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二战后哪个国家不要德国赔款

二战后哪个国家不要德国赔款

发布时间:2022-07-13 05:14:21

‘壹’ 二战后,苏联不要德军50亿赔偿只要这些东西,因此与美国一争高下吗

二战胜利结束后,苏联作为被法西斯侵略最惨的国家之一。所以理应要求德国进行大量赔偿,而德国也决定赔偿苏联50亿的巨额,这么大的数字苏联不可谓不动心。但是经过再三考虑后,苏联却决定不要这笔赔款了,而是打算向德国索要一样东西。

拿到德国工业技术的苏联,在二中后迅速得以重建,成为超一流的技术强国。因此才有了后来和美国一较高下的资本。美国知道这个消息后,大骂苏联人太狡猾了,十分生气。冷战爆发后,拥有大量核武器的双方都不敢轻举妄动,因此世界陷入了“两极格局”的局面。不得不佩服斯大林那超强的眼光,所以一个国家能强大不是没有道理的。

‘贰’ 二战后,波兰放弃向德国索赔,为何后来出尔反尔,又索赔9000亿

德国,是欧洲第一大经济体,也是欧盟的创始会员国之一。可是,历史上的德国,却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起者,也是最后的战败者。1939年,法西斯德国撕毁“德波互不侵犯条约”,火速派出空军部队,对波兰实施突然袭击(闪电战),从而揭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奇怪的是,波兰曾在战后明确表示放弃向德国索赔,可是如今又出尔反尔,要求德国付清9000亿美元的战争赔款,这是为何?

然而,自2016年“法律与公正党”重新执掌波兰以来,雅罗斯瓦夫.卡钦斯基就不断强调波兰和德国之间仍有未付清的战争赔款,而且据他估计,德国至少需要向波兰支付9000亿美元的赔偿。

‘叁’ 二战后,德国、日本的赔款态度都是怎样的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的总统还当着全世界人民的面选择了下跪来忏悔自己国家以前所做出的罪行。而面临着巨额的赔款,他们也是选择一年一年、一点一滴的偿还,甚至至今还在还钱。

战争一直是全世界人民的伤疤,不到迫不得已的时候,我们不会自己去揭开这个伤疤。但是不得不说,诚信的国家永远会获得全世界人民的尊敬。

‘肆’ 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为什么不要德国的赔款呢

因为各方面因数的制衡,就让苏联和美国没找德国要钱。其实德国本身就钱了,这么多人去找它拿,它拿命来给你钱?

要是真从金钱角度讲,美国和苏联还真不差钱。首先是美国,美国各个战场都去插了一脚,尤其是太平洋战场,还是它的主场,自然不差钱。其次就是苏联,苏联光靠着卖石油就赚了不少的钱,要不是战争,苏联的发展还真说不定。

‘伍’ 二战后,美国为何不要赔款反而要几个德国战犯

因为二战时期德国的人才很多 美国找到这些战犯 然后带回他们的国家 帮助他们研究高科技

‘陆’ 二战哪个国家要德国赔偿款最少

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举行的会议,但关于德国赔偿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虽然早在上世纪90年代,德国完成了二战战争赔偿的义务。但是针对个人的赔偿却依然在进行之中

二战还没结束时,盟国即开始讨论由德国对纳粹受害者赔偿的事宜,授权德国的新政府先没收纳粹政府所掠夺的一切财产。战后,管制委员会即着手将没收的财产物归原主,但仅限于财产,当时赔偿还没延伸到从肉体和精神上遭受纳粹迫害的受害人

70年之后,德国还在为二战埋单。日前,凭借反紧缩主张上台的希腊总理齐普拉斯提出向德国追讨二战期间从希腊央行强行借走的贷款及战争赔款。根据希腊政府的说法,德国应赔偿1620亿欧元(约合1830亿美元),超过希腊所欠债务总和的一半。

齐普拉斯说:“对希腊人民、历史以及所有欧洲人民来说,希腊都背负道德义务。这些人民对抗纳粹时顽强斗争,付出血的代价。我们有义务向德国追回占领时期的贷款和赔偿金。”

