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二战后审判德国在哪个城市

二战后审判德国在哪个城市

发布时间:2022-07-16 01:06:43

① 关于二战后期有东京审判,那么德国柏林有没有关于类似的审判呢

1945年10月18日,国际军事法庭第一次审判在柏林举行,于1946年10月1日结束。法庭对24名被告中的22人作了宣判:H.戈林等12人被处绞刑。其中10人被执行(戈林刑前自杀,博尔曼被缺席审判)。W.冯克等3人被判无期徒刑,B.von希拉赫等4人被判10~20年徒刑,3人被释放。

② 二战过后 审判法西斯的德国法庭在哪一个城市

在德国审判法西斯的法庭主要设在纽伦堡,但是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刑法研究所的资料表明,截止到上世纪90年代末,德国共进行了900多次对纳粹分子的审判。每有线索,检察机构就锲而不舍地追查。发现一个,就处理一个。审判往往是公开的。
以奥斯维辛集中营为代表:
第一次是纽伦堡审判,判处了当年奥斯维辛集中营的3个党卫军首领绞刑;在后续的法庭审判中,超过5000人被控有罪,800余人被判死刑,不过最终只有469名战犯被执行。
第二次是1947年12月在波兰的克拉科夫举行的审判;
第三次就是1963年12月的法兰克福审判。
也就是说除了在盟军主导下,纽伦堡国际法庭审判了主要的德国首要战争罪犯后,在德国境内包括法兰克福等城市都有审判

