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德国为什么加盟国际联盟

德国为什么加盟国际联盟

发布时间:2022-07-23 15:42:41

‘壹’ 一战后,战败的德国凭什么仅7年加入国际联盟

一战结束后,德国与苏联建交,立刻触动了西方社会的敏感神经,对其采取了“恩威并施”的做法。一方面,“鲁尔危机”让德国意识到协约国强硬的一面,另一方面,实施《道威斯计划》,在经济上进行拉拢,试图控制德国不要越走越远。

德国尽管在国际贷款的支援下,国力不断地恢复,但十分清楚要想不受制于人,就必须在欧洲恢复大国地位,否则还会有第二个“鲁尔危机”。为了达到此目的,德国一再宣称,如果得不到平等地位,那只好“投到苏维埃的怀抱里”。



当然,德国能走到这一步,与其实力密不可分。尽管战败,但其工业体系没有夸,军事体系没有散,成为战后迅速崛起的关键。说白了,就是元气未伤。说到底,一战中没有占领其全境,彻底瓦解德国,才是英、法等国无可奈何的重要原因。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全史》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贰’ 德国,意大利,日本为什么结成二战同盟

日本和意大利得海军,弥补了德国在海上力量的缺失,三国的联盟的核心所在就是在弥补短板。个人观点,请广大的朋友指出不妥之处哦!

‘叁’ 德国和苏联为什么加入了国联

国联( League of Nations)?
苏联没有加入国联
国联是带有反共色彩的组织
当年刻意排除了苏联

联合国(United Nations)不一样
联合国在罗斯福构想的时候就考虑到将苏联拉入其中
为的就是避免像二战前夜那样,苏联和欧洲互相猜忌,给了法西斯可乘之机,同时也是为了避免冷战的发生(当然后来发生了很多事情……)
所以在德黑兰会议和后来的雅尔塔会议中,英法美,甚至中国都开出各自的条件希望苏联加入联合国

最开始的时候联合国是排斥战败国的
但是进入六十年代后联合国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
战败国也是这个时期加入联合国的

‘肆’ 德国成为国际联盟常任理事国的原因

国联理事会担当了“执行者”的身份,并指导全体大会的事务。国联的理事会最初有四个常任理事国:英国、法国、义大利和日本,及四个非常任理事国,她们需从非常任理事国选举胜出,而且任期只有三年。而首任非常任理事国为比利时、中华民国、希腊及西班牙。美国本来有望成为第五个常任理事国,但因1919年1月20日美国参议院拒绝接纳《凡尔赛条约》,拒绝加入国联,这降低美国在国联的参与度。

后来理事会架构有变,非常任理事国数目于1922年9月22日升至六个,1926年9月8日更升至九个,德国于该日加入国联,并成为常任理事国。之后,在德国及日本于1933年退出国联后,非常任理事国的席位由九个升至11个。

德国会从一战败国而加入国联,主要是源自罗加诺公约。

罗加诺公约是在1925年10月5日至16日欧洲多国在瑞士罗加诺商议的七项协议,在同年12月1日于伦敦签署,隔年9月14日于日内瓦批准生效。一战中的欧洲协约国与中欧及东欧新兴国家尝试确认战后领土界线,并争取与战败的德国恢复正常关系
法国也分别与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签订条约,并承诺协助两国抵抗德国侵略。如此,新条约重新确认法国与两国分别在1921年2月19日和1924年1月25日签订的条约。
纵然东欧局势仍然紧张,罗加诺公约被认为为1924年至1930年期间西欧各国关系之改善提供基础。公约之成功,可见于德国在1926年获得成为国际联盟第六个常任会员国;以及盟军在1930年6月完全撤出德国西部的莱茵兰。作为维持世界和平、鼓励国际合作的首个正式机构,国联之能接纳德国者,诚然创造维持欧洲和平的契机。

