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战中德国到底发明了哪些黑科技武器
v1巡航导弹、v2弹道导弹、k1空空导弹、尾流自导鱼雷、反坦克导弹“小红帽”、地空导弹“莱茵女儿”(萨姆1导弹的原型,萨姆1的基础上衍生出击落U2大名鼎鼎的萨姆2)、无线电制导炸弹、无人机、现代模式的水滴潜艇、自导鱼雷,潜射火箭,机载雷达、超级密码机和解码器、STG44突击步枪、拐弯枪、mg42通用机枪、me262喷气式战斗机、飞碟式验证试验机、火箭(发射到90公里的太空),并先于美国研制原子弹(可惜不是被轰炸就是被破坏了)。
说日·耳·曼民·族聪明也好,犹·太·人给打下的底子厚也罢。很多军工科技在·屠·犹太人以后也有很大发展,不得不承认德国人治学严谨、刻苦努力、不搞形式主义、比较踏实的作风。在加上希·特·勒注重新式武器,给予了很大人力物力支持。
‘贰’ 二战时德军研发了哪些脑洞大开的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算是与全世界为敌,自己猪一样的队友一个都指望不上。德国为了完成世界一统的伟大构想,脑大了很多脑洞大开的武器!
1 这个“短粗硬”的东西官方叫他卡尔臼炮,这是一门攻城迫击炮,拥有非常巨大的杀伤力。设计他的初衷就是想研发一种威胁力极大的武器,来冲破法国的马其顿防线。
战争关乎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二战时各种奇葩的武器也是为战争准备的。当战争的机器开启时,所有的头脑和资源都会投入到这个无底洞之中,只为胜利。
‘叁’ 二战中的德国发明了什么
突击步枪
StG44突击步枪(Sturmgewehr 44),世界上第一种突击步枪,开创了突击步枪时代,战后突击步枪已成为了单兵武器的标志。
.喷气飞机引擎
涡喷发动机分为离心式与轴流式两种。今天所用的轴流式发动机,是德国人发明的。
RPG的鼻祖——铁拳
RPG和突击步枪一样风靡世界几十年,但率先想到弹药可以大于身管口径的是德国的铁拳,苦于反坦克枪无力的苏联人在见识到铁拳的威力以后,在1945年开始仿制德国的铁拳100式44毫米火箭筒,并且据此发明了自己的型号РПГ-1型火箭筒,就是RPG-1。
AIP潜艇
AIP(不依赖空气推进),世界上第一种AIP潜艇是德国设想并研发制造的。
直升机
1938年,年轻的德国姑娘汉纳赖奇驾驶一架双旋翼直升机在柏林体育场进行了一次完美的飞行表演。这架直升机被直升机界认为是世界上第一种试飞成功的直升机。
‘肆’ 德国创造了哪几个关于枪的“第一”
德国是世界上最着名的手枪生产国,创造了好几个枪支生产的“第一”。第一支自动手枪、第一支军用手枪、第一支冲锋枪等,据说都是德国人创造的。有枪支创造上的第一,必然有枪支发明中的名人,世界着名的手枪设计大师伯格曼、毛瑟、沃尔特都是德国人。枪支不是用来娱乐的,而是用来杀人的,既然枪支创造上排名第一,那么,在打仗上也不会是弱者,有了发明枪械的历史,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就不难理解了。
‘伍’ 现代枪支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现代枪支是由普鲁士(德国)工人冯·德雷泽发明的。
最早的后装枪是由普鲁士(德国)军械工人冯·德雷泽发明的。这种枪同时又是一种击发枪。一扣扳机,一根长撞针便从弹药筒的底部穿过,插入炸药,刺穿雷管,引发炸药爆炸,将弹丸发射出去。
后装枪这种从后面装弹的武器才真正具有了前人无法想象的射程、准确性和发射速度。后装枪和击发式枪击的出现,标志着枪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现代枪械)。
1841年,德莱赛解决了针发枪的几项跨越性的关键技术后,德莱赛步枪立即被普鲁士军队采纳,并以M1841的名称列装。
由于1860年美国内战、普鲁士-丹麦战争中后膛枪的出色表现,1864年,英国成立了一个委员会负责挑选一种新步枪,替换过时的恩菲尔德M1853。委员会首先决定采用美国人雅各布·斯奈得(Jacob Snider)的设计作为过渡方案,将前膛装填的恩菲尔德改装为后膛装填并改用金属弹壳弹药。
‘陆’ 德国造的名枪有哪些
