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国和法国文化传统相似,为何英国有女王,法国没有
这要追溯到英法两国开始确立政治制度之后两国的实行情况了。
英国比法国要先确定君主立宪制,英国确定君主立宪制大概在17世纪末,光荣革命之后。虽然一开始的君主立宪制皇权仍然凌驾于其他权利之上,但后来通过英国人民的不断努力,将英国皇室的权利逐渐关进了笼子里,从此英国王室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但到了法国就不一样了,法国也曾经建立过君主立宪制,但由于革命的不彻底性,法国的君主立宪制最终以失败告终。
由于革命的主要成员是贵族阶级,所以最后即使胜利了,国王也依旧在位,而那时的国王以为能够东山再起,却没想到最后,这场革命彻底解决了王室问题。后来,法国确定了共和制。
2. 欧洲现在哪些国家还保留女王
欧洲的王室不是女王,而是国王,但欧洲的国王是不分性别男女均可继承的,所以就有了历史上的英国女王和德国的女沙皇(现在的英王储是查尔斯王子,也就是说女王死后就是男性国王即位),现存的欧洲王室最有名的是英国和西班牙。西班牙现在的王室波旁王朝历史上十分出名。剩下的就是低地国家和北欧国家的王室了。也就是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挪威等等。。。。
3. 一战时德国是有王室的,为什么现在消失了,他们去哪了
时光流逝,日月如梭,我们已经来到了新的世纪,现在的世界也不像是当时的情况,战火纷繁了,现在是属于一种大和平时代,虽然小的摩擦不断,但是大家都知道,战争对于每个国家都是不好的,所以现在大部分的国家都不会去侵略或者是掠夺别的国家了,因为他们知道,现在打仗属于一种劳民伤财的事情,其实只是需要保护好自己的国家就够了,没必要去欺负别人。在当时的一战时期,很多国家都是被迫参与战争,而且一战改变了很多国家的格局,就比如当时的德国,那时候的德国是属于一种王室参与的政权,但是到了后来,他们都消失了,这是为什么呢?
虽然在城堡里面出不去,但是我能邀请其他的人来到我的这里呀,所以就不断的邀请别人来他这里,祈求别人能够给帮助,然后助他一臂之力,恢复自己的王朝,但是后来也是没有人能够帮助他,最后也是只能在1940年的时候,王室正式退出政治的舞台了。
4. 德国总统与英国女王虚位的原因
英国现在是君主立宪制,国王不具有实权,是国家的象征,只是虚设。德国因为是联邦共和国,联邦总统只是国家元首,但并不直接领导联邦政府,不享有实际的行政权。
5. 德国历史上一共有多少位女王
神圣罗马帝国就一位
哈布斯堡王朝的
玛丽娅·特蕾莎(1740-1780)
普鲁士统一德国后,没有出现过女王。
6. 欧洲历史上,同样有过重男轻女的思想,为何近代欧洲有很多女王
英国女王也就是英国的国王,英国女王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王室了。英国为什么是女王当政?只不过英国王室的继承法并不反对和排斥女性继承王位。当然英国国王也不是特指男性,其实也就是说男女都有王位继承权。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皇室以及部分英国政府代管的皇室地产,例如温莎城堡,白金汉宫以及散落各地的行宫庄园,为英国提供了很好的旅游资源。通过这些资源,皇室每年为英国政府创造的收入,其实远远超过了维持皇室存在的经济投入。
7. 历史上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和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虽然是祖孙二人,可为什么对自己国家的统治有很大的差别呢
首先,祖孙差别打本身就很常见,比如很多王朝祖辈创业,孙辈败家,龙子龙孙未必就是真龙。