事实上,这并不是希腊第一次提及二战赔款。去年4月份,希腊财政部报告显示,希腊认为德国欠其1620亿欧元,其中包括德国在占领希腊期间造成1080亿欧元的基础设施损失,还有希腊向德国提供的540亿欧元无息贷款等。

而德国对此事的回应却是:绝不可能。德国总统约阿希姆·高克去年访问希腊时表示,赔偿问题已画上句号。除“道义上的债务”外,希腊提出的赔偿要求是不现实的。如今,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西格玛尔·加布里尔(Sigmar Gabriel)也强硬回应,称还款可能性是“零”。

齐普拉斯声称的赔款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德国总统说二战赔偿问题已经画上句号?距离二战结束已经过去了70年,德国究竟为这场世界大战付出了什么代价?又是以什么方式进行了赔偿?

意见不一

希腊与德国的“恩怨”始于75年前。从1940年夏天到1941年5月,德国和意大利一面同英国争夺欧洲,一面入侵巴尔干半岛。希特勒在入侵南斯拉夫的同时,发起了对希腊的进攻。德军沿着南斯拉夫境内的瓦尔达尔河南下进入希腊境内。1941年4月27日,雅典沦陷。5月20日,德国空降部队经过十天的激战后,占领了克里特岛。

此后直到1944年底,雅典才迎来解放的胜利曙光。希腊人民为此作出了重大的牺牲,有40.5万人死亡,也把30万侵略军牵制在希腊。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尾,各同盟国大国开始构建战后世界体系。在1945年2月举行的雅尔塔会议上,同盟国首脑围绕战后处置德国、波兰问题、远东问题和建立联合国等重大问题展开讨论。

在考虑德国的赔偿问题时,同盟国的政治家们没有忘记一战后的20年间在德国发生的戏剧性转变。因此,如何处理德国的赔偿问题面临着两难选择:一方面,要尽可能削弱德国工业的生产水平,从而保证德国不会重新崛起并威胁世界和平。

另一方面,如果惩戒和索取赔偿的程度太重,以至于德国的工业水平根本不足以满足德国人民生活的需要,则很可能会导致社会动荡,重新把德国推回到一战后的那个危机四伏的局面,再度成为世界安全的巨大隐患。

在这个问题的权衡上,美英对赔偿的态度趋向于宽容。在雅尔塔会议中,丘吉尔明确表示:“我的脑子里浮现出饥饿不堪的德国的魔影……我们是安稳地坐在那里说:‘你们活该挨饿呢’,还是想法子让他们活命呢?如果让他们活命,这笔钱由谁来付?如果你有一匹马,要它拉扯,你就得喂它一些粮草。”

而苏联则倾向于严厉的赔偿。究其原因,在于苏联在战争中的损失更为惨重。根据官方统计,苏联有700万人在战争中死亡,还有千百万人残废。绝大多数城镇沦为废墟,苏联欧洲地区很大一部分乡村也成为一片瓦砾。举例来说,顿涅茨克的煤矿完全被淹,有2500万人完全无家可归,住在窑洞、战壕和泥舍里。

因此早在1942年,斯大林就提出实物赔偿,特别是用机床赔偿的方案。在雅尔塔会议上,苏联代表团第一次正式提出赔偿问题,他们要求德国总共赔偿200亿美元,其中50%应归苏联,赔偿的一半用拆迁的工厂支付,另一半应在十年内以当年产品支付。针对丘吉尔马和粮草的比喻,斯大林反驳称:“一定不要让马踢你一脚。”

而美国对于德国赔偿的态度始终摇摆不定。美国国力雄厚,也未受到战争破坏,并不期望从德国获得大量赔偿,只是为换取苏联在波兰问题上的支持,对200亿美元的赔款数额表示了原则性同意。

当英国人坚决反对定出任何具体的赔偿数字时,美国总统特别助理霍普金斯给罗斯福递了一个条子说:“既然苏方在这次会上做出了这样大的让步,我以为我们不应当让他们失望。如果英方不同意,就随他们的便。”

