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吉利为何能成功的收购沃尔沃
不要把沃尔沃想的太神乎其神了,一个几经转手的破产品牌,还真的那么值得称道?像畅销的世界名车有很多,有本事你买到别克么?有本事你能买到本田么?有本事你能买到奥迪么?像沃尔沃这种外国人不愿意买,国人大多买不起的破落户,李书福想要把沃尔沃卖到他说的年销量200万辆,无疑是痴人说梦!
宝马和奔驰国产以后有什么变化?销量没有见得突飞猛进吧?有钱人还是会选择购买纯进口的高档车,反而会因为它们是国产的而放弃;钱不多的人,即使国产后这样的品牌还是买不起。所以,就沦为了所谓的“高不成,低不就”!
沃尔沃和悍马之所以在全球被淘汰而频临破产。买汽车毕竟不是买装甲车,安全不是唯一重要因素,要不丰田是靠什么畅销全球的?谁都知道:以后资源越来越紧张,石油越来越贵,外国人都想买省油的丰田;中国这个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的国家,真的就适合沃尔沃了吗?
“小船去拖航母”,中国企业因收购而拖垮企业自身的不胜枚举。虽然现在吉利的行情不错,但往长远来看,前景不会怎么乐观。中国一直不乏世界500强企业,但长青树不多见。现在吉利可以靠着中国经济不错的大背景下快速增长。但没有好的产品质量想要做大做强,放眼世界任何一家企业,找不到!何况盛极必衰,你不可能永远都能有这样的增长环境的。
收购之后,也不一定能掌握其核心技术,也不一定能够吸收消化得了。你能买到人家的企业,但你不一定能留得住人家的研发团队。中国留学生学成归国的比例还少得可怜呢,想要留住外国专家们谈何容易啊!否则,F1的领奖台怎能会没有中国汽车的身影?即使能掌握其技术,老百姓也得不到太多实惠,照样不会太便宜。因为,一是现在像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二是现在各厂家车价都已经压的够低了,基本已经没有太多的降价空间了。像当年18万多的化油器普桑都降到电喷7万多了。不要以为国产的就特别便宜,当年夏新、波导、TCL...等等国产手机刚上市的时候不也照样卖到三四千?跟合资品牌相差无几。现在不是它们良心发现不想卖高价了,而是低价也没人买了!中国的企业家也没有你想象中那么仁慈的!
不要看现在自主品牌也很活跃,政府也是大力支持,但只靠低价而掌握不了核心技术,早晚还是会被市场所淘汰。跟手机市场一样:当年自主品牌政府也很支持,也曾经占据了市场半壁江山。什么夏新、波导、TCL、康佳、海尔、海信、CECT、金立...等等。销量直逼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价格也不低,我也曾经花过2700多元买过夏新A8。可你现在再看看国产品牌手机,基本已经丧失正面战场的抵抗能力了,而只能辅助一些坑蒙拐骗的手段去后方打游击了。
汽车也一样,早晚洗牌过后,你会发现,到最后能生存下来的,除了合资品牌,还是合资品牌。扩张的生产线早晚也是为人家贴牌生产做铺垫的。红旗当年那么优秀,来了个破桑塔纳就把红旗给彻底打败了,现在即使你想买红旗,你看想找到卖红旗的容易不?更何况现在的山寨品牌汽车还不一定能胜过红旗呢!更何况现在的世界名车更是一起不遗余力的大举入侵!
所以,没有核心技术、质量上不去,靠政府支持也没有用。美国难道不支持福特和通用么?不遗余力的去整治丰田,本田。但照样还是本国车企频临破产,而挡不住日系车的一枝独秀。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福特比吉利何如?连福特这样的超级跨国汽车企业巨头都扶不起来的沃尔沃,吉利想要扭转干坤,谈何容易啊!汽车企业收购以后不成功的案例更是比比皆是!
所以再次的洗牌,破产重组是迟早的事!
