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二战苏联怎么分辨德国卧底

二战苏联怎么分辨德国卧底

发布时间:2022-07-17 23:11:59

Ⅰ 二战苏联对德国战俘怎么那么狠

你去看看《寻访二战德国兵》就明白了:里面有很详细的德国人关于美英法苏对待战俘的态度:英国人对待德国战俘最人性,还给战俘上MZ理论课;法国人因为有亡国之痛,所以对德国战俘比较狠,对德国战俘实行强制劳动;苏联对德国战俘时好时差,主要因为苏联人大多是性情中人,在清醒时他们总体还是富有同情心,对德国伤兵也会给予基本治疗,但如果喝醉以后,就曾出现把德国战俘活活打死的现象(当然,苏联军队也的确是二战中,军纪败坏程度仅好于日本的军队,一路上强奸抢劫德国平民的事也没少干);在书中,德国人对美国人的评价最差,当然,美国人也是分好几类的,首先是美国军队中的犹太士兵,这些就不用说了,因为有民族仇恨嘛;其次是美国军队里的黑人,这些人对德国战俘往往态度较好,一切都是按上面的命令来;最差的是美国军队里的白人,他们经常会想出一些恶劣的方法来整治德国战俘,比如往战俘的食物上浇汽油;强迫战俘吃大量容易口渴的食物,而不提供饮水;只提供满足一半战俘数量的食品,让战俘间相互争抢等等......
至于,为什么这一切没有遭到追究,主要是当时的大环境下,国际舆论一致认为德国是罪有应得,特别是德国战败后,盟军对纳粹集中营的种种骇人罪行的披露,更坚定了国际舆论的这一观点......

Ⅱ 苏联人如何甄别德国间谍

玩过战略游戏《红色警戒》的朋友都知道,里面有一类兵种,他们可以成功的骗过对方的大部分防御设施,潜入内部盗取对方的金钱、让对方停电、获取新兵种等功能,这就是间谍。

当然,真实的间谍并没有这么神奇的功能,他们更多的是潜伏在暗中,窃取有效的情报以便本国军队即使做出反应。回首整个二战,几乎每个参战国都会在敌对国安插间谍,说他们的情报关乎到一场战役的胜败这一点也不夸张。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伙同同盟国单方面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调集190个师进攻苏联,苏军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溃不成军。其实当初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时,斯大林也很清楚,苏德之间必有一战,但这场战到底何时要打,他心里还没底。

不过苏联情报局一直在关注着德军的动向,也向德国柏林派遣不少己方间谍搜集情报,可最后得到的情报不是错误就是前后冲突,德军的进攻时间一直是个谜。直到苏德战役的前一日,苏联情报局这才获悉了此事,然而为时已晚。相反,一些乔装打扮的德国间谍潜入苏联后:纵火、水源投毒、组建反苏组织?给苏联上上下下带来了不小的动乱。

刚刚从“大清洗”中走出来的苏联,从中央到地方反间谍机构人员严重匮乏,根本无力对抗精心部署、严格培训、并且在攻占波兰、奥地利等行动中具有实战经验的德国间谍。在战争初期,苏军的反间谍机构很对秘密文件都被德军截获,行动计划、参与人员等等均暴露无遗,很多人刚刚派出去就已经被德军抓获,可以说,在1942年之前,苏联反间谍机构一直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德国的间谍活动方式各异,效率高,潜伏手段多样,让苏方手足无措。

在历经一年多的磨练中,苏联反间谍机构逐步取得了一些优势,机构内的人员也得到了实质性的补充,开始集中力量全方位打击德国间谍。也许很多人好奇,苏联人到底是如何分辨出德国间谍的呢?

