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二战德国闪击战有什么缺点

二战德国闪击战有什么缺点

发布时间:2022-07-24 15:37:26

‘壹’ 在二战时期,如何才能抵挡住德国闪电战的攻势

在二战时期,要抵挡住德国闪电战的攻势首先要保证己方防线不至于因为某一点的突破而陷入崩溃,其次是在德军装甲部队的进攻正面部署一部分兵力以阻止德军的礼物突破,保证后方关键交通枢纽的安全,同时在德军突入部队的两翼部署强大的装甲兵力,对德军实施钳形进攻,一举切断突入德军同后方的联系,对德军进行反包围,甚至歼灭之。

闪电战的优点比较明显,不过它的缺点同样也突出,只要自己能够避其锋芒,针对它的弱点入手就可能成功。

‘贰’ 什么是闪电战优点缺点是什么

闪电战又名闪击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使用的一种战术。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和机械化部队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用机械化部队来快速切割敌军主力来达到预期效果。

在军事行动中,这三个要素既是战略,也是战术。战略上整体协同,全局性强,战术上精妙奇特,灵活多变。闪电战充分利用了现代化战争工具飞机、坦克、装甲车、摩托车的速度优势,以超出对手反应的速度对敌人实行闪电般的打击。

但前提是要保有制空权,然而美国参战后,德军遭遇了拥有绝对空中优势的美军航空部队,在美军飞机的攻击下,德军的地面战车都成了活靶子,因此德军损失惨重无法使用闪击战。

航空部队

在当时,随着技术的进步,飞机的制造水平也不断提升,制空权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德国在战术应用上走在了世界前列,闪电战最先行动的就是德国航空部队,其使命就是空袭敌军机场,指挥部,军工厂等战略目标,将敌军空军消灭在机场;

同时最大限度迟滞敌方援军到达前线,以及通过空中侦察为地面部队提供情报,在地面部队遇到困难时提供支援,如轰炸敌方装甲部队等,为地面部队扫平障碍。

‘叁’ 解码二战之德国闪电战为什么开始那么牛,后来却越来越怂

lz你好。我是复旦大学附属高中的文科生。我来帮;你分析一下。当时的局势是这样的:二战初期,德国依靠闪电战迅速袭击被侵略国的交通站等重要枢纽,造成了被侵略国的交通瘫痪,从而迅速打下来一个国家,这种战术确实很厉害。但是并不是无敌的,在当初,德国之所以能够屡屡得手,最主要的原因是慕尼黑会议上绥靖政策的影响,英法等国家对于德国公然违反《凡尔赛合约》大肆扩军备战的行为采取了绥靖政策,绥靖政策其实说白了就是纵容政策,本质就是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维护他们这些大国的利益,,所以在慕尼黑会议上,英法答应了希特勒“规定在10天之内让捷克斯洛伐克把苏台德等重要地方割让给德国”的要求。这种绥靖政策助长了德国的嚣张气焰,他们的野心永远也无法得到满足,于是很快吞并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并在1939年9月1日,全民侵略波兰,英法再也不能和后退了,被迫向德国宣战。二战也就彻底爆发了。可是,虽然说英法宣战了,但还是想自保,并没有做出任何战斗措施,只不过是喊了一声宣战了而已。依然害怕自己的利益受损。而且当时波兰实在是太过于落后,荡德国的飞机大炮坦克进攻波兰的时候,波兰军队还骑着马拿着剑打呢。。当然是被很快攻下。英法依然没有什么措施。直到德国悍然发动对法国的袭击,法国毫无准备仓促作战,虽然法国被誉为是整个最强的陆战队,但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还是很难抵抗德国的闪电战,很快被攻下,英国也遭到了猛烈的空袭。这里还有太多地细节。就不一一赘述了。至于为什么德国的闪击战在后期会频频失利 那是因为他们千不该万不该进攻苏联,在苏联战场发生了两大重要战役,第一个是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带领苏联红军顽强的抵抗使得德国的闪电战第一次失败,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国天下无敌的神话,后来在二战后期,日本偷袭珍珠港,惹恼了美国,美国参战,1945年1月1日正式成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改变了法西斯力量和反法西斯力量的对比,成为消灭法西斯的有利因素,加速了法西斯的消亡。终于在1945年6月6日,英国,法国,美国,苏联发动了诺曼底登陆,直取德国首都柏林。希特勒见大势已去,在地下室里饮弹自尽。德国法西斯消亡。二战欧洲战场结束。

lz码子不易,望采纳

‘肆’ 二战德国闪电战席卷欧洲,唯独没有攻占瑞士,这是为何

二战时期德国法西斯在欧洲肆虐横行,他先后攻占波兰,法国,瑞典,挪威,可是与德国接壤的小国瑞士却没有遭受到德国的进攻。弱小又无助的瑞士本是德国战车下的一只螳螂,但他是靠什么躲过了德国的碾压呢?

