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与德国人谈判——商务谈判系列(一)
德国人以他们独特的方式代表了现代欧洲,许多人都承认他们是欧洲最老练的商人。他们纪律性强,谨慎,保守,注意细枝末节,说话简单明了。 和德国人谈判时,应注意以下一些方面: 德国谈判者的个人关系是很严肃的,因此不要和他们称兄道弟,最好称呼先生、夫人或小姐。穿戴也轻松随便,有可能的话,在所有场合都穿西装。 在谈判时切忌迟到,如果你在商业谈判中迟到,那么德国人对你的不信任感就会溢于言表。因此一定要准时到达。 在谈判之前一定要作好充分准备,切勿仓促上阵。准备的内容包括:己方公司的资信情况,所提建议是否反映出这种资信,以及你所要购买或销售产品的有关专业资料等。我方谈判者应当掌握产品和合同细节的全面知识,所提建议应当具体切实,给人以条理清晰、富有权威性和可行性的良好形象,以促成谈判的成功。由于德国的企业融资大都依靠银行,因此,在资金问题上,他们特别小心,不愿冒风险。 德国人希望建立长期关系,而不希望做一锤子买卖,因此和他们交易,你要考虑到你是否能提供一些当地没有的东西,而且不会使其经济利益受到损害。德国人只对有把握的项目投资,采用稳妥的融资手段,从而安全地获取收益。 不要以为德国人会轻易地购买具有独特价值的产品。即使这种产品是他们急需,他们可能渴望购买,但绝不会露形于色,在他们采取的谈判方式上,你绝对看不出这一点。 德国人常在讨论产品价格以前向对方的技术人员和客户了解产品情况。如有可能还要让你的产品作实际演示,他们会经常提到潜在的竞争。如想打入德国市场,你一定要在各方面都干得十分出色。为了保住市场,称必须,保持在技术上领先的高的质量标准,否则就会被德国竞争者予以仿造和改进。 德国人讲究合同条款,包括:按交货日期准时交货,严格的索赔条款,担保产品使用期,还要求提供某种信贷,以便在对方违反担保时,他们可以得到补偿。但是只要你的产品符合合同上的条款,就不用担心付款问题,德国人对商业事务极其小心谨慎,井井有条,是可以信赖的合作伙伴。 德国人与英国人的谈判方式迥异。德国人的谈判特点是准备工作做得完美无缺。德国人喜欢明确表示他希望做成的交易,准确地确定交易的形式,详细规定谈判中的议题,然后准备一份涉及所有议题的报价表。在谈判过程中,德国人的陈述和报价都非常清楚、明确、坚决和果断。他们不太热衷于采取让步的方式。这种谈判方式与德国人的性格有着惊人的相同之处,他们考虑问题周到、系统,准备充分,但缺乏灵活性和妥协。如果经验丰富的谈判人员运用这种方式的话,它的威力是很强大的,这在报价阶段尤其明显。一旦由德国人提出了报价,这个报价就显得不可更改,讨价还价的余地会大大缩小。 与德国人打交道的方法,从程序上看,最好在德国人报价之前就进行摸底,并做出自己的开场陈述。这样可以阐明自己的立场。但所有这些,要做得快速。因为德国人已经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他们会非常自然、迅速地把谈判引入磋商阶段。 以下是德国买家最鲜明的几个特点: 第一,德国在世界上是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之一,他们的工业极其发达,生产率高,产品质量堪称世界一流。这主要是由于企业的技术标准十分精确具体,对这一点德国人一直引以为豪。因此,他们购买其它国家的产品,往往把本国产品作为选择标准。如果你要与德国人谈生意,务必要使他们相信你公司的产品可以满足德国人要求的标准。当然,他们也不会盲目轻信你的承诺。但如果你不能信守诺言,那么你就没希望取得大笔买卖的订单。从某种角度说,德国人对你在谈判中表现的评价,取决于你能否令人信服地说明你将信守诺言。德国企业的技术标准严格,对于出售或购买的产品都要求是高的质量。与德国人谈判做生意,一定要让他们相信你公司的产品可以满足他们的标准要求。在某种程度上,谈判是否成功,还取决于你能否令人信服地说明你信守诺言。 第二,德国人在民办上享有名符其实的效率的声誉,他们信奉的座右铭是马上解决,他们不喜欢对方支支吾吾,研究研究、考虑考虑等拖拖拉拉的谈判语言。他们具有极为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高效率的工作程序。