在1944年初的苏德战场上,苏军突然发现前线德军半自动武器数量开始增加,德军利用这些新锐的半自动武器配合上MG-34/42机枪已对苏军构成了相当强大阻击火力,从此德军在步枪有效射程上的自动/半自动武器密度上已远远超过了苏军。而今天我们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款虽然“默默无闻”但又十分着名的二战兵器----德国沃尔特43半自动步枪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步枪技术飞速发展的年代,作为步枪家族的后起之秀半自动步枪更是在这场战争中大放异彩。但提起半自动步枪,也许很多人会立即想到美国的M-1伽兰德步枪或者前苏联的SKS步枪,而作为与它们同时期的作品德国的沃尔特43半自动步枪(G-43)就显得名气微薄许多,但这并不影响其二战兵器史上的地位。后起之秀在战前的德国看来军队并不需要这样一款兵器,因为他们相信仅仅凭借已广泛列装的Kar-98K步枪就可以满足战争的需求。而与此同时的美国,作为制式兵器的M-1步枪已经开始大量为军队所订购并逐渐取代了老旧的1903式步枪,同样,俄国人也在为他们的新的托卡列夫 SVT-40 半自动步枪的列装而忙碌着。直到1941年6月,德国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德国的步兵们却开始为一个问题所苦恼,那就是苏军此时已经装备了SVT-40半自动步枪,他们可以有效压制德军手动填装的K-98步枪,而德军大量装备的MP-40冲锋枪也时常由于射程不足而无法作出有效还击。由于此时德军制式武器的火力强度已经无法完全满足战场的需要,于是为军队装备一种可以与苏军SVT-40步枪有效抗衡的半自动步枪的议程也随即被提了上来。军旅生涯为了争夺新的制式兵器的生产权,德国两大兵工企业的“元老”毛瑟公司与沃尔特公司几乎同时推出了各自的G-41型半自动步枪,但毛瑟公司的产品在竞争中失利,而德国军队也随即决定用这种新式的半自动步枪来取代老旧的K-98步枪成为军队的标准装备。1942年8月,沃尔特公司开始承担了批量生产G-41(W)半自动步枪的生产任务。到了12月底,首批的6000只步枪被提供到了苏联战场上试用。但部队却拒绝接受,因为它像K-98步枪那样,必须用弹夹从上面将弹匣装满,而部队要求的是一种象苏军SVT-40那样从下部填装供弹的步枪。于是沃尔特公司按照部队要求对原有的G-41半自动步枪的加以改进,并于1943年中旬推出了带有10发下装弹匣的K-43型步枪。直到1944年德国陆军总局将K-43半自动步枪改称为G-43,赢得了来之不易的正式制式编号,从此G-43被大量生产以供给部队。随着战争的进行,G-43步枪也被赋予了更广泛的用途。例如当加装ZF41或 ZF42瞄准镜之后,G-43半自动步枪就可以作为狙击步枪使用并颇受好评。根据到纳粹德军1945年3月最后的统计数字显示,此时部队还有221047支G-43半自动步枪,其中27549支为带瞄准镜的狙击型号,其余有1056支不带瞄准镜和3177支带瞄准镜的G-43存放在器材局。据统计,总共有349278支普通的G-43和53433支带瞄准镜的G-43步枪进入到了德国军队中服役。在战争中G-41只被生产了很少的数量,它们被配备给了德国的部分精锐部队和伞兵,大多数的G-41在苏联战场上损失掉了。而G-43则被制造了更大的数字,它的生产一直延续到了1945年德国战败。但由于数量不足,因此G-43一般只配发给经验丰富的士官,而大多数的士兵依然在使用老旧的K-98步枪。使用G-43射击的德国士兵战争后期的德国由于原料的不足,加之时间紧迫以及技术缺乏,同其他大多数德军装备一样,G-43在制作工艺上越来越简陋,昂贵的木制枪托以及其他木料部分被非常薄的木头代替,枪托底部改为罩杯式冲压组件,前护箍由切削件改为点焊,弹仓底部及护弓也改成了钢制冲压件。这些近乎侮辱似的改造必然使得G-43战力功能的急剧下降,但战争毕竟也是生产力的较量。枪体特点作为制式装备,G-41/43配备了标准的 8 x 57 mm 弹药。最初的K-41步枪所采用的导气系统是由工程师 Mauser 设计的,这是一个十分独特的导气系统,它并不是像通常步枪那样由气体口岸排出气体,而是用槽孔引导气体进入集气筒。在进行连续射击时,枪机后坐会带动击针运动,并压缩导管内的复进簧,使复进簧平稳运动。一名有经验的士兵在使用G-41/43步枪时可达到50-60发/分。G-43步枪的分解图但后来德国人发现该导气系统存在着诸多问题。此外由于设计上的过于精密,它容易积垢这使得士兵们不得不对之作频繁的清洁,因此G-41不大受前线士兵的欢迎。通过实战,德国人发现G-41的枪体拆卸工作也相当困难,但它的可靠性却并不比苏军的SVT-40步枪更高,此外G-41的枪身全重大且造价昂贵,这些弱点的暴露使得德国人不得痛下决心对G-41进行改进,而这就是后来的G-43半自动步枪。装备了MP-44与G-43的德军山地步兵G-43的螺栓机制与G-41大同小异,但它采用的导气系统是SVT-40的长行程活塞式导气系统,该系统久经实战检验。它的闭锁系统的可靠性也很高,因此从枪支内部设计上看G-43在技术上并不输给M-1伽兰德步手持G-43冲锋的德国士兵被重新设计的G-43步枪随即被大批量生产。它采用了大量冲焊熔铸工艺的零部件,非常适于机械加工厂的大批量生产。此外G-43的零部件也与G-41有着很大的通用性,但与G-41不同的是G-43从一开始就没有设定刺刀座。比较有意思的是,G-43步枪的枪栓位于枪机左侧,似乎是为左撇子射手而设计的。这里笔者至今仍没有机会使用这些步枪射击, 但从现存的资料可以看出G-43确实也是一款相当实用可靠的武器。性能诸元:产地 德国制造商 沃尔特类型 半自动步枪弹药 8 x 57 毫米运作方式 半自动供弹方式 10发可填装式弹仓重量 4.33 千克 (无弹药装填)长度 1.120 米[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枪管长度 550 毫米枪口初速 745 米/秒有效射程 600 米1年前 -
