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隆美尔德国哪里人

隆美尔德国哪里人

发布时间:2022-07-20 20:47:01

A. 隆美尔是哪国人

德国人,人称 沙漠之狐!!!但是讽刺 也死与沙漠!

B. 二战德国将领:隆美尔出生于那一年、死于那一年、是怎么死的

埃尔温·约翰内斯·尤根·隆美尔 Erwin Johannes Eugen Rommel 1891年11月15日-1944年10月14日 (52岁) 昵称: “沙漠之狐” 出生地点: 德意志帝国符腾堡王国海登海姆逝世地点: 纳粹德国赫尔林根效命: 德意志帝国(至1918年) 魏玛共和国(至1933年) 纳粹德国服役年份: 1911年–1944年 军衔: 元帅统率: 第7装甲师非洲军非洲装甲集团军非洲集团军群B集团军群参与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卡波雷托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战役里尔围城战阿拉斯战役北非战场战斧作战十字军作战加查拉战役托布鲁克围城战第一次阿拉曼战役阿拉姆哈勒法战役第二次阿拉曼战役突尼斯战役轴心行动大君主作战获得勋章: 蓝马克斯勋章钻石橡叶带剑骑士勋章其他工作: 军事作家 埃尔温·约翰内斯·尤根·隆美尔(德语:Erwin Johannes Eugen Rommel,1891年11月15日-1944年10月14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位着名的德国陆军元帅,通称“沙漠之狐”( Wüstenfuchs),也是德国极少数以中产阶级出身以及未进入过参谋学校而获得此头衔的军人。英国战时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对隆美尔评价:“我们面对的是一位大胆与熟练的对手,一位伟大的将军。隆美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一名战功卓越的士兵,曾于意大利战区的英勇表现并受获蓝色马克斯勋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入侵法国的行动中,隆美尔担任了第7装甲师师长,以迅速的机动攻势俘虏大批敌军与物资,使该师获得“幽灵师”的称呼。法国战役后,隆美尔前往北非战场,以少数的德国师与意大利军队向英军发动攻击,收回意大利在先前失去的殖民地,之后又击退了持有装备、人员和制空权优势的英军反攻—战斧作战,以及在加查拉战役中以8万人和560辆坦克的兵力将11万人与840辆坦克的英国第8集团军击溃、后者物资与人员损失过半。隆美尔因为此役的成功而被晋升为元帅,也因为其先前多次以少胜多的活跃表现而产生了“隆美尔神话”。 但到了阿拉曼战役后,隆美尔部队的补给状况每况愈下,再度面对拥有物资增援的英美两军已难以对抗,隆美尔因此最终离开了北非,回到德国占领的西线负责抵挡盟军入侵欧陆的防务。战争后期,隆美尔被卷入了推翻希特勒的行动中。由于他广泛的知名度,希特勒让其选择可享有荣誉的私下自杀进而保护家人,或受军法审判、全家送至集中营,隆美尔选择前者后服毒身亡,希特勒为其举办国葬。 隆美尔的军事能力受到多位军事学家的推崇与批评,包括其亲临前线所发展出的灵活机动战术、对军中同僚过于严苛和难以相处、行事莽撞、未重视后勤与战略观狭隘等都有许多争议,甚至有人认为其杰出能力不过仅是英军不承认敌军士兵的素质,而将隆美尔吹捧为军事天才的说法[2]。除了军事能力外,隆美尔也以人道精神对待敌军士兵、并拒绝了杀害犹太裔和英国突击队战俘的命令

C. 隆美尔是谁

中文名:埃尔温·隆美尔外文名:Erwin Johannes Eugen Rommel国籍:德国民族:日耳曼出生地:德国海登姆市出生日期:1891.11.15逝世日期:1944.10.14职业:军人毕业院校:但泽皇家军官候补学校
隆美尔是二战中德国最负盛名的将领,也是希特勒最为宠爱的将领。稍对世界军事史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他那个着名的绰号——“沙漠之狐”。由于他在北非沙漠战场的一系列惊人战绩(隆美尔率领2个师的军队在北非仅仅用了2个星期就让英军之前2个月的战果丧失殆尽)和德国媒体和盟国媒体的疯狂宣传,他在世时就已成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军人和德国人崇拜的偶像。
隆美尔曾经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隆美尔就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华。1918年,德国十一月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他任警卫连连长。从1919年起,他历任连长、德累斯顿步兵学校战术教员、戈斯拉尔市猎骑兵营营长、波茨坦军事学校教员、维也纳新城军事学校校长、希特勒大本营卫队长等职。1940年2月任坦克第七师师长,参加了对法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对作战经过作了详细的日记,保存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为后人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提供了依据。
隆美尔出生在德国南部一个中学校长家庭。1910年中学毕业后从军,入但泽皇家军官候补学校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任连长,先后获得3枚十字勋章。一战后,历任德累斯顿步兵学校战术教员、戈斯拉尔市猎骑兵营营长、波茨坦军事学校教员、维也纳新城军事学校校长等职,因着有《步兵进攻》一书引起希特勒的重视。1938年调任希特勒大本营卫队长,曾陪同希特勒巡视捷克斯洛伐克。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隆美尔作为德国最高统帅部的指挥官之一,受到希特勒的器重。1940年2月,希特勒任命他为第7装甲师师长,并赠给《我的奋斗》一书。5~6月间,在德军闪击西欧的侵略战争中,隆美尔指挥装甲第7师冲在最前面,先克比利时,接着是阿拉斯、索姆,最后直捣法国西海岸,被法国人称之为“魔鬼之师”。