㈡ 吉利汽车如何一步步 全球化进程 | 2020懂车观察
所以无论是对内对外,两个品牌在资源整合后都有不同程度的优势所在,首要就是体现在车辆品质以及价格上,对于消费者来说,用更少的钱买到品质更优异的车辆,又何乐而不为呢?对于吉利来说,合并后新的集团有望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汽车集团,由此吉利将会有更雄厚的资本研发车辆,由此抗衡大众、丰田这类国际巨头汽车公司也并非难事了。(图:来源网络;文:懂车之道岑镇华莫伟帅编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㈢ 为何说吉利收购戴姆勒股份秋后被算账
今年2月份吉利宣布收购戴姆勒股份公司9.69%股份之后,一直处于风口浪尖。德国财政部下属的联邦金融监管局(BaFin)在第一时间就表示要对收购案进行合规调查,以判定该公司是否遵守了《德国证券交易法》规定的信息披露要求。
8年前,戴姆勒集团被美国司法部指控违反《美国反海外腐败法》的反商业贿赂条款。戴姆勒没有发表任何强硬声明,而是选择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及美国司法部达成的和解协议。支付了9360万美元的罚金和返还9140万美元非法所得。蔡澈事后发表声明,称公司已经“吸取到足够的教训”。当年,戴姆勒就申请从纽交所摘牌退市了。
虽然适用法律和执法机构不同,但旧事表明,如果没有坚强的证据,与执法机构诉讼将引发严重后果(5%营业额的处罚)。
不过,现在双方还处于摸底阶段,不急于采取法律行动。如果吉利能洗清自身,BaFin就必须缩手,否则会将自身置于不利的道德境地。就算意图打压中资收购,也须先从修改立法环节入手。用“新解读”溯及几个月之前的收购行动,逻辑上和法律上都站不住脚。
㈣ 吉利的成长之路:细数那些被它收购的国外车企
吉利这几年可谓是风头正盛,销量蒸蒸日上,还在为自己扩展汽车业务。虽然吉利这几年买其他品牌有点上头,但它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那就是把国产车卖出国门。对于吉利如此频繁的买买,也有人对此不赞同,为何不把这些钱拿去研究汽车技术呢?我想这几年吉利汽车的销量,就已经让说这话的打脸了。
除了戴姆勒以外,吉利基本都是在这些其他企业困难的时候才出手,也被大家称为“好人”。现在看来,不管是国内空缺的跑车市场,还是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吉利已经手握资源,怎么发展吉利都能接招。这不,前段时间居然又传出吉利对大众旗下的宾利有想法,你觉得这个可能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㈤ 三大吉利海外并购事件是哪三个
吉利海外收了沃尔沃轿车、英国锰铜(英国出租车)、DSI(变速箱生产商,已转手卖给双林)、宝腾路特斯(宝腾49.9%路特斯51%)、terrafugia(美国飞行汽车公司)、沃尔沃集体(AB Volvo,造卡车、船舶、工程车等等,8.2%股权、15.6%投票权)、戴勒姆(奔驰母公司,9.69%股份,有表决权)
早期三大是锰铜、沃尔沃、DSI,现在不好说了
㈥ 吉利收购戴姆勒为什么遭罚款
吉利收购戴姆勒9.69%的股权一事又起波澜。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德联邦金融监管局认为吉利在收购戴姆勒股份时,在通报时间上违反了相关规定,目前面临高达1000万欧的罚金,或者年营业额5%的巨额罚款。与此同时,德国政府希望借此事件修改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加强对商业收购监管。
对此,吉利于5月13日透过媒体回应称,自己准确无误地履行了德国监管机构的披露要求,但由于近日德国监管机构出台了新的政策条款,吉利需要对收购的部分相关情况进行补充披露。
在法兰克福汇报引用德国财政部的一封信函报道中称,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在戴姆勒的股权投资应该“部分”在2月22日而不是2月23日披露。该报看到的信函称,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BaFin)调查发现,有关3%和5%阈值的文件提交应该在2月22日完成。调查结论完成后,可能的罚款将由BaFin确定。