难以模仿的俄语发音

既然能当间谍,会说俄语当然是必须的。光靠说俄语又如何能判别呢?在俄语中,有一个单词“多若嘎”(音译),这个“多”是弹舌音,如果不是本国人,一个外国成年人想要发好这个音是十分困难的,德国人的弹舌不够仅能发出“塔若嘎”。于是,德国间谍就这么暴露了。

这有点类似于二战中美军士兵靠看脚趾分辨中国人和日本人,虽不会百分百精确,但在战事紧张的前线,这依然是一种普遍而又行之有效的办法。

德国人的严谨害了自己

当然,还有一种办法,是苏军为了应对那些渗透到苏联军政内部的德国间谍。

既然能在苏联腹地执行任务,这些德国间谍当然是精心挑选出来的,一些儿时在苏联生活过的德国人说出一口地道的俄语自然不在话下,想用前种办法甄别出间谍效果微乎其微。于是克格勃(前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又找到了另一种方法,不过这种方法属于机密,只有克格勃内部人员才有权掌握。

当时的苏军后方常会设卡拦截,在一队人到来之时,他们的证件会统一交给克格勃人员审查,仅仅几分钟,他们就能分辨出证件的真假,该抓的抓,该放行的放行,无疑漏网之鱼。

谁都知道,德国人的严谨享誉全球,想要伪造一个如假包换的证件,这实在太容易了。

Ⅲ 二战时,苏联是怎样对待叛徒的

苏联卫国战争爆发是在1941年,当时苏联国内还有极少数以前国内战争残留下来的、仇视苏维埃政权的白卫军残余分子。这些人大都是沙俄时代的旧军人,其中甚至还有将军。他们躲过了苏联红军的抓捕,用各种办法躲藏在苏联民间,尤其是小城镇和农村,因为这些地方对他们来说比较安全。不过他们由于人少力单,即使有人还藏有武器,也无法组织起来兴风作浪。随着时间推移,这些人年纪也大了,有些都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头子。不少人早已没有了颠覆苏维埃之类的幻想,他们只愿意永远不要被军队或者警察抓住,能够平平安安度过余生也就是了。
德国入侵苏联,目的就是推翻苏联政权,把苏联领土变成自己的殖民地,把苏联各个民族变成德国人的奴隶。德军在战争初期连打胜仗,占领了大片苏联国土。这些人错误判断形势,认为装备精良的德国军队不可战胜,认为苏联肯定灭亡,同时也认为自己能够出头的机会终于来了,马上站出来当了俄奸。他们向侵略者表明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并且说心甘情愿为希特勒效劳。德国人也知道,苏联广大的国土不可能全靠德国人来管理,这些仇视苏联政府和苏联红军的人正好派上用场。于是德国人把这些人武装起来,在占领区进行管理,美其名曰俄罗斯人自治委员会,实际上就是充当德国人的打手,类似于中国的伪军二鬼子。德国人甚至把他们组织成伪军,同苏联红军作战。
这些家伙对德国侵略者的信任感激涕零,同时也立即给予了回报,在占领区实行残酷统治:帮助德国人刺探情报、在当地掠夺粮食和抓捕劳工、杀害抗德游击队和苏军特工侦查员、实行焦土政策制造无人区、屠杀德军抓到的苏军俘虏……等等。他们对待自己的同胞,尤其是忠于苏维埃政权的人民群众,无恶不作,手段之凶残甚至让德国人都感到惊讶。
1941年底,德国占领区哈尔科夫市郊区一栋房子的墙上贴着当地自治委员会的一张大幅布告,上面写着:
宣告如下,如果有人胆敢袭击或者杀死一个德国士兵,那么袭击发生地居住的人将有十人或者更多人被枪决;如果当地居民未经允许擅自让陌生人在家居住,那么这家人将被全部抓进集中营罚劳役;如果路上发现有地雷或者铁路被破坏,那么当地不少于三十人将被枪决;如果有哪家人不遵守宵禁条例,那么这家人将成为劳工被送到德国做苦役……
看到这张布告的苏联民众,心里会怎么想?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苦难深重的苏联民众终于盼来了卫国战争胜利,同时也宣告了这些家伙们必将接受严厉惩罚。一声声枪响和一条条绞索,送他们下了地狱。这也是他们认贼作父为虎作伥的应有下场。