1941年2月,希特勒又任命隆美尔为“德国非洲军”军长,前往北非援救一败涂地的意大利军队。他到达北非的黎波里前线后,立即作了一次侦察飞行,得出了“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的结论。于是他便改变“固守防线”的命令,指挥他的装甲部队冒着沙漠风暴勇猛穿插,全速前进。英军猝不及防,节节败退。德军直逼亚历山大和苏伊士。隆美尔因此名声大振,赢得了“沙漠之狐”的美名,并被晋升为元帅。后来,德军主力被牵制在苏德战场,希特勒不肯抽兵援助北非前线,致使隆美尔不得不停止进攻而在阿莱曼进行防守。
1942年11月,隆美尔以其仅有的5万军队和550辆坦克在阿莱曼地区抗击蒙哥马利的19.5万军队和1029辆坦克,终因寡不敌众而惨遭失败。1943年3月,隆美尔奉召回德国大本营。同年7月,调任驻北意大利的陆军“B”集团军群司令。1943年12月至1944年7月,他率陆军“B”集团军群在法国组织防御,指挥抵抗诺曼底登陆战役。随后,德国发生了行刺希特勒未遂事件,隆美尔株连其中。1944年10月14日,由于希特勒派人逼迫,他在一辆小轿车中服毒自尽,而对外宣布的消息,则是“隆美尔陆军元帅在途中中风去世”。

D. 谁能告诉我 隆美尔 将军的详细资料

隆美尔,1891年出生于德国符腾堡邦首府海登海姆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和祖父都是教师,母亲出身官宦门第。童年时代的隆美尔是一位自觉、友善、守纪律的学生,青年时期,他体质纤弱,性格内向,有些书生气,爱好数学和机械,对军事并无特殊兴趣。他的理想曾经是做一位工程师或飞艇技师。还是父亲最了解自己的儿子。隆美尔的父亲鼓励不大愿意从军的隆美尔入伍,并亲自向军方作了推荐。隆美尔18岁加入了陆军,先是做军官候补生,不久就进皇家军官候补生学校受了9个月的军事训练。

隆美尔一生奉行禁欲主义原则,不喝酒、不吸烟。上军校时,他结识了一位名叫露西的少女。1916年两人结婚。婚后12年有了独生子曼弗里德。隆美尔同许多军事家一样,对军事的酷爱和对战争的钟情,远远超过对小家庭生活的迷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隆美尔是一名步兵排长,随部队转战于西线、罗马巴亚和阿尔卑斯山地。他意志坚强,勇猛过人,刻苦耐劳,善用计谋。第一次参加战斗时,他率领3名士兵击败了20名左右法军的进攻。1917年他任上尉连长,在喀尔巴阡山地的一次战斗中,隆美尔率领部队沿着一条罕为人知的山路,连续运动50小时,俘获敌人5000多人,火炮30门。这次大战虽然没有给他更多的参加战斗的机会,但隆美尔两次负伤,四次获得军功勋章,他对战争的高度热情和出色的战斗素质已经显露出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隆美尔过着一种平淡的生活,官运并不亨通,当了12年上尉。从1919年起,他历任步兵连长、德累斯顿步兵学校战术教员、戈斯拉尔市猎骑兵营营长、波茨坦军事学校教员、维也纳新城军事学校校长等职。直到希特勒掌权以后,他才获得了飞黄腾达的机会。他当战术教官时写的《攻击中的步兵》被希特勒看中,1939年,希特勒决定由该书的作者担任其大本营卫队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隆美尔在最高统帅部任职。占领波兰之后,希特勒论功行赏,满足了隆美尔想指挥一个装甲师的意愿。1940年2月15日,他升任第7装甲师师长。从此,隆美尔进入了他军事上的黄金时代。

1940年5月,德军在西线发起进攻。只用十几天就占领了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继而侵入法国。隆美尔指挥的第7装甲师独挡一面,负责突破马斯河向瑟堡发展攻势的任务。当时,马斯河上的桥梁已被法军炸毁,隆美尔不顾法军炮火的轰击,来到河边指挥强渡。渡河时,他乘第一批船进行直接指挥。当抢占了滩头阵地后,隆美尔又立即返回对岸指挥架桥。第二天上午,第一批15辆战车在西岸登陆,隆美尔立即指挥河西岸的德军向法军进攻,掩护后续部队渡河。德军突破马斯河防线,隆美尔率领先头部队向法军迅猛追击。他不顾法军重新组织反攻的危险和个人的安危,总是冲在最前面,而其指挥的大部队常常落在后面,以至不得不返回头来寻找这些部队。1940年6月20日,隆美尔装甲师占领瑟堡,结束了进攻法国的战斗。在这不到六个星期的战斗中,他的装甲师前进了350多公里,其中最后四天达220公里,以伤亡2000余人的代价,俘获敌军9.7万余人,战车485辆,卡车4000辆,火炮数百门,成为参战的德国装甲师中战绩最辉煌的一个师。隆美尔的突出表现,赢得了希特勒的赞赏。他荣获一枚武士级十字勋章。法西斯德国的宣传机器也大肆宣扬隆美尔,隆美尔逐渐变成了德军中“战神”一般的英雄。虽然他专横而又抗上,但却是极优秀极有独到见解的指挥官。

