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战,德国要怎么打才能赢
首先在敦刻尔克不要暂停进攻。陆空配合一鼓作气把英法联军吃掉。【或是干脆放他们走,别去打英国了,谁也不打了,就此打住。(毕竟英美一条心,美国虽然科技不如德国但是工业实力世界第一),和英国谈判,适当的可以吐出点吃进去的地方。安下心来巩固占领区。】
2在不列颠空战中不能糊涂的放弃对英国战斗机基地和工厂的轰炸而改炸伦敦。炸平伦敦也没有,英国人的抗德欲望很高。但是只要优先打击英国战斗机部队(其实再有2个星期英国空军也就坚持不住了,有了制空权还怕没有英吉利海峡的制海权?)
3别去捅苏联。两线作战腹背受敌,这是兵家大忌。
如果这样,德国还可以得到很多领@土。
楼主如果说的
是德国像历史上那样同时打那么多的国家怎样取胜,那么取胜不可能。毕竟那时候的科技还没像现在美国和别国那样悬殊。即便德国再厉害,也同时干不过这么多大国。
注:不同意“二战时德国科技不如美国”这一说,德国人在30年代就搞出了直升机和能飞到90千米高的火箭。除了战略轰炸机以外(----德国在2战前被禁止研制轰炸机,他的轰炸机比如着名的斯图卡,是一款很出名的民用飞机,战前经过简单改造就成了军用飞机。这在航空史是都有介绍。)美国在绝大多数方面并不如德国,(至于英国,德国只有雷达比不上英国,别的比英国强)。德国和英国在末期已经都有了喷气式战斗机服役了。美国的第一架F80战斗机在二战结束以后才出现。49年才服役。
有网友说p51战斗机是二战中最好的战斗机,曾击落过德国的喷气式,但是那是在德国喷气式战斗机在机场上没起飞时被突然到来的P51摧毁的(螺旋桨战斗机在空战中击落喷气式战斗机是在朝鲜战场第三次轰炸大和岛,志愿军的拉11战斗机击落了美国的F86)。美国人自己都认为p51和速度快机动性好的德国喷气式战斗机没得比,认为“1架至少比得上我们三架野马式”,其实二战后期的拉9、拉11全面超过了P51,只是服役晚,击落敌~机远没有P51多。
2. 二战中,德国要怎么打,才会打出最大战果
放弃攻击波兰,扶植波兰法西斯政党上台建立与苏俄的战争缓冲区,攻击北欧三国,夺取波罗地海入海口,控制北冰洋,阻止英国从海上获得补给.尽可能的制造与苏俄友好条件,全力拿下北非,将英军全歼于埃及境内,前出波斯湾占领中东,大量的资源足够统治全世界,利用占领地内的人力物力资源整军备战,发展经济,世界的结果也许是另一个方向了
3. 德国人打仗为什么那么厉害
这就涉及到人员和装备了,就人员来说,德国人生来严谨,执行能力强,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收高良好的学习和训练,作战素养很高。就装备来说,德国一战二战乃至目前,很多装备都是世界顶尖的,比如坦克和潜艇。
4. 二战德国投降后,欧洲人是怎么报复德国人的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说一下德国为什么发动二战。德国发动二战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缓解经济危机带来的矛盾,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德国不满凡尔赛体系对德国的约束。在《凡尔赛合约》签订后,德国不能拥有合法的军队,德国的大片领土被战胜国占据。德国人对此感到十分的屈辱,因此希特勒才能在德国上台,纳粹德国才会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假如二战结束之后,美苏没有爆发冷战,德国估计很难能够再崛起。然而在一战结束之后,美苏之间爆发了冷战,为了拉拢德国加入自己的阵营,美苏都给德国开出了优厚的条件。在这种背景下,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都发展迅速,两德统一之后,德国虽然不再是欧洲的军事大国,但是仍然是欧洲的经济大国,在国际上的地位非常高。
5. 二战德国怎么打才能赢
从经济的角度说,纳粹是怎么都打不赢。
纳粹德国发动二战及二战爆发前各种骚操作,根本原因都是大危机。小胡子上台后大力发展军工和基建,确实暂时缓解了人民就业问题,但这些都是要钱的,而当时由于全球危机德国又不能通过外贸或对外投资赚外汇,德国又不像英国那样有大片殖民地可以薅羊毛,结果到1936年德国财政就扛不住了,如果再这样下去,小胡子估计只能扛半年。所以摆在小胡子面前只剩下一条路——抢。