Ⅳ 二战德国与苏联

在纳粹德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后,英国面对希特勒一味的扩大德国领土,必须决定采取何种程度的介入。希特勒首先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西北部的苏台德区,当时的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对此态度冷淡,并对德国采取绥靖政策,不过在波兰受到威胁后,张伯伦的态度马上转变,他清楚表示如果德国入侵波兰,英国将义不容辞支援波兰。但是张伯伦很想要一位盟友,而且当时的事实也要求他这样做。当时唯一能够阻止希特勒的,就是比德国还强大的苏联了,况且这么做苏联还有既得利益。虽然在一年以前,苏联提议建立英法苏军事联盟来对抗德国,但是遭到了英国的断然拒绝,不过苏联对此并不记仇。但是反过来看波兰,波兰领导人对来自苏联老大哥的庇护并不激动,因为占领波兰的只是另一个畸形政权。

希特勒认为英国绝对不会单枪匹马和自己作对,所以希特勒不顾对苏联的恐惧,同时利用苏联的懒惰,想讨好苏联独裁者斯大林,这无异于抢在英国之前和苏联交好,德国这回给英国使了个绊。即便如此,苏德两国都对彼此十分怀疑,都想知道对方有什么无法告人的秘密动机。但是希特勒动作很快,他知道要入侵波兰,动作一定要快,要在西方形成联盟阵线对抗自己之前下手。在同意共同瓜分东欧,在此过程中互不干涉后,希特勒的外交部长Joachim von Ribbentrop飞往莫斯科并与苏联外长V.M. Molotov签署了互不进犯协议。全世界的布尔什维克分子先前笃信的“国际社会主义”浪漫观被这纸协定毁掉,他们对斯大林和法西斯独裁者签订协议感到出奇愤怒。
不过当波兰被德国占领后不久,苏德之间的同盟关系就迅速破裂了。

Ⅳ 二战时柏林战败,苏联和美国是如何瓜分德国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盟军挺进德国首都柏林而告终,希特勒饮弹自杀,而法西斯也宣告破产,那么如何瓜分德国呢?这成为了盟军们头等大事,美、苏、英、法四国曾在诺曼底登陆后就开过一次会议,会议也确立了由四国联合瓜分统治改造德国的大事。

美国善德国科技人才

美军就开来了舰船上面,全部关押德军的高层次科技技术人员,当这些人才们心灰意冷地登上美军军舰后,美军立马全部给他们松绑,并且每个人都留出一间屋子休息,还送上了换洗的衣服食物,这些举动让德军的科学家们都摸不着头脑,美军究竟想干嘛?要杀赶紧杀,何必惺惺作态。

Ⅵ 二战的时候苏联人有没有装成德国人去当内奸

你看看这个故事,很精彩啊。
二战无间道:苏联间谍在德国间谍学校当校长
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被德军占领的苏联白俄罗斯地区有一所德国开办的名为“土星”的间谍学校。这所学校为德国培养到苏联从事间谍活动的学员。谁能想到的是这所学校里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科兹洛夫竟然是苏联间谍。更为离奇的是,他还在这所学校里为苏联培养间谍。

李代桃僵他被俘后假意当了德国间谍

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科兹洛夫所在的部队被德军包围。突围后,这支部队被派到敌人后方,与当地的游击队混编。科兹洛夫当时被任命为其中一个混编队的营长。此间他曾获得过功勋奖章和“红星”游击队奖章。在后来的一次遭遇战中,他身负重伤,和妻子一起被德国俘虏。

此时的德国间谍机关急于发展力量到苏联从事间谍活动,便从苏军俘虏中挑选一些军人当间谍。科兹洛夫很快便成为德国人选中的培养对象。原因就是科兹洛夫的妻子当时正怀着身孕,而且很快就要生了。德国人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筹码,把这样一个人放在特工机关,会比较可靠,而且容易对其实施控制。

鉴于当时的情况,科兹洛夫觉得再无更好的办法来应对当前的局面,于是便决定表面上同意与德国间谍机关合作,以后再伺机行事。

瞒天过海他骗过了德反间谍机关考查

当科兹洛夫从“土星”间谍学校毕业后,便接受了一项重要的任务:到莫斯科郊外的马拉霍夫斯克去,把50万卢布、电台用具、各种文件表格等交给德国秘密安插在那里的特务机关,然后返回。德国人对科兹洛夫保证,如果他完成任务并返回德占区,他们就将授予他德国军官军衔,并给予奖励,还可留在间谍学校里当教官。于是科兹洛夫在他孩子出生的前4天,被德国人秘密投送到苏联马拉霍夫斯克地区。科兹洛夫一降落到地面,马上利用从“土星”学来的技能,找到了苏军的反间谍机关,把他所知道的当时苏联所急需的情报和盘托出。