所以,在德国人的办公桌上,看不到搁了很久、悬而未发的文件。德国人认为,一个谈判者是否有能力,只要看一看他经手的事情是否快速有效地处理就清楚了。 第三,德国人在谈判之前的准备比较充分。他们不仅要研究购买你的产品的问题,而且还包括研究销售产品的公司,公司所处的大环境,公司的信誉、资金状况、管理状况、生产能力,等等。他们不同于那种只要有利可图就与之做生意的赚钱公司,他们不喜欢与声誉不好的公司打交道。所以,有的人认为德国人比较保守,这可能是一个影响因素。 第四,重合同、守信用。德国人很善于商业谈判,他们的讨价还价与其说是为了争取更多的利益,不如说是工作认真,一丝不苟,他们严守合同信,认真研究和推敲合同中的每一句话和各项具体条款。一旦达成协定,很少出现毁约行为,所以合同履约率很高,在世界贸易中有着十分良好的信誉。 总之,德国人的谈判风格是审慎、稳重。他们重视并强调自己提出的方案的可行性,不轻易向对手作较大的让步,让步的幅度一般在20%以内,因为他们坚信自己的报价是科学合理的。此外,德国人在个人之间的交往上也是十分严肃正统的。
2. 德语问候语
1.首先当然是应该说欢迎啦
你可以说Herzlich wellkommen(热烈欢迎)(怎么读的话,教你个办法,上google然后用google翻译,源语言选德语,目标语言也选德语,然后把我给你的句子打上去,翻译出来的~~~当然还是德语啦~~~然后在那个翻译出来的句子旁边有个喇叭的按钮,点它,是个女人的声音,读出来当然比我用中文给你注音的要标准~~)
2.然后是早上好,比较死板的就是Guten Morgen了~但是一般德国人之间会说Moin,建议第一次见面用Gunten Morgen,然后算认识了,就可以用Moin了(这里这个Moin google读出来不准,应该是读英语Morning然后把N这个音“吃”了,用汉字标下音的话,类似“毛音”)
3.然后别的时间见面打招呼就用Guten Tage,在天还亮的任何时候都能用。
4.中午差不多吃饭时间见面打招呼用Mahlzeit这个单词,Mahlzeit是正餐的意思,就像我们中国人中午会说“吃饭哪?”一样的意思,外带有祝愿胃口好的意思。
5.然后在餐桌上见面了~大家准备吃饭了~这个时候你可以说guten Appetit。
6.太阳落山了,见面可以说Guten Abend。
上面这些是见面打招呼的~然后说下分手的时候该说什么~
1. 一般情况下不用Auf weidersehen,这个太正式太老土。随意点就说tschüss(这个不用google了,就读“去死”相当标准好记),再时髦点就说chao(这个也不用google了,就读“翘”……德国人再见了都跟死有关~~哈哈)
2. 等下还要见的,可以说Bis spät……呆会儿见的意思。今天不再见但是明天还见,就用Bis Morgen……明天见的意思。
3. 傍晚再见的时候,可以说Schöner Abend(祝你有个美好的夜晚)
4. 周末再见的时候,可以说Schönes Wochenende(周末愉快)
上面这些呢是说再见用的,接下来说些平时可以用的小口语
1. 别人打喷嚏了,你说一句Gesundheit,相当地道。
2. 谢谢别人说 Danke,不用谢说 Bitte。另外没听清别人说什么的时候可以用Bitte,还有任何英文可以说please的地方,都可以说Bitte~Bitte是一个很有礼貌的词~~
3. 对不起说Entschuldigung~
4. 因为你帮助了别人,别人跟你说Danke(谢谢),别用Bitte, 用Da für nicht(这没什么)~
上面这些就是平时我都会用到的口语~你可以挑些好学好记的用~~不懂不够的,可以直接Hi Bai上问我啦~
3. 德国人的见面问候方式是什么
说Hallo,Mogen的比较多
Guten Tag好像用的其实不多
4. 德国的问候语
打招呼:
1Guten Tag! Tag! 你好!(用于见面打招呼,一般用于白天)
2.Guten Morgen! Morgen! 早上好。(多用于早上9点之前)
3. Guten Abend! Abend! 晚上好! (用于睡前的一段时间)
4. Gute Nacht! 晚安! (用于临睡前)
5. Hallo! 你好!(可与Guten Tag!互换)
打交道:
