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二战期间德国和日本占领了哪些国家和地区
日本二战前就侵略了蒙古,朝鲜(北朝鲜和南韩),中国东北。1937年7月7日后开始全面侵华,占领香港(英属),澳门(葡属),印度(英属),马来西亚(含新加坡)(英属),菲律宾(美属),印尼,缅甸,老挝,越南等大部分东南亚国家(当时都是殖民地)。德国欧洲大陆的几乎所有国家(除了中立国瑞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芬兰、瑞典、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法国、希腊、南斯拉夫、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阿尔巴尼亚、意大利等等。
北非的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埃及等国。
当时德国的同盟国有:奥地利、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
㈡ 二战时期中国与德国的关系怎样
首先我觉得整个二战中德国和中国的关系真的是不清不白,一方面中国是和西方一样的反法西斯国家,另一方面从抗战处的德国援华武器装备,到德国军事顾问团帮助国民政府制定抗日战略,并训练了 87.88两个独立师全副德军装甲装备,蒋介石的王牌。典型的是八一三抗战,被日本人抱怨这是和德国人在作战.说回到希特勒本人。希特勒童年在维也纳的生活的非常贫穷,受到过一家旅居奥地利的中国家庭的无私帮助,姓张。无偿的一次提供给他500奥地利帝国先令作为他的学费和生活费用,还常常邀请他到家里吃饭留宿.当知道希特勒有很好的绘画天分时,这个善良的中国家庭还主动帮他联系了闻名的维也纳大学,希望能资助他进入大学学习."他们的帮助是无私的,.后来希特勒掌权后合并了奥地利,但那时无论他用什么方法都再也没有找到过这家善良的恩人们。希特勒喜欢孙子兵法和资治通鉴并经常放在床头。在他和一些重要将领的信笺中,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二分天下设想:以巴卡思坦(当时的波兰东部和苏联的交接处)为界限,西方(欧洲,中东,北非,大西洋西岸)为德意志第三帝国领土,东方(亚洲,小亚西亚,印度,太平洋西岸)为中华民国领土.因此,尽管迫于意大利的压力与日本结盟,但纳粹德国对中国政府的态度一直都相当暧昧不明.甚至在得知南京沦陷后,德国还曾秘密支援了国军一些包括I号坦克,sdk.222在内的德制武器.最后的一个原因是种族吧,因为亚洲有纯正的雅利安人,对中国人是否有雅利安血统一直存疑。比如说,蒋公次子纬国,便是德军军官。德国对中国,远好于英美。另外,希特勒承担了1936年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全部费用,并称中国人是“特殊的不同一般有色人种,理应享受更多权利。” 中国在二战的时候得到德国的很多支持,使用的都是德式先进装备。而苏联当时只会用“赤化”的名义尽量分裂中国! 在战斗期间德国和中国是友好关系!屡次的派遣专家和中国考虑战略。 而当时德国对收容犹太人的国家都给予打击,但是中国收容这种人是最多的,德国竟然没有提出条件。以上资料我觉得在希特勒眼中除了德国的纯正雅利安血统的人就是中国人了。所以我跟希望是德国人打赢这场战争。希特勒距离胜利就差一步,如果成功的话美 英 法 苏肯定不得瑟了。而在远东则是中国人的天下。我知识浅看的不深望和各位二战迷交流~
㈢ 二战德国为什么帮中国
德国在二战中帮助中国的原因:
中国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那就是人口数量众多。也就是说如果当时的中国有足够先进的武器装备,那绝对有潜力成为一个超级大国,而德国也恰恰是看中了这一点。如果一旦德国成功的将我们给拉拢过去,那么他们就可以提供一些强大的武器。
当然这也只是一个表面上浅层次的原因,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
当时中国的地理位置,北面挨着苏联,拿下还有英国殖民地,如果能将这个地方给拿下的话,那么在作战上就会有了更大的优势,可以对他的死对头苏联进行两面夹击的攻势。
(3)二战德国在中国的什么地方扩展阅读:
二战前的中德关系:
1911至1941年间,中华民国和德国之间的合作在20世纪中前期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中德合作使两国结成联盟,密切的合作关系使中国的工业建设和军备迅速现代化,这在中国抗日战争之前尤甚。
此时期的中华民国一直在民国军阀割据与列强环绕的环境下艰难地生存着。1928年,中国国民党完成北伐,虽在名义上统一了军阀动荡之中的中国,不过于同时期,日本对外扩张,主张对中国发动战争的鹰派势力却在该国政坛抬头。