然而1930年之后极端民族主义崛起,“罗加诺精神”宣告幻灭。

‘伍’ 二战日本和德国为什么会结盟

这个问题是有一些历史的巧合的。
首先我们一般的印象就是德意日都是法西斯政权,都有战争诉求,又都是国际弃儿,所以结盟。但其实在同盟发生之前本来的面目并非如此。
最初的希特勒并没有称霸世界的野心而是希望恢复一战前德国的势力和威望,他并没有勇气去直接对抗英法。所以,希特勒最初的计划是同英国与中国结盟,然后共同对日开战,收回一战时日本夺取的原属于德国的利益和殖民地,然后登陆日本本土,迫使日本投降。希特勒对此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并且出口中国武器,帮助中国训练军队。原计划帮助中国训练60个陆军师,然后秘密调遣12个德国陆军师登陆中国一同作战,之后再借助英国海军登陆日本本土,占领日本后由中英德共同分区占领十年。当一切开始准备的时候希特勒把计划递交给了英国首相鲍德温,但是鲍德温热衷绥靖政策,拒绝了希特勒的计划。于是这个计划破产了,德国只能另寻其他途径。英法显然是不可能拉拢的,那么亚洲范围内,中国和日本德国就只能选择一个。而相对中国,日本显然要强大得多,又是法西斯政权,又同样孤立于国联之外,最终德国选择了和日本结盟,于是和中国的蜜月期就结束了。
在英法看希特勒是极端的反共产主义者,所以英法希望祸水东引,让苏德开战进而从中渔利,所以绥靖。但是希特勒最初发动战争的原因其实是洗刷德国一战的耻辱,恢复德国的强大并且实现他个人的报负。所以德国的仇敌中就注定有了英法俄日等等,日本已然结盟,苏联在苏芬战争之前在希特勒看来非常强大,并且俄国一战和德国的仇没有和英法大。所以希特勒选择了拉拢苏联,斯大林在长期的权衡之后最终也同意的了加入轴心国。但是时德国在欧洲已然取得了很好的战果,罗马尼亚等国的加入和苏芬战争中苏联糟糕的表现让希特勒有了更大的野心,即称霸世界,所以希特勒最终拒绝了苏联加入轴心国的计划。于是有了后来的苏德战争。
所以说呢,二战从历史结果看是反法西斯主义的正义战争,但那是从结果出发看得。如果你回正向看当时的历史你就会发现其中有着太多巧合和变数。如果当时英国的首相不是绥靖路线的鲍德温,而是一个类似丘吉尔一样的铁腕人物,那么中德就会结盟,日本就会被肢解,一切都就是另一番样子;如果斯大林没有那么犹豫而果断加入轴心国,一切又会是另一番样子;如果英法不是坚持绥靖政策而是在闪击波兰中就全面参战,一切还会是另一番样子。很好玩是不是?
最后总结回答一下你的问题,德国和日本结盟是因为对日战争计划因英国首相鲍德温的拒绝而破产,在德国不得不重新寻找盟友的条件下结合中国的实力对比和德日的国际形势、意识形态等等因素而决定的。德日结盟对德国来讲可以说是一个次级的选择,而并不是我们最初感觉的鱼找鱼,虾找虾,法西斯找法西斯。

‘陆’ 德国与欧盟有什么关系 什么时候德国才进入的欧盟

欧洲联盟(英文名称:European Union;法文名称:Union européenne),简称欧盟(EU),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是由欧洲共同体 (European Community,又称欧洲共同市场)发展而来的,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荷卢比三国经济联盟、欧洲共同体、欧盟。其实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 ,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德国是12个欧盟创始国之一。
现今欧盟的人口达3.72亿,相当于我国人口的1/4,面积为32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面积的1/3,但其经济实力远远超过我国,占世界的23%。欧盟的货币储备占世界的32%,汽车生产占世界的27%,贸易出口占世界的19%(不包括欧盟内部的贸易)。此外,欧盟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援助资金占世界提供总额的53%,
德国是欧盟中最强大的经济实体,也是欧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占欧盟总人口的20%,它向欧盟提供的财政支出占欧盟总预算的28.5%。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欧盟的30%,占欧元区11国的42%。长期以来,德国一直是世界排名第一位的出口大国,德国马克不仅享有坚挺可靠的信誉,作为各国的外汇储备仅次于美元,超过日元和英镑与法郎的总和,并且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其份额也大幅超过日元,稳居世界第二。德国凭借上述实力,在推进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例如在欧盟机构改革、欧元的建立和启动、欧盟的东扩、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等领域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柒’ 为啥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都要找意大利当盟友