根据路透社获得的一份德国财政部的信件,作为此次交易的参与者,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已经要求摩根士丹利更正披露文件日期。德国财政部管理着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拒绝对信的细节进行说明。不过,摩根士丹利已经根据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的要求修改了文件披露日期。
对此,5月13日,吉利方面回应称,吉利在第一时间,即2018年2月23日,就其持有戴姆勒9.69%的股份事项通知了市场,且通知的内容准确无误,吉利认为,2月22日时,虽然股东间已基本敲定这一交易,但因为和投行的沟通尚未产生法律效力,所以当时并没有披露义务。
但也有媒体注意到,实际上,早在2月27日,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就表示,将调查中国汽车制造商吉利通过旗下海外企业主体以约90亿美元收购戴姆勒股份公司9.69%股份是否遵守了披露规定。“就像在其他类似案例中一样,我们自然会考虑这样的收购是否及时遵守了披露要求”,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在当时的一份声明中说到。
以下内容为吉利的回应:
吉利在第一时间,即2018年2月23日,就其持有戴姆勒9.69%的股份事项通知了市场,且通知的内容准确无误。
吉利通知资本市场有关其持有的投票权数量也一直都是准确的。BaFin(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对吉利23日的通知内容从未提出任何异议。不过BaFin要求吉利对2018年2月22日的情况做出补充披露,这项要求是BaFin基于对政策条款的最新解读提出的,而该解读是2018年5月9日才首次公布。
认为之所以要求吉利做补充披露,是因为22日当天,吉利通知了相关投行(即最终于23日向吉利出售股份的投行),吉利的股东已经原则上批准了这项潜在交易。但是这种和投行之间的内部沟通并没有对任何一方产生任何有法律约束力的义务。法律义务仅在双方于23日签署正式的股份购买协议后才产生。从22日夜间至23日,双方还在就购买协议的内容进行最后的谈判。总之,此前吉利对资本市场披露的投票权数量一直是准确无误的,应BaFin要求做补充披露不会对这一事实产生任何影响。
㈦ 吉利除了收购沃尔沃还收购哪个品牌的汽车
其实楼上说的都不全面,沃尔沃是北欧瑞典的知名汽车公司,但是很多零件都是荷兰进口的,北欧人理性
低调,做出了和谐
人性
安全
高品质的汽车,从而驰名世界。沃尔沃并不像一些大公司,像dc
gm
toyota一样追求销量,所以做出来的汽车很有品质,可以说每一款纯进口的沃尔沃都是经典。
不注重销量,必然后事后会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这样给了福特公司收购的机会。
福特是正宗的英国轿车公司,与法国标致
德国奔驰
捷克斯柯达都是真正超过百年的老牌汽车公司。只不过英国人有点小散漫,低调又稍微慵懒,福特的底气很快被耗尽了。现在福特把总部设在美国,一方面是因为美国有大量的高品质钢材
铝材,另外人口多
市场也大,技术交流的时间充裕,当地政策相对优惠,美国也不注重节能减排,so。。。
属于福特公司,不是美国福特公司。
㈧ 吉利的发展史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始建于1986年,从生产电冰箱零件起步,发展到生产电冰箱、电冰柜、建筑装潢材料和摩托车,1997年进入汽车行业,一直专注实业,专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不断打基础练内功,坚定不移地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现资产总值超过2000亿元,员工总数超过12万多人,连续七年进入世界500强。
2018年,与戴姆勒出行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宣布,双方将在华组建合资公司,提供高端专车出行服务。
2018年,与航天科工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开展最高时速4000公里的高速飞行列车等项目合作。
2018年,与中国电信在北京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携手构建智慧立体化出行生态。
2018年,吉利与宝腾合作首款新车——宝腾X70在吉隆坡正式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