅力。
它不像奔驰E63那样的优美,也没有M5那样的丰满,RS6更多的是一种力量感。
或许因为斯图加特都是富二代,慕尼黑都是德国大企业,而英戈尔施塔特只是乡下的小城。可是RS6站在了瓦罐的顶端,无论你承认与否RS6都是地表最强瓦罐。
提到RS6,网上出现最多的就是“扮猪吃老虎”这五个字,低调是刻在RS6骨子里的基因,也是这份低调让我对它的爱更加坚定。我觉得这样的形容也仅局限在一台旅行车却拥有着超跑般性能这一点上。
我用手去抚摸这充满侵略性的碳纤维空气动力学套件,比划着还没有拳头厚的倍耐力P Zero性能轮胎,仰望标志着性能的“银耳”,RS6散发的是充满战斗的气息。
对我来说,“地表最强瓦罐”不外如是。
成为地表最强瓦罐的底气从何而来?
1977年,奥迪100为研发200马力前驱原型车的驱动性能来到北极圈,而quattro的理念也诞生于这北极圈,最初的quattro四驱系统也在1980年日内瓦车展亮相。
辗转40年,奥迪quattro四驱系统经历了8次进化和传承,从最初的手动介入到机械本能,再到全面智能,每一次都为四驱技术领域树立新的标准,是quattro四驱系统铸就了最强瓦罐的底气。
在4S店短途的试驾过程中,RS6在奥迪quattro四驱系统的“驯服”下,我只需把方向盘指向我要行进的方向,quattro四驱系统会提前500ms计算好车辆下一个500ms是否需要四驱行驶还是两驱行驶,把失控杜绝,让这台“性能猛兽”的操控变得更加简单轻松。
科技一直是奥迪的亮点,RS家族就是奥迪性能的终极体现。
成就RS6在瓦罐迷心中至高无上地位的,是一台4.0T V8的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是的“大心脏”,4.0T V8的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在奥迪性能家族S6、S7、S8以及RS7上都被使用,只不过根据车系定位的不同,加上匹配ZF 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RS系列迸发出了比S系列更为炸裂的性能输出,最大功率为560Ps,最大扭矩为700N·m,零百加速仅需3.9s。
其特有的COD可变气缸技术,在低负载或高速巡航的时候只开启1、4、6、7缸,而在急加速的时候,8个气缸快速响应,积极地参与进来,显着提升了车辆燃油经济性,让这一台性能猛兽更平易近人。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会说,AMG E63有着更大的功率571Ps,更大的峰值扭矩750N·m,M5也有着让人更能接受的外观。但我就是喜欢RS6,也许各项数据它不能做到第一,但它在我心中的第一毋庸置疑。
RS6就是奥迪带给我们的惊喜。
一个西装暴徒,一个扮猪吃老虎的怪兽,一个旅行车的标杆。
唯一的问题就是,RS6高达136万的售价实在让人望而却步。即便是达到了国人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标准,也要不吃不喝50年才能买得起一辆裸车。不过梦想不就是这样吗? 大多数人很难触碰到,但经过极致地努力又可以实现。
奥迪RS6,此生吾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Ⅱ 最低只要4万多 这些瓦罐车你不要错过
有位哲人说: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那么一台旅行车,就承载着大家“在路上”的一种梦想。
国人对于旅行车的偏见,往往源于造型。老一辈认为旅行车相比三厢车是“无后”,并且从侧面看前后并不对称,因此不符合国人的审美。但其实相比轿车,旅行车能提供更舒适的操控和更大的载货空间。
人不应只囿于柴米油盐,更应去看看五湖四海,或许现实并不允许我们有太多出去游山玩水的机会,但买辆旅行车,至少能给我们一丝将要旅行的慰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Ⅲ SUV、MPV愈发抢手,瓦罐动辄六万优惠仍旧无人问津
引言|小众车型有情怀却没市场
放眼于车市,轿车一直以来都是主流,MPV在计划生育政策放缓后也开始大热,SUV更是深受国人的喜爱。
无论是两厢车型,还是三厢车型,甚至是近几年愈发火热的跨界车型,都有着一大批忠实的车主粉丝。
但似乎有一款车型,长期都是不冷不热的状态。靠着屈指可数的死忠硬守着最后的尊严,否则可能早已被世人遗忘,被市场所淘汰。这款车型正是被车迷们称之为“瓦罐”的旅行车。
车聚小结
关于旅行车,一直都是充满着争议。
车聚君认为,所有的争议都存在片面性。试想,如果说旅行车有朝一日也能被国产,价格也能和三厢车型平起平坐,到那时候还会有如此多的吐槽与争议吗?在价格面前,市场永远是相对客观的。(当然V90CC属于例外,尤其V60上市后,更加觉得V90是车身比例拖了后腿,设计师得背锅)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瓦罐价格区间和同级别主流车型相差不大,你会怎么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Ⅳ 旅行车即将井喷2020或为瓦罐元年
而且如果你去欧洲自驾过,就会发现一个问题,欧洲的郊区非高速路况其实不好,铺装路面条件很差,如果悬挂太硬会非常颠簸;同时上草地的情况也非常常见(欧洲有很多“野景点”,你可以直接Offroad开过去);另外在城镇里也有着非常多的需要上马路牙子的情况,毕竟许多欧洲城镇都是兴建于文艺复兴时期,历史悠久,街道狭窄。而试问这些情况,国内一二线城市存在吗?