然后德国就被纳粹绑上了世界大战的战车,然后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为了抢钱去侵略别国,发动战争后又消耗大量军费导致入不敷出,然后又需要发动新的侵略继续抢……所以为了弥补战争的损失,一旦发动战争就根本停不下来了,如果德国能一直赢下去,那倒还好说,但德国国力又有限,导致其战争能力与边界也是有极限的,欧洲像法国、丹麦这样一个星期就投降的弱鸡毕竟屈指可数,等德国在不列颠吃瘪,德国的战时经济就维持不下去了,停是停不下来的,停下来也是经济崩溃,继续打也是崩溃,但继续打万一赢了就赚大发了,所以德国就抱着赌徒的心态走上了打苏联的不归路……
所以纳粹唯一的赢面就是,把美国拉过来,得到美国的贷款支持继续发动战争,事实上在二战全面爆发前美国国内纳粹势力也是猖獗一时,很多美国财团都与纳粹德国勾结,向其不断输血,所以二战前德国日子还比较滋润,美国当时也差点成了法西斯国家,如果国防部长没有坚定地支持罗斯福总统而是勾结大财团发动兵变的话。但从当时英美两国的紧密联系来看,美国支持纳粹德国的可能性也很小,在珍珠港被炸后这种可能性就成了零。至于苏联,大林子一直对纳粹保持十二分警惕,能跟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就不错了,大林子是绝对不可能为纳粹四处侵略提供资金支持的,而德国走投无路也必然侵略苏联。
日本军国主义如何疯狂走上侵略战争之路与德国纳粹同理,可以说,幸亏有了日本和意大利这两个猪队友,纳粹总归是败了
6. 德军真的打不赢了吗希特勒死时手里究竟还剩多少兵力
那个时候有如神仙打架,并且还是一路被希特勒碾压式的暴打,可以说在当时,希勒特带领着自己的超级王牌队伍和其他国家刚枪的时候,简直就是王者对青铜,偶尔出来几个小黄金尚且能挣扎两下。并且希特勒的队伍是毫不手软的,讲究的就是快、准、狠,有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尽管希特勒的名声真的臭到家了,但是也不妨碍他所向披靡无人能敌。
如果他那会儿还活着,指不定还会继续把周围的国家搅和成什么样子呢,历史总是有自己的发展,到了一定的时间就会被纠正。属于一个人的时代就这么仓促的结束了。
7. 苏德战争中,德国要以怎样的战略才能胜利
其实这个问题应该上溯到拿破仑入侵俄国的时候就存在了,战争初期,法军势如破竹。但是,广阔的俄罗斯平原使得法军占领的地方越多,后勤供给就越困难,法军人马困乏,给养困难,结果造成大量减员,逃兵增加。8月中旬,法军抵达斯摩棱斯克时,作战部队只有16万人了,虽然最后法军占领了斯摩棱斯克,但战后可调用的军队已经不足13万人了。8月底,沙皇任命老将库图佐夫为俄军前线总司令。库图佐夫在莫斯科附近的鲍罗金诺设营布阵,以逸待劳,准备歼灭疲惫的法军。9月上旬,双方展开大战。虽然俄军准备充分,但还是未能抵挡法军的进攻,俄军在损失5万人以后,不得不再次败退,但这一战法军也损失了3万之众。库图佐夫决定避开法军的锋芒,主动撤离莫斯科,保存有生力量,准备反攻。俄军实行坚壁清野,把莫斯科居民连同粮食及生活用品一起运走,使莫斯科变成一座空城。9月14日,拿破仑大军进入莫斯科,这时法军只有不足10万人了。当晚,莫斯科发生大火,三日不熄。拿破仑在这座空城中艰难地度过了一个月,急切盼望彼得堡沙皇派人前来议和,但却杳无音讯。10月19日,拿破仑被迫下令从莫斯科撤军,这一年俄罗斯的冬天来得特别早,也特别冷,饥寒交迫的法军更加疲惫不堪,战斗力锐减。一路上,法军不断遭到俄军士兵和游击队的袭击,损失众多。11月16日,法军同俄军在俄国境内打了一仗,虽然击退了敌人的追击,却损失惨重。退出俄国领土后,法军总共只剩下5.5万溃不成军的队伍,其中的4万人是收拾的失散士兵。此时,传来巴黎发生未遂政变的消息,拿破仑慌忙离开部队,返回巴黎。侵俄战争的失败成为拿破仑帝国由盛转衰的重大转折。 很明显苏德战争中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战线拉得过长,后勤补给根本跟不上,而以战养战的策略在俄国坚壁清野的情况下也起不到多大作用. 苏德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与纳粹德国及其欧洲盟国的战争,时间从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开始到1945年5月德国投降为止。苏德战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之一。 