1941年2月11日,隆美尔奉希特勒之命到北非后,立即对前线地区作了空中侦察,他认为“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2月16日,他正式接管了前线的指挥权。2月末,德军攻占了恩努菲利亚。3月,又利用英军调防,轻敌的有利时机,采取大胆行动,把数量不多的德军和意军组成混合纵队,从塞尔提向穆尔祖赫发起进攻,向前挺进了450英里,给英军以意外的打击。九天之后,他又指挥部队攻占了艾阿格海拉地区的要塞、水源和机场,占领了马萨布莱加,把英军逼到阿吉达比亚地区。隆美尔不给英军以喘息机会,乘英军立足未稳,又于4月2日攻占了阿吉达比亚。他不顾意大利最高统帅部的阻止,继续前进,经过艰苦战斗攻陷了梅希里,使整个巴尔赛高原落入轴心国军队之手。英军只剩下了一支被围困在托布鲁克的部队。隆美尔的进攻使英军损失惨重,曾指挥英军大败意军的奥康诺将军也成了德军的俘虏。不久,英国向北非大举增兵。1941年11月,拥有10万兵员和750多辆坦克的英国第八集团军,在名将奥金莱克的指挥下,发动了代号为“十字军”的攻势,隆美尔以3个德国师、两个意大利军和320辆坦克对阵。由于实力处于明显劣势,德军退出昔兰尼加。

1942年1月,隆美尔得到150辆坦克的补充。20日,隆美尔获栎树叶双剑勋章,升任非洲军团司令。不久,他守回了昔兰尼加,由此被提升为上将。5月下旬,隆美尔又一次向英军发起攻击,经过一场血战,击溃了英团第8集团军,并向埃及方向挺进。6月19日,他调转头来以3个装甲师和一个摩托化师向托布鲁克要塞进攻,14小时后将其攻克,俘获英军3万多人。两天以后,隆美尔被授予元帅军衔。到1942年下半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北非战局开始向不利于法西斯德国的方面转化。10月23日,英国名将蒙哥马利率第8集团军向德军发起攻势。希特勒立即将正在休养的隆美尔重新派往非洲,但已无力扭转战局。

1943年3月31日,希特勒把隆美尔召回最高统帅部,授予他栋树叶钻石勋章,命他免职疗养。1943年8月,希特勒又起用隆美尔,任命他为驻意大利北部集团军司令。1943年12月。又任命他为驻法国的B集团军群司令,并负责沿海要塞工事的构筑。

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7月17日,隆美尔乘车视察前线返回途中遭美国飞机袭击,他被摔出车外而负重伤。7月20日,暗杀希特勒的行动失败后,他被指控为谋杀希特勒的同案犯。10月14日,希特勒派人送毒药给隆美尔,并传达了希特勒的允诺:如果服毒自尽,将对他的叛逆罪严加保密,并为他举行国葬,其亲属可领取陆军元帅的全部抚恤金。否则,将受法庭审判。隆美尔选择了前者。希特勒果然下令为隆美尔举行国葬,陆军元老伦德施泰特元帅致悼词,希特勒为其送葬。此时此刻,希特勒还在利用隆美尔的声誉为其摇摇欲坠的第三帝国效劳。

虽然隆美尔至死都在为第三帝国效劳,但他仍不失为一位战绩显赫的传奇式人物。在西方军界,有人称他为“战争动物”,称他指挥的装甲师为“魔鬼师”,英国人送给他“沙漠之狐”的美誉,有人甚至称他为“二十世纪的汉尼拔”。这些显然都是对于他出类拔萃的军事造诣和战术天才的肯定。

是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反抗过元首的屠杀政策的元帅.

