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苏联为什么反而讨好德国

苏联为什么反而讨好德国

发布时间:2022-07-10 10:56:00

1. 在二战前德国和苏联关系非常好,为什么后来引发了苏德战争,打的你死我活

虽然德国最后败于苏联,但是在苏德战争的前期德国的战果非常巨大,不仅大量的歼灭苏联军队,还俘虏了非常多的苏军,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苏联的叛军,所谓叛军就是投降后为德国效力的苏军,这些人的数量远比想象中要多,人数有百万之巨。

这些降卒中从高级将领到普通的民兵都有,高级将领方面有像弗拉索夫这样的名将,值得一提的是弗拉索夫在战争初期是苏联方面抵抗德国的得力干将,他在基辅和莫斯科战役中屡屡担当先锋,其所率部队作战勇猛,多次受到斯大林的嘉奖,只不过这员悍将在投降后没多久就选择倒戈,无疑让人大跌眼镜。

弗拉索夫

然而弗拉索夫在投降德国后在布拉格再次背叛了德军,重回苏联阵营,让他的一生颇具争议。只不过相比弗拉索夫这样的高级军官,普通的士兵一旦选择投诚敌军,那么基本就没有回头路可走,因为回头路上只有督战员和军法处无情的枪口。所以投诚德军的上百万变节苏军少有走回头路之人。

苏联士兵之所以无路可走,和苏联军中的严令也有关系,当时军令如山,只要上了战场一律不许后退,部队中配有督战人员,但凡逃跑的士兵一律就地枪决。这一规定在战争前期显得非常残酷,因为方式苏军装备尚未齐整,很多士兵甚至没有枪就上了战场。获得武器的唯一途径是等有枪的同袍倒下,再捡起他们的枪。这样的情况使得苏军的队伍在战场上非常被动,士兵们面临的情况是往前也是死,往后也是死,甚至是逃跑士兵的家属都会被牵连,这样的心态下造成了苏军之中很多士兵索性投降求生,毕竟被俘活下来的希望更大。

被俘苏军

投降和投敌是两码事,很多苏军投降后拒绝成为德军的附庸,虽然被德军折磨,但还是拒绝为德军效力。当时在苏德战役之中被俘虏的苏军人数非常庞大,累计达到了446万之巨。而令人不解的是这其中非常多的苏军在投降后竟然调转了枪头,将枪口对向了自己的国家,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别无选择。因为当时苏联对于叛国者毫不留情,被俘的人即使能回到国内,伴随他们的往往是无穷的猜忌,剩余的人生面临着不停的拷问和审讯。而在战场上更不必说,光是在斯大林格勒会战期间,阵前当场执行与法庭审判后执行的处决案例共计13500件,苏联对自己的战士就像对敌人一样绝不手软,其中包括未经许可撤退,自伤,逃亡(开小差),投敌一律从严对待,大量的处决发生在身边,当时苏联军中人心惶惶,再加上很多人是普通的农户来参军,根本没有经过训练,对于战争根本没有概念,部队的规矩也不甚了解,匆忙的被赶上前线,有的连枪都不大会使。

第一,德国和苏联本就是一对宿敌,双方积怨颇深。德国人和苏联人不管在民族还是宗教上都截然不同,双方在争夺欧洲霸权的问题上更是势如水火,长期处于敌对中,一战中德国和俄国在东线打的你死我活。一战后由于德国战败遭到不公平待遇,苏联由于革命遭到西方歧视,因此为了共同利益两国走到了一起。但有句名言说得好,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共同的利益。德国人和苏联人虽然暂时走到一起,但两国要称霸欧亚大陆势必会有一战,德国人和苏联人都有进攻对方的计划,只是德国人先下手为强而已。