战争开始时双方的军事实力对比: 总兵力 :德国380万、苏联500万 初期直接作战兵力 :德国430万(含轴心国军队), 苏联290万 编制 :德国156个师又2个旅、苏联170个师又2个旅 坦克 :德国4300辆、苏联新型坦克1475辆,大量旧式坦克 火炮 :德国4.72万门(50毫米以上)、苏联3.75万门 作战飞机 :德国4980架、苏联新型飞机1540架,大量旧式飞机 作战舰艇 :德国192艘、苏联396艘 要按照现在的研究来说,当时苏联的弱点其实在东方,要是希特勒能早点意识到这一点的话,那第三帝国是完全可以和大日本帝国一起合围瓦解苏联的. 德国一开始的计划是巴巴罗萨计划是集中大量兵力,以“闪电战”从数个方向实施迅猛而深远的突击,占领苏联首都莫斯科(Москва)、苏联第二和第三大城市列宁格勒(Ленинград)和基辅(Ки�0�5в,Киев)等,把苏联红军的主力消灭在苏联西部地区,尔后向苏联腹地长驱直入,进抵阿尔汉格尔斯克(Архангельск)、伏尔加河(Волга)、阿斯特拉罕(Астрахань)一线,并用空军摧毁乌拉尔工业区,从而击败苏联。 这项计划虽然在初期运用的还不错,但是一旦到了苏联腹地以后就遇到了拿破仑当年遇到的同样的问题. 首先,苏联在战争前期的损失不是数字所能体现的。战前苏联的主力防守位置是南方,部署了150万兵力,苏联这18天内损失的是什么呢?德军主要进攻方向放在不列斯特的中路,而不是西南方面军驻守的南方,而且苏军在不备中遭受攻击,前期防御的区域部署、时间节奏全被打乱,敌人一步步进逼到国土纵深,从边境到首都的行程敌人完成了2/3,这才是苏军所面临的最大损失!在速决战角度看来,战争最终结束以前所占领的任何国土都只具有军事价值,德军18天内占领的任何矿产、工业、农业地区都没有任何经济价值,唯一的价值就是进一步进攻的阶梯!如果纳粹如果不能一下子打掉苏联,那么结果就是一场持久战! 虽然一开始德国人打得极其顺利,但巴巴罗沙计划本身就有重大漏洞,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后勤。苏联广阔的土地意味着如果德军行动过快,后勤将无法及时跟上。到1941年12月5日德国人抵达莫斯科郊外并停止进军时,他们的后勤线已经达到极限,再加上苏联游击队的破坏,在最前线的部队根本无法获得补给以支撑下去,更别谈进攻了。巴巴罗沙最初制订时认为红军会在冬天来临之前就崩溃,但真实情况是苏联部队始终能够组织有效抵抗。这一错误的估计严重影响了德国人的计划。 在忍受了1941年末1942年初寒冷的冬天后,德国军队开始准备进一步的进攻行动。原本进军莫斯科的计划现已经改为进攻高加索附近的斯大林格勒(今天的伏尔加格勒)。德国最终占领了这座城市,但是其过程有着严重的缺失。希特勒的犹豫不决、高级将领们对改变计划的不满以及过长的补给线,令斯大林格勒的巷战成为德国士兵的恶梦。当苏联红军发动反攻时,20个师的德军(还有2个罗马尼亚师)被切断了退路,德国第六军团被完全围困。随着食品、燃料和弹药的消耗,德军的阵地越来越小,直到最后一部分德军在1943年初投降。 斯大林格勒之后,德国人渐渐丧失主动权,但苏联人依然没有完全回过神来。由冯·曼施坦因将军(von Manstein)领导的部队在1943年夏天发动了一次绝望的反抗,暂时停止了苏军的前进。这场发生在库尔斯克的战役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战役,也是德军在东线所发动的最后一次主要攻势。苏联人事先获得了情报,为库尔斯克突出部的防御制订了一个大规模计划。在他们的抵抗之下,德军装甲部队最多只前进了17英里。在该场战役以苏军的胜利结束后,红军就始终控制着战争的主导权,直到1945年5月占领柏林。 这就是以斯大林格勒会战为转折点后,德国战略的彻底失败. 因此正确的战略我觉得应该是在苏联背后开辟第二战场就像诺曼底登陆那样,德军和日军合围包抄苏联比较好. 当然正面的攻击也是必不可少的,当作是对第二战场战略的策应和掩护, 主攻方向应该定在中东北面的中亚一带,既可以与中国战场连成一片,也打破了盟军的战略部署.虽然这样兵力配送可能有困难,但是还是可以考虑的一种战略. 至于具体的战术, 还是和大家一起讨论好了,再解答吧.
8. 二战,德国要怎么打才能赢
赢不了的,这是历史趋势。如果在沙盘上讨论讨论军事还行
9. 德国二战对一半是犹太人一半是德国人怎么处理的
德国当时的领导者追求的是纯种的雅利安人,所以对于任何含有你说的的前者血统的人都是严肃处理的,很凄惨啊。
10. 二战,德国要怎么打才能赢
尽管二战时疯狂狭隘的纳粹德国机会渺茫,如果单从军事角度看,那它有无机会取胜呢?从后来曼施坦因的回忆录《失去的胜利》(1955)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从曼帅角度去看德国的战略战术,确实浪费了巨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