而此时的苏联情报机构也急于在德国间谍机构内部安插自己的耳目,科兹洛夫自然成了最好不过的人选。于是在苏联情报部门的帮助下,科兹洛夫历尽“坎坷”,“突破”了苏军的层层防线,圆满“完成”德国情报机关交给他的任务,然后返回德国,继续扮演德国间谍的角色。

德国间谍机关对科兹洛夫圆满完成任务并返回德占区感到高兴的同时,并没有放松必要的警惕,对他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和调查。而科兹洛夫充分展示了他在“土星”学校里学来的过硬的反反间谍本领,解开了德国反间谍机关设下的一道道难题。最终德国人确信科兹洛夫是可靠的,便派他到“土星”间谍学校当教官。

为了培养学员在苏联的适应能力,“土星”间谍学校里的一切都是按苏联的模式设计建造的,学员都穿着苏军的军服,学习红军的条令,连饮食习惯都完全同苏联人一样。因此科兹洛夫在那里工作得得心应手,很快就由于工作出色被提拔为主管教学的副校长。

借鸡下蛋他在德间谍学校里培养苏联间谍

随着职务的升迁,科兹洛夫有机会深入接触学员,从而掌握了许多有价值的情报资料。但是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些德国间谍部门的重要情报转交给苏军的情报机关。

科兹洛夫来了个脑筋急转弯:既然德国能用苏联人为其培养间谍,自己何不也来个“借鸡下蛋”,用德国的学校为苏联培养间谍呢。很快,科兹洛夫就在学校里发展了一些忠于苏联的人。他把这些人员分批分期地掺杂在各期的毕业学员中,一方面将他们所掌握的情况源源不断地送达苏联情报机构手中,一面利用他们对其他同学在苏联的间谍活动进行监控,从而为苏联情报机构作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

后来,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德国的失败而告结束,德国“土星”学校里的人员大部分在撤退过程中做了盟军的俘虏。由于当时科兹洛夫没有同苏联的谍报部门取得可靠的联系,无法彻底证实自己的身份,他同“土星”的其他人员一样,作为战俘被关进了苏联的卡累利阿集中营。逮捕令上赫然写道:“科兹洛夫是德国‘土星’间谍学校的教学副校长,发表了一些尖刻的反苏言论,曾对苏军间谍机关进行要挟。”

