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动汽车销量正在上升,疫情是否成为市场的转折点
欧洲各地为遏制新冠疫情而实施的封锁,极大地改变了我们在世界各地的行动方式。在家工作的限制、休假计划和失业导致数百万辆汽车在车道上积满灰尘。
新车需求的暴跌并不令人惊讶。在欧洲最大的汽车市场德国,2020年上半年新车登记量比2019年同期下降了35%,而在限制最严的时期(4月),销量更是历史性地下滑了61%。欧洲其他最大的汽车市场在2020年上半年的销量表现更糟:西班牙(-51%),英国(-49%),意大利(-46%)和法国(-39%)。
但汽车市场的一个部分仍在增长。电动汽车(EV)的销售,无论是纯电动汽车(BEV)还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都逆势而上,不仅在市场份额上,而且在绝对数量上。在德国,电动汽车销量从2019年的47584辆增长到2020年的93848辆,这主要是受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增长强劲的支撑。
虽然目前还没有研究表明这场疫情如何(或尚未)改变了欧洲人的态度,但有轶事证据表明,这一经历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看法。例如,一些评论人士强调,由于禁闭限制,人们更加欣赏自然。
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也有可能让我们了解到我们与社会的联系。以社区为基础的阻止病毒传播的措施(社交距离和戴口罩)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利他主义的动机——即为了他人的利益而做出个人牺牲,而大多数人我们永远不会遇到。在我看来,这听起来很像对抗气候变化的战斗。(汽车商业评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❷ 大众德国工厂电动汽车日产量达千辆,新能源领域大众能否再创辉煌
其实应该是能够再创辉煌的,因为现在新能源汽车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❸ 这也许是传统厂商造出的最强电动车
2020年显然不是人类摆脱石油能源的一年,最近两周国际原油价格大跌,各位手里的“旧能源”汽车仿佛变得更香了起来。套用苹果最新的一句广告词“你的下一辆车,还能是汽油车”。
传统未来会有四电机的家用车型吗?从现在的趋势来看,四轮四独立电机的高性能车辆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四电机带来的灵活动力调配会成为高性能汽车继续突破的一个重要方向。
虽然采用的是老平台,但是奥迪e-tronS并没有因此而全面妥协。三电机及其动力矢量分配的技术绝对算是市面上领先的三电技术。等到2022年,大众MEB/PPE电动平台正式推出,强大的电驱技术配上合适的电动化平台,再加上传统企业的生产力优势,那时也许真的会是传统企业的快速反攻之时。
对于汽车厂家们来说,未雨绸缪十分必要。欧洲不少国家都曾表示2030年是新能源切换的一个时间点。按照汽车平均6-8年为一代的生命周期来看,剩下10年时间基本就剩半代时间实现油平台向电动平台的转换,再加上一代打磨新产品的时间。不少传统汽车厂家都选择在2019/2020年大举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广泛铺开产品,基本就是这样的思路。
特斯拉Model3基本算是新势力品牌最强车型,而奥迪e-tronS也可以看作是传统车企的反攻曙光。新能源的谋篇大局才刚刚开始,未来发展如何还待时间验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❹ 德国电动车份额已达10.9% 或将超越中国市场
在今年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份里,疫情给汽车产业带来了巨大影响,经济复苏与加速电动化进程要求并重,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汽车市场,碳排放政策的倒逼是使其新能源车增长的根本原因。
根据调查,德国购买新车意愿比例为21%,美国为44%,中国达到76%。在关键技术趋势方面,中国尤其在年轻人市场,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更受欢迎,相对于美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及中国将更加普及。根据研究,至2035年,欧洲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将从4%升至67%,中国达到55%,而美国仅为14%。
长期来看,电动汽车必将在汽车行业变革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在2030年后成为需求最旺盛的车型。未来德国将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发展道路上重要市场之一,但不论是智能化还是电气化,它们距离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市场存在着颇多差异。现在汽车行业更需要利用当前的形势,更加有力地推动变革,在销量方面再创令人雀跃的新纪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❺ 德系三巨头德国产能下滑9% 汽车产业整体“向东”发展
根据相关预测,2020年亚洲新兴经济体增速有望达到6%,较2019年有所提升。尤其对于中国市场,经济增长将带动汽车消费。同时,从中国汽车产业内部来看,中国企业研发投入加大,创新能力增强,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中,汽车智能网联技术得到迅速更新换代。