其次,英德两国国情也不同。国体上,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已经建立资产阶级民主议会制度(君主立宪),德国则君主仍然保留了较大的权力(几乎就是君主专制);国情上,英国是海洋工业商业国,资产阶级主导国家,德国则是军事贵族(容克地主)主导的军国;国际形势上,英国已经在全世界奠定了霸主地位,殖民地广阔,经济科技发达。英国只需要从容地维持自己的领先地位即可。德国则刚刚崛起,由普鲁士击败法国统一德意志而来,整个国家非常急迫地追赶老牌帝国,参与全球争霸。这些也都会影响该国统治者的统治风格。
最后想说下,欧洲王室广泛联姻,很多王室之间都有亲属关系,甚至由于继承关系多次出现共主(多个国家的元首是同一个人),但这并不妨碍这些国家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
8. 一天之内打败荷兰活捉女王,德国人为何没做到
通过许多的照片以及历史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在当时荷兰境内一片祥和,他们并不知道德军计划在一天之内决定攻下荷兰并且活捉女王。
但是荷兰人其实知道德国会以他们为跳板拦下进攻法国。虽然他们是以中间的立场,并不偏向哪一方,但是他们也在积极的备战中,为了不让自己的国家就这样成为别人的跳板。
我想可能德军都没有料到荷兰人可以拖他们五天之久,而打破了他们自己的妄想,认为自己一天之内就可以攻打下荷兰。
9. “女王”在欧洲国家是怎样的存在,欧洲历史上有哪些着名的女王
在欧洲历史上,除了东罗马帝国有过女皇帝之外,欧洲其它国家的最高君主都是男人,无论是古希腊、古罗马,还是中世纪的骑士时代。
一直到14世纪,在欧洲国家当中,开始断断续续地出现一个又一个女王、女皇,一直到当代,累计有三十来位。
10. 德国为什么没有皇室
二战时德国已经没有了皇帝,但前德皇还在。一战结束后,德皇威廉二世被迫退位,标志着统治普鲁士近500年的霍亨索伦王朝退出了历史舞台。1918年11月10日,威廉二世乘火车跨过德国边境逃到荷兰,住在他于1920年买下的多伦庄园里,直到1941年6月3日病逝,从此没再回到过德国。实际上,他的退位诏书,是在抵达多伦庄园后,才签署的。
多伦庄园位于荷兰的乌德勒支省,在阿姆斯特丹以南约50公里处。魏玛共和国同意为他从德国波茨坦的新皇宫中运出23火车皮的家具,及27火车皮装满了各种私人物品的箱子,及一辆汽车一艘船。荷兰政府规定,他可以在庄园里接待客人,但他的活动范围被限寒战在方圆15公里之内。虽然地方政府放宽了尺度,允许他走得更远些,但此时的威廉二世,因为不想与路遇的村民打招呼,不想向他们点头握手致意,所以从未走得比15公里更远。
那时的多伦庄园及其附近,完全是原生态茂密的树林、野草和溪流。住在多伦庄园的威廉二世,用学习荷兰语、绘制宏大建筑和战舰草图打发时间。他最大的爱好是打猎和伐木。据说21年里,他猎得的熊、鹿、狐狸、野鸡野鸭和各种鸟都数不过来。他20年不间断地伐木,并乐此不疲地将木头劈成烧柴,他因此而又被称为“多伦的樵夫”。
1930年代初,威廉二世希望掌权的纳粹政权会恢复君主制度,他的第二任妻子赫米内甚至以他的名义向纳粹政府写信。然而,希特勒并无意于此,且对这位在大战中让德国蒙羞的前皇帝呲之以鼻。在对希特勒的政治态度失望的同时,威廉又为他在军事上的胜利而欢欣鼓舞。荷兰被德国占领,巴黎沦陷,他都分别给希特勒发去了热情洋溢的电报。
威廉二世病逝后,希特勒曾打算将他的遗体运回柏林为他举行国葬。但前皇帝的遗愿是除非普鲁士王室复兴,否则他不回德国。他的另一个遗愿是葬礼上不得出现任何纳粹标记。德国占领当局将他葬在多伦庄园,并为他举行了一个小型的战时葬礼,葬礼上到处是纳粹十字。
1945年,荷兰政府没收了多伦庄园,将其改为博物馆于1956年对外开放。博物馆内一切都是末代皇帝居住时的原样:精致的洗脸台,挂毯,德国宫廷画家的画作;各种瓷器和银器虽经岁月,仍光泽熠熠;鼻烟盒和各式手表仍井然有序地呆在它们本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