③ 二战过后,审判法西斯的德国法庭在哪一个城市

纽伦堡。 当初盟军之所以选择在纽伦堡开审,就是因为纽伦堡是纳粹每年举办党代表大会的地方。当时被视为是纳粹的老巢。

④ 德国的二战审判法庭的地址

德国,纽伦堡市,Bärenschanzstraße大街 72号

http://www.memorium-nuremberg.de

⑤ 二战后纳粹德国的战犯是在哪里审判的如题 谢谢了

二战后纳粹德国的战犯是在 纽伦堡审判 ——1945年到194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在德国纽伦堡举行的国际战争犯罪审判。 1943年10月30日,苏、美、英三国签署的《莫斯科宣言》规定,战后将把战犯押往犯罪地点,由受害国根据国内法审判。1945年8月8日,苏、美、英、法四国签署的《伦敦协定》和《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进一步规定,由四国各指派一名法官和一名预备法官组成国际军事法庭,对无法确定其具体犯罪地点的纳粹德国首要战犯进行统一审判。 1945年10月18日,国际军事法庭第一次审判在柏林举行,自1945年11月20日移至德国纽伦堡城。经过216次开庭,于1946年10月1日结束。法庭对24名被告中的22人作了宣判:判处以下12人绞刑: 赫尔曼戈林,纳粹政权第2号人物,航空总监,普鲁士总理,陆军将军,德国4年计划全权执行人,“帝国元帅”,希特勒“全权继承人”。 约翰里宾特洛甫,德国外交部长。 威廉凯特尔,德国陆军将领,国防军最高统帅部长官。 恩斯特卡尔滕布隆纳,德国保安总局局长。 阿尔弗雷德罗森堡,“纳粹思想家”,纳粹刊物主编,德国东方占领区事务部长。 汉斯弗兰克,纳粹党法律事务全国领导人,波兰占领区总督。 威廉弗利克,内政部长,内阁国防委员会成员,驻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地区“保护长官”。 朱利叶斯斯特雷切,反犹刊物《前锋报》主编。 阿尔弗雷德约德尔,德国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国防处处长,作战处处长。 弗里茨绍克尔,冲锋队和党卫军将军,劳工事务全权负责人。 赛伊斯英夸特,驻奥地利总督,德国驻荷兰占领区长官。 马丁鲍曼,希特勒秘书。 判处以下3人无期徒刑: 鲁道夫赫斯,国防委员会成员,纳粹党书记处负责人,希特勒第二继承人。 埃里希雷德尔,海军总司令,国防委员会成员,海军名义总监。 瓦尔特冯克,政府新闻总署和宣传部负责人,德国经济部长,战争经济全权委员会负责人,德国国家银行总裁。 判处以下2人20年徒刑: 巴尔杜席腊赫,全德青年领导人,驻维也纳总督。 阿尔伯特施佩尔,军备、军需及军火部部长。 判处以下1人15年徒刑: 康斯坦丁冯纽赖特,不管部部长,国防委员会委员,驻波希米亚—摩拉维亚“保护长官”。 判处以下1人10年徒刑: 卡尔邓尼茨,潜水艇舰队司令,海军总司令。 以下3人被宣判无罪,予以释放: 弗兰茨巴本,德国总理,内阁副总理,驻奥地利、土耳其使节。 耶马尔沙赫特,国家银行总裁,战争经济全权委员会成员。 汉斯弗里切,宣传部国内新闻司司长。 以下各组织被宣判为犯罪组织: 德国政治领袖集团; 秘密警察和保安勤务处; 党卫队。 以下各被告组织未被宣判为犯罪组织: 德国内阁; 纳粹党冲锋队; 参谋部; 国防军最高统帅部。 宣判完毕,庭长说明,凡有上诉者,可在4天之内向管制委员会呈交“宽恕请求书” 。 之后,庭长又宣布了苏联法官的不同意见。苏联法官、司法少将特尼基钦科认为,不宣告德国内阁、参谋本部及国防军最高统帅部为犯罪组织,判处被告赫斯无期徒刑,宣告被告巴本、沙赫特、弗里切无罪而予以释放都是不正确的,没有根据的。苏联法官在长达30页的意见书中详尽阐述了自己的理由。 1946年10月1日下午,纽伦堡欧洲国际军事法庭闭庭。 被告里宾特洛甫、汉斯弗兰克、赛伊斯英夸特、巴尔杜席腊赫、阿尔伯特施佩尔、卡尔邓尼茨等6人先后上诉,要求减刑。被告戈林上诉,要求改绞刑为枪决。所有上诉均被驳回,一律维持法庭原判。 审讯期间,世界公众密切注视着纽伦堡的动向。对德国首要战犯判刑人心大快。 但是,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对少数首要纳粹分子的无罪开释或重罪轻判,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反对和世界舆论的指责。柏林25万工人举行罢工抗议。汉堡几千市民集会,要求国际军事法庭将沙赫特等人判死刑。法共《人道报》认为,“释放巴本等人等于邀请希特勒匪徒重新开始活动”。法国抵抗运动中的犹太人联盟致函国际法庭,抗议释放沙赫特等3人。奥地利政府要求纽伦堡国际法庭将开释的巴本、沙赫特及判处20年徒刑的席腊赫引渡给该国,以便对这些侵略奥地利的战犯重新审判。 三被告在得知获释时没有任何人比他们本人更觉吃惊。他们不敢离狱。沙赫特说:“余深惧德国民众……实觉无处容身”,要求暂时“准许留狱”,巴本欲往法国,但法国拒绝为其办理过境手续。 纽伦堡审判是历史上第一次对侵略战争的组织者、阴谋者、煽动者和计划执行者进行的国际审判,开了将战犯押上国际法庭接受法律惩处的先河。这次对战犯的指控是以指导战争行为的公认的国际法和国际惯例为依据的,它作为国际刑法史上第一案例将永载史册。 纽伦堡审判虽然清算了纳粹体制,达到了暂时的目的,但纽伦堡法庭最理想的目标———使战争成为非法,为审判侵略战争提供一个国际法庭———引起了持续到今天的争论。然而,无论如何,纽伦堡是国际关系法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为当代世界留下了一套处理战争问题的行为准则。 1946年10月16日凌晨,在纽伦堡监狱,开始对被判处绞刑的纳粹战犯执行处决。戈林在行刑前两小时瞒过看守,吞服氰化钾自杀身亡。被判处绞刑的战犯马丁鲍曼是缺席审判,“需追捕归案后处决”。其余判刑战犯皆投狱服刑。 美国军事法庭在纽伦堡城对在纳粹德国政治、经济和军事机构与组织中身居要职的177名被告进行了12项后续审判,即:①医生审判(针对在战俘和集中营囚犯身上做医学试验)。②米尔希审判(针对E.米尔希元帅)。③法官审判(针对利用法律迫害犹太人和纳粹党反对派的高级司法官员)。④波尔审判(针对党卫军集中营管理机构的领导人H.von波尔)。⑤弗里克审判(针对大量使用外国强制性劳工的F.弗里克总裁和他的康采恩)。⑥法本公司审判(针对法本公司在占领区的活动)。⑦杀害人质审判(针对在东南欧反游击战中杀害人质的将军)。⑧种族和移民局审判(针对党卫军的种族计划)。⑨党卫军特别行动部队审判(针对奥伦多尔夫及其他特别行动部队的指挥官)。⑩克虏伯审判(针对克虏伯康采恩及其领导人)。 11威廉大街审判(针对外交部高级官员及几个政府部长的破坏和平罪)。12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审判(针对最高统帅部的高级军官)。后续审判判处24人死刑(其中12人被执行),释放35人,其余被判有期徒刑。但到1956年即全部被释放。 纽伦堡审判根据下述4条罪行起诉和定罪:①策划、准备、发动或进行战争罪。②参与实施战争的共同计划罪。以上两条罪行合起来被称为破坏和平罪。③战争罪(指违反战争法规或战争惯例)。④违反人道罪(指对平民的屠杀、灭绝和奴役等)。纽伦堡审判为以后对破坏和平罪的审判奠定了基础,标志着国际法的重大发展。