有鉴于此,中华民国迫切需要实现军备和国防工业现代化以获得自卫生存的能力,而德国方面则需要原材料的稳定供应,这种关系在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末期间,将中德两国紧紧地维系在一起。
虽然合作的蜜月期自1933年纳粹当政开始到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而结束,只持续了不到4年时间;而且真正意义上的工业改革也到1936年才开始,但中德合作仍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同样,中德合作也大大提高了中国抵御日本的侵略的能力。
㈣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分别与什么时间占领了哪些国家和地区
935年至1939年的欧洲局势,纳粹德国在中欧迅速崛起,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在纳粹运动的狂热浪潮中加入第三帝国,捷克全境也在不久后被德国占领,立陶宛的克莱佩达地区(德国叫默麦尔地区)并入德国;斯洛伐克的一部分在德国的保护下独立;捷克斯洛伐克其他部分被匈牙利和波兰瓜分 1938年 3月12日 - 德国入侵奥地利。 3月13日 - 奥地利合并入德国。 1939年 3月15日——德国军队占领捷克。 8月3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党卫军冒充波兰军队袭击德国的一个电台,制造德军入侵波兰的理由 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入侵波兰。 1940年 5月17日——德国占领比利时布鲁塞尔。 6月14日——德军占领巴黎。 6月17日——法国总理——贝当向纳粹德国宣布投降。 1941年 4月27日——纳粹德军攻入雅典。 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 1944年 3月18日——德国占领匈牙利。
㈤ 德国在中国主要有哪些集中营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分子在国内和被占领国建立了众多集中营。具体数量国内很难考证,以下是纳粹德国修建的主要集中营: 奥斯威辛集中营 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修建的最大的集中营,始建于1940年4月,是距波兰首都华沙300多公里的奥斯威辛市附近大小40多个集中营的总称。德国纳粹在这里监禁过数百万人,并屠杀了其中的110多万人,受害者绝大部分是犹太人。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7000名幸存者获得了新生。 达豪集中营 奥斯维辛集中营11号楼和12号楼之间的"死亡墙"。该墙因党卫军当年在这里随意枪杀囚犯而得名。每当纪念日,人们都会到这里凭吊亡灵 达豪集中营位于德国慕尼黑西北约80公里处,1933年建成,1938年扩建。它是德国纳粹建造的第一座集中营,曾被作为培训德国党卫军集中营军官的教学基地。这里先后关押过21万人,包括许多犹太平民和苏联战俘,其中近3.2万人被迫害致死或遭枪杀。1945年4月29日,集中营被解放,3万多名在押人员重获自由。 萨克森豪森集中营 萨克森豪森集中营位于德国首都柏林附近,是二战期间德国占领区纳粹集中营的指挥总部所在地。集中营占地400公顷,整个布局呈三角形,是按照纳粹党卫军头目希姆莱的要求设计建造的,被认为是“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集中营。从1936年建立至1945年4月22日获得解放,这里关押过20多万来自欧洲各国的共产党人、社民党人、抵抗运动战士、犹太人、吉卜赛人以及苏联战俘,他们中的半数死于苦役、疾病或被枪杀和焚烧。 2005年1月25日,在奥斯威辛集中营2号营地――比克瑙集中营,一名犹太幸存者(前)在同伴的陪同下,缅怀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遇难者。 布痕瓦尔德集中营 布痕瓦尔德集中营坐落在德国东部城市魏玛附近,建于1937年。 二战期间,此处囚禁了大约25万人,其中5.6万人被纳粹分子以各种方式杀害,其中包括德国共产党主席台尔曼。 在集中营内,以德国共产党人为首的一批反法西斯战士一直坚持与纳粹分子进行斗争,他们秘密筹划通过武装起义赢得自由。1945年4月,他们发动武装起义,并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控制了集中营,使近2.1万人获得自由。 布伦东克集中营 有着西欧“奥斯威辛”之称的比利时布伦东克集中营位于布鲁塞尔以北20公里处,这里本是比利时在一战时期的一个防御工事,二战中成为纳粹德国的一个集中营,是关押、迫害和虐待犹太人及武装抵抗人员的人间地狱。 拉文斯布吕克妇女集中营 拉文斯布吕克妇女集中营建于1938至1939年间,位于柏林以北50英里。二战期间,这里共关押过13. 3万名妇女、儿童和青年。