1. Wie heißen Sie bitte ? 请问您的名字是? Wer sind Sie? 您是谁?
2. Ich heiße Wang Ping我的名字是王平。
3.Woher kommen Sie? Woher sind Sie? 您从哪里来?(一般问是哪里人)
4.Wir kommen aus China. 我们是中国人。
分别时:
1.Ich freue mich. 我很高兴认识您!
2.Auf Wiedersehen! 再见!
3.Bis dann! 回头见!
4.Viel Spaß! 祝你愉快!
5 . Grüßen Sie bitte zu Hause! 向您全家问好!
用手机上的德语输入法打出来的,但老实说,
嗯·······…….这样的答案估计你也用不上╮(╯▽╰)╭
德语的发音和英语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如果想学德语,建议:
1.学习记忆字母发音,多听句子(打基础部分,先让耳朵熟悉德语)
2.学习日常用语:问好、问路、自我介绍等,此时开始注意词语运用的规律,可以自行揣摩语法和词汇(个人觉得,比直接记单词、语法要快得多)
3.记背词汇:图书馆有书,不过我更建议在手机下app
4.语法:图书馆都会有学习语法的书籍
如果有时间,这四步可以同时进行
想要速成的,只进行前两步也是可以的(~ ̄▽ ̄)~
推荐一些德语app:
busuu(有德语课程,多数要收费,不过免费部分也很好用)
每日德语听力(练耳朵的好帮手、内容很丰富)
以前还下过几个app,有很多日常短语,现在不记得名字了,上网应该也容易查到的( ̄▽ ̄)
若觉得答案不错,请采纳哦~
5. 与德国人交流要注意点什么
一、注意事项:
1、遵约守时。德国人非常守时,约定好的时间,无特殊情况,绝不轻易变动。
2、注重整洁。德国人讲究清洁和整齐,随地乱扔纸屑或随地吐痰均被认为是不文明的行为。
3、讲求秩序。德国人多喜欢清静的生活,除特殊场合外,不喜欢大声喧闹。
4、注意交往礼仪。双方握手时,应友好注视对方,以示尊重,勿东张西望。与陌生人、长者及关系一般的人交往时,通常用尊称“您”;对私交较深、关系密切者,如同窗好友、共事多年关系不错的同事,往往用友称“你”。
二、主要禁忌
1、德国人在用餐时禁忌:吃鱼用的刀叉不得用来吃肉或奶酪;若同时饮用啤酒与葡萄酒,宜先饮啤酒,后饮葡萄酒,否则被视为有损健康;食盘中不宜堆积过多的食物;不得用餐巾扇风;喝汤或进食时忌发出声响;忌在咀嚼食物时与旁人讲话。
2、在德国,不宜随意以玫瑰或蔷薇送人,前者表示求爱,后者专用于悼亡。
3、德国人视数字“13”与“星期五”为不吉利。
4、德国人对于四个人交叉握手,或在交际场合进行交叉谈话,也比较反感。因为这两种作法,都被他们看作是不礼貌的行为。
5、与德国人交谈时,不宜涉及纳粹、宗教与党派之争。德国法律禁止使用和传播各种纳粹标识和行为、符号。
三、特别提示
1、德国人礼仪的一项基本原则是尊重女性,这表现在一系列“女士优先”的礼仪习惯上,如男士有义务帮女士穿、脱外衣;为女士开门并拉住门,请女士先行;下车时,男士也应主动为同行的女士开车门、并搀扶其下车等等。
2、向德国朋友赠送礼物应注意:如是商店里买来的东西,务须撕去礼品上的价格标签;无论送什么东西,均应经过精心包装;如遇有特殊意义的日子(生日、订婚、结婚纪念日等),最好附信或名片表示祝贺;如收到德国朋友赠送的礼物,应当面打开并表示感谢。
(5)怎么和德国人问好扩展阅读
德国国家概况
【面积】357376平方公里,居欧盟第四。
【重要节日】新年:1月1日;复活节: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第一个周日(3月21日至4月25日之间);五一国际劳动节:5月1日;德国统一日(国庆节):10月3日;圣诞节:12月25日。