经多方努力,科兹洛夫最终与苏联的谍报部门取得了联系。莫斯科法庭这才恢复了他的军事侦察员名誉,并授予他克格勃勋章。

Ⅶ 二战时期,苏联和德国曾经是一伙的,这是真的么 请知识达人详细作答,才会有好评和加分。 谢谢

二战时期苏联和德国曾经是一伙?这是真的。那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二战时期苏联和德国的媾和是自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开始直至1941年6月巴巴罗萨计划实施,德国撕毁条约进攻苏联为止,历时669天。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初衷,在德国方面看,是因为希特勒计划在1939年9月攻击波兰,因此指示外长里宾特洛甫在8月23日前往苏联,希特勒更指示里宾特洛甫接受苏联的所有条件,以避免攻击波兰时两面受袭。在苏联方面来看,则是下述原因:1939年4月至8月,英、法、苏三国在莫斯科举行军事、政治谈判。谈判中,苏联向英法提出了建议:缔结英、法、苏之间有效期5至10年,包括军事援助在内的反侵略互助条约;三国保障中欧和东欧国家的安全;缔结三国间相互援助的方式和规模的具体协议。然而,谈判毫无结果。8月19日斯大林在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战争还是和平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如果我们同法、英签订互助条约,德国将放弃波兰而开始寻求接近西方大国的办法。那么战争可以避免,但后来的事态发展对苏联十分危险。如果我们接受德国建议,德国当然会进攻波兰,英、法势必干涉......那我们参战就对我们有利了……我们应该接受德国的建议并礼貌地把英法代表团打发回去。波兰的亡国将是我们得到的第一个大好处。(原载《新世界》杂志1994年第2期第230~237页,《二十世纪俄国史》第2卷第9页)英法同意了德国在东欧和中南欧自由行动,拒绝苏联提出保障中欧和东南欧国家安全。5月到8月间,希特勒一再通过外长里宾特洛甫向苏联表示德国无意侵苏希望改善彼此关系。因为希特勒已决定侵略波兰,他得知莫斯科正在举行英、法、苏三国谈判,深感忧虑。5月,日本在远东地区挑起“诺门坎事件”,向苏联发动进攻,而德、日两个法西斯国家又在谈判结成军事同盟,苏联有腹背受敌的现实危险。所以延至1939年8月2日,当希特勒直接电告斯大林,要求苏德会谈签约。早已对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相当不满的苏联,遂答应了这一请求。
那么,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这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1939年9月1日清晨,德军正式对波兰发动入侵,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开始。9月17日苏军穿过苏波边界进入东波兰,两天后,苏联与德国人会师在波兰,苏联仅用10天的时间就占领了波兰东部并将其并入苏联。9月27日,苏德两国共同占领了波兰。命运多桀的波兰再一次亡国。其中,德国占领波兰的土地27000平方哩,2200万人口;苏联占领区的人口约1300万,占领区面积77000平方哩土地。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欧洲最大国家之一的波兰就被德国和苏联东西夹击,被法西斯德国和列宁主义和国际主义的苏联瓜分了。
自苏联从波兰获得大片土地,与希特勒一起轻松灭亡了一个国家,一下子吊起了胃口,又向芬兰提出了割让卡累利阿地区的领土要求,芬兰虽然是小国,但是仍然拒绝了苏联的无耻要求。于是1939年11月30日,苏联在废除《苏芬互不侵犯条约》,声明断绝苏芬外交关系之后进攻芬兰,史称冬季战争(1939年11月30日-1940年3月12日)。鉴于苏联的侵略行径,国际联盟将苏联开除出局。但是,弱小的芬兰终于不敌强大的苏联,冬季战争最后的结果是芬兰割让佩萨莫地区,维堡港口等地区给苏联,当1941年德国进攻苏联后,芬兰为收复领土加入了德国一方对苏联作战,史称(冬季战争)续战(1941-1944),当然,此为后话。
1 940年6月,苏联提出对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进行政府改组和让苏军自由通行等要求,得到同意。7月,三国成立苏维埃政权并加入苏联。随后,苏军占领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后记:近年来,波兰和爱沙尼亚把苏军烈士纪念碑从市中心迁移到苏军墓地。俄罗斯提出抗议,认为无视苏军解放当地的功勋;当地人民则认为,苏军侵略了本国。苏联是解放者还是侵略者?已经很清楚了。)1941年,苏联又与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同时又发表了共同宣言。共同宣言规定,“苏联誓当尊重满洲国之领土完整与神圣不可侵犯性;日本誓当新生蒙古人民共和国之领土完整与神圣不可侵犯性。”而众所周知的是,外蒙与满洲国本为当时之中国主权领土。
德国方面,1939年占领波兰后。又于1940年相继对丹麦、挪威作战,同年5月10日,入侵法国、比利时、荷兰与卢森堡等欧洲国家,同年6月在法国战役即将结束的最后几天,苏联也强行并吞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等国家,同时也吞并了罗马尼亚具有争议性的巴撒拉比亚地区。与此同时,纳粹德国也和苏联在政治与经济合作上逐渐陷入僵局,这使得德国和苏联开始为彼此交战进行准备。
综上,以上史实说明:德国和苏联是二战中两大邪恶政权,排名不分先后,其暂时媾和仅为瓜分世界,并为独自称霸做准备。只是由于苏德在瓜分欧洲的过程中嫌隙渐大才最后翻脸,德国所以被定性为反角并被史书批臭踏上一万只脚仅仅因其是战争发动者且战败无力为自己辩驳,而苏联是在充当侵略帮凶过程中一不留神被同伙背后一刀,于是反水与盟国站在一起迎来了最后胜利,这才有了现在的溢美之辞。话说回来,论腹黑卑劣,苏联不比德国好那么一点,现在已有证据说明在1941年德国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爆发时,苏联红军其实已经展开部署,在为稍后进攻德国做着准备,但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Ⅷ 苏联是如何看出来德国已开始沉不住气的