⑥ 二战后针对轴心国的审判主要在德国哪个城市举行

欧洲国际军事法庭,指的是1945年11月21日至1946年10月1日间,由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对欧洲轴心国的军事、政治和经济领袖进行的军事审判。由于审判主要在德国纽伦堡市进行,故又称为纽伦堡审判。

⑦ 请问当年二战结束后德国的战犯是在哪里被审判的

纽伦堡审判是1945年到194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在德国纽伦堡举行的国际战争犯罪审判。

1943年10月30日,苏、美、英三国签署的《莫斯科宣言》规定,战后将把战犯押往犯罪地点,由受害国根据国内法审判。1945年8月8日,苏、美、英、法四国签署的《伦敦协定》和《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进一步规定,由四国各指派一名法官和一名预备法官组成国际军事法庭,对无法确定其具体犯罪地点的纳粹德国首要战犯进行统一审判。

1945年10月18日,国际军事法庭第一次审判在柏林举行,自1945年11月20日移至德国纽伦堡城。经过216次开庭,于1946年10月1日结束。法庭对24名被告中的22人作了宣判:判处以下12人绞刑:

赫尔曼•戈林,纳粹政权第2号人物,航空总监,普鲁士总理,陆军将军,德国4年计划全权执行人,“帝国元帅”,希特勒“全权继承人”。

约翰•里宾特洛甫,德国外交部长。

威廉•凯特尔,德国陆军将领,国防军最高统帅部长官。

恩斯特•卡尔滕布隆纳,德国保安总局局长。

阿尔弗雷德•罗森堡,“纳粹思想家”,纳粹刊物主编,德国东方占领区事务部长。

汉斯•弗兰克,纳粹党法律事务全国领导人,波兰占领区总督。

威廉•弗利克,内政部长,内阁国防委员会成员,驻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地区“保护长官”。

朱利叶斯•斯特雷切,反犹刊物《前锋报》主编。

阿尔弗雷德•约德尔,德国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国防处处长,作战处处长。

弗里茨•绍克尔,冲锋队和党卫军将军,劳工事务全权负责人。

赛伊斯•英夸特,驻奥地利总督,德国驻荷兰占领区长官。

马丁•鲍曼,希特勒秘书。

判处以下3人无期徒刑:

鲁道夫•赫斯,国防委员会成员,纳粹党书记处负责人,希特勒第二继承人。

埃里希•雷德尔,海军总司令,国防委员会成员,海军名义总监。

瓦尔特•冯克,政府新闻总署和宣传部负责人,德国经济部长,战争经济全权委员会负责人,德国国家银行总裁。

判处以下2人20年徒刑:

巴尔杜•席腊赫,全德青年领导人,驻维也纳总督。

阿尔伯特•施佩尔,军备、军需及军火部部长。

判处以下1人15年徒刑:

康斯坦丁•冯•纽赖特,不管部部长,国防委员会委员,驻波希米亚—摩拉维亚“保护长官”。

判处以下1人10年徒刑:

卡尔•邓尼茨,潜水艇舰队司令,海军总司令。

以下3人被宣判无罪,予以释放:

弗兰茨•巴本,德国总理,内阁副总理,驻奥地利、土耳其使节。

耶马尔•沙赫特,国家银行总裁,战争经济全权委员会成员。

汉斯•弗里切,宣传部国内新闻司司长。

以下各组织被宣判为犯罪组织:

德国政治领袖集团;

秘密警察和保安勤务处;

党卫队。

以下各被告组织未被宣判为犯罪组织:

德国内阁;

纳粹党冲锋队;

参谋部;

国防军最高统帅部。

宣判完毕,庭长说明,凡有上诉者,可在4天之内向管制委员会呈交“宽恕请求书” 。

之后,庭长又宣布了苏联法官的不同意见。苏联法官、司法少将特尼基钦科认为,不宣告德国内阁、参谋本部及国防军最高统帅部为犯罪组织,判处被告赫斯无期徒刑,宣告被告巴本、沙赫特、弗里切无罪而予以释放都是不正确的,没有根据的。苏联法官在长达30页的意见书中详尽阐述了自己的理由。

1946年10月1日下午,纽伦堡欧洲国际军事法庭闭庭。

被告里宾特洛甫、汉斯•弗兰克、赛伊斯•英夸特、巴尔杜•席腊赫、阿尔伯特•施佩尔、卡尔•邓尼茨等6人先后上诉,要求减刑。被告戈林上诉,要求改绞刑为枪决。所有上诉均被驳回,一律维持法庭原判。