他们被强迫从事修路等繁重的体力劳动,还有部分妇女被用来进行医学试验。在1945年苏联红军解放这里之前,约有近5万人被迫害致死。 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 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建立于1940年,1945年4月15日英国军队解放了该集中营。在集中营存在的5年间,德国纳粹在此共杀害了约7万名被关押者。>> 毛特豪森集中营 纳粹德国1938年3月吞并奥地利。始建于1938年8月的毛特豪森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奥地利迫害犹太人、反法西斯人士及无辜平民的主集中营。这座集中营及奥地利其他地区的49座附属集中营共囚禁过20万人,有10万人被迫害至死,其中包括至少5名中国人。2003年5月11日,毛特豪森集中营旧址举行了中国遇难同胞纪念碑揭幕仪式,深色的大理石纪念碑上镌刻着:“纪念在此集中营遇难的中国同胞”。 布伦东克集中营 布伦东克集中营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以北20公里处,这里本是比利时在一战时期的一个防御工事,二战中成为纳粹德国的一个集中营,是关押、迫害和虐待犹太人及武装抵抗人员的人间地狱。在1940年至1944年的4年间,这里关押的3500多人中有164人被枪杀、21人被绞死,约100人被折磨致死。>>
㈥ 二战前德国人在中国建了什么大桥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旧名镇远桥,甘肃省兰州市位于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它建于公元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工程由德国商人承建,共花了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
济南市区北部泺口黄河铁路特大桥,是建于1909年7月津浦铁路上的一座跨河大桥。
㈦ 二战德国军事基地有
一战后根据《凡尔赛和约》
德国被剥夺了在海外驻军的权利,比如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包括青岛的军事基地)全部转交给日本。
因此二战开始前德国在海外没有军事基地(除开始前就占领的地点,比如奥地利的部分地区),二战开始后也仅限于有德军到达的地方,即欧洲和北非,至于多少无法统计。 南极是人类最后的一片净土,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看上了这片土地,他亲自布置了对南极的远征行动,企图在南极建立军事基地。
20世纪30年代,鲸油是当时德国国内生产人造黄油和肥皂最重要的原料,为此德国不得不每年从挪威进口约20万吨左右的鲸油。挪威在南极的捕鲸站使一些官员分外眼红,他们向戈林等人建议要在南极建立德国捕鲸站,但并未得到高层的认可。直到1938年一支德国捕鲸舰队从南极顺利返回后,这一建议被提交给×××。当时,×××正在密谋发动世界大战,在南极建立基地正好符合他的战略目标,因此×××决定秘密向南极派遣一支远征队。
经过层层挑选,33名身强力壮并忠于德国的人被选中组成了南极远征队,德军总参谋部任命阿尔弗雷德·利切尔为远征队总指挥。在高层的关照下,一艘名为“施瓦本兰登”的货船被用于运载远征队员前往南极,这可不是一条普通的货船,它能搭载和起落飞机,颇有些“准航母”的气势。随后,××××对入选的队员进行了仔细审查,最终只有24名船员被允许登船。××××还警告他们,谁要是泄露这一最高机密,他们留在德国国内的家人将被送往集中营。1938年12月,“施瓦本兰登”号在远征队总指挥利切尔的率领下从汉堡出发前往南极。
1939年1月,远征队抵达了挪威宣称拥有主权的南极×德皇后地,并开始制作该地区海图。接下来的几周,从“施瓦本兰登”号上起飞的2架飞机在近6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进行了15次飞行,拍下了超过1万多张照片。随后,德国宣布吞并东经20°至西经10°的南极×德皇后地,并将该地重新命名为“新斯瓦比亚”,3面旗帜被插在了海岸边,另有13面旗帜由飞机空投到内陆。
远征队员在海岸登陆后,留下了表明主权的标记,他们建立了一个临时性基地,以便进一步深入内陆点。据远征队的报告说,他们驾机在南极内陆发现了温泉,温泉周围奇迹般地长有植物,远征队将该温泉称为“施摩尔绿洲”。由于气候因素,在完成预定使命后,“施瓦本兰登”号于1939年2月搭载远征队员返航。
远征队首轮行动的成功使×××十分兴奋,他计划在1939-1940年和1940-1941年再对南极进行两次远征,×××希望通过这两次远征,建立固定的南极基地,更重要的是,能将德国的版图扩展到南极。然而,对南极的首次远征结束仅7个月后,第二次世界大战便爆发了,后两次大规模远征南极只好暂时作罢。