雅尔塔会议后,盟国在莫斯科设立了由英美苏三方组成的赔偿委员会,负责研究出具体计划,以苏联提出的数字“作为初期研究时的讨论基础”。

分区赔偿

雅尔塔会议上悬而未决的德国赔偿问题在5个月后得到了解决。1945年7月,英、美、苏领导人召开波茨坦会议,确立了“分区赔偿”的原则。

所谓“分区赔偿”原则,即美、英、苏三国从各自在德国的占领区获得战争赔偿。苏占区面积较小,境内主要为农业与轻工业;西占区经济更为发达,拥有鲁尔区这一重工业基地。

事实上,在波茨坦会议召开前后,4个占领国,特别是苏联已经开始以不同形式索取赔款,如要德国支付占领费、拆卸工厂设备、没收德国在国外的财产、使用德国劳工等。

战后的德国虽然一片狼藉,但在一片瓦砾堆下有很多重要的机器设备仍然完好无损。1945年的鲁尔地区的煤炭工业日产量只有2.5万吨,而战前平均日产量为40万吨。

再者,1944年以前,德国靠掠夺欧洲各国发了横财,其他各国所受损失更甚于德国。战争期间,有20万台机床拆迁到德国。德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在战争期间大大提高。在欧洲,包括英国和苏联在内,唯有德国1944年的工业总产值高于1938年。

由于各国擅自开始赔偿活动,美国领导人争论说,盟国之间的公平分配已经成为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惟一满意的解决办法就是让四国各自从其占领区内提取赔偿。由于大概有40%可资利用的工厂坐落在苏占区,这就使得问题比较容易得到解决。如果再从西占区60%的工厂中抽取10%给苏联,那么就能满足苏联占总数一半的赔偿份额。

苏联最初并不同意这一原则,但美国把对德赔偿问题与波兰西部边界问题绑定在了一起。只有苏联同意“分区赔偿”,美国才会在苏联边界问题上让步。由此苏联不得不接受了“分区赔偿”。

据估计,到1950年为止,苏联人拿走价值41亿马克的固定设备,以及价值64亿马克的现有产品,还有价值9.7亿马克的食物,共计114.7亿马克。按照盟国战争赔偿管理局规定的四个马克等于一美元的汇率折算,苏联人获得了超过28亿美元的赔偿。

1945年12月,在巴黎赔偿会议上18个西方盟国依照在战争中的损失,规定了从西部占领区获取赔偿的方法及份额分配。他们总共从西占区获得价值5.023亿美元的物资,其中美、英、法分别分获1.24 亿美元、1.06 亿美元和8700万美元。

减免债务

希腊也参与了巴黎赔偿会议的谈判,并在分配方案中享有2.75%的A类赔偿以及4.35%的B类赔偿。但希腊等国坚持,《巴黎协议》并非一劳永逸地排除了德国对各盟国的其他赔偿义务,他们有权分别就德国单独提出赔偿申请。

在“分区赔偿”政策实施没多久之后,德国陷入了分裂。随着冷战的到来,为了复兴德国对抗苏联,美英千方百计削减西占区的赔偿计划,不断调整工业水平计划。正是由于拆迁工厂数量的不断减少,德国西占区的生产能力不但没有遭到严重削弱,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得以保持和增长。

1952年5月,联邦德国与西方盟国签订《波恩条约》,结束美、英、法三国的军事占领(柏林除外),停止拆卸,免除联邦德国的所有赔偿义务。为不给西方留下贪得无厌的印象,同时避免因过分剥削,引发民主德国的更大骚乱,苏联在1953年也宣布放弃对民主德国的一切赔偿要求。

与此同时,联邦德国为了尽快融入国际社会,与美、英、法等23个国家在伦敦开始债务谈判,讨论联邦德国需要支付的外债总额和获取国外贷款的额度。联邦德国能否恢复信用、获得国外贷款在此一举。

1953年2月,经过为期一年的谈判,包括希腊在内的国家与联邦德国签订《伦敦债务协定》。联邦德国需要偿还的外债总额从293亿马克缩减到145亿马克,期限为1953年到1994年。德国战前债款的资金总额从83亿马克降到60亿马克,战前债款中的利息欠款从44亿降到14亿马克。

从1951年至1952年的经济状况来看,联邦德国似乎负担不了这种重担。但几年以后的事实表明,联邦德国可以毫不费力地从它繁荣的对外贸易中以日益增长的外汇收益来支付上述款项。《伦敦债务协定》规定的债款交付期限本来延长至1994年,但联邦德国在1966年就提前归还了全部债款。