不过德国是个例外,高速公路、铺装道路建设良好,类似于中国一二线城市,所以旅行车销量更好。
所以我依然认为,对于国内一二线城市车主的主要用车场景:城市路况以及高速路况而言,旅行车更加有优势;同时随着逆城市化的发生,一个大尾箱的作用会显得更加突出。2020年,各大厂商在推广旅行车的力度上无疑会更强,我们在市面上即将看到种类更加丰富的旅行车产品。所以在此我大胆的预测2020年为中国的旅行车元年,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Ⅳ 08年上牌的马自达6瓦罐买成6.5w值不值
马自达6瓦罐当年指导价24.68万,按正常二手车的保值来看,08年上牌的现在还要卖6.5万肯定是不值。但是它是一辆瓦罐,据说它的保有量全国大概3000台左右,即相当于是另类的限量版车型。而且这算是情怀车,情怀车如果车况不是太烂的话都比较贵。抛开情怀,08年的20多万的车就算保值率逆天的品牌与车型,4万也就顶天了。既然你问了值不值的问题,说明你还是有情怀的,就看你愿意不愿意为情怀买单了。
Ⅵ 个性当先,实用至上,这款德系小瓦罐让你一次爱个够
近期,斯柯达推出了昕动的改款车型——全新昕动,新车迎来“由内而外”的全面升级,浑身散发着德系“小瓦罐”的魅力。“瓦罐”车型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拥有轿车的舒适性,二是拥有大空间。而作为斯柯达家族最小的“瓦罐”车型,全新昕动能否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呢?带着问题我们开启了全新昕动的试驾之旅。
年轻一代消费者对车辆的颜值要求比较高,对智能配置几乎是“刚需”,全新昕动在硬件、软件方面均能跟得上年轻人的步伐。另外对于预算不多且养车费用不充裕的年轻消费者而言,全新昕动省油耐用,保养维护便宜,作为年轻人的第一款车再合适不过。
本文为汽车观察家原创,如有抄袭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运营人员:newbee)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Ⅶ 改款德国“大瓦罐”,两驱四驱任你选!
今年由于受疫情的影响,无论国内外,很多车企停产停工,导致上半年错过了很多新车的上市,直接都挤到了下半年扎堆上市。10月,国内迎来了进口奥迪A6的改款车型。不用说大家也都知道,就是A6?Avant和A6?Allroad。
说了这么多,三款车型在配置上面的区别并不是非常大,价格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动力系统以及驱动方式上,而三款车型动力以及驱动方式的分布,恰恰满足了三种种不同人群的需求:如果你只是需要一辆中大型的旅行轿车,那么入门版的Avant就可以满足你;如果你需要更强的动力但是不需要应付复杂的路面,Avant先锋派45TFSI臻选动感型就符合你的要求;如果你是一名自驾游爱好者,并且喜欢探索未知的领域,那么Allroad将是你不二的选择!
进口奥迪A6车型配置表
●?标配
○?选配
—?
如需转载本文,请标明原作者及出处,否则将追求侵权相关的法律责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Ⅷ 11月4号刚提的Panamera 4 Sport Tourismo 午夜蓝ST瓦罐报到
第二辆破鞋了吧,年纪也大了好多,往40跑了,提第一辆时是孩子刚出生,这第二辆孩子已经上了小学了。提车也不再那样兴奋,本来也没想着发个贴什么的,但是不经意又跑论坛来了(疫情期间无聊,开始重新染上刷论坛的瘾),想着就再发一篇吧,估计下次再提车,到时候真的青春已经完全过去,再也没有之前的躁动和兴奋,再也不会来发帖了吧...—————割一刀—————(现在好像不流行这种说法了)上次提车时的小“不幸”还历历在目,13年到20年,却一下子过好多年了,岁月催人老啊...有兴趣的翻翻我的历史贴吧,上次之后卡宴跑了20多万公里,后面正常用车,换过:后雨刮器电机、换过鸣笛喇叭、换过一侧后尾灯(车库倒车撞的挂墙消防柜),前后杠被电动车刮蹭喷过漆,每次保养都去4s,到现在除了每几k公里烧一升机油外没什么毛病。老帖:https://club.autohome.com.cn/bbs/thread/4377e62acffedf2a/19918736-1.html但老卡也跟我辛勤跑了20多万了,换台车的日程在去年年头就列上了19年的计划。
本来是想着去换大G,但是问了熟悉销售,问了买了的朋友,起步价就是加60w,找了一圈人也就最多最多也要理论上加45w,想想天天哼哧哼哧工作,没日没夜出差,没节没假的国外飞拜访客户,加了辆E级白送是万万不值得的。但老婆似乎有些执着的喜欢,但是年纪大了,哪有什么情怀不情怀,留着多带老婆孩子出去玩两趟难道不香么?遗憾放弃19年的埃尔法和那时候即将发布的雷克萨斯也是一个道理,加价车不买,再者花这个钱开着出去像司机,每次回家停好车再静静一个人抽完一支烟再上楼的习惯,车是办公室和家之外陪我最长的地方一个空间了,对一款没有什么驾驶乐趣感的车,果断放弃
小众车,保险是真贵,别的帕美在3w多,这个ST瓦罐,不是全险就4w靠5万了,全险6w...车还在库里停着,最近又忙起来了,等有时间上完牌正式用了再向各位看官老爷报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