瑞士在二战期间能够很好的给予德国经济支持,并且又不容易被德国拿下,对于德国来说保留瑞士是两全其美的办法,也正是这个原因才让瑞士避免了被战争的蹂躏。

‘伍’ 二战德国的“闪电战”一开始能灭国,为何后来就不行了

(1)距离本土越来越远,作战效力大打折扣。
(2)军队规模急剧扩大,高素质指挥员与兵源有限。
(3)大规模作战,资源与人员消耗过大,中后期入不敷出。

‘陆’ 二战期间 德国闪电战的特点

闪击战——由古德里安创建的战争模式(英译Blitzkrieg或lightning war。但是是由希特勒提出的,很合古德里安的口味),也叫闪电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首先并且经常使用的一种战术,是以装甲部队为决定性力量,制空权为前提,不顾侧翼暴露的危险,向敌人后方做快速,大胆的袭击。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 古德里安
击的方式制敌取胜。它往往是先利用飞机猛烈轰炸敌方重要的战略设施——通讯中心,并把敌人的飞机炸毁在机场,取得制空权,并使敌人的指挥系统瘫痪。然后使用大规模坦克集群快速冲锋,彻底摧毁敌军由空军轰炸而混乱的阵地。闪电战就是将奇袭、快袭集中一起,像闪电一样打击敌人。可以使敌人在突如其来的威胁之下丧失士气,从而在第一次巨大的打击之下就会立即崩溃。闪击战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军事战略的基础。这理论要求在敌人未来得及完成动员和展开本国武装力量之前,用几个月或者几个星期的极短时间内夺取战争的胜利……[1]闪击战理论是德国帝国主义毫无限制的扩张目的同达到这些目的的现实能力之间不能相适应的表现。德国力求以闪电形式的突击逐个粉碎敌对同盟各国,竭力避免持久战。[1]闪电战理论最重要的原则是:先于敌军迅速集中和展开作战部队,保障战略的突然性。实施最强大的首次突击,以便在初期交战中即取得决定战争结局的决定性胜利,集中优势兵力于主要进攻方向,以包围与合围的方法歼灭敌人武装力量(“卡恩”学说)。[1]编辑本段理论根据1、德国军事家A.von施里芬关于采取战略迂回和包围, 实施速决歼敌的观点;2、意大利军事理论家G.杜黑关于集中空军力量打击对方的重要政治、经济和军事目标而取胜的观点;3、英国军事理论家J.F.C.富勒关于组织几路强大的快速坦克纵队,在航空兵强有力的掩护下,深入敌军纵深,直捣敌军司令部,使敌陷于瘫痪的观点。编辑本段闪击理论战略层面运用包含装甲部队、机械化步兵与炮兵,以及空军优势火力,于作战层面进行高度协同攻击。扰乱敌人的部署,迫使对方改变正面武力,甚至达到使敌军在兵力组织与分配上自乱阵脚。以侧面迂回方式,隔开并切断他们的兵力。阻扰他们的后路。威胁他们的后路,使其与基地之间丧失联系与补给。讲求速度。闪电战的基础是机械化,前提是制空权,在于空,坦,步的协同配合,战术在于一点两面。找到突破点,由炮兵打开缺口,装甲集群进入缺口并发展战果,机动步兵跟进。找到突破口的两翼,空军打开缺口5-10分钟后,装甲集群随后攻击,后面紧随机动步兵。迅速破坏掉敌指挥中心,通讯枢纽,交通枢纽。陷敌于瞎子、聋子的局面,并配合正面部队迅速合围敌主力步兵集团。飞机、坦克和机动步兵速度都很快,火力也够。但前提是 要保有制空权,然而德国后期遇到了拥有空中优势的美国空军,无法使用闪击战。另外此战术对后勤依赖度非常高,一旦汽油和弹药粮食供应不上, 就会被歼灭。(例如战争后期,德军发起的“突出部战役”就遭遇了这种情况。使得德军无功而返,并没有更多的装甲部队去抵抗盟军的攻击)战术层面由于闪电战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无比的威力,因此在大战结束之后即受英美等军事学者热烈研究,在战术上勾勒出一个详细的面貌现已不是难事。关于战术上的细节,根据各家的说法,综合整理一个对闪电战的全貌概述。“闪击战”大略可略分以下几个阶段:集结意即在攻击发起前夕,将兵力彻底集中于一个狭窄的正面上。 由于该战术需“形成重点”(Schwerpunktbilng)之故,真正的攻击正面还会比集结面更窄。展开为了突破后维持必须的冲力,机械化部队将会成梯次纵深部署。突破使用形成重点后所造成的压倒性优势武力,以决定性的冲击力突穿敌人战线。 突破的任务一般交给战车部队担任,战车部队将以营或连级单位组成“宽椎型”(Breitkeil 倒三角形,德军战车部队最常使用的攻击队形)或者“椎型”(Keil正三角形)进行突破。不过若想保留装甲兵的实力以供往后作战计,亦有将突破任务交由步兵担任,待步兵突穿后装甲兵才由缺口投入,接着机动向敌后挺进以扩张战果的事例。突穿此阶段是突破之延续。在完成突破之后,装甲部队主力以及其他机械化支援单位会穿越打开的缺口,并进入敌人战线开始向敌后深入。 此时各部队指挥官会在部队先头,以其自身之观察掌握全局并随时将敌情向后回报。突进纵队中除了战车外,尚会编入战斗工兵、装甲步兵以在任何情况下对前进中的战车单位提供支援,他们通常都乘坐在半履带装甲人员车辆上,战斗工兵则携带各种器材甚至架桥装备以克服一切天然或人工障碍物。击虚与钻隙突破时期结束,开始全速向敌后方做大纵深的突进。这样的做法扬弃了传统的向两翼席卷的战法,不过这算是法国人所创的较快捷的方法。一旦通过突破口后,各纵队即成扇形展开,沿着若干向前延伸的平行道路向前分散推进,以避免交通壅塞现象发生。先头通常由侦蒐部队组成的前卫尖兵,他们在前方或侧翼上搜索前进,进行寻找开放道路、侦测敌情,并提供预警并抢占如制高点、桥梁等重要战术要点。突进纵队便会依照他们的情报,选择适当、无敌方顾虑的路线前进。面对敌人时,如无须做战斗时则尽量避免,选择绕开,尽可能采取迂回渗透的手段,只有在没有办法的情况才实施战斗。至于绕过的敌人则由后续部队赶上肃清之。由于持续不断的运动,战斗时将以机动炮兵或申请战术空军火力支援攻击。这支深入敌后的机械化大军并不顾虑逐渐延长的暴露侧翼,因为快速的机动将提供他们足够的保护。如非得已,突进部队将不会离开道路做越野运动,因为这会产生不必要的延误。在领先挺进的装甲部队后面则是机械化步兵部队,以填补装甲部队推进后产生的空隙,后面才是徒步运动的一般步兵师。机械化部队的补给车队也沿着同一条交通网以追赶战斗部队。为了要在少数可用的道路上运动上千辆的车辆以维持其攻势的高度动能,因此交通管制亦将格外重要,工作也极端复杂。席卷这是“闪电战”最后一个阶段。整个突进部队将以敌人的交通线为目标,进行分割并包围遭孤立的敌军主力。 除了1940的敦克尔克包围战是利用英伦海峡进行单翼包围外,几乎二战所有的“闪电战”皆是以两翼进行包围作战。待双钳合围后,剩下的工作就是围歼包围网内的敌人。此工作通常都交由步兵部队担任,装甲部队则从前线补给整合战力后再继续往下一个目标推进。