1940年6月,法国战败投降,×××再度对南极产生了兴趣。他命令德国海军总司令埃里希·雷德尔元帅研究建立南极基地的可行性,因为×××希望德国海军能通过南极基地控制南大西洋、印度洋和德雷克海峡。1940年圣诞节期间,德国海军巡洋舰“亚特兰蒂斯”号抵达南印度洋上的克尔格伦岛,补充淡水和修整,不久德国海军便以此为基地,往南攻击南极附近的盟国舰只。1941年1月,德军海上突击部队在南极×德皇后地以北海域俘获了2艘挪威商船,第2天又俘获了3艘商船。此时,×××觉得建立南极基地的时机已然成熟,他直接授权潜艇部队司令卡尔·邓尼茨负责此事,邓尼茨觉得在南极拥有基地更可发挥其“狼群战术”的威力,不过他也承认在自然条件如此恶劣的地区建立军事基地存在相当大的风险。
盟军破译了德国可能在南极建军事基地的情报,由于担心德国潜艇利用南极大陆作为补给基地,英国皇家海军“百慕大女王”号在1941年摧毁了挪威在南极的捕鲸站,并加强了在南极附近的海军巡航力量。邓尼茨认为德国海军此刻不宜冒险到南极建立基地,就向×××表示还需等待时机,随着欧洲战事越来越激烈,×××建立南极基地的计划就这样被搁置了。
㈧ 日本和德国二战时占领的最多领土的时候有哪些地方
德国在二战开始后横扫波兰几乎占领了大半个欧洲,主要有战前合并了奥地利,肢解了捷克斯洛伐克,占领了波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挪威,法国北部,希腊,南斯拉夫,因罗马尼亚,匈牙利和保加利亚是盟国所以德军派兵进驻了,另外就是意大利控制下的阿尔巴尼亚;苏德战争初期德军又控制了波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进而占据了苏联西部的广阔领土。 日本自“九一八”事变后占据了中国东北三省的广阔领土,扶植了溥仪为首的“满洲”国傀儡政权,后在“七七”事变全面侵华,占据了大部中华领土,从而激起中华民族觉醒,国共两党在民族危亡之际再次联手作战,重创倭寇于中华大地;后期小鬼子不自量力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先后占领了香港,新加坡,马来亚,菲律宾,印尼爪哇 ,缅甸,越南等中南半岛和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国,日本的这一举注定了其最后失败的命运。
㈨ 二战中德国和中国的关系怎么样
二战中,中国和德国是交战国。中国作为反法西斯同盟国重要成员之一,由当时的中国国民政府正式对德宣战。
纳粹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国之一。奥地利与捷克斯洛伐克分别在1938年与1939年被纳粹德国吞并,其中捷克被直接吞并,斯洛伐克则是纳粹德国的傀儡政权。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闪击波兰第二共和国并与苏联共同瓜分,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至1940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占领了大半个欧洲,其中包括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丹麦、挪威。其占领区内的“不受欢迎的人”和另外一些民族亦不断受到迫害。
1940年9月27日,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签订《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结成了侵略性军事同盟。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德军一度兵临莫斯科,在1944年红军发动十次斯大林突击。
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战争的天平已倒向另一方。德国城市遭到盟军大规模地轰炸,面临着严重地资源短缺问题。
1945年初,盟军自西向东,而红军则自东向西不断推进。4月,苏联红军攻入柏林,4月30日希特勒自杀。5月8日,德国投降,并签署投降书,纳粹德国宣告灭亡。
二战时德国对中国的贡献
中德之间30年代的军事合作对于我们国家的军队现代化有何很大的贡献。
中国第一批装甲机械化部队就是诞生于这次合作。大批经过德国的顾问团训练的部队成为抗战前期的核心骨干。
不仅仅是淞沪,后期的很多军官也是从那里成长起来的,学会了现代化战争的最基本知识。
尤其重要的是,塞克特将军安排的那一点点刚开的工业化计划,是抗战初期我们独自苦撑危局的一个重要支柱。
其次,德国本身是打算调和中日冲突的(出名的陶德曼调解)。可是到了最后抉择的时候,日强中弱,出于全球战略合作考虑,希特勒抛弃了中国选择了日本。
他最后强令所有在华顾问全部撤离,否则开除他们的军官团身份。但是有个别顾问出于对中国的同情和友好,还是留了下来。
㈩ 二战时德国在中国哪里修过桥
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