这时,苏联政府已发现德国已开始沉不住气了,便欲擒故纵,有意采取拖延战术。这一是因为英法苏军事谈判即将开始,苏联仍然希望能与英法达成协议。二是认为,适当拖一拖有利无弊。苏联不但不会因此而失去什么,而且还会促使急于同苏联和解的德国拿出更多的东西。

Ⅸ 二战时苏联,德国和俄国的关系

苏联就是俄国,德俄关系在1941年6月22日之前是友好的,至少表面上是,苏联和德国在1939年瓜分了波兰,两国之间的经济军事合作也一直在进行,在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前一天,德苏边境上仍然在互相通行火车进行贸易。

那天之后就是战争状态了。

(9)二战苏联怎么分辨德国卧底扩展阅读:

德俄修复二战纪念碑

59年前的5月8日24时至5月9日0时43分,在柏林东郊的小城卡尔斯霍斯特举行了德国投降仪式。朱可夫主持受降仪式,他说:“我们,苏联最高统帅部和盟军最高统帅部的代表,受反希特勒同盟各国政府的委托,来接受德国统帅部代表作德国无条件投降。”

凯特尔等三人在投降书上签了字:“我们,这些代表德国最高统帅部的签字者,同意德国一切陆、海、空军及目前仍在德国控制下的一切部队,向红军最高统帅部,同时向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部无条件投降。”

苏联人民坚持了1418个日日夜夜的卫国战争到此结束,5月9日成为苏联人民的盛大节日———胜利日。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为苏联的继承国,5月9日依然是它的胜利日。

在第一个5月9日胜利日之后,苏联在东欧各国和国内各地广建纪念碑,来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和这场难忘的战争。德国柏林特莱普托夫公园中的“苏军解放战士纪念碑”是修建最早和享有盛名的一座。

同时,公园还修建有埋葬着4000多名战士的苏军阵亡将士墓。这个纪念碑是由苏联雕塑家设计,体现的是苏联解放者的思想,张扬的是苏军的战功。所以,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东欧各国脱离苏联阵营之后,作为苏联象征的这座纪念碑就被移出了公园。

在那个群情激愤的年代,撤除和毁掉各式各样的苏联纪念碑和苏联领导人的塑像是一种象征性的行动,它标志着对苏联控制的不满和抗争。

后来,当苏联自身解体后,这推碑毁像的行动也在国内四处蔓延开来,人们所表达的同样是一种情绪,一种心态:希望碑倒像毁之后会有一种新生活,而新生活是不需要旧记忆的。

经过十几年的漫漫岁月,人们的心态渐渐地正常起来。尽管加入欧盟的东欧国家的数量在增加,但是德国还是花了150万欧元对“苏军解放战士纪念碑”加以修复并在近日将它重新安置在特莱普托夫公园之中。

与此同时,还重修了苏军阵亡将士墓。在俄罗斯,也有人在计划修复破损了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等等的纪念碑群。

这种修复和重建并不意味着要回到旧时代,并不是怀旧,就连普京也多次明确说过,俄罗斯只能前进,而不能回到过去。它只是意味着,人们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是人的生活还是社会的发展都需要记忆,而记忆的主要内涵就是历史。

Ⅹ 二战后,德国是怎么甄别德国人和苏联军人血统的德国人的

没有什么有效甄别。
德国和俄国,本来就山水相连,互相融合。
尤其是俄国上层,基本都有德国血统,根本分不出

阅读全文

与二战苏联怎么分辨德国卧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8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3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1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0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6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8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8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2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6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9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0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1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1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4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6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9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9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