第二,德国是世界顶级工业强国,工业和经济非常发达。但德国是个小国,国土面积狭小,资源非常匮乏,特别是石油资源严重依赖进口。由于英法对德国搞石油封锁,德国人的石油来源单一,主要来自罗马尼亚,德国对罗马尼亚石油的依赖达到了94%。可以说,罗马尼亚的油田维系着德国的经济和工业命脉。而1940年苏联人试图染指罗马尼亚的油田,因此遭到了德国人愤怒和恐慌。德国人用强有力的手段回击了苏联人,德国支持罗马尼亚成立了反苏的独裁政府,还派驻军队防备苏联,德国人在罗马尼亚油田部署的重型防空炮简直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德国人在罗马尼亚境内的军事设施也主要指向苏联。德国人对苏联人充满了警惕和严重的敌意。德国人尽管挫败了苏联的企图保住了罗马尼亚的油田,但罗马尼亚的石油生产仍然无法满足德国日益增长的工业需要,德国专家警告当局:德国的石油将在1941年10月耗尽。由于德国无法打破英法的能源封锁,因此只能将目标转移到苏联的高加索油田,苏联的高加索油田是世界第二大油田,是亚欧大陆唯一能满足德国需求的油田,就这样苏德战争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第三,1940年,欧洲形势突变,德国人风卷残云般的席卷欧洲大陆,实力暴涨的同时也解除了后顾之忧,并完成了对苏联在东线的战略包围。在德国人入侵英国失败后,德国人很快将目标转移到了东方,苏联人成为了德国人新的目标。

第四,1939年苏联人入侵芬兰遭到失败,苏联人在苏芬战争中的无能让德国人看到了苏联人的虚弱。1941年5月1日为震慑德国人,苏联人在莫斯科红场进行了盛大的阅兵,但苏联人气势宏大的阅兵不仅没有吓住德国反而让德国人看透了苏联的虚实,德国人认为苏联人不堪一击,认为德国人能很轻松的干掉被大清洗搞的虚弱不堪的苏联军队。

2. 苏联为什么原谅德国

苏联之所以原谅德国,是因为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每个国家都是百废待兴,因此苏联也无暇顾及德国只有在自己的经济建设建起来之后才会更好一些,所以只能原谅德国

3. 一战后德国为什么要和苏联搞好关系

为了彼此的利益。苏联需要打破西方的技术封锁,德国需要苏联帮助恢复经济摆脱经济危机。

4. 德国入侵苏联,当地民众为什么从欢迎到憎恨

二战初期,德国在波兰5天消灭其主力,一个月灭国;在法国10天胜负就已知晓,42天逼其投降。如此之快地完成对几十万人的包围和歼灭,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这就是德国上下推崇的“闪击战”。但在苏联却不灵了,这是为什么?

首先,闪击战超出了发挥效力的范围。战争初期,德军一口气深入苏联纵深800至1000公里,已经是了不起的战果,占领了相当于3个法国的国土面积。这时,闪击战的弱点暴露无遗,燃料、弹药和零配件的不足,制约着部队推进的速度。



当然,德国入侵苏联的失败原因还有很多。不管怎么说,闪击战的战术效果很好,也有致命的缺陷;苏联的冬天,加上泥泞的路,以及短视的政治眼光,是德国在入侵的那一刻,就已注定失败的主要原因。

大家认为还有其他原因吗?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全史》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5. 二战苏联为什么这么蠢,让德国坐大,差点让苏

1、德国的“闪电战”,战争爆发初期,由于法西斯的突然袭击,苏军一路溃败。德军凭借局部兵力优势和相对先进的战术长驱直入,并在明斯克、基辅等地发动钳形攻势,大规模歼灭苏军的有生力量,平均深入苏联境内六百公里。
2、苏联在德国袭击之前,由于斯大林在国内实施了大规模的清洗活动,而这次清洗对苏联军队的大清洗是致命的,30年代的5位苏联元帅中有3位被处决,16名集团军司令员、副司令员中被处决了15个。67名军长中的60位执行死刑,199名师长中被处决了136个。4名中央级的海军将领、6名海军上将全部被杀,15名海军中将死了9个。17名集团军政委、25名军政委无一幸免、全部被杀。国防工业也没有逃脱,6名科学院院士、17名总设计师、12名科学博士、200多名科学家被逮捕,苏联的国防工业几乎陷入了停顿
3、苏联的盲目自信,在战争未爆发之前,苏联一直相信德国目前不会入侵伟大的苏联,还一直相信德国会遵守与之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个条约造成日后苏德对波兰的侵略,苏联为了应对来自西线的可能的战争威胁、争取备战的时间,于1939年9月至1940年8月间,以保卫“西部边界安全”为目的,在东欧建立的战争防备缓冲带。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对波兰实施闪电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随后苏联红军也入侵波兰第二共和国,同年9月17日,苏联红军和纳粹德国国防军在布列斯特会师,9月25日,苏德两军举行联合阅兵式,标志着两国对波兰的瓜分占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苏联加紧建立“东方战线”,通过1939年10月—1940年3月的苏芬战争,苏联取得芬兰部分领土,并获得汉科半岛的租借权。而因为如此导致苏联在那时候只知道占领他国领土,而完全忽视了德国的存在。