‘柒’ 二战时,德国发明了哪些武器,对人类科学发展有什么作用
说其二战时期的德国,最让人注意的就是其针对战争研发的一众黑科技。这也让纳粹德国在军迷口中被戏称为黑科技之乡。其实德国人发明的新概念武器确实不少,今天笔者就给大家介绍几样。首先就是自行防空车,最终型号被称之为球形闪电。其次就是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也是德国人发明的。最值得一提的是,德国人在二战时期还开发出过无人坦克,专门负责扫雷的工作。
最值得一提的是,德国人在二战时期还开发出过无人坦克,专门负责扫雷的工作。这种无人坦克是德国人为了在作战的时候扫清战线上的地雷而开发的。而且这些无人坦克在实际作战过程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成功的将大量的地雷从阵地之前清除,为后续部队的进攻立下了汗马功劳。
‘捌’ 德国毛瑟手枪是谁发明的,有效射程是多少米
德国1932年式7.63毫米毛瑟手枪
德国毛瑟兵工厂制造的一种手枪。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自动手枪之一。由德国费德勒兄弟研制,并以毛瑟命名。枪长288毫米,口径7.63毫米,重1.24千克,20发弹匣供弹,子弹初速每秒425米,射击方式为单发和连发,射击速度每分钟900发,有效射程50──150米。该手枪具有威力大、动作可靠、使用方便等优点,广泛流传于世界许多国家。中国很早就有仿造,在抗日战争中使用较广。20响的“驳壳枪”和“盒子炮”就是指这种手枪。
驳壳枪,中国又称盒子炮,其正式名称是毛瑟军用手枪(Mauser Military Pistol)。毛瑟厂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专利,次年正式生产。由于其枪套是一个木盒,因此在中国也有称为匣枪的。有一种全自动型的,称做快慢机,毛瑟厂则称之为M712速射型(Schnellfeuer),在1931年5月量产。在我国很多小说里经常能看到“快慢机”这个词,笔者幼时最喜欢的铁道游击队中的王强就是一人拎着两支“快慢机”打得鬼子屁滚尿流。而驳壳枪另一个较少人知道的名称是自来得手枪,许多人以为只有速射型称为自来得,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自来得一直是这一类手枪在中国比较正式的通称。
最早的驳壳枪是德国毛瑟兵工厂的菲德勒三兄弟(Fidel,Friedrich,and Josef Feederle),利用工作闲暇聊设计出来的。但是该枪最后申请专利者是毛瑟兵工厂的老板,所以驳壳枪也叫毛瑟手枪。
1896年,毛瑟兵工厂希望能为德国军队生产驳壳枪。但是一直到1939年毛瑟厂停产驳壳枪为止,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采用驳壳枪作为军队的制式武器。在这几十年里毛瑟厂估计大约生产了一百万把的各式各样的驳壳枪。而其他国家仿造生产的数量则几倍于此。各国军队不采用驳壳枪并不是因为该枪的质量不好,而是因为它价格太高,而且该枪装备欧洲军队当手枪则尺寸太大,而做为步枪又威力太小了,实在是不上不下,左右为难。
所谓瑕不掩瑜,驳壳枪真正被使用者所喜爱的是在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正处在水深火热中,各派军阀相互征战,急需要武器进行作战,而当时的日本控制西方向中国出口军火,但做为手枪的驳壳枪不在此列,因此驳壳枪成为各派武装的首选。
在中国反帝反封建和反侵略斗争中人民武装也大量的夺取敌人的武器来武装自己,因此人民军队里也大量装备这种驳壳枪,打响南昌起义第一枪的起义部队总指挥朱德用的就是一支驳壳枪。
德国驳壳枪在其大量生产的四十年历史中,内部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因此可以说原始设计几尽完美,没什么可改进了。分解一支驳壳枪基本不需要工具,只要有一颗驳壳枪的子弹就可以将枪分解,盒子炮是丑得可爱的标准典型,几乎是罗曼蒂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