与此同时,《伦敦债务协定》还同意将二战赔偿问题推迟至德国统一和最终和平协议确定后再行决定,但同时规定联邦德国必须从1953年起对纳粹德国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进行赔偿,约定支付赔偿金600亿马克。

从1959年到1964年间,联邦德国同12个国家缔结一揽子赔偿协定。1960年,联邦德国和希腊达成双边协议,为希腊的纳粹受害者赔偿1.15亿马克,条件是从此德国不再受理来自希腊的个人对受害的索赔。

1990年,包括希腊在内的欧洲国家签订了《建设新欧洲的巴黎宪章》。《巴黎宪章》宣布欧洲对抗和分裂的时代已经过去,欧洲从此将走向合作与团结,并欢迎《关于解决德国事务的最终条约》。根据该条约,4个二战同盟国宣布放弃此前在德国所持有的所有权利。

此时,两德统一时距二战结束已45年,再提出赔偿申请已经明显不合时宜。因此《巴黎宪章》宣布欧洲各国不应再被历史束缚,而应团结起来共同走向未来。德国认为《最终条约》和《巴黎宪章》已经终结了一切和二战有关的法律赔偿义务。

民间赔偿

虽然早在上世纪90年代,德国完成了二战战争赔偿的义务。但是针对个人的赔偿却依然在进行之中。

二战还没结束时,盟国即开始讨论由德国对纳粹受害者赔偿的事宜,授权德国的新政府先没收纳粹政府所掠夺的一切财产。战后,管制委员会即着手将没收的财产物归原主,但仅限于财产,当时赔偿还没延伸到从肉体和精神上遭受纳粹迫害的受害人。

这类财产的清单读起来好像一家成批回收废品店的存货单,处理的产权包括:1113个教堂里的钟,2000条驳船,110只小船,700个火车头,1670匹马,2800辆铁路货车……

1947年美国实行的一项军管法规定,这些财产或物归原主,或给予被掠夺者相应补偿。此后,该法成为德国联邦政府制定一系列赔偿法的指导性原则。

1951年,阿登纳总理将刚成立的联邦德国的立场归纳如下:“纳粹政权以全体德国人的名义犯下了滔天罪行,对此,我们有义务进行道德和物质的赔偿。”同年,德国联邦议会发表声明,表示德国将“在德意志偿付能力的限度内”对犹太人在二战中因法西斯德国的迫害所蒙受的物质损失给予赔偿。

1952年3月,德国同以色列在海牙开始会谈,并于同年9月10日与以色列就赔款问题签署了“卢森堡协议”。根据该协议,德国向以色列支付30亿马克,向“犹太人要求德国提供物质赔偿协会”支付4.5亿马克。这笔赔款虽是以国对国的形式完成的,但以色列实际上是作为一个国家来接受德国对受迫害犹太人的个人赔偿。

此次赔偿执行的最普遍方式是,以色列驻科隆代表团根据以色列政府指令向联邦德国的工厂出具订单,联邦政府为此付款,货物最终由德国航运公司运往以色列。联邦政府在每年4月15日和8月15日分两次拨款,经过财政部长同意后,款项汇入以色列代表团在德意志联邦银行的账户。

除此之外,德国公民个人或基金会还向战时的劳工支付了约7500万马克。根据1954年制定的《联邦补偿法》以及1965年制定的《联邦补偿终结法》,德国向第三帝国时期因种族、宗教、出身和意识形态等原因而受迫害的个人特别是犹太人支付了总计为784亿马克的赔偿。

1992年5月1日,德国统一两年后,《继联邦德国队纳粹占领区受害人赔偿法》出台。根据新法,那些在前联邦德国时期因故不能得到赔偿的纳粹受害者可以重新提出申请,特别是那些以前居住在民主德国的受害者。

在纳粹统治时期,德国一些知名大公司也都曾不光彩地使用过所谓的“强迫劳工”。其中大部分是从占领区抓来的犹太人、吉普赛人和东欧人。“纳粹劳工”总数为1000万-1400万人,他们大部分在第三帝国的军工厂、矿山、企业和农场被管制劳动。