【自然地理】位于欧洲中部。东邻波兰、捷克,南毗奥地利、瑞士,西界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接丹麦,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
陆地边界全长3757公里,海岸线长2389公里。位于北纬47-55度之间的北温带,西北部海洋性气候较明显,往东、南部逐渐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平均气温1月-5~1℃,7月14~19℃。
【简史】公元962年建立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1871年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年建立魏玛共和国。
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被美、英、法、苏四国占领。1949年5月23日西部颁布《基本法》,建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年10月7日东部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90年10月3日,德国实现统一。
6. 和德国人交谈需要注意哪些礼节
与德国人交谈时尽量说德语,或携同译员同往。法国人多半会说一些英语,但使用德语会令对方高兴;与法国人见面或分手时尽量以握手为礼。握手时要用右手,伸手动作要大方。称呼对方多用“先生”、“女士”等相关词语。如果对方身份高,须等他先伸手,在与之握手时,对方多半为你穿、脱外套,这时你不妨接受,再说声“谢谢”。当有机会时,你也可以替他或其他人穿脱外套。
7. 德语的日常问候怎么说谢谢喽~
Guten Morgen!早上好!
Guten Tag!你好呀!(相当于英语中Good day的用法)
Guten Abend!晚上好!
Gute Nacht!晚安;Schlaf schön! 祝你好梦!
Hallo!你好!
Hi!嗨!
Na,wie geht's?嗨,近来如何?(相当于英语中的Hi,how areyou?)
Auf Wiedersehen!再见!
Tschüss/Tschüssi/Tschü! 再见!
Bis später! 回头见!(相当于英语中的See you later!)
(7)怎么和德国人问好扩展阅读:
1.Guten Tag ! 德国人白天( 通常早上10点后 )问候语,简化形式为: Tag !
2.Guten Morgen ! 早上( 通常早上10点前 )问候语,简化形式为:Morgen !
3.Guten Abend ! 晚上( 通常18-22点之间 )问候语,简化形式为:Abend !
4.Gute Nacht ! 晚安 !好好睡 !通常作为睡前互相告别语。
5.Hallo ! 多用于青年人中间,或亲友、熟人之间。
6.Grüß Gott ! ( 或 Grüß dich ! ) 你好 !多用于德国南部,不受一天的时段限制,通常为朋友、熟人之间的问候语。
7. 口语中,用Fräulein 表示小姐,但这一称呼的使用范围已经缩小了很多 。
8. ( 你 )称呼,或直呼其名( Vorname ),一般用于家庭成员、朋友和熟人之间,青年学生互相也常用,而且,德国人尤其是年轻人日趋用直呼,可以拉近人们之间的关系。
用Sie( 您)称呼,或称呼姓氏 ( Nachname / Familiename )多为正式场合、初次见面、上下级与长辈晚辈之间使用 。
9. 德国人的姓名排列以名字在前,姓氏在后 。如有其他头衔,应置于姓名前面,如:Dr. Mayer, Prof. Bauer , Herr Minister Schulz 等等 。
