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战初期交战的双方各有哪些国家构成
主要参战国: 协约国 ·塞尔维亚王国 俄国 ·法国 ·比利时 ·大英帝国与其殖民地 ·日本 ·意大利王国(1915年5月,意大利退出三国同盟,加入协约国) ·罗马尼亚 ·希腊 ·美国 ·中国等 同盟国 ·德意志帝国 ·奥匈帝国 ·奥斯曼帝国 ·保加利亚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Central Powers)和协约国(Triple Entente)之间的战斗。 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是同盟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在1914年至1918年期间,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战场主要在欧洲。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是同盟国,但是后来英国、法国及俄国与意大利签订密约,承诺给予意大利某些土地,结果意大利加入了协约国对抗同盟国。 这场战争中大约有65,000,000人参战,10,000,000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人受伤。 战争的导火索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比对德作战)和南线(又称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作战)。其中西线最惨烈,着名的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② 一战中两大对立的帝国主义集团分别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保加利亚属同盟国阵营,英国、法国、俄国和意大利则属协约国阵营。
③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同盟国有哪些国家协约国有哪些国家谢谢!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1914年8月 - 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Central Powers)和协约国(Entente Powers)之间的战斗。 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Austria-Hungary)和意大利是同盟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在1914年至1918年期间,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战场主要在欧洲。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是同盟国,但是后来英国、法国及俄国与意大利签订密约,承诺给予意大利某些土地,结果意大利加入了协约国对抗同盟国。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0,000人参战,10,000,000左右的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左右的人受伤。
战争的导火索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对德作战)和南线1(又称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作战)。其中西线最惨烈,着名的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摘要
日期: 1914–1918
位置: 欧洲、非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东
结果: 协约国获胜
死亡 (约数)
将士: 9百万
平民: 7百万
合共: 1千6百万
详情: 第一次世界大战伤亡统计
主要参战国
协约国 同盟国
* 塞尔维亚王国
* 俄罗斯帝国
* 法国
* 比利时
* 大英帝国与其殖民地
* 日本
* 黑山
* 意大利王国
* 德意志帝国
* 奥匈帝国
*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 保加利亚
④ 一战的参战国有哪些引发一战的导火索是啥呢
1914年,世界第一次全球性的战争爆发,大战共历时四年多,十五亿人被迫卷入了这场战争,给整个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整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它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非正义战争,虽然它间接地促使了许多科技上的进步,但那沉重的灾难却是无法磨灭的。
⑤ 一战是怎样形成两大阵营的
普法战争后,德国总理奥托·冯·俾斯麦担心法国报复引至德国两面受敌,因此采取结盟政策,以孤立法国。他本来让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及沙俄帝国结成三帝同盟,可是后来在1878年柏林会议上,俄罗斯因巴尔干半岛问题,而与奥匈帝国发生利益冲突。在奥俄无法相容的情况下,1879年10月德国选择与奥匈在维也纳缔结秘密的德奥同盟。此外意大利在争夺北非突尼斯失败,让法国在1881年兼并该地。为了争取支援,意大利、德国和奥匈帝国于1882年5月在维也纳签订了《同盟条约》,是为三国同盟。
俄罗斯得知德奥两国签订德奥同盟后,十分不满。但俾斯麦是一个老练的政治家,为了保持与俄罗斯的良好关系,于1887年与俄国签订《再保险条约》,德国保证除非俄罗斯主动攻击奥匈,否则德国在任何情况下都在俄罗斯与第三国的战争中保持中立。可是俾斯麦在1890年下台后,新任德皇威廉二世不想维持俾斯麦定下的再保险条约,任由条约终止,而选择只与奥匈为盟。法国为打破外交上的孤立,趁德俄关系恶化时向俄罗斯提供资本,实现其工业化后,在1894年与俄国结下军事同盟,是为法俄同盟,于是欧陆出现德奥与法俄两个敌对阵营。