联邦德国成立后,昔日的纳粹劳工开始向曾经奴役压榨过他们的德国大企业发起诉讼,要求它们支付赔偿。来自国内外舆论的强大压力也迫使这些大企业以赔偿的形式来洗刷自己的罪恶。为了洗刷自己的罪恶,这些大公司也积极参与赔偿。

1999年,施罗德总理与克林顿联合倡导了一个称为“纪念、责任与未来”的公共基金会,基金发起者包括大众、鲁尔煤炭、巴斯夫这样的大公司。德国政府及德国企业向基金会捐赠了100亿马克,用于向战时被德国奴役的劳工发放赔偿,其中也包括战时德国企业的过失补偿。

2000年1月,德国政府内阁开始讨论制定一部《强制劳工赔偿法》用于“纪念、责任与未来”基金会的运作规范。当年7月,来自德国、美国、以色列、俄罗斯以及波兰、捷克、乌克兰、白俄罗斯等东欧国家的代表在德国首都柏林签署了纳粹劳工赔偿协议。这是经过长达一年半的谈判后,德国政府与有关国家就纳粹劳工赔偿问题签署的最后文件。

德国总理施罗德在签字仪式上表示,协议的签署标志着纳粹罪恶历史的最后一个章节的结束,德国所肩负的历史和道德责任能够在这项协议中经受住检验。

‘柒’ 二战结束后,德国支付了多少战争赔款,都赔给谁了

作为挑起二战的首要国家,德国不仅给人类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同时还犯下了种族屠杀、强迫劳工等诸多罪行。由此,二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以及战争中犯罪行为的发起者,德国理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德国在战后都给谁赔钱了,赔了多少钱?

因为是德国主动挑起了战争,并且给交战各国带来了财产损失,因此盟国一致认为应该让德国补偿各国的战争损失。事实上,关于德国战争赔偿的动议,英国早在1941年就已经提出来过。不过因为战场形势的变化,各国关于德国战争赔偿的问题讨论,一直到1945年的波茨坦会议才最终形成了方案。

在二战中,德国企业为纳粹提供了大量支持。有些企业甚至直接参与对犯人的迫害,还有部分企业涉嫌种族屠杀。例如着名的法本化学公司,就向纳粹提供了用于毒杀犹太人的化学试剂,而这些公司在战后也支付了追偿。奔驰以及大众汽车公司大约赔偿了3200万马克,法本化学公司赔偿了约3000万马克,克虏伯兵工厂赔偿了1000万马克,通用电气公司赔偿约450万马克,西门子公司赔偿了约720万马克。

综合战胜国的赔偿和受害者的赔偿,再加上德国企业支出的赔偿,德国在战后支付的赔偿款项可能在1000亿马克左右。这笔钱看似庞大,但与已经逝去的生命相比,其实是微不足道的。