10. Wie geht es Ihnen ? 您好吗 ?问候时常用的寒暄语,熟人之间用Wie geht’s ( dir ) ? 或直接用Wie geht’s ?
11. Was macht das Geschäft ? 相当于 Wie geht es mit dem Geschäft ?
12.Tschüss ! ( Tschau ! Servus !) 亲友熟人间常用。在德语口语里,表示告别的用法还有:Bis gleich !一会儿见! Bis morgen !明天见! Bis dann ! 回头见! Bis Montag !星期一见! Bis später !以后见!
13.Nichts Besonders. 没什么特别的,平平常常。
14.Herzlich Willkommen…:热烈欢迎 !在此为省略句,原句应为:Wir heißen Sie herzlich willkommen, … !
15.…wir sehen uns wieder. 这里wiedersehen 是可分动词,wieder 是可分前缀,在句子中要置于句末 。
8. 和德国人聊天需要注意些什么
建议用传统的中国礼节来接待,让孩子能感受到新鲜的异国风情,而且这个也是你所熟悉的,不会出纰漏。年轻人还是很好接受新鲜事物的,不同于成年人的固定模式。
还有,建议事先了解一下每个人的饮食习惯、个人信仰等问题。
转贴一些关于德国的相关信息,希望有帮助哦。
德国人讲究顺序,隐私和严守时间。德国人很注意工作和私人生活各方面的完美。在德国,人们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嘲笑别人和能够无视错误都是不能被理解的。
与德国人相处时,几乎见不到他们皱眉头等漫不经心的动作,因为他们把这些动作视为对客人的不尊重,是缺乏友情和教养的表现。
德国人比较注重礼节形式。在社交场合与客人见面时,一般行握手礼。与熟人朋友和亲人相见时,一般行拥抱礼。在与客人打交道时,总乐于对方称呼他们的头衔,但他们并不喜欢听恭维话。对刚相识者不宜直呼其名。
饮食习惯:
德国人喜欢肉食,尤其喜欢吃香肠。德国菜以酸、咸口味为主,调味较为浓重。烹饪方法以烤、焖、串烧、烩为主。蓝格的桌布上摆着一筐面包,客人在等待中可以慢慢享用,德国面包很有咬劲,牙齿好的人才能品尝出味道。德式的汤一般比较浓厚,喜欢把原料打碎在汤里,这大概与当地天寒地冻的气候有关。德国和中国大部分地区一样,一日三餐。早餐一般在七点,午餐一点,晚餐七点。有的地方午餐和晚餐之间喝午后咖啡,吃蛋糕。
与中国的饮食习惯不同,德国人最讲究、最丰盛的不是午餐、晚餐,而是早餐。
聊天、交谈、接待等:
聊天可以涉及到有关德国的事和足球等,不要谈篮球,垒球和美式橄榄球等。
德国人多喜欢清静的生活,除特殊场合外,不大喜欢喧闹。
在德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女士在许多场合下都受到优先照顾,如进门、进电梯、上车等,都是女士优先。男士要帮女士开轿车门、挂衣服、让座位等。女士对此只说声"谢谢",而不必感到不好意思,或者认为对方不怀好意。在同人交谈时,德国人很注意尊重对方。不询问人家的私事(如不问女性的年龄,不问对方的收入等),也不拿在场的人开玩笑。就餐谈话时,不隔着餐桌与坐得较远的人交谈,怕影响别人的情绪。
礼物:
送礼在德国也很受重视。应邀去别人家做客时,一般都带礼物。大部分人带束鲜花,也有一些男性客人带瓶葡萄酒,个别人带一本有意义的书(或者是自己写的书)或者画册之类等。在欢迎客人(如车站、机场等场所)、探望病人时,也多送鲜花。在祝贺他人生日、节日或者婚嫁等时,可寄送贺卡,如送贺礼,则以实用和有意义为原则,而不是以价格高低论轻重。所送之礼物都要事先用礼品纸包好。许多人常在收到礼后会马上打开观看,并向送礼人表示感谢。建义准备些极具中国特色的纪念品,那是非常不错的。