审讯期间,世界公众密切注视着纽伦堡的动向。对德国首要战犯判刑人心大快。

但是,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对少数首要纳粹分子的无罪开释或重罪轻判,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反对和世界舆论的指责。柏林25万工人举行罢工抗议。汉堡几千市民集会,要求国际军事法庭将沙赫特等人判死刑。法共《人道报》认为,“释放巴本等人等于邀请希特勒匪徒重新开始活动”。法国抵抗运动中的犹太人联盟致函国际法庭,抗议释放沙赫特等3人。奥地利政府要求纽伦堡国际法庭将开释的巴本、沙赫特及判处20年徒刑的席腊赫引渡给该国,以便对这些侵略奥地利的战犯重新审判。

三被告在得知获释时没有任何人比他们本人更觉吃惊。他们不敢离狱。沙赫特说:“余深惧德国民众……实觉无处容身”,要求暂时“准许留狱”,巴本欲往法国,但法国拒绝为其办理过境手续。

纽伦堡审判是历史上第一次对侵略战争的组织者、阴谋者、煽动者和计划执行者进行的国际审判,开了将战犯押上国际法庭接受法律惩处的先河。这次对战犯的指控是以指导战争行为的公认的国际法和国际惯例为依据的,它作为国际刑法史上第一案例将永载史册。

纽伦堡审判虽然清算了纳粹体制,达到了暂时的目的,但纽伦堡法庭最理想的目标———使战争成为非法,为审判侵略战争提供一个国际法庭———引起了持续到今天的争论。然而,无论如何,纽伦堡是国际关系法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为当代世界留下了一套处理战争问题的行为准则。

1946年10月16日凌晨,在纽伦堡监狱,开始对被判处绞刑的纳粹战犯执行处决。戈林在行刑前两小时瞒过看守,吞服氰化钾自杀身亡。被判处绞刑的战犯马丁•鲍曼是缺席审判,“需追捕归案后处决”。其余判刑战犯皆投狱服刑。

美国军事法庭在纽伦堡城对在纳粹德国政治、经济和军事机构与组织中身居要职的177名被告进行了12项后续审判,即:①医生审判(针对在战俘和集中营囚犯身上做医学试验)。②米尔希审判(针对E.米尔希元帅)。③法官审判(针对利用法律迫害犹太人和纳粹党反对派的高级司法官员)。④波尔审判(针对党卫军集中营管理机构的领导人H.von波尔)。⑤弗里克审判(针对大量使用外国强制性劳工的F.弗里克总裁和他的康采恩)。⑥法本公司审判(针对法本公司在占领区的活动)。⑦杀害人质审判(针对在东南欧反游击战中杀害人质的将军)。⑧种族和移民局审判(针对党卫军的种族计划)。⑨党卫军特别行动部队审判(针对奥伦多尔夫及其他特别行动部队的指挥官)。⑩克虏伯审判(针对克虏伯康采恩及其领导人)。�11威廉大街审判(针对外交部高级官员及几个政府部长的破坏和平罪)。12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审判(针对最高统帅部的高级军官)。后续审判判处24人死刑(其中12人被执行),释放35人,其余被判有期徒刑。但到1956年即全部被释放。

纽伦堡审判根据下述4条罪行起诉和定罪:①策划、准备、发动或进行战争罪。②参与实施战争的共同计划罪。以上两条罪行合起来被称为破坏和平罪。③战争罪(指违反战争法规或战争惯例)。④违反人道罪(指对平民的屠杀、灭绝和奴役等)。纽伦堡审判为以后对破坏和平罪的审判奠定了基础,标志着国际法的重大发展。

⑧ 二战结束后盟军在纽伦堡和东京对日德战犯进行审判请问审判有什么意义

第一,审判以其严正判决最终在国际法的高度上确定了侵略战争是犯罪这一人类共识,还确定了计划和准备侵略战争也是犯罪,而领导侵略战争的人应负刑事责任。这一国际法准则的建立,沉重打击了好战分子的嚣张气焰。

第二,审判正式确定了违反人道罪,即将战时或战前对非武装人民的屠杀、种族灭绝、奴役、放逐及其他不人道的行为等规定为犯罪。这就使战争犯罪所不能包括的一切反人道罪行,都不能逃脱正义的裁判。

第三,审判的各项记录和判决书等文件,具有不可动摇的权威性,它本身就是法西斯所犯种种罪行的如山铁证。

⑨ 二战过后,审判法西斯的德国法庭在那一个城市:A纽约。B纽伦堡

B,纽伦堡。
当初盟军之所以选择在纽伦堡开审,就是因为纽伦堡是纳粹每年举办党代表大会的地方。当时被视为是纳粹的老巢。

阅读全文

与二战后审判德国在哪个城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8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3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1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1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6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8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8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2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6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9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0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1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1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4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6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0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9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