另外,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最大的汽车消费群体是90后,未来这一主体将占市场份额的30%以上。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是车企新的发展方向,而他们对汽车品质、设计、配置等拥有不同需求,也将为汽车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机会。这也将是跨国车企在中国发展的优势。
从德国到中国的本土化发展,与其说德系车企向东选择中国市场,不如说中国的优势引导了汽车企业的发展方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❻ 2019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出炉,比亚迪不敌特斯拉暂居第二
近日,小编从德国《经济周刊》在10日的报道中了解到:2019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出炉,美国电动车制造商特斯拉2019年电动车交付量大涨50%,达到36.7万辆,位居世界第一,特斯拉在2019年销量最好的电动汽车是Model3,2019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约220.98万辆,同比增长10%。
由于特斯拉Model3售价经过大幅度的降价,再加上特斯拉在中国建设的超级工厂完工,特斯拉Model3在2019年的交付量为30万辆,Model3凭借其优秀的续航里程、交互体验、出色的动力日益被全球消费者认可。随着国产化的落地,并且价格下探到30万元以内,产品性价比进一步提高,2020年的销量或将达到新高。是2019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最好的车型。而且据报道显示,特斯拉Model3即将超越日产聆风(NissanLEAF),成为史上最畅销电动汽车。而日产在2019年3月5日曾宣布,自2010年12月以来,日产聆风销量达到40万辆。日产聆风也是首款达到这一销量水平的电动汽车。
比亚迪销量不敌特斯拉的原
反观国内电动汽车行业,由于国内在2019年6月底开始削减新能源补贴后,国内电动汽车的销量持续下滑,这也是为什么比亚迪不敌特斯拉的主要原因。因为从2012年到2019年,比亚迪共售出约75万辆电动汽车,在这几年的时间中,比亚迪一直是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最好的车企。自从遭遇新能源补贴滑坡后,销量遭遇大幅度的下滑。
新能源补贴遭遇滑坡的确对电动车企造成的打击不小,不过换个方向去想,其实这也算是国内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只要经过了这个坎,相信电动汽车的销量也得到了提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❼ 到2020年为止,欧洲纯电动车和插电混动车的总销量已经超过中国
所有这一切也可能是因为中国2020年第一季度的电动车销量比2019年第一季度下降了57%,美国的情况也是如此,美国的新电动车购买量在同期内下降了33%。与此同时,欧洲(其主要电动车市场为德国和荷兰)的销量增长了44%,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上升趋势还将继续。(撰文/小魔)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❽ 11月德国电动车销量增幅超400% 市场份额已突破20%
10月底,随着第二波疫情的日益严峻——每日新增确诊人数均过万,德国政府宣布从11月2日起至11月底在全国实施再次实施防疫措施。
再加上去年同期因电动车补贴提高一半和即将实施严格的二氧化碳排放标准使得对比基数较高,因此11月德国乘用车市场的销量继续走跌,同比下跌3.0%至290,150辆。
福特的情况也大致相同,只是在两大传统市场中其汽油车销量的下滑更为严重。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福特汽油车销量的同比跌幅均在30%以上,近两个月更是都超过50%。再加上,由于电池出现问题发生了四起着火事件,福特最倚重的电动车——Kuga插混直接被迫停止销售,是以9月起该车的销量也开始出现明显下滑。在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下,今年前11个月福特的同比皆为负数。
当然,不仅是大众和福特,宝马、马自达、三菱、積架和标致等品牌的连续走跌也是传统燃油车表现不佳导致的。这一困境不是某一个品牌或车企才需要面对的,而是整个德国乘用车市场乃至汽车市场都会经历的,是一个无法避免的环节。唯有作出恰当的取舍,并不断增加电动车车型或普混车型,才能逐渐走出阴霾。
文/康琴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❾ 德国汽车俱乐部发布2019救援数据:每天超万次救援
日前,德国汽车俱乐部(ADAC)公布了2019年救援数据,公路监视驾驶员和ADAC出行合作伙伴为驾驶员提供了3756226次援助。ADAC的“黄色天使”,平均每天救援10291次。其中,汽车电瓶故障最为常见,占救援次数的41.8%。
41.8%:电瓶
17.4%:发动机,发动机管理系统(喷射,点火,传感器)
15.5%:其他(车身,转向,刹车,底盘,发动机)
10.6%:发电机,启动器,照明,接线
7.4%:轮胎
3.6%:燃油系统
2.3%:制冷,暖气,空调
1.3%:排气系统,颗粒过滤器,催化转化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❿ 锂电池或断供/德国电动车产量将超中国/小鹏将布局出行领域
001/?受疫情影响全球锂电池供应面临断供风险
美的集团发布公告称,拟通过下属子公司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以协议方式收购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权。本次收购总价为7.43亿元,交易完成后美的暖通将合计控制合康新能23.73%的表决权。此举被业内视为美的集团“二进宫”造车领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