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二战是怎么开始的一开始就是德意日三个国家联盟吗如果不是,那为什么后来会变成这三个国家同盟
1 二战是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开始的2 德意日三国轴心,一开始是德国和意大利轴心,后来,1940年9月27日 日本加入轴心国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签订,德意日三个国家联盟。3二战时,美国实力第一,德国第二,英法其次4 中国派遣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因为缅甸和印度是英国殖民地,所以派远征军去帮助英军。5二战时,澳大利亚,加拿大都参加了二战,1943年,26个国家在华盛顿建立了 反法西斯同盟。
⑵ 二战时德意日三国是何时签订同盟条约的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在柏林签订为期10年的同盟条约。条约开宗明义地写道,德意日三国合作的目的就是要在欧洲和“大东亚”地区建立并维持新秩序。第一、第二条规定,“日本承认并尊重德意志和意大利在欧洲建立新秩序的领导权”;“德意志和意大利承认并尊重日本在大东亚建立新秩序的领导权”。第三条规定,“如果三缔约国中之一受到目前不在欧洲战争或中日冲突中的一国攻击时,应以一切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相援助。”第五条规定,本条约诸款“毫不影响三缔约国各与苏俄间现存的政治地位”。此外,为了实施本条约,条约还规定三国派员组成联合技术委员会。在三国条约签订的当天,松冈和德国驻日本大使欧·奥特还在东京互换了几项秘密议定书。议定书规定,如果日本遭到尚未参加欧洲战争和中日战争的国家攻击,德国将全力给予经济和军事援助,并预先尽力给予技术和物质援助,协助日本做好应付此类事变的准备;如果日本同英国开战,德国尽量援助日本;德国将尽全力促进日本与苏联之间的友好谅解;以前属德国而此时由日本受国联委托管理的岛屿,仍由日本统治,但日本应给德国一定补偿;此时由日本占领的前德国属地在欧战结束后应归还德国,届时双方可经过谈判,将这些属地卖给日本。
⑶ 二战时期,德国和日本相隔万里结盟,究竟为了什么
这两个国家能够在相隔万里的情况下达成同盟协议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日本和德国都是非常有野心的国家,这两个国家都想称霸世界,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所以这是他们达成同盟的基础之一。还有就是日本受到了德国思想的影响,所以最后才和德国走到了一起。
德国首先就想到了日本,当时日本的思想和德国的法西斯思想形成了统一,于是日本和德国就达成了盟友协定。最初日本的主要敌人是苏联,德国的主要敌人是英国和美国,当时的日本也不愿意得罪英国和美国。但是在美国对日本进行了经济制裁之后,日本就和德国签订了军事同盟协定。
⑷ 德国与日本的结盟是怎样开始的
德国与日本的结盟尝试在德意接触之前就开始了。早在1933年年初,希特勒就明确提出了与日本建立密切关系的问题。他认为,除了德国和意大利外,只有日本才是“能够对抗世界威胁的力量”。他还曾同里宾特洛甫就“是否能够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同日本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此时,日本法西斯通过发动“九一八”事变走上与世界对抗之路后,在国际上空前孤立,也迫切需要“再次在世界强有力的国家中寻找朋友”,其眼光很快转向了正在欧洲迅速重新崛起的德国。
⑸ 德国与日本为什么要结盟
柏林协定的签订,使德国在欧洲有了盟友,但这还远远不够,它还需要在东方能够牵制苏联与英美的日本,构成法西斯同盟的另一翼。德国与日本的结盟尝试在德意接触之前就开始了。早在1933年初,希特勒就明确提出了与日本建立密切关系的问题。他认为,除了德国和意大利外,只有日本才是“能够对抗世界威胁的力量”。他还曾同里宾特洛甫就“是否能够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同日本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此时,日本法西斯通过发动“九•一八”事变走上与世界对抗之路后,在国际上空前孤立,也迫切需要“再次在世界强有力的国家中寻找朋友”,其眼光很快转向了正在欧洲迅速崛起的德国。
⑹ 二战日本和德国为什么会结盟
这个问题是有一些历史的巧合的。
首先我们一般的印象就是德意日都是法西斯政权,都有战争诉求,又都是国际弃儿,所以结盟。但其实在同盟发生之前本来的面目并非如此。
最初的希特勒并没有称霸世界的野心而是希望恢复一战前德国的势力和威望,他并没有勇气去直接对抗英法。所以,希特勒最初的计划是同英国与中国结盟,然后共同对日开战,收回一战时日本夺取的原属于德国的利益和殖民地,然后登陆日本本土,迫使日本投降。希特勒对此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并且出口中国武器,帮助中国训练军队。原计划帮助中国训练60个陆军师,然后秘密调遣12个德国陆军师登陆中国一同作战,之后再借助英国海军登陆日本本土,占领日本后由中英德共同分区占领十年。当一切开始准备的时候希特勒把计划递交给了英国首相鲍德温,但是鲍德温热衷绥靖政策,拒绝了希特勒的计划。于是这个计划破产了,德国只能另寻其他途径。英法显然是不可能拉拢的,那么亚洲范围内,中国和日本德国就只能选择一个。而相对中国,日本显然要强大得多,又是法西斯政权,又同样孤立于国联之外,最终德国选择了和日本结盟,于是和中国的蜜月期就结束了。