E. 二战名将隆美尔简历 二战名将隆美尔怎么死的

死因:二战期间,隆美尔被卷进了密谋推翻希特勒的计划中,在希特勒的逼迫之下,隆美尔被迫于在1944年10月14日在卡车上服毒自尽,时年53岁。

简介:埃尔温·约翰尼斯·尤根·隆美尔(德语:Erwin Rommel),纳粹德国的陆军元帅,世界军事史上着名的军事家、战术家、理论家,绰号“沙漠之狐、帝国之鹰”,他与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

隆美尔出生于符腾堡邦的首府海登海姆市。1910年7月从军。一战时随军开赴法国,后又在东线与罗马尼亚人和意大利人作战。被德皇授予蓝马克斯勋章。一战后曾担任过步兵营长、陆军学院教官。

1938年隆美尔少将任元首大本营司令。1940年2月任德军第7装甲师师长,使该师赢得了“魔鬼之师”的称号。1941年1月希特勒挑选隆美尔中将任驻非洲军团军长。他到达北非后,不到两个月,就迅速扭转了北非战局的初期局势,被提拔为上将。1942年6月隆美尔上将被晋升为德国陆军元帅。

(5)隆美尔德国哪里人扩展阅读:

死亡缘由

没有审判的死刑

埃尔温·隆美尔生前已经是传奇人物,有关他的书籍比任何一位德国国防军将军都多,德国非洲军团的士兵把他们的首长称作“沙漠之狐”。他的座右铭是:“隆美尔不论到哪儿都要走在最前面。”

希特勒的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把他塑成“人民元帅”;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十分崇敬地评价隆美尔说:“你是个冷静狡猾的敌人,一位伟大的将军。”

隆美尔在历史上的形象一直熠熠发光。第三帝国初期,他还充满激情地赞扬希特勒的“旷世奇功”,然而从1943年起,他就成了德国国防军中敢于就不断恶化的形势向元首直言的少数高级军官之一。1944年6月6日,盟军攻入法国后,隆美尔成了希特勒最危险的反对者。

1944年9月末,希特勒最信任的心腹马丁·鲍曼在从元首大本营发出的一份印有“帝国秘密事务”字样的呈文中报告,隆美尔曾说“暗杀成功后他将领导新政府”。这份文件意味着对希特勒最喜欢的隆美尔将军作了死刑判决。

因为马丁·鲍曼诬陷了隆美尔,那些试图在1944年7月20日用炸弹炸死那位独裁者的人和隆美尔一点关系也没有,而几年前,隆美尔对马丁·鲍曼的羞辱使他记恨在心。

在马丁·鲍曼的报告发出几天后,两位将军来到隆美尔在黑尔林根的住所,并强迫这位被英国军机炸成重伤的元帅吞服了毒药丸。

连希特勒也不敢像对待“7·20密谋者”那样,到人民法院控告、绞死这位最高勇敢荣誉勋章的获得者。

考虑到他的妻子露西和时年16岁的儿子曼弗雷德,隆美尔服从了——这也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次服从。

希特勒虚伪地向隆美尔的遗孀表示哀悼,并为隆美尔安排了国葬。德国陆军元帅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在悼词中高度评价道:“他的心属于元首。”

网络-隆美尔

F. 隆美尔是哪国的

德国,二战德国三大名将之一(曼施坦因、隆美尔、古德里安),绰号沙漠之狐,曾任元帅,是二战是唯一被交战两个阵营认可的人,最后被希特勒赐死。

G. 隆美尔的英文资料

Erwin Rommelwas born in Heidenheim, Fortenburg, Nazi German Army Marshal, a famous military strategist, tactician and theorist in world military history.

埃尔温·隆美尔出生于符腾堡邦海登海姆市,纳粹德国陆军元帅,世界军事史上着名的军事家、战术家、理论家。

Rommel, nicknamed "the Fox of the desert" and "the eagle of the empire", together with Manstein and Guderian, was named by later generations as the three great generals of Nazi Germany 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隆美尔绰号“沙漠之狐”、“帝国之鹰”,与曼施坦因与古德里安一起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 。

He joined the army in July 1910 and went to France with the army ring World War I. He fought with Romanians and Italians on the eastern front and was awarded the Blue Max Medal by the German Emperor. He served as infantry battalion commander and military academy instructor after World War I.

1910年7月从军,一战时随军开赴法国,后又在东线与罗马尼亚人和意大利人作战,被德皇授予蓝马克斯勋章。一战后曾担任过步兵营长、陆军学院教官。



(7)隆美尔德国哪里人扩展阅读

荣获的勋章荣誉:

1、德意志帝国符腾堡勋章(Württembergische Goldene Verdienstmedaille):一级(金质),1915年2月25日授予。

2、德意志帝国巴伐利亚军功勋章(Militärverdienstorden):四级(佩宝剑)。

3、德意志帝国 符腾堡菲特烈勋章(Friedrichs-Orden):一级(佩宝剑)。

4、德意志帝国符腾堡军功勋章。

5、德意志帝国铁十字勋章:二级,1914年3月22日授予。

6、德意志帝国 铁十字勋章:一级,1915年3月22日授予。

7、德意志帝国蓝马克斯勋章:1917年12月10日授予。

8、德意志帝国重伤勋章:1918年授予。

9、德意志第三帝国铁十字勋章(1939年型):二级,1940年5月17日被授予。

10、德意志第三帝国 铁十字勋章(1939年型):一级,1940年5月21日被授予。

11、德意志第三帝国骑士铁十字勋章,1940年5月27日被授予。

12、意大利王国英勇勋章:二级(银质),1941年4月22日被授予。

13、意大利王国殖民星章(Ordine coloniale della Stella d'Italia),1941年4月28日被授予。

14、意大利王国军事勋章(Ordine militare d'Italia):第二级(大军官级),1942年1月15日被授予。

15、罗马尼亚王国米歇尔英勇勋章(Ordinul Mihai Viteazul):第三级与第二级,1944年7月10日被授予。

H. 埃尔温 隆美尔元帅的故乡是今天德国的哪里斯图加特吗

隆美尔出生于符腾堡邦的首府海登海姆市。 是着名的军事家、战术家、理论家。

I. 埃尔文·隆美尔的个人简介

1891年11月15日隆美尔出生于德国布伦兹的海登海姆,他的父亲是一名中学校长,母亲是当地政府官员的女儿。尽管青年隆美尔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工程师,但是他还是在1910年7月从军,加入伍尔登堡当地的第124步兵团,三个月后,隆美尔升为下士,不久又升为中士。