‘柒’ 详细解释分析下二战时德国的闪电战

优势:闪电战主要是用大量的飞机和坦克进行对地方的致命打击,争取第一次攻击就彻底击败对方!并且能给敌人产生震慑力量!是一种攻击速度快而且威力强的方法!缺点:闪电战的每一步都是进攻,就很少注重防御!比如说,如果你之顾着给前面敌人的打击,没有估计一些伪装的火力和后面来的增援部队,即使你能打掉从后面的增援部队你都要死很多部队!

‘捌’ 关于二战德国闪电战的问题

你不懂,坦克的闪击战还有空军的配合,先是空军轰炸机轰炸,再使用坦克向前快速推进,德国为什么前期的闪击战这么有效?是因为这种战法在当时是非常前卫先进的战法,拿到现在就是多军种协同作战,先是轰炸机,再是坦克装甲,再是摩托化步兵,快速向前推进.
就像90年代初期美国在导弹的配合下对伊拉克的斩首军事打击,伊拉克毫无反击只力,这在当时是先进的战法,直接推动了以后的军事理论变革。二战初期世界各国对装甲闪击战这种战法没有有效的应对之法,波兰、法国很快被德国打败就是证明,以后英美熟悉并熟练运用这种战法后才逐步扭转战局

‘玖’ 二战中被德国发挥得凌厉尽致的闪电战,后期为啥会失灵

闪击战,又称闪电战,是由德军名将古德里安创建的战争模式。闪电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经常使用的一种战术,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闪击战三个重要要素:快速、出奇、集中。

1941年他再次用闪击战进攻苏联,到12月便打到莫斯科郊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随着导弹核武器的发展,闪击战仍被超级大国视为一种有效的战争样式。

‘拾’ 二战时期德军的闪电战术有多难对付呢

闪电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非常有名。可以说,纳粹德国凭借闪电战的战术,在二战中取得了一些成果,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仍在研究壕沟战的战术。比如法国仍然加强马其诺防线。但法国没想到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了闪电战战术,绕道比利时边境取得了突破,德国将马其诺防线视若无物。闪电战术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但真正将闪电战推向极致的是纳粹德国。

1941年德军进攻苏联时,苏联的纵深、恶劣路况和恶劣天气使德军的进攻多次成为强弩之末,此外德军的·后勤物资的缺陷也暴露出来。希特勒和他的将军们恰恰忽略了闪电战的致命弱点。这导致了德国战役的失败。

阅读全文

与二战德国闪击战有什么缺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9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9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5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2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8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0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3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6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9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5