参考资料:http://travel.china.com/zh_cn/chujing/11042220/20051122/12875074.html
9. 德国人初次见面时如何说话
就互相问好啊。普通的聊天,介绍自己来德国多久了啊,对德国印象怎么样,或者跟他们聊啤酒聊足球。
10. 各国问好的方式
作为一种常见的见面礼节,初次见面相识的可以握手,老朋友久别重逢也要握手。别人伸手同你握手,而你不伸手。是一种十分失礼的行为。男女握手,要由女子先伸手。如果女子不愿握手,也可微微欠身问好。如年龄差别明显,则由年长者先伸手。同妇女握手,以轻轻握及即可,不要使劲紧握。握手时,通常都用右手,但如右手有病或有其他原因不能握手时,也可用左手代替并请对方谅解。男子握手.应摘去手套;如不能摘去,应说一声“Excuse my gloves”;女子握手,不必脱手套,也不必站起。客人多时,握手不要与他人交叉,让别人握完后再握。握手时,不可目光另看别处,或另与第三者谈话。握手后,不要当对方的面擦手。
如不愿握手,微微欠身鞠一个躬也是很有礼貌的;中国人抱拳作揖,东南亚佛教国家的人双手合十,也是一种礼貌,容易被人接受。对一面之交或不相识者,可点头致意。对一天多次见面或经常见面的熟人,也可点头微笑致意。
在西方,亲人、熟人之间久别见面,或远行送别,多是拥抱、亲吻、贴脸颊。但除夫妇之间拥抱亲吻外,一般都是亲脸膛、贴脸颊。男子对尊贵的妇女,有时亲一下手背。拥抱则视情况,有的是热情拥抱,有的则纯属礼节性的。
总之,见面打招呼,形式多种多样,总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既不应冷淡失礼,也不宜过分热情,以至举止失常,贻笑他人。“不亢不卑、落落大方”,正是最好的总结。
但是,在尊重老人、妇女时,也应考虑到各国不同的观念和习俗。中国人以“尊老”为美德,以“老”字为尊称。见了老人称“老先生”、“老太太”、“老大娘”,对年高德劭者称“郭老”、“谢老”;甚至有些人还不怎么老.也被人称为“老师傅”、“老大爷”,以示尊敬。而在许多西方国家,老人讲究独立,不愿别人称自己老,不愿别人对自己做不必要的搀扶、照顾;不愿依附于子女生活;不喜欢人家恭维自己的年龄;年老的妇女,同年轻人一样讲究穿着打扮。据说,有一次,中国留学生在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城市举行盛大聚会,宾客如云。当地一所名牌大学的校长和他的母亲也光临盛会,留学生的代表在致欢迎词时特别提到:“某某老夫人的光临使我们全体同学感到荣幸。”不料,“老夫人”这个“老”字却触痛了这位校长的母亲,当时她脸色遽变,十分尴尬,从此再也不在中国留学生的聚会上露面。
在伊斯兰教的国家,男女的界限视各国开放的程度有所不同。对妇女的礼貌也要注意尊重当地习俗,一般妇女不愿同陌生的男子接触;有的还蒙上面纱;教规严的国家,喝酒要被处以鞭刑。男子不得与妇女握手。外国的女子主动伸手,当地的男子也不好来握手。1990年在北京举行亚运会,当伊朗队运动员举行亚运村的入村仪式时,伊朗队婉言谢绝了中国姑娘为其打国旗,说“因为宗教关系,不允许女性参加正式仪式”。由此可见,适应不同的对象、环境和习俗,应该成为我们行动举止的一项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