1911年3月被送进但泽皇家军官候补生学校,11月毕业。1912年1月,隆美尔毕业回到驻扎在威卡尔登的第124步兵团训练新兵,并获中尉军衔。在但泽的时候,隆美尔认识并爱上了露西·莫林,于1916年正式结婚,1928年圣诞夜生下隆美尔唯一的一个儿子-曼弗雷德。
1914年3月1日,隆美尔被派到乌尔姆第49野战炮团的一个炮兵连服役。8月,隆美尔回到原来的步兵团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9月他的左腿被打伤,为此他荣获了二级铁十字勋章。
1915年1月,隆美尔重返第124步兵团,又获得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1916年后期他被派往东线罗马尼亚作战。
1917年5月,隆美尔被召回西线作战。到了8月返回东线,并在那里再次受伤。9月,隆美尔所在的营被调往意大利北部参战。隆美尔率领的部队作战英勇,突破科罗弗拉防线,攻克蒙特山,占领隆格诺恩,这些战绩使隆美尔赢得了德国很少颁发给低级军官的功勋奖章,并被提升为上尉。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隆美尔先是被派往一个军团参谋部任文书工作。
1920年10月1日,隆美尔被派往施登卡德指挥一个步兵团的步枪连,他一直在那里呆到1929年。
1929年10月,隆美尔被派往德雷斯顿步兵学院担任教官。在这段时间,隆美尔根据自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作战经验撰写了《步兵进攻》一书,《步兵进攻》于1937年初被出版发行。
1933年10月,隆美尔军衔升为少校,被委任德国中部戈斯拉一个山地营的指挥官。
1935年10月他又被提升为中校并且担任波茨坦陆军学校的教官。1938年二战爆发前夕,他又被调往另一所军事学院任教。
1939年9月,隆美尔被任命为少将。波兰战役期间,隆美尔负责指挥希特勒的警卫部队。德军迅速地消灭了波兰,隆美尔也开始充分认识到坦克部队和闪电战的重要性。波兰战役之后,希特勒问隆美尔需要担任何种职务,隆美尔暗示希望指挥一支装甲师。
1940年2月15日,尽管缺乏装甲作战的实战经验,隆美尔还是被希特勒任命为德军第7装甲师师长。第7装甲师隶属于霍斯将军指挥的第15装甲军准备入侵低地之国和法国。
1940年5月10日,德军入侵西欧。第7装甲师风驰电掣般的横扫过比利时和法国。5月13日,第7装甲师在激烈的战斗后强渡了默兹河。5月15日,冲过了菲利普维尔。5月21日,隆美尔的部队已经越过了康布雷,勒卡特,抵达了阿拉斯,在这里他们遭遇了英军两个坦克团大约70辆坦克的阻击,其中有一些德军37mm反坦克炮无法击穿的马蒂尔塔II型坦克。正当英军坦克大量杀伤了德军的步兵和反坦克炮的时候,隆美尔命令德军使用88mm高射炮平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5月26日,第7装甲师继续前进,并攻占法国最大工业城市之一的利勒,这个行动使法国第1军团一半的部队陷入困境。6月5日,隆美尔命令他的装甲师顺着两座还没有被破坏的铁路桥跨过了索姆河,第7装甲师此时的速度已经是平均每天40-50英里了。6月10日,隆美尔的部队终于在迪埃普附近抵达了英吉利海峡岸边。6月16日清晨,第7装甲师从鲁昂的法军一座桥梁上跨过塞纳河,然后向南疾驰,17日第7装甲师在行进间开始攻击瑟堡,于19日攻占了这座法国重要的深水港口。6月25日,法国战役结束。
法国战役期间,第7装甲师赢得了“魔鬼之师”的称号。隆美尔在指挥第7装甲师的时候总喜欢自己跟着侦察部队,他认为对于一个指挥官来说经常走近自己的士兵是很重要的,这种习惯一直被带到了后来的北非战场。隆美尔有时候会故意将上级的命令置之不理,他认识到最高指挥部有时候并不会根据实际情况去处理,所以隆美尔经常先执行自己的命令,等做完了再去向上级报告。隆美尔的参谋人员对隆美尔这种行为并不赞同,而他们更多的时候是根本找不到他。隆美尔在写给自己妻子露西的信件中称法国战役是一次“闪耀的法国之旅”。
法国陷落以后,隆美尔继续他的军事生涯。
1941年1月他被提升为中将并在2月被召回柏林担任德国非洲军团的司令,2月12日,隆美尔接到命令抵达的黎波里。非洲军团由两个师组成,他们的使命就是支援已经在1940和1941年1月在北非同大不列颠军队战斗的意大利盟友。从40年12月至41年1月,英联邦的军队将他们逐出了埃及,意大利人已经被击退至利比亚境内。
1941年2月14日,隆美尔的先头部队第5轻装甲师部分人员装备在的黎波里上岸。隆美尔意识到意大利人由于被英军击败而士气低落,他会见了意大利的指挥官。2月24日,德国非洲军团首次在的黎波里以东和英军发生小规模战斗,3月31日,非洲军团对布雷加的英军发动了一次成功的进攻。隆美尔使用其在法国成功的闪电战术给了英军狠狠一击。非洲军团继续向东追击撤退中的英军,一直深入昔兰尼加并攻占了班加西。4月13日,隆美尔的部队向南绕过港口要塞托布鲁克攻克巴迪亚,接着又于4月15日占领了埃及西部边境上第一个城市萨鲁姆。隆美尔的进攻迫使英军及其盟军退守到了托布鲁克要塞内。4月11日到13日,隆美尔第一次尝试攻占托布鲁克,但是失败了。托布鲁克对于整个北非的战线有着重大的战略地位。隆美尔第二次尝试攻占托布鲁克是在4月30日至5月2日,此时他的敌人和朋友都因为他狡猾的战术而称他为“沙漠之狐”。4月中旬至6月中旬,英军也发动了一些小规模的进攻,但是在德军威力强大的88mm炮的打击下损失惨重,被迫撤回了防御阵地。
1941年6月,无论是英军还是德意军队都无力再发动攻势,双方只有加固防御阵地的实力。在德国,宣传机构已经把隆美尔塑造成一个无敌的将军。
1941年8月中旬,非洲军团被改组为非洲装甲军团,实际上隆美尔已经成为整个非洲德军和意大利军队的总司令。同时,德军第5轻装甲师被重新编组为第21装甲师,非洲军团还得到了新的补充--刚运至非洲的第90轻型师(即后来的第90轻装甲师)。隆美尔不断的要求装备和补给,但是他仅仅得到很少的份额。10月,隆美尔又开始计划进攻托布鲁克并开始加强德意军队的防御阵地。11月17日,英国的突击部队冲进了隆美尔的指挥部计划暗杀隆美尔,但是行动失败了,因为隆美尔根本不在那里。11月18日,英军出乎隆美尔意料之外发动了“十字军”攻势,英军的目的就是突破托布鲁克包围圈并消灭非洲装甲军团。英军的攻势在11月22和23日停顿了下来,隆美尔发动了反击并穿插到了英军的后方。“十字军”行动在这期间双方作战异常惨烈,战场态势变化相当大。在锡迪-雷日弗机场战斗中,英军炮兵英勇作战,几乎都坚守炮位直至战死。尽管非洲军团摧毁了大量的英军坦克和装备,但是隆美尔的部队自己也损失极大,坦克只剩下了40辆,燃料弹药都已经消耗怠尽,同时,英军终于抵达托布鲁克要塞的外围,11月29日,英军冲进了托布鲁克。12月7日前,非洲军团撤出了托布鲁克外围,而且也开始撤出昔兰尼加。从1942年1月2日到1月17日,德意军队在巴迪亚和萨鲁姆都被击败。
1942年1月中旬,隆美尔开始重整他的部队,准备在得到足够的补给和装备后发动一轮新的攻势。隆美尔经常有一些巧妙的战术行动,比如他命令补给卡车和意大利的轻型坦克在后面绑上树枝和杂草在沙漠里运动,以形成漫天的沙尘,这些在敌人眼里会被认为是一次大规模的进攻,这使英军指挥官判断失误,而同时隆美尔却在其他的方向上集中装甲主力发起进攻。