地理位置上,英国法国成为一体,德国和意大利联盟也是为了防止被包围。意大利是地中海国家,处在巴尔干半岛。边上紧接着法国和德国。如果非要打仗,这对意大利来说是一个两头为难的事情。特别是当英国和法国结盟时,德国就处在一个包围圈当中,很不有利,因为前面是法国与英国,后面是苏因为国力弱小也不愿意参与大国之间的纠纷。所以德国没办法联合这些弱小国家,而在德国,右边是强大的苏联,下边都是苏联的盟国。德国想要联合这些国家,也基本上不可能,只有距离自己较近的意大利可以实现德国联盟的目的。

‘捌’ 建立国际联盟的主要背景和任务是什么

和平国际社会的理念可追溯至1795年,伊曼努尔·康德在该年出版的《永久和平论》(Perpetual Peace: A Philosophical Sketch)一书中,提出代议制政府与世界联邦的构想。

而欧洲协调(1814年-1870年)亦于19世纪拿破仑战争后开始发展,这帮助维持欧洲安全状况,以避免发生战争。这时期亦促进了国际法律(包括日内瓦公约及海牙公约)的发展,亦为国际法中的人道主义定下了标准。

1889年,英国和平主义者威廉·兰德尔·克里默及法国和平主义者弗雷德里克·帕西成立国联的先驱-各国议会联盟(Inter-Parliamentary Union,简称IPU,又译‘国际国会联盟’)。当时世界约百多个国家国会,就有三分之一是各国议会联盟的会员;

1914年,有24个拥有国会的国家是各国议会联盟会员。其使命是鼓励各政府以和平手法去解决国际争论,年度会议则协助政府精简国际仲裁的程序。其架构内包含一个议会,这个议会就成为国联架构的前身。

20世纪初,德国、奥匈组成同盟国,而英国、法国、俄国和意大利组成协约国阵营。欧洲从此分为两大阵营,后来演变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是第一次工业国家之间的战争及工业化带来的“成果”,这场“工业战争”造成难以估计的死伤及经济损失。

战争结束后,亦带来极大的冲击及影响全欧洲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系统。 此时,全球反战争浪潮升温,人们将一战形容为“停止所有战争的战争”(the war to end all wars)。

有些人认为战争爆发的原因是军备竞赛、同盟对立、秘密外交、君主国家的自由和新帝国主义。另一方面,有识之士希望建立一个国际组织,以国际合作的形式,共同处理纠纷。

任务:

国际联盟以保障国际和平与促进国际合作为宗旨。盟约规定通过集体安全、裁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措施,以保障会员国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并规定对违背者实行经济制裁。

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初,国联主要致力于解决一些有关领土的争端,如瑞典和芬兰有关奥兰群岛之争,立陶宛和波兰有关维尔纽斯之争,土耳其和伊拉克有关摩苏尔之争;

此外还在玻利维亚和巴拉圭之间斡旋,为结束旷日持久的查科战争做了大量工作。为防止战争,国联还组织日内瓦裁军会议,并具体安排“委任统治”。

此外,国际联盟还关注并协助处理国际范围内的卫生、知识产权交流、奴隶贸易、鸦片贸易、难民及妇女权利等问题。如1922年,国际联盟签发南森护照给予无国籍难民,并得到52个国家的承认。

(8)德国为什么加盟国际联盟扩展阅读:

标志:

国联并无自己的旗帜和标志。1920年,国联提出关于建立官方标志的议案,但会员国之间未达成共识,议案不了了之。但国际组织在自己的活动里使用另类旗帜和标志。1929年,国联举行国际征稿比赛来征集标志图案,但未能确定。

直到1939年才出现半官方徽章,徽章中间缀一个内有两个五角星的蓝色五边形。五边形及五角星象征五大洲及五个种族。旗帜上方和下方分别写有国联的英文名称(League of Nations)和法文名称(Société des Nations)。旗帜曾在1939至1940年纽约世博会的建筑物上被使用。

阅读全文

与德国为什么加盟国际联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9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9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6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2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8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0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3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6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9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