‘捌’ 英美法苏等国二战后向德国要赔款了吗

当然要了 http://view.163.com/15/0211/14/AI6A0QJQ00012Q9L.html
1947-1953年的占领期间,西方盟国和苏联都从属于德国的土地上搬运走大批原材料、资产、商船。有统计显示,1946年,苏占区76%的税收,西方占领区33%的税收被用作支付赔偿。东部占领区45%左右剩余工业生产能力被拆卸运输到苏联。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尾,各同盟国大国在雅尔塔开会构建战后世界体系。达成的协议认为德国应该为“她对同盟国在战争中造成的之损失”负战争赔款。战争赔款可以用德国的机器、船只、企业、现金或劳动力的方式赔偿。美国和苏联达成协议偿款总额约200亿美元。波兹坦会议确定了苏联和西方盟国从各自占领区获取赔偿的原则。
苏联从原东部占领区、后来的东德获取大量补偿后,于1953年免除了民主德国剩下的64亿美元战争赔偿债务,不再寻求从东德获得进一步补偿。美英法三个西方盟国在1945年12月的巴黎会议上达成协议,规定了从西部占领区获取赔偿的方法及份额分配,希腊在这个分配方案中享有2.75%的A类赔偿以及4.35%的B类赔偿。
但希腊等国坚持,《巴黎协议》并非一劳永逸的排除了德国对各盟国的其它赔偿义务,他们有权分别就德国单独提出赔偿申请。在1953年的《伦敦债务协定》中,包括希腊在内的国家同意将二战赔偿问题推迟至德国统一和最终和平协议确定后再行决定。
1990年,包括希腊在内的欧洲国家签订了《建设新欧洲的巴黎宪章》。《巴黎宪章》宣布欧洲对抗和分裂的时代已经过去、欧洲从此将走向合作与团结,并欢迎《关于解决德国事务的最终条约》。该条约不但确保了德国重新统一,还被认为是从法律上彻底结束二战的和平条约。
无论是西德还是统一后的联邦德国,都已成为欧洲大家庭中经济发达、政治民主、外交负责的典范。德国已经、并且继续对二战受害者做出大量赔偿,履行了自己的道德义务。两德统一时距二战结束已45年,再提出赔偿申请已经明显过于不合时宜。因此《巴黎宪章》宣布欧洲各国不应再被历史束缚,而应团结起来共同走向未来。德国认为《最终条约》和《巴黎宪章》已经终结了一切和二战有关的法律赔偿义务。在冷战结束后的1990年代,也再没有欧洲国家把从德国寻求二战国家赔偿当做现实可行、道德必要的要求。
西德在战后通过《联邦赔偿法》,允许战时被纳粹迫害的个人对德国索赔。这在历史上第一次使战争受害赔偿的受益人从主权国家扩展到个人。截至1966年,联邦德国已经为受害者赔偿支出205亿德国马克。西德也和以色列达成《卢森堡条约》以赔偿犹太人的损失。到1966年,西德政府为赔偿以色列总计付出了价值34亿德国马克的现金与货物。
二战结束后,新生的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认为,德国为了取信于欧洲和世界,重回国际社会大家庭,还必须把纳粹否认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赔款义务承担起来。
在1953年的伦敦债务会议上,包括希腊在内的欧洲各国以及美国等德国债权国,一致同意将德国担负的战争赔款债务和援助贷款债务减半,从320亿德国马克降低到150亿德国马克。债务和赔偿负担的减轻有力帮助德国经济的复兴与快速发展,也保证德国能够顺利偿还仍然背负的赔款义务。1983年,联邦德国还清了《凡尔赛条约》规定的赔款的本金;2010年,统一的德国向当年的战胜国还清了最后一笔6990万欧元的利息。
冷战结束后,“民主德国”即东德消失,“联邦德国”成为唯一合法的德国,可以直接对原苏东地区的受害者进行赔偿。统一后的德国成立了“纪念、责任与未来”基金会,负责对东欧的强制劳工进行赔偿。参加基金会的几乎囊括所有德国大公司,不论是否在二战时采用过强迫奴工劳动。2001年,德国议会以绝对多数通过投票,为赔偿东欧地区强制劳工支付100亿美元。这一基金会如今仍然不断接受来自前东欧地区受害者的赔偿申请。

‘玖’ 二战后,德国有义务赔款给波兰等国家吗

赔偿了呀。德国,因为是战败国家嘛,战败之后向好多国家都进行了赔款。这其中也包括波兰。包括原来属于德国的一部分领土都划给了波兰,而波兰的一部分领土被前苏联霸占。

‘拾’ 二战后,德国是否有赔款(请有依据地回答).谢谢

在1945年2月英美苏首脑举行雅尔塔会议时,便制定了要求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给予盟国战争赔偿的原则。规定德国应赔偿200亿美元,其中100亿归苏联,80亿归英美,20亿归其他国家。战后,英、美、法、苏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成立盟国管制委员会,德国的赔偿以盟国从各占领区拆迁工业设施抵偿。同时,对于追随德国与盟军作战的意大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芬兰五国同样提出了赔偿要求。1947年2月10日盟国与上述五国计立的和约中规定,意、罗、保、匈、芬五国分别向苏联、南斯拉夫、埃塞俄比亚、希腊四国赔偿2.55亿、3亿、0.7亿、4亿和3亿美元。 马歇尔计划后西方免了德国赔款,至于苏联的那份嘛,反正苏联就是:拆德国机器运回自己国内!

阅读全文

与二战后哪个国家不要德国赔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8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3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1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1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6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8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8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2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6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9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0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1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1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4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6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0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9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