在英法看希特勒是极端的反共产主义者,所以英法希望祸水东引,让苏德开战进而从中渔利,所以绥靖。但是希特勒最初发动战争的原因其实是洗刷德国一战的耻辱,恢复德国的强大并且实现他个人的报负。所以德国的仇敌中就注定有了英法俄日等等,日本已然结盟,苏联在苏芬战争之前在希特勒看来非常强大,并且俄国一战和德国的仇没有和英法大。所以希特勒选择了拉拢苏联,斯大林在长期的权衡之后最终也同意的了加入轴心国。但是时德国在欧洲已然取得了很好的战果,罗马尼亚等国的加入和苏芬战争中苏联糟糕的表现让希特勒有了更大的野心,即称霸世界,所以希特勒最终拒绝了苏联加入轴心国的计划。于是有了后来的苏德战争。
所以说呢,二战从历史结果看是反法西斯主义的正义战争,但那是从结果出发看得。如果你回正向看当时的历史你就会发现其中有着太多巧合和变数。如果当时英国的首相不是绥靖路线的鲍德温,而是一个类似丘吉尔一样的铁腕人物,那么中德就会结盟,日本就会被肢解,一切都就是另一番样子;如果斯大林没有那么犹豫而果断加入轴心国,一切又会是另一番样子;如果英法不是坚持绥靖政策而是在闪击波兰中就全面参战,一切还会是另一番样子。很好玩是不是?
最后总结回答一下你的问题,德国和日本结盟是因为对日战争计划因英国首相鲍德温的拒绝而破产,在德国不得不重新寻找盟友的条件下结合中国的实力对比和德日的国际形势、意识形态等等因素而决定的。德日结盟对德国来讲可以说是一个次级的选择,而并不是我们最初感觉的鱼找鱼,虾找虾,法西斯找法西斯。
⑺ 二战德日结盟时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经历严重的经济危机,西方资本主义遭受沉重打击。以极权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为特征的法西斯主义借机在德、意、日三国抬头。法西斯头子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分别在德、意上台掌政,日本建立起天皇制军事法西斯专政。它们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扩张侵略,谋取世界霸权。德国不甘心一战败北后所受的惩罚和约束,暗中迅速恢复国力,重整军备。它先后于1936年伙同意大利出兵西班牙,1938年并吞奥地利和肢解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对一战后的分赃不满,在1935年并吞埃塞俄比亚后又于1939年侵占阿尔巴尼亚。日本在1927年的“东方会议”上确立了武力侵占中国、征服亚洲和争霸世界的侵略纲领,随后于1931年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7月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基于相同的目的与需求,德、日、意还在侵略扩张中相互勾结,结成了臭名昭着的法西斯轴心国同盟。1936年,德、意两国签订了《柏林协定》,结成柏林—罗马轴心。同年,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同盟》,意大利于翌年加入这一协定,从而标志着三国法西斯侵略集团的初步形成。1940年9月27日,德、日、意三国在柏林签订了《军事同盟条约》,正式结成军事同盟。三国还裹挟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加入轴心国联盟。
⑻ 二战前,德国和日本结盟,其背后到底有什么原因
我们知道二战是以德意日等轴心国为主发动的全球规模的战争。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德国是欧洲国家,而日本是亚洲国家,相隔十万八千里,为什么他们会彼此对上眼呢?
要知道,在二战中日本和德国根本就没有战略配合,本来德国还想和日本东西围剿苏联,谁知道日本陷入中国的泥潭不能自拔后,不仅横扫了东南亚,甚至失心疯的偷袭了珍珠港。
虽然两国不怎么联系,各自打自己的,甚至还互相给对方找过不少麻烦,不过当时日本可以说是德国非常合适的一个盟友了。
⑼ 日本 和德国在二战的时候 为什么要同盟
(Zhouxinguo)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和大战期间结成侵略性政治军事集团的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德、意、日三国的法西斯政权为重新瓜分世界,共同对付英、法、美和反共反苏,在对外侵略过程中逐渐调整相互之间的矛盾而结盟。 1936年10月25日,德国和意大利在柏林签订协定,德国承认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两国在多瑙河流域和巴尔干半岛划分势力范围,决定解决国际问题的共同方针。几天以后,墨索里尼发表演说,宣称罗马和柏林是轴心,欧洲国家应该围绕这个轴心进行合作。 11月25日,德国和日本在柏林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12月,日本和意大利订立协定,彼此承认对中国东北和埃塞俄比亚的占领。 1937年11月6日,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标志着轴心国侵略同盟初步形成。1939年5月22日,德、意签订同盟条约即“钢铁盟约”,结成军事同盟。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的1940年9月27日,三国签订《同盟条约》,正式结成军事集团。后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相继加入该集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彻底瓦解。
出自:http://218.22.166.105:8000/Resource/Book/E/JXCKS/TS011095/1395_ts011095.e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