1942年1月下旬,隆美尔发动了新的进攻,首先是重新占领了班加西,迫使英军撤退到加扎拉防线。2月初,双方军队形成对峙。1942年5月26日,隆美尔又开始进攻了,经过激烈交火后突破了加扎拉防线直接威胁托布鲁克。从5月30日起至6月11日,隆美尔对托布鲁克西南的比尔哈凯姆要塞发动了进攻,德军采取了不间断的空袭和炮击,要塞里4000名法国守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要塞直到6月11日才被德军攻占。6月12日和13日隆美尔的部队摧毁了大约140辆英军坦克。遭受沉重损失的英军开始撤离加扎拉防线,同时也撤出了在托布鲁克东南建立的补给基地。6月18日,德军再次包围了托布鲁克。6月20日,德军非洲军团向托布鲁克发动了突袭。按隆美尔的指示,德军装甲主力首先越过托布鲁克向东面的巴尔迪亚挺进,在距离巴尔迪亚仅有18英里的时候突然回头向西面的托布鲁克发动了进攻。在德空军的配合下,非洲军团的装甲部队和步兵终于在1942年6月21日攻占了托布鲁克要塞。6月22日,希特勒晋升隆美尔为陆军元帅。
攻占领托布鲁克后,隆美尔决定继续东进深入埃及。6月30日前,德意军队已经抵达了英军设在梅尔沙马特鲁布的防线,很快英军又抛弃了这个港口退向阿拉曼。阿拉曼距离亚历山大以西96公里,开罗以西240公里。隆美尔的非洲军团现在准备向苏伊士运河挺进,不过此时的非洲军团已经消耗完大部的燃料和弹药,英军在局部实施了一系列成功的反击暂时阻止了非洲军团的前进。从7月至8月,隆美尔一直在向德国最高统帅部要求补给和装备,但是此时德国战争机器的焦点已经集中在东线战场,只给予隆美尔很少的补给。1942年8月30日,隆美尔发动了一次进攻意图迫使英军撤出阿拉曼。德军在阿拉姆哈勒法山脊受阻,由于英军实力上占优以及德军的补给耗尽,隆美尔的非洲军团不得不撤回出发阵地。这次战斗之后隆美尔由于有病离开了非洲去德国治疗。德军在这期间沿阿拉曼战线埋设了大量的地雷带,这些防御地带就是隆美尔着名的“魔鬼花园”。英军第8集团军则正在积蓄反击力量,大量工兵部队为了排除“魔鬼花园”而专门训练,地中海上皇家空军频频出击摧毁德军运往北非战场的补给舰只,而且得到了500辆美制的M4谢尔曼坦克。1942年10月23日蒙哥马利将军指挥下的英军第8集团军发起了阿拉曼战役。当10月25日,隆美尔被急召回到非洲战场的时候,形势已经对德军相当不利了。英军步兵和坦克部队在优势空军和炮兵的掩护下突破了德军正面的防线。经过6天激烈的战斗,10月19日下午,隆美尔命令非战斗人员撤到了富卡防线更远的西部--梅尔沙马特鲁地区。11月1日至2日夜间英军全线向非洲军团防线发动进攻。德军正面开始崩溃了,刚开始希特勒再三严令隆美尔的非洲军团不许后撤,最后在11月5日希特勒勉强同意了隆美尔的撤退方案,非洲军团全线撤退。11月12日,英军收复了托布鲁克。而在此之前11月8日,美军已经在突尼斯登陆。英军继续追击溃退中的非洲军团,11月19日收复班加西,而隆美尔由于缺乏装备和补给根本无力去发动反击甚至建立新的防线,他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撤退,由于蒙哥马利的谨慎个性,非洲军团数次几乎要被英军包围,又奇迹般地脱离险境。英军于1943年1月23日收复的黎波里。隆美尔的非洲军团最后全部撤到了突尼斯。
1943年2月19日,隆美尔指挥非洲军团在卡塞林隧道战中重创美军部队,这也是隆美尔在非洲最后的一次进攻了。很快在盟军优势兵力面前,非洲军团的攻势在2月22日被阻止了。23日,隆美尔被任命为新成立的非洲集团军群的司令,尽管他并不愿意接受这个职务。不久他就被阿尔尼姆将军所取代。1943年3月6日,隆美尔被送回德国治病。3月11日,希特勒授予隆美尔骑士十字勋章以及钻石。两个月后,1943年5月13日,非洲军团向盟军投降。
1943年3月至7月,隆美尔因严重的病情只能和妻子和儿子在一起度过。7月10日,他被指派为德军在希腊的指挥官,不过很快又被召回柏林。随后隆美尔参与了德军镇压意大利政府倒戈向盟军,大量德军涌入意大利境内并解除了意大利军队的武装。11月初,隆美尔又被委任为意大利的指挥官,很快这个职位被凯塞林将军所取代。11月下旬,隆美尔离开意大利回到德国。12月初,希特勒正式委派隆美尔视察从北边开始与英国隔海相望的全部海岸防御工事。12月31日,隆美尔被任命为B集团军群的指挥官,这个集团军群的总指挥是陆军元帅伦斯特。隆美尔视察了从荷兰到波尔多沿海岸的防御工事,也就是着名的“大西洋壁垒”。为了阻挡盟军的登陆,隆美尔特别设计了防空降的障碍物,这种东西被称为“隆美尔芦笋”,还有很多在海滩上的障碍物以及大片的地雷带。由于盟军成功的实施了欺骗行动,使得德军在海滩防御重点地区上出现了严重的分歧。隆美尔对盟军可能的登陆点判断有误。
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一线实施了登陆,数日之后盟军就完全控制住了滩头阵地,并向纵深扩大。尽管隆美尔在卡昂外围暂时阻挡住了英军的进攻,党卫军第12装甲师摧毁了英军100多辆坦克,但是在盟军绝对优势空军打击下,德军终于顶不住了。当盟军坦克潮水一般涌过德军的防线,隆美尔心中对德国必胜的信念已经荡然无存了,他开始怀疑德国是否还有继续战争的必要。
1944年7月17日,在一次空袭中隆美尔的座车被击中,隆美尔受了重伤,不得不离开了前线。德国反希特勒的军官们曾经找过隆美尔试图说服他加入他们的阵营,尽管隆美尔对战争失去了希望,但是他却始终没有直接参与反希特勒的活动(在这个问题上,西方历史学术界的观点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1944年7月20日,德国反希特勒组织策划了一起爆炸试图刺杀希特勒,可惜行动阴差阳错的失败了。这个事件牵连了很多的高级将领和军官,其中也包括隆美尔。8月8日,隆美尔被从法国医院转到他的故乡斯瓦比亚的赫尔林根山庄。8月12日,密谋刺杀希特勒的重要成员戈台勒被捕,从他箱子里搜出来的有关文件上有隆美尔的名字。另外一名参与这个组织的成员霍法克也向希特勒的秘密警察证实隆美尔支持刺杀希特勒的行动。1944年10月14日,希特勒的第一副官布格道夫向隆美尔转达了希特勒的命令,隆美尔有两种选择,自杀或者被逮捕受审。隆美尔选择了前者,服毒自杀以一种体面的方式结束生命。
1944年10月18日,希特勒下令为隆美尔举行国葬并全国默哀一天。
总的来说,隆美尔一生为纳粹德国的侵略战争效力,最终被希特勒处死,无疑是一个历史悲剧人物。同时,辩证的看到隆美尔不具备一个战略家的眼光,比如在德国1941年入侵苏联的时候,他却在利比亚造成了战线拉得太长的灾难性事件,而且隆美尔固执武断,对同僚和上司的意见置若罔闻,对别人的指责和非议常常神经过敏。不过这些并不能掩饰他具备杰出的装甲战术指挥天赋,出其不意的打击敌人,利用装甲部队的速度实施机动迂回,而且他总是出现在最前线,所以,隆美尔的士兵,无论他们是德国人抑或是意大利人,都无一例外的钦佩他们的指挥官--隆美尔!历史不会忘记在两年的时间里,他曾在硝烟弥漫的战场指挥仅仅两个装甲师和为数不多,装备较差的步兵,但是却顶住了各方面都占优势的敌人。隆美尔赢得了不仅是德国人还有他的敌人的尊敬,英国人称他是一个骑士,邱吉尔说:“撇开战争,请准许我说,他是一名伟大的将军。”