6. 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为什么要讨好德国

1941年春,“巴巴罗萨计划”已基本准备完毕,300多万大军按照出发路线,先后陆续秘密集结到位。然而,巴尔干地区的战事,一下子打乱了德军的步骤,并且达到了不管不行的地步,因为意大利军队在希腊被打得落花流水。

原来,“墨老大”眼看法国就要战败,慌忙出动54万人的部队准备趁火打劫,不料被18万人的法军阻挡了一周,不能前进一步。让“墨老大”倍感羞辱的是,意大利只获得了占领的几百平方米的法国领土,也就够在法国建一个大宅院。



1941年6月22日,德军190个师分三路突然发起了进攻,苏联统帅为了自己的固执和隐忍付出了惨痛代价。他对德国态度的180度大转变,与其说是固执的自以为是,倒不如说是对苏军实力的不自信,以及对德国的害怕。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全史》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7. 苏联那么强大,苏联为什么挡不住德国的进攻呢

1、情报很多,矛盾重重。

其实,苏联斯大林在四月下旬就得到了德国进攻苏联的情报了,但斯大林不相信那是真的。而且,苏联的情报口子来了很多情报,矛盾之处很多,这让斯大林做了判断,“德国进攻苏联”那不是真的。

一个领导人做了错误的判断,危机来临时,损失就大了去了。

当德国发动三路大军进攻苏联时,苏联没做什么准备工作,开始仓促应战。

一个慌慌张张,仓促应战的军队,能打胜仗才是奇迹。

这事,斯大林等人该承担责任。

2、“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让苏联没有重视德国。

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之后,两个国家分头并进,瓜分了波兰。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英法是盟友,而苏德也就此抱成了团。

在一般的判断下,如果德国向苏联开战,那就是完全孤立了,英法苏就会集体和德国对战了。不得不佩服小胡子的勇气,为了利益,为了永久的未来,兵行险着,撕碎“苏德互不侵犯协议”,开始了进攻苏联的脚步。

但是,在德国单方面撕毁协议前,斯大林的判断是,德国不会撕毁协议,不会进攻苏联。“互不侵犯协议”的存在,麻痹了斯大林等人,这也是苏联判断德国不会开炮的原因。

但,协议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的,遇到希特勒这样的,只能说苏联人想得太简单了。

因为,苏联基本上没有做什么准备工作,这就导致了德国的迅速推进。

德国的优势太大,导致前期对苏势如破竹

1、明斯克战役

德国各集团军分三路攻向苏联,在明斯克,德国人正面突击,两翼合围,差点就让红军全军覆没,苏联将军巴甫洛夫一看情况不对,撤出明斯克,城市拱手让人。

这战役,德国是冯博克元帅,而对手是政客出身的巴甫洛夫,两人能力高下立判。

明斯克战役,苏联阵亡约30万人,俘虏了50万人,可谓惨败。而不久,斯大林直接下命令枪毙了巴甫洛夫等人。

2、斯摩棱斯克战役

这是继明斯克战役后的另一场大战役,是德国军队的继续东进。

在冯博克的统筹下,在古德里安等人的努力下,德国历经两个月左右,拿下了斯摩棱斯克战役。苏联人阵亡了21万人,被俘虏了31万人。看得出来,德国人确实锐不可挡。

3、基辅战役。

这场战役非常有名,这是一场巨大的包围战,当德国人对基辅的红军即将形成包围态势时,当时的总参谋长朱可夫主张放弃基辅,而是保存有生实力,在莫斯科和德国对战。

但倔强的斯大林并没有听从这个主张,而是继续坚持对抗。

最后,德国歼灭苏联红军20万左右,俘虏66万人,仅有15000人逃出了包围圈,包括了赫鲁晓夫等人。

基辅战役,是德国策略的巨大成功,让苏联人震撼不已,这是德国在苏德战争中一场最辉煌的胜利。

所以,纵观苏德战争的早期战役,德国人的策略很成功,导致苏联人找不着北。

阅读全文

与苏联为什么反而讨好德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8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3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1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1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6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8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8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2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6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9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0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1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1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4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6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0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9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