英国自拿破仑战争胜利后,恢复其称为“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不与欧陆国家建立长期的联盟关系。至十九世纪末,英国鉴于法国在埃及、俄国在巴尔干日益扩张,威胁英帝国前往远东的贸易航道,故在1887年2月12日和意大利组成《地中海协定》,互相保证维持地中海、亚德里亚海及黑海的现状,而意大利则支持英国在埃及的行动。经德国首相俾斯麦支持下,奥匈及西班牙均加入协定,是为《第一次地中海协定》,同年十二月,英、奥、意三国商定共同维持近东现状,对抗俄罗斯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影响,是为《第二次地中海协定》,不过两次协定没有明确规定英国承担具体的军事义务,故英国并未放弃其光荣孤立政策。
直至踏入二十世纪,德国海军日扩,威胁英国的制海权,英国才着手在欧陆寻求盟友。1904年英国终与法国签订《英法协约》,但此协定并非军事同盟,而是一项解决两国有关殖民地纠纷的协定;相对于德奥同盟或法俄同盟,其合作无疑是较为松散。不过在第一次摩洛哥危机中,此协定充分反映英法坚定的合作伙伴关系。法国之后鼓励英国与俄罗斯结盟,但英国对俄罗斯戒心不亚于德国,直至日俄战争俄罗斯被英国盟友日本打败,英国才放下对俄的戒心,双方终于在1907年结束其殖民地纠纷,签订《英俄协约》。同年,法国、英国和俄国有感德国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扩张,是以组成三国协约。
欧洲从此分为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阵营,因此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都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因为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遭到暗杀而引起的。
⑥ 第一次世界大战参与国家有哪些
首先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当时全球基本上都已经被欧洲国家瓜分完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积压的矛盾被完全爆发出来。据说当时他们打一战的目的,就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让资源重新得到分配。但最终的结局就比较尴尬了,开战双方没有一个国家占到便宜,甚至很多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过后,几十年内都没有缓过来。
当然也有在这次战争中崛起的,好比如日本和美国,一战期间欧洲各国正打的热火朝天,而日本人却在默默壮大自己。美国也是一样,一开始美国是不介入一战,直到后期美国才出来收拾残局,并且成为战胜国,从中多多少少也捞到一些好处。
⑦ 一战时的同盟国有哪些
一战时的同盟国主要是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和保加利亚。此外还有它们的仆从国和一些盟友。
奥地利-匈牙利帝国: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发生,成为一战的导火索。虽然塞尔维亚处于妥协答应了奥匈帝国提出的大部分要求,但奥匈帝国认为这些远远不够,并且以此为借口出兵塞尔维亚。尽管俄罗斯警告奥匈帝国一旦塞尔维亚被入侵俄罗斯绝不会坐视不管,在德国的支持下奥匈帝国最终于同年7月28日对塞尔维亚发动了侵略——奥匈帝国认为有德国的介入,俄国不敢贸然介入战争,最终这场战争会成为局部冲突。但俄罗斯最终向奥匈帝国宣战,随后德国向俄国宣战,由此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冲突正式爆发。
德意志帝国:萨拉热窝事件发生之后,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德皇威廉二世告知奥匈帝国德国将会履行同盟条约支持奥匈帝国并协助其防止俄国介入战争。不久之后俄国开始战争动员,德国视此举为威胁。尽管俄国声明此举是对奥匈帝国入侵塞尔维亚的反应而非为与德国交战做准备,德国认为其言辞不足信,并随后开始大规模战争动员。1914年8月,德国向俄国宣战,正式加入战争。
奥斯曼帝国:奥斯曼与德国之间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并于1914年8月与德国签订了同盟条约。然而在战争开始的最初几个月,奥斯曼保持中立,理由是需要时间为战争作准备。1914年11月初,在德国向奥斯曼施压要求奥斯曼履行同盟义务,否则德国将不再继续向奥斯曼提供经济和武器援助之后,奥斯曼将从德国获得的战舰投入战争并袭击了俄罗斯的敖德萨港口,由此加入战争。
保加利亚沙皇国:保加利亚是四个主要同盟国成员中最后一个参战的。在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中保加利亚被希腊、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打败,因此仍对塞尔维亚怀恨在心。1914年保加利亚与奥斯曼签订同盟条约,次年10月向塞尔维亚宣战,并与德奥联军协同入侵塞尔维亚。保加利亚获得允诺获得在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中北塞尔维亚获得的瓦尔达尔马其顿地区。
德尔维希国:索马里人在18世纪末所建国家。在一战期间获得德国和奥斯曼帝国的援助,在索马里同属于协约国阵营的英国和意大利作战。战争最终导致其消亡。
南非共和国:布尔叛乱者于1914年所建的反对南非联邦的国家。德国支持该叛乱。最终叛军被英国击败。
达尔富尔苏丹国:在一战中支援奥斯曼帝国。其末代苏丹阿里·迪纳尔在英-埃达尔富尔远征中阵亡。随后达尔富尔称为苏丹的一个省。
白俄罗斯:德国附庸
库尔兰和瑟米利亚公国:德国附庸
克里米亚地方政权:德国附庸
顿河共和国:德国附庸
芬兰王国:德国附庸
库班:德国附庸
立陶宛王国:德国附庸
北高加索:德国附庸
格鲁吉亚:德国附庸
波兰:德国附庸
乌克兰:德国附庸
波罗的海联合公国:德国附庸
阿塞拜疆:奥斯曼附庸
舍迈尔山酋长国:奥斯曼附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