J. 求 隆美尔 资料

埃尔温·隆美尔

更多图片(48张)
埃尔温·约翰内斯·尤根·隆美尔(德语:Erwin Johannes Eugen Rommel,1891年11月15日-1944年10月14日),纳粹德国的陆军元帅,着名的军事家、战术家、理论家,绰号“沙漠之狐,与曼施坦因、古德里安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帝国之鹰”。

隆美尔出生于符腾堡邦的首府海登海姆市。1910年7月从军。一战时随军开赴法国,后又在东线与罗马尼亚人和意大利人作战。一战后曾担任过步兵营长、陆军学院教官。1938年隆美尔少将任元首大本营司令。1940年2月任德军第7装甲师师长,使该师赢得了“魔鬼之师”的称号。1941年1月希特勒挑选隆美尔中将任驻非洲军团军长。他到达北非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迅速扭转了北非战局的初期局势,被提拔为上将。1942年6月隆美尔上将被晋升为德国陆军元帅。二战期间,隆美尔元帅被陷害参加了密谋推翻希特勒的计划中,被迫于1944年10月14日服毒身亡,时年52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璀璨将星中,能够做到生前声名显赫,身后殊荣不断,特别是被敌对双方都认可的,惟有隆美尔一人而已。对他的评价也逐渐趋于两极化,支持的人将其称为纳粹战神,他高明的军事素质和出色的战术指挥才能,受到了许多军事爱好者的尊崇,甚至是着名军事家的尊敬和崇拜;反对的人根据他战略的失误,将其称为“战术上的巨人,战略上的矮子”;但鉴于隆美尔既曾经是希特勒麾下最得力的将领之一,又是纳粹政权的侵略工具,因此也被称为“二战纵火犯”。

中文名:埃尔温·约翰内斯·尤根·隆美尔
外文名:Erwin Johannes Eugen Rommel
别名:沙漠之狐、帝国之鹰
国籍:德国
民族:日耳曼
出生地:符腾堡邦海登姆市
出生日期:1891.11.15
逝世日期:1944.10.14
职业:德军第7装甲师师长,驻非洲军团军长,驻法国的B集团军群司令等
毕业院校:但泽皇家军官候补学校
信仰:德意志第三帝国
主要成就:法国战役,迅速扭转北非战局的初期局势,进攻力学,大西洋壁垒等
代表作品:《步兵攻击》
军衔:陆军元帅
星座:天蝎座
血型:O型

阅读全文

与隆美尔德国哪里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3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0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9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6